晨枫 发表于 2012-6-9 09:01 % b' [. A; i4 E% J# c
企业就是企业,企业对增加就业和国家经济总量就不是贡献吗?
: R: O! ~+ H7 u( R4 d8 a
垄断国企所能容纳的就业人数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利用垄断地位扼杀小企业方面则是非常有力的,而且垄断国企还造成一个行业缺乏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动力。' m# u2 E( G. r4 j6 y( c) O1 |
举例:当年民营加油站遍地都是,中石油中石化利用自己的上游垄断地位把绝大部分加油站都收了。 # ?/ m0 E k' j* G& B- z. H6 p同时,多年以来他们一直拒不提高柴油的品质,导致欧洲流行的省油又给力的柴油车(德国三大的轿车在欧洲都是柴油版畅销)在中国无法使用,因为柴油远远达不到欧洲清洁柴油的标准。1 b" e) a% D! D6 L- Y A
还是汽车行业,各大国企(一汽、2汽、广汽、上汽)都多年依赖生产合资伙伴的车型,自己根本没有努力培养自己的设计开发能力,最后还是靠着奇瑞这种地方小国企自力更生开发自主车型。但由于一汽、2汽、广汽、上汽多年来浪费了国家资源和时间,我国汽车业整体水平大大落后于与我们同时起步的韩国汽车业。# \* W) R5 [7 f
在上述例子里,中小企业输了,消费者输了,国家经济总量增加但相关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然落后。这种缺乏竞争力的GDP增加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