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教科书

相关日志

分享 徐寿的化学翻译
gordon 2017-6-18 14:23
徐寿的第一本化学译书是《化学鉴原》,是根据当时美国流行的一部化学教科书翻译的。此书译于1869年,是最早译出的一部专门的化学书籍,于1871年作为江南制造局的首批译书出版。那时,许多化学术语还没有现成的汉语词汇来表达,因此,必须拟定一套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概念的汉语译法。为此,徐寿和傅兰雅经过认真研究,解决了这一翻译难题。其中最为成功的是 化学元素名称的翻译 。他们首创了以元素英文名的第一音节或次音节译为汉字再加偏旁以区分元素的大致类别的造字法,巧妙地将元素英文名译为汉字。他们根据这一原则新造的化学元素汉字如硒、碘、钙、铍、锂、钠、镍等字, 几乎难以看出是新造的汉字 。这一元素译名原则不仅能对已知的元素拟定合理的译名,而且为后来拟译新发现的元素译名提供了如法炮制的规范,其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化学家所继承。目前的化学元素中文译名原则就是在徐寿的基础上制订的。至于化合物的译名,他们除对某些常见者采用意译之外,一般都译其化学式,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译法。在徐寿和傅兰雅翻译《化学鉴原》的同时,在广州的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J.G.Kerr,1824—1901)与其学生何然也根据同一底本在进行翻译。他们了解到徐寿的译名之后,就在其译本《化学初阶》中采用了《化学鉴原》的一些译名。不过《化学初阶》的译文比较简略,文字也不如《化学鉴原》那么通畅,因此远不如《化学鉴原》在读者中影响深远。《化学鉴原》被时人誉为“化学善本”①,是近代化学传入中国早期时影响最大的一部译书。   徐寿等在翻译《化学鉴原》时只译出了原书的无机化学部分,在介绍有机化学时,他们选用了英国新出的一部化学教科书,书名定为《化学鉴原续编》(1875年)。由于那时有机物的英文名称也还没有统一,徐寿和傅兰雅在翻译有机物时采用了音译,因而该书比较难读。《续编》译出之后,他们 见原书的无机化学部分的内容比《化学鉴原》更丰富 ,更有条理,于是又将其译出,定名为《化学鉴原补编》,于1879年出版,其中还加入了论述新发现的元素镓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徐寿非常重视分析化学,称之为“化学之极致”。在翻译完《化学鉴原》不久,他就让其子建寅与傅兰雅翻译了一本简明的分析化学著作《化学分原》。但他不以此为满足。1879年,年已61岁的徐寿又开始与傅兰雅合作翻译德国分析化学大师富里西尼乌司(KarlR.Fresenius,1818—1897)的两部最有名的分析化学著作《定性分析化学导论》和《定量分析导论》。这两部著作的德文原版分别于1841年和1848年初版,后来一再修订重版,并被译为欧洲各国文字。它们在分析化学的学科建立和系统化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其作者富氏被誉为近代分析化学之父。这两部书的篇幅都不小,译成文言共有75万字之多。徐寿和傅兰雅是依据其英文新版翻译的,前后历时的4年之久,译本分别定名为《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于1883年出版。   徐寿还翻译了一册《物体遇热改易记》(1899年出版),它是根据英国出版的一部著名的化学词典中的部分条文翻译的,介绍了气体、液体和固体。   受热膨胀理论,气体定律,理想状态方程和绝对零度等概念和理论,详细罗列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西方科学家研究液体和固体热膨胀率的实验结果。   这些无机、有机和分析化学译著的翻译出版,以及他们翻译的《宝藏兴焉》(1884年)、《西艺知新》中的化工著作如《造硫强水法》等的出版,将西方近代化学比较系统地引进到中国,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化学知识在清末的传播,为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译著的翻译出版也改变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化学知识引进的落后状况。随着它们的问世, 化学知识的引进甚至可以说走在了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前头 。   就徐寿自己而言,通过翻译化学书籍,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学水平,成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之一。早在译书之前,他就从英国订购了全套的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在译书的同时,他往往要将书中的重要的化学实验亲手做一遍。因此,每译完一书,他也就掌握了书中的化学知识,并能将有关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他曾为江南制造局的龙华火药局建成硫酸厂,制造过硝化棉和雷汞等炸药。   徐寿在翻译化学书籍不久就开始试制硫酸。最初,可能是由于生产规模过小,制得的硫酸的成本较高①。1873年之后,他和傅兰雅翻译了一本介绍英国用铅室法制硫酸工艺的《造硫强水法》,同时,徐建寅等也翻译了一本《造硫强水法》(后来没能出版)。在此基础上,徐寿改进了工艺,扩大了生产规模,使成本大为降低。其所制硫酸不仅在质量上与西方所产不相上下,在成本上也比进口货便宜不少。所以从1876年起,龙华火药局所需 硫酸即全系自产,不再依赖进口 。徐寿研究制造硫酸可以说是我国近代硫酸工业的开端。他摸索的一整套制造工艺在龙华火药局长期延用,后来还载入1905年出版的《江南制造局记》之中。   徐寿对矿冶也很有研究。也是在译书之初,他就从国外订购了各种各样的矿石样品和金属样品。后来,他又一面译书,一面研究辨识矿藏,提炼金属。他的有关知识,在开平煤矿、徐州煤矿和漠河金矿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 1882年,瑞利为了证实普劳特假说,曾经测过氢和氧的密度。经过十年长期的测定,他宣布氢和氧的原子量之比实际上不是1:16,而是1:15.882。他还测定了氮的密度,他发现从液态空气中分馏出来的氮,跟从亚硝酸铵中分离出来的氮,密度有微小的但却是不可忽略的偏差。从液态空气中分馏出来的氮,密度为1.2572 g/cm3,而用化学方法从亚硝酸铵直接得到的氮,密度却为 1.2505 g/cm3。两者数值相差千分之几,在小数点后第三位不相同。他认为,这一差异远远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一定有尚未查清的因素在起作用。 为此他先后提出过几种假说来解释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其中有一种是认为在大气中的氮还含有一种同素异形体,就像氧和臭氧那样,这种同素异形体混杂在大气氮之中,而从化学方法所得应该就是纯净的氮。两者密度之差说明这种未知的成分具有更大的密度。于是,瑞利仿照臭氧的化学符号O3,称之为N3。可是论文发表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只有化学家拉姆赛(W.Ramsay)表示有兴趣和他合作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拉姆赛重复了瑞利的实验,宣布证实了瑞利的结果,肯定有N3的存在。两位科学家在经过严密的研究后,于1894年确定所谓的N3并不是氮的同素异形体,而是一种特殊的,从未观察到的不活泼的单原子气体,其原子量为39.95,在大气中约含0.93%。他们取名为氩,其希腊文的原意是“不活泼”的意思。第一个惰性气体就这样被发现了。这种普遍存在的大气成分,存在于人类身边,多少科学家在分析空气时,都错过了发现的机会。瑞利之所以抓住了这个机会,应该说是他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的周密研究的结果,假如他把千分之几的偏差简单地归于实验误差,就会轻易地失之交臂。 瑞利和拉姆赛发现氩的过程,历经了10年之久的平凡琐碎的化学实验工作,他们不惜付出巨大劳动,亲自动手,一丝不苟,才终于取得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成果。在发现氩之后,拉姆赛在瑞利的协助下又发现了氦,氪和氖。据说,拉姆赛在研究其它惰性气体时,曾将百余升的液态空气慢慢蒸发,逐步检查,才得以对空气的组成作出明确的判定。科学界对瑞利和拉姆赛的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因此瑞利和拉姆赛在1904年分别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1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扩招以后,我们应该读大学吗?
热度 2 gordon 2017-4-18 06:05
美国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尽管大学教育的净现值是正数,但它并不是很大 。 为什么进入大学的财务报酬不是很高? 在美国,对于大多数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是很容易的。换句话说,大学教育基本上是自由进入的投资。 在自由进入的市场,我们应该期望得到零经济利润 。 当然,一个低的经济报酬并不意味着你不该完成你的大学学业—— 除了未来的收入增加,大学教育还提供了很多其他的益处。 ***************************************************************** 想发财,你首先要变得聪明。 你本身就不聪明,还想发财, 这不是很可笑的事吗? ***************************************************************** 何为“零经济利润”? 当厂商进入某一市场时,它希望其投资可以获得报酬。零经济利润表明厂商的投资获得了正常的(即竞争性)收益。 正常回报作为资本使用者成本的一部分,是指厂商使用这些钱去购买资本而没有投资于其他用途的机会成本。 因此,获得零经济利润的厂商 将其资金投入其他用途是一样好的 ,它的资金获得了竞争性回报。 因此,这样一家厂商已经表现足够好,应该继续经营。然而,如果不能预期到将来其财务状况可能会改善,一家经营利润为负的厂商应该考虑退出市场。 ***************************************************************** 就是 你跟 卖早点 蒸包子的,没啥区别 。(就是起早贪黑,挣点这钱) 就是你读书读的好的话,可以读。 读的不好的话,就不用读。
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二战日本国运的转折—— 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叙事是对的
gordon 2017-2-28 13:19
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叙事是对的,只是没有解释为什么而已。 或者说,没有清晰的提出 逻辑线索。 ***********************************************************************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国民政府因为山东问题,对日本政府不满。 反正是,中日两国政府又摩擦吧,都是资产阶级政府。 即使抛开 资产阶级 这个意识形态词汇,都是 遵守国际条约的政府 越打仗,制造的流民越多。 最后对双方的政府都构成了威胁 ,日本的“下克上” 跟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农民起义” 极为相似,更准确的说,是 “流民起义” *********************************************************************** 所以,中国的教科书,得出了一个很诡异的正确的判断
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90后更清醒、更直接(转)
热度 2 gordon 2016-11-23 07:55
80 后和 90 后的婚恋观念有什么差异? 最直观的感受是,90后更清醒、更直接、更早熟也更保守。我觉得80后是蛮浪漫的一代人,前几年盛行的那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其实是剑指80后,他们赶上了最后的『缓慢』年代——传纸条、偷偷在被窝里打电话、毕业后杳无信音。这些青春片里的常用情节,都是80后的主流回忆。作为90后,我记得我们高中就 人手一部手机,聊天方便得很,没有给主人公留下什么误会的余地 ,毕业后大家都加了朋友圈,想不知道对方的行踪都难。 在80后的成长过程中,信息还相对封闭,教科书和网络世界的对立还没那么极端,很多人是真的被熏陶出家国情怀的,他们还有『集体记忆』这个概念,比如申奥成功,911事件,这些都导致80后更有集体观念,更讲同学情分。同时80后受『千禧年』的网络文学影响,对『异国的爱恋』、『远方的艳遇』、『都市里男女孤寂的灵魂』这些作家们营造出来的感情模式,会有亲近感和认同感。 总体来说,反而是80后的人比较相信爱情。他们很多经历过『早恋』,会对青涩的初恋念念不忘,会希望在远离日常的地方找到真爱,他们更愿意磨合,更长情,所以还不时会爆发出『老公是个凤凰男婆婆大闹我该怎么办』这种天涯热帖。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些文艺女青年,多半也是80年代左右生人,越南、西藏、丽江,这些带有避世感和眩晕感的地方,都是80后的梦想。 90后则不同,他们就是在『竞争』、『压力』以及巨大的社会差异之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活得极其入世,把生活跟文艺分得很开——他们知道旅行就是旅行,并不能改变什么 ,假期一过,就老实回来开工;知道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对它抱有过高幻想,只希望它不麻烦不累赘,不拉低自己的生活质量。90后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集体大事件,所以非常强调个性和自我,多半拒绝磨合,我在大学里就发现,能相处得比较久的情侣,家境啊见识啊都差不多,属于『一拍即合』类型,没什么『虐恋情深』的折磨了。 90后是非常早熟的一个群体,他们很迫切地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这可能就是年初90后创业者爆红的原因,他们太知道成功能带来哪些好处了。男孩子一心忙事业,绝少再见到有人长久地等在女生宿舍楼下了,他知道20来岁的自己没什么竞争优势,所以都想着奋发图强,有朝一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女孩子对名牌包如数家珍,希望能从追求者里找到一支『潜力股』,说到底,『爱情』成了人生的自我实现当中稳稳当当的一环,而不是一次美丽的意外了。 因为太清醒自己要做什么,所以90后很少犯错,不会谈冥顽不化的恋爱,也不会花费气力在不确定的人身上。『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越来越多,耍流氓的气力却越来越少,90后的气脉精致而微弱,只想把一亩三分地经营得当,再没有满世界撒野的兴致。 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偶尔还是会发白日梦,希望你觉得我好,不是因为我聪明独立有想法,而是笑起来的时候,鼻子旁有一个小小的褶皱。 注:这个描述有点像香港人了。
2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现代物理不需要“力”的概念,为什么教科书还一直在讲它? ...
gordon 2016-11-2 08:40
这是很重要一个概念,为解释当代中国的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力的概念早在汉密尔顿力学的框架内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却一直贯穿于我们处理力学问题的思维并在教科书中快乐地存在着。本文(发表在 Physics Today 2004年10月号)中,2004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IT 物理学教授弗兰克·维尔切克从科学发展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文化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这一悖论,读来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文化震撼   在我的学生时代,经典力学是最让我费神的一门课。这常常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在我学习那些通常认为更难的高级课程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现在 我想我已经找到答案了。这是“文化冲击”的一个例子。从数学的角度,我期望得到一个运算法则。结果我遇到的是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实际上是某种“文 化”。下面让我来解释。    有关 F=ma 的一些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F=ma 是经典力学的灵魂。和其他堪称灵魂的东西一样,它并不那么牢靠。方程的右边是有确切意义的两项之积。加速度是一个纯运动学的概念,可以根据空间和时间来定 义。质量很直接地反映了物体的可测量性质(重量、反冲速度)。另一方面,方程的左边却没有独立的意义。然而,即便用最高的标准来衡量,牛顿第二定律显然意 义重大:它在很多特定的情形下都十分有用。外观富丽堂皇、花里胡哨的桥梁,比如天鹅桥(Erasmus bridge, 以“鹿特丹的天鹅”之名而闻名于世),确实能够承重;宇宙飞船确实能够抵达土星。   当我们以现代物理的观点去考察“力”的时候,就会进一步加深这个悖论。事实上,力的概念在很多基本定律的高级表达方式中是不存在的。它不出现在 薛定谔方程中,不出现在量子场论的任何合理的公式中,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也不需要用到它。早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产生之前,目光敏锐的人就观察到一个趋势: 消除力的概念 。   尤为惊人是,罗素在他1925年出版的相对论普及读物《相对论入门》中写道:“如果人们试着用新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消除‘力’的概念将不仅仅 影响到我们物理上的观念,而且可能还包括道义上和政治上的……在关于太阳系的牛顿理论看来,太阳似乎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君主,行星则必须遵守这些命令;而爱 因斯坦构造的世界里与之相比要多一些个人主义,少一些专制独裁。”这种想法是如此的特别而且颠覆传统。   罗素那本书第14章的题目就是“力的剔除”。   如果 F=ma 形式上是空洞的,精确推敲起来则模糊晦涩,甚至道义上是可疑的,那么它的不可否认的力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力的文化   为了弄清它的来源,我们看看这个公式是怎样应用的。   一类很普遍的问题是给定一个力然后求解运动,或者相反。这看起来像是物理,但实际上只是微分方程和几何的练习题,加了一点伪装而已。为了与物理事实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对实际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力做一个声明,各种各样的假设被塞了进来,但经常并不说明。   经典力学里关于运动的第零定律是质量守恒。由于它过于基本所以牛顿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质量被认为独立于速度和任何施加于它的外力,总质量既不产生也不消灭,只是在物体相互作用的时候重新分配。当然,如今我们知道以上内容并不十分正确。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个作用,存在着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而且,我们通常假定力不独立于速度。这两个观点也都不那么正确。例如,它们不能解释带电粒子间的磁相互作用。   当我们引入约束力和摩擦力的时候还要做出一些其他假设。   在此我不作赘述。任何人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 公式 F=ma 自身显然并不能为构建整个力学体系提供一个运算法则 。 这个方程更像是一种用以表达力学体系里各种不同的、有用的见解之公共语言。换句话说,对这些符号的解释包含了完整的文化。当我们学习力学的时候,我们不得 不通过大量例题来领会力到底是什么,这不仅仅是经由练习培养技能的问题,而是我们吸收了由这许多假定构成的一种默认的文化。不能认同这一点就是造成我困扰 的原因。   力学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一个类似的学习过程。牛顿在解释行星运动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发现使用形式简单的力可以解释整个系统的行为。他在《原 理》第二卷中对延展物体和流体之力学的尝试是突破性,但却没有决定性的结果,而且他几乎没有接触到力学中更实用的方面。后来,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对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力的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当中特别包括达朗贝尔(约束和接触力)、库伦(摩擦),和欧拉(刚体、弹性物体和流体)。    物理和心理上的来源   我们发现,许多根植于“力的文化”中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此外,我们今天认为更正确的那一套物理定律如果要嵌入这种文化的语言框架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知道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为什么这种文化能持续繁荣?为什么它会最先出现?   对于物质的行为,我们今天拥有非常完善和精确的定律来描述,大体上涵盖了经典力学和更大范围内的现象。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力学为构建物质以 及它们之间的非引力作用提供了基本的定律;广义相对论则使我们对引力有了充分的描述。从这些有利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得到有关“力的文化”整个领域及其边缘 的清晰图景。   相对于早期的观点,20 世纪的现代物质理论更精确、更具多视角的特点。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色动力学的方程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它们告诉你什么样的物体会出现,同时能预先规 范它们的行为,它们支配着你的测量设备,和你本身。因此,它们定义了什么样的物理问题可以被提出,并且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或者至少是得到答案的算法 (我深信量子电动力学加量子色动力学不是解释自然界的完备的理论,而且,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很好地求解那些方程)。荒谬的是,相对于早期的并不那么完善的理 论体系,现代物理的建立包含较少的解释和文化。方程仅仅提供算法,如此而已。   同现代基础物理相比,“力的文化”定义很模糊、狭隘,而且是近似的 。 不过,由于一个决定性的优势, 它在这场竞赛中生存了下来,而且持续繁荣,那就是它 容易操作 。 实际上我们不希望穿越广阔的希尔伯特空间,归一化消除紫外发散,解析延拓欧氏空间里的格林函数,然后计算发现覆盖了电子云的核子组成原子,再聚集起来构成 固体,??而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描述两个弹子球的碰撞。这样的做法简直比直接用机器代码在没有操作系统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电脑绘图更像精神病。这个类比的意思 是: 力是一个相当于高级语言的灵活创造,它使我们从不相关的细节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相对不那么痛苦地专心于应用。   为什么我们能够将那些物质的结构复杂封装起来而不顾?那是因为物质通常处于一种稳定的内状态,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熵的壁垒从而限制了能够被激发的自由度。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向那些数目很少的有效自由度,其他的不过是为演员提供的舞台而已。   虽然力本身不出现在现代物理的基本方程中,但这些方程显然包含着能量和动量,而力与这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力的概念没有远离现代物理的基 础。不改变经典力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力放入拉格朗日力学的语境中,只是在其中它不再是一个基础的量。但这只是一个技巧问题;更深一层的问题是:“ 力的文化”反映出哪些基本的东西?什么样的近似导致了它的出现?   至于心理学上的问题——为什么从逻辑的角度, 能量能解释力所能解释的一切 ,甚至比力做得更好,而力曾经而且仍然被引入到力学的基础中去? 动量的 改变——相对于力——是显而易见的,而能量的改变通常不易被察觉 ,这当然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另外,在静力学中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当我们举起重物时,可 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做某件事情。力的概念就是从这种用力时的感官体验中提取出来的。达朗贝尔提出的替代概念,即对微小位移响应所做的虚功,很难与此产生 联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不断做实了的虚功,解释了我们吃力的感觉。当我们稳稳地举起一个重物时,作为对手臂发出信号的一种回应,肌肉纤维丛收缩;手 臂感受到了微小的位移,并在这个位移增大之前作出补偿)。类似的理由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牛顿用“力”的概念。“力”持续被使用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精神 上的惯性。
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白得几本教科书,思考一哈
热度 46 关中农民 2016-9-21 22:00
开学几周,出版商在我邮箱里放了好几本新教科书,都有机化学。言下之意,你该用新版的教科书了,然后让你们学生也买新的啊,别老用旧的,那样我们怎么赚钱呢!有图为证: 鬼子们的教科书确实写的比大多国内的教科书都要好,如果我自己思索一下,好像我在国内用的教科书还没有那本比现在用的好。当然世界之大,可能国内别的学科有很好的教材,只是我不知道。可是国内教材便宜啊,我们上大学时10几块钱一本药理,生化,解刨等。在鬼子这儿,这些教材哪个不超过100刀?所以一个学生一年多教材费用很容易就超过1000刀,是个不小的负担啊。 我个人觉得这完全是浪费。比如有机化学,我上课的东西是基础的内容,可以说几十年都不变,为啥要换新版的教材。我就不换,一直用2008版的一本书,学生5块钱就能从网上买来。后来学校书店成天骚扰我,说为了学生买书方便,一定要新版的。系里面也有人鼓动,我们应该更新教材,不能总用老的,万一知识有更新呢 ,我靠,他奶奶的基础有机化学,你更新个屁啊! 后来咱也明白,这是个利益链啊。出版商能卖新版书,挣钱,然后作者得版税分成,然后他们会写更优秀的书,促进书的优化,反正写教材的也是教授们。唉,就是学生要多出钱,不过他们好像也接受这个书很贵的理念,没有什么人抱怨。我也就不假装悲天悯人了,咱也换,用新教材。 出版商们也竞争,你看这几本书,就是三个不同的出版商,都希望你用他们的书。一个班级100人,一本书120刀,就是12000刀,抓20个教师用他的书,那就是240000刀,一个业务员半年多的指标可能就完成了。大家都不容易,是这个社会网络的一部分。俺们都是池塘里生物链的一部分啊,那俺是虾米,小鱼,水草,大虾还是大鱼呢?不解
个人分类: 农民乱弹|1210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湘首会得到一个咋样的结果呢?
热度 8 pea 2016-8-31 01:14
衡阳两岸,两任首长,两个极端,对比强烈,一个极好人,毫不作为,一个极坏人,恶乱作为,会写入历史教科书,做深刻的分析批判。 湘首任命“极坏人”担任救火队长,“极坏人”处理“极好人” ,闹出天大的笑话,用人不察是无论如何逃不掉的,目前的宣布没有“另有任用”一词,,,, 平安落地恐怕不容易了,,,,
13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经济学》教科书为什么以微观经济学开头?
gordon 2016-5-4 07:10
"概括太广,只能导致无用的结论。只有以特殊性做限制的广泛概括,才是有用的概念。" —— 怀特海 《科学与现代世界》 ************************************************************************************* 教课呢,以宏观开始教是最有意思的。 但是这个体系却不是这样建立的。 科学的体系,总是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只有在多年以后,你才能体会到它的精妙。 其实 教科书不容易写 。 ************************************************************************************* 萨缪尔逊确实是大家,而且带有文艺复兴的底子。 插图本 《解剖学》 教科书 注:有版权的,也是为了卖钱。 (自由都市)
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节约悖论 —— 《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个经典问题
gordon 2016-5-3 19:53
这也是合成谬误的一种,大家都节俭,造成了降低产出的窘境。 所以必须给消费者补贴。( 花钱有理,为国家做贡献了 ) *********************************************************************** 国民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储蓄和投资,并且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并笃信勤俭节约重要,“省下来的一分钱就是赚到的一分钱”。 储蓄得越多对经济就越有利吗? 在一次饶有兴趣的争论中,凯恩斯指出:“当人们想储蓄得更多时,其结果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家能够储蓄更多。” 假如在一个给定的商业环境中,人们试图增加储蓄,降低消费,销售量就会下降,厂商就会减少生产。 这就是节约悖论。 “ 当集体决定储蓄得更多时,其结果却会导致产出和收入的减少,而储蓄并不增加。 ” 用乘数模型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 储蓄只是对个人有利,因为收入是无法控制的,支出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跟风险有关 ) 国家如果管居民的就业问题,那么 国家和个人就是矛盾的 国家希望有人消费,而居民是不愿意消费的。 那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注: 其实对消费补贴,就是对风险补贴 。 *********************************************************************** 但是投资啊,也是跟储蓄相关。 有人储蓄,有人消费才是合理的 。 实际上,是中国的高积累政策扭曲了这么一个东西。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多么英明”, 这批最早消费的人,是人民英雄 。 你们的储蓄增量,都来自这一部分先富的人的贡献。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金融与中国的现实问题(转)
gordon 2016-4-12 17:01
经济史学家声称:早在古希腊时代,第一张借据产生的那一刻,金融(finance)就出现了。 所谓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指资金的融通或者说资本的借贷。 更进一步看,我们认为,金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资源进行跨期地最优配置。 这还算不上是一个定义,但是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为了澄清“金融”一词 应当包含的确切涵义,我们不妨先详细描述一下,资源是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跨期配置的。 为此不得不动用经济学家历来钟爱的荒岛鲁宾逊(Robinson Crusoe)传奇。 故事仍然从鲁宾逊在沉船的残骸中取回了最后的一些谷子开始。他必须现在就消费其中的一部分,否则立刻就会饿死;但又不能图一时享受把谷子全部吃 光,还必须拿出一部分用于耕种,期待来年有所收获以维持生计。到此为止一切还好,就像经济学教科书中描 写的那样有条不紊。但很快鲁宾逊遇到一个新问题,在他耕种得已经很熟悉的那块土地上, 每年的产出量都是一个不太多的固定数目,他对此不太满意。一次在岛东边巡视时,他发现了一片看上去非常肥沃的冲击平原。他估计如果把谷子播种在这块土地 上,来年可能会 有更好的收成。但是他对此又没有十分的把握,如果把所有的种子都投放在这个风险项目上,而又不幸出了什么差错的话,那么他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仍然难逃饿 死的命运。 现在问题复杂了,鲁宾逊必须同时决定现在消费多少谷子、投放多少谷子在原来的土 地上,又投放多少在有风险的土地上。 换句话说, 作为消费者的鲁宾逊 必须决定如何跨期地在不确定的环境下, 把资源最优地配置给同时又是生产者的鲁宾逊 。这就是金融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按照现代金融理论的术语,鲁宾逊要求解一个终身的跨期最优消费/投资决策问题,而他至少要了解随机最优控制方法,才能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最优跨期配置问题都是相当棘手的。 ******************************************************************************************** 那么现实中的经济体系是如何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的呢? 既然我们说金融是一个资源配置过程,那么完成这种资源配置历来就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 假定个人即国家,则鲁宾逊的决策就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小型封闭经济,在不确定环境下跨期资源配置问题的全部答案。 如果中央决策者完全掌握了经济的生产能力、了解每个人的偏好,对未来不确定性有足够的认识、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来随时求解上述随机最优控制问题,并可以由始至终地贯彻自己的意志,理论上他完全可以胜任在不确定环境下最优化跨期资源配置的任务。 这正是大部分前计划经济,包括1956—1979 年间的中国所努力从事的工作。 但是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几乎所有计划经济的中央决策者都不约而同地开始(部分或者全面)放弃履行资源跨期配置任务的职责。 以中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所占的比例为指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决策者逐渐放弃了直接参与资源跨期配置决策的过程。 计划经济把资源跨期配置的任务交给了另一种可供替代的制度安排——市场。 整个封闭经济条件下,市场化的跨期资源配置过程和结构如图所示。 在市场体制下,原来由中央政府做出的决策又重新回到了鲁宾逊式的个人一级。 个人,或者更一般的经济体系中的资金盈余单位,获得收入并分割为当期消费和投资。 而在另一方面, 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大量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实际生产者(主要是企业,也包括政府),为了生产和再生产,它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它们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的资金来源一方,是代表收益要求权(claim)的股票、债券和债权;另一方的资产则产生收入,再分配给个人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扩大再生产和资源跨期配置过程。 连通消费和生产,媒介资源跨期配置的就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货币经济)环境下金融的全部内容, 因此,实际上现代金融可以视为不确定环境下,资源跨期最优配置的市场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我们把金融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 ******************************************************************************************** 应当说,明确了金融的含义也就明确了金融学的对象和内容。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大专院校的金融专业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学课程,例如投资学、公司 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学、公共财政学、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等。 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重叠。 尽管人们普遍认识到:原则上它们都属于广义金融学的范畴,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它们不得不处于目前这种离散的状态。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涵盖这些紧密联系的分支学科,并为其提供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统一学科。 为了探讨这种统一学科是否有存在的可能性,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现有这些分支学科(也即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在微观层面上, 投资学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财富或者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库券、不动产等各种(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特征。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 金融市场学分析市场的组织形式、结构以及微结构(microstructure),同时考察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现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它们的合理价格是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公司金融学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 成合适的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它会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诸如委托—代理 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金融工程学则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经济风险,以优化他们的风险/收益特征(profile)。 最近才逐渐明确并正在快速发展的金融经济学,则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作为金融学科(统一)理论基础的金融学。同经济学面临的任务一样,它试图 通过对个人和厂商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 而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除了一些必要的关于货币本质、形式,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的介绍以外, 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是货币供给和需求、利率的决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于宏观金融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就此而言,可以说它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货币演绎。 国际金融学本质上是开放经济的货币宏观经济学,因而它往往被认为是货币银行学的一个外延和必然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主要关心在一个资金广泛流动和灵活多变的汇率(exchange rate)制度环境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条件和方法。 与以上这些分支学科相比,数理金融则显得比较独特,与其说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倒不如说它是做为一种方法存在。它主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数学方法,来研究几乎一切金融问题,特别是复杂产品定价和动态市场均衡。 类似的还有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本质上它属于计量经济学:基于实际数据,以统计计量的方法为各种金融模型和理论提供效验(验伪)手段和证据。 综上所述,我们大体上可以认为: 金融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数理金融和金融计量经济学除外)所考察的金融现象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之上,并存在着某种分工。 藉此我们提出构架金融学科的总体设想: 以金融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两门学科为主干,建立起统一的金融学理论学科, 它包括微观金融学(Microfinance)和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两大分支。 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变化,它不仅意味着分类逻辑的通畅和完备,而且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各种学科之间的固有联系变得有机、清晰,并紧密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中。 建立一门学科,首先必须明确它的研究对象,又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论的问题。 这就必须首先为金融学下一个靠得住的定义。基于前面对“金融”一词内涵的认识,我们说金融学是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一门经济科学。 这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呢?是不是很像经济学的传统定义呢? 实际上,金融学最早游离于正统经济学之外,是道琼斯(DowJones)式的简单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④,由于有巴舍利耶 (Bachelier L.)、马科维茨(Markovitz D.)、阿罗(Arrow)、德布鲁(Debreu)、 托宾(Tobin J.)、夏普(Sharpe W.)、萨缪尔森(Samuleson P.)、布莱克(Black F.)、休尔斯(Scholes M.)、默顿(Merton R,C.)、哈里森(Harrison D.)、克里普斯(Kreps)、达菲(Duffie D)和黄(Huang C.H.)等经济学家们的杰出工作,它日益向严格的经济科学靠拢,并紧紧地与正统经济学结合在一起⑤。实际上它就是经济学⑥,正如现代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方 向就是试图在涉及不确定性和动态过程的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样,金融学视它们为应有之义和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因此可以说金融学是专门研究不确定性和动态过程的经济学。 所以不奇怪它同正统经济学在学科研究内涵和基本方法论上存在某种相似性。 ******************************************************************************************** 与其说是由于研究方法(与经济学本质一致),还不如说是由于其特殊的研究对象(货币、金融现象),使得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存在。 实际上,金融学的这个定义和微观金融学与宏观金融学之间的关系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微妙。 把它们与经济学的定义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对照,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从 1870 年的边际学派(Margin School)到马歇尔(Marshall. A)一脉相承的新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就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在一个制度永远不会变化的世界中,市场机制巧妙地安排产出、分配、社会福利⋯⋯人们在感叹这种制度的美妙时,只 要无为而治就可以了。 这种乐观情绪一直维持到20 世纪30 年代动摇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学危机。 这之前只有惟一的、研究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 而以凯恩斯革命(Keynsian revolution)为分水岭,新古典经济学,包括它无所作为的政治信念,被正式冠以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的名称; 而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倡导的宏观分析方法及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建议最终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从此经济学包含了宏观、微观两大分支,而原有的经济学定义也得到了拓展。 ******************************************************************************************** 反观金融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他们关心整体价格水平(如货币数量理论)、利息率决定和资本积累过程等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更多的是在宏观的意义上考察金融(经济)问题(熊彼得,1951)。 新古典后期的经济学家们,如维克塞尔(Wicksell), 则通过利息理论把宏观金融问题与一般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 等到凯恩斯的革命,顺理成章的,它不但确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也标志着现代 宏观金融学的形成,从此宏观金融学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也同时作为宏观经济学中的 重要内容被不断改进,并一同传授给学生。 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相反,金融学是先有宏观部分,再有微观部分的 。 一般认为微观金融学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如同新古典的经济学(即后来的微观经济学)一样,它也是一种价格理论。 它认为使得资源(跨期)最优配置的价格体系总是存在的,反过来说, 这句话就意味着: 它的目标就是寻找使得资源最优配置的合理(金融资产)价格体系。 宏观金融学 则没这么乐观, 由于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赋予它的精神实质都是国家干预(资本)主义 ,它势必拓展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版本。 因而有必要再重申一下,我们上面给金融学下的定义是新古典意义上的,它同时也适用于我们的微观金融学。 而宏观金融学则是资源非有效配置情况下(即自由价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失灵),对微观金融学(即新古典的金融学)的一种现实扩展,尽管获得这种认识的历史顺序与逻辑顺序正好相反(同经济学相比较而言)。 我们希望这种意义上的金融学(包括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能够对现有各金融学分支学科提供足够的兼容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提供一个开放的学科结构,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需要。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一下,应当如何安排这门学科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来实现对现有众多的金融学分支学科的兼容。 微观金融学: 微观金融学主要考虑金融现象的微观基础。如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它实质上也是一种价格理论,它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 期最优配置,这也意味着它必然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获得合理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为其理论目标和主要内容。也许受到实际工作的过多影响,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资产 定价(asset pricing)。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 微观金融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以及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和方法。 在初步引入不确定性、时间等一些基本概念后,同微观经济学类似,为了呈现理性决策的基础,需要建立个人偏好公理体系和效用函数理论。 有了上述基础,接下去很自然的,会考察个人如何做出投资/消费决策,以使得个人终身效用最大化。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便是生产者的融资行为理论。 企业如何做出它们的投资/融资决策,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使得所有者权益最大化。 资金的供给者(投资者)和需求者(融资者)最终在资本市场上相遇。 同产品市场上的情况类似,当市场均衡时③,资产的价格和数量必须同时被决定。 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必然包括为克服风险而产生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同样的,它们的价格体系也是人们极为关心的。 此外,另一媒介资源跨期配置的支柱——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它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是微观金融分析的应有之意。 宏观金融学。 宏观金融学研究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⑥。可以认为 宏观金融学是宏观经济学(包括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版本 ,它着重于宏观货币经济(包括了开放条件下的)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它们产生对于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和其他经济目标 可能有用的货币政策结论和建议。 注: 上文是 《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一书的导言 ****************************************************************************** 中国人对经济学的崇拜,实质上是对金融学的崇拜。 和万虎的《一叶知秋 —— 经济学在中国的尴尬》,结合着看,别有一番滋味。 经济学提供的 “普通课本” ,解决不了中国人现实中急于处理的问题 。 注:相信我,其实你想学的不是经济学。
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北洋的覆灭(二)
热度 3 gordon 2016-4-5 06:27
  在历史教科书中,段琪瑞这位北洋军阀代表人物是镇压学生运动的刽子手,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讨伐对象。几十年来,这个性格鲜明、三造共和的北洋要人,只余下一副千夫所指“残民媚敌”的脸谱。   1936年11月2日晚间,民国耆旧、北洋要人段祺瑞在上海宏恩医院辞世。在他的亲笔遗嘱中,这位72岁的老政治家“为将死之鸣”,为民国开出 了“八勿”药方: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 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八勿”药方可谓这位北洋大佬十数年参与民国政治的肺腑之言。在袁世凯之后的军阀时代,当政者“城头变幻大王旗”,政客和军人们暮四朝三。社会 上流行种种主义思潮, 传统道德沦落不堪。段祺瑞主政十几年,波折不断。他身为“北洋三杰”之一的背景使他几度大权在握,也使他既被尊重也被利用。而发生在1926年3月18日 的一起屠杀惨案,则使他在卖国的罪名之外又添了残暴之实,不但践踏现代政治文明请愿集会等自由权力,也为传统政治道德里所不齿。因为鲁迅的一篇雄文《记念 刘和珍君》,“三一八”这“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永远把段祺瑞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葬令里,这位前临时执政段祺瑞则是另外一种公众形象:“持躬廉介,谋国公忠。辛亥倡率各军,赞助共和,功在民国。及袁氏僭号,洁身引退,力维正义,节慨凛然。嗣值复辟变作,誓师马场,迅遏逆氛,率能重奠邦基,巩固政体,殊勋硕望,薄海同钦……”   事实上,段祺瑞的一生经历,对他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大概正是纷繁多变有民国特色的一段难以言说的往事。   ■ 开枪    如果不是在1924年无法拒绝权势的诱惑,段祺瑞原本可以保全他的晚年“名节” 。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反水的冯玉祥拉段祺瑞出山,入京 维持大局。这是段祺瑞一生最为显赫的职位。他曾力图有所作为,计划首先召开代表主要军事和政治势力的善后会议,实现国内和平;然后召集国宪起草委员会;最 后,国民代表会议召开,通过宪法。 但他手无兵权,所凭藉的无非是北洋前辈身份,与各地军阀皆有一定的因缘关系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 安德鲁 ·J· 内森 认 为:“尽管段祺瑞在更大程度上是个政治实干家而不是理论家,他仍怀着国家团结和重订宪法的空想,对时代的需要做出反应。”   段祺瑞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世清名就毁在了这一任上。   1926年3月18日。据执政府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回忆,这天是阴天,天气有些阴冷,天空还飘着小雪花。下午时分,在执政府前,卫队对前来请愿 的数千群众开枪。“霎时间,执政府门前,血肉横飞,死者、伤者互相堆压在一起,东辕门人叠人,有五六层,垛起了近两尺多高的人墙。与此同时,有的卫队还用 刺刀、铁棍砍杀、殴击群众。这场有预谋的大屠杀,持续了半个小时, 当场伤两百多人,死亡二十六人 ,后在城官医院、协和医院等处, 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先 后死亡二十一人,共死亡四十七人 。”   次日北京媒体的报道可谓血迹斑斑。《晨报》第二版“北京群众运动空前惨剧 国务院卫队枪击群众”,《京报》的报道则是“国民拥护国权大流血”。《国民新报》则直指最高首领“段祺瑞屠杀爱国民众”。 正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的梁启超,麻醉过后在十九日下午苏醒过来,神志还在半迷糊状态,隐约听着院中人说起这大血案的惨象。而在他的隔壁病房,就住进了一个 胸膈间中弹的青年。   关于这天的回忆十分之多,卫队军人、请愿游行组织者国民党和共产党当事人、参加的学生和群众,皆留下了出于各自立场和视角的回忆。   这天,文学家朱自清也在现场。他体会到了死亡的沉默和鲜红的热血:“但一两分钟后,有鲜红的热血从上面滴到我的手背上、马褂上了,我立刻明白屠 杀已在进行!这时并不害怕, 只静静的注意自己的命运,其余什么都忘记 。 全场除劈拍的枪声外,也是一片大静默,绝无一些人声 ,什么‘哭声振天’,只是记者先 生们的‘想当然耳’罢了……”   北师大女学生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目睹爱人的尸体, 出声大哭却被警察喝止 。   面对这淋漓的鲜血,总执政段祺瑞的态度如何呢?   一种说法是,段祺瑞得知卫队士兵屠杀学生,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随即赶到现场,长跪不起。他发誓吃全素以终身忏悔,他的晚年因 疾病身体衰弱,医生建议他吃荤以增强体质,他仍不肯破誓,在遗言里亦嘱咐不要用荤腥祭祀。国会也立刻通过了屠杀学生的“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贾德 耀内阁向临时执政段祺瑞引咎辞职(未准)。对各学校举行的种种悼念活动,以及全市的“国民追悼大会”和各种报刊的广泛而详尽地报道,执政府也未敢加以阻 拦。   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则给出了另外的说法。1959年,他在《文史资料选辑》上撰文《“三一八”惨案亲历记》,回忆说事件发生后,他去吉兆胡同段 宅汇报,段祺瑞竟然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奖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如今没有进一步的资料可以明确段祺瑞的 真实态度,但无论如何,那些青年的血是流在了他的政府门前。鲁迅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 疑问   像刘和珍这样的大学生,“生前处世和平,又在求学时代,绝无政治上的功过,官僚政客,不知为什么要预谋杀她” (方其道:《未婚妻刘女烈士和珍事略》,《世界日报》1926年3月25、26日),方其道一连想了三天都想不出她该死的理由,最后只好归结为大约是命该 如此吧。   青年鲜活的肉体怎能抵挡横飞的子弹?   “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编发的材料里,杨善南所写的《北京惨案真象》,认为政府是“诱杀”,“盖段政府已深知十八日爱国民众必有结对赴政府请愿 之举,且多为勇敢肯牺牲之志士,一举而歼灭之,实不可多得之机会也。”鲁迅亦以为屠杀是为了要人民心悦诚服地当奴才。他3月25日写《死地》一文,发表在 3月30日的《国民新报》副刊上。文中说:“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 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   住院的梁启超听清华同学们及来探病人的报告,断定“这次惨案显然是卫队得在上的指使惨杀无辜的青年”,他呼吁:“这当然是我们全体国民对人道对 良心负有责任,应分赶速督成严密的法律的制裁,上自居最高位的头儿,下至杀人的屠夫,一概不予幸免,才可以一来稍慰冤死的青年,二来防范此后的兽行。”   京师地方检查厅奉命调查此事,在对受害人、巡长、目击者的周密调查之后,证明卫队屠杀的事实。在4月3日致陆军部的公函里,京师地方检察厅指出 本次集会“无不正侵害之行为”,“而卫队官兵遽行枪击死伤多人”,已经有触犯刑律的重大嫌疑。即便如今看来, 当时司法机关也享受一定的司法独立,而且法官 们勇气可嘉 :“惟事关军人犯罪,依据陆军审判条例第一条及陆军刑事条例第一条应归军事审判机关审理,除国务总理贾德耀等,被诉命令杀人部分,仍由本厅另案 办理外,相应抄录本案全卷三宗,连同尸身照相死伤人名清单暨卫队旅原送各物证,一并移送贵部,请即查明行凶人犯,依法审判,以肃法纪。”   可惜地方检察厅遗漏了一个细节。《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的《大事记》部分提到,当群众和卫兵对峙之时,有人从执政府门楼窗户里向外连发三枪。这三枪应是屠杀信号。放枪者何人?这是整个事件中最为诡异的部分。   3月30日,当徐志摩去探访梁启超时,梁对他说了一番话:“对于一般自居指导青年的领袖们,我们当然也不能完全宽恕。我听当天参加请愿的同学们 讲,那天主席报告,卫队已经解除武装那件事,也确是惨祸的一个关键。这不是几方逼成一个境地,叫一班无辜的青年们自投坑阱!领袖们!领袖到底,同死同生, 也还是一个说法,何况到实际犯难时,领袖们早已不见踪迹……例如推倒政府的事情,如何可以放到青年学生们身上?至少我们不能想象这样的奇迹。”   惨案当事人、当时是东方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董寿平,在时隔七十余年后接受学者任复兴访问,他的一些说法,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这次事件不止是请愿 那么简单。他说:“李大钊说的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应该拿上棍子棒子,咱们是首都革命。”我们当记得,上一次的首都革命,冯玉祥的反水,改变了北京的政治格 局。时为国民军军事顾问、苏联人普里马科夫的回忆佐证了这一点。他在其回忆录《冯玉祥与国民军》中说:“3月18日,发生了镇压学生的行动。学生们举行游 行示威,要求把政权转交给国民党,队伍到达总统府时,总统的卫队向学生开了枪。”可见,在激进的领导者眼里,学生运动或者说惨案,是藉以通向成功的。“我 们并且相信,将来必将有更大更惨更普遍的惨剧,继续不断的发生,一直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学生总会在对三月十八惨案宣传大纲里如是说。这一切,得从引发这 次请愿的“大沽口事件”说起。   1925年底, 在奉系张宗昌的拉拢下,吴佩孚决定与死对头张作霖和解,集中力量对付叛将冯玉祥 。国民军两面受敌,冯玉祥1926年1月1日下 野,希图缓和局势。1926年1月,奉军入关。国民军在天津布炮备防。3月9日,国民军在大沽口敷设了水雷封锁了水道,并发出通告,一切商船不得进入。次 日,英、美、法、意、日等十二国由荷兰公使欧登科为领袖,照会北京执政府,抗议国民军铺设水雷、封锁天津海口,认为违反了《辛丑条约》,要求保留外国船只 的出入自由。一艘日本军舰按与守军约定的时间进入水道时,发生了冲突。国民军前敌司令鹿钟麟的报告里说,是日本人掩护奉军驶入,炮击国民军阵地。日本公使 则坚称日本驱逐舰受中国方面的枪击,不得已应射。 各国公使们相信日本人的说法,向中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期限3月18日正午,解除对大沽口水道的封锁。如 若不得满足,八国“决采取所认为必要之手段” 。 注: 张宗昌这个人在民国,以 “交际广阔” 著称,手下能人无数。自身能力不强。(英美日是一家,早年都是反俄的。 二战,苏联外交的转变,才给了中国一线生机 。 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还有苏联的前进,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个人在时代面前都很渺小 ,大背景是英俄争霸) ************************************************************************************   于是,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北京学生总会、北京总工会等八十余团体,发起了“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定于3月18日上午在天安门集会。   事实上,接到通牒的当晚,内阁成员们即刻开会,并复文由外交部秘书送至荷兰使馆,亲交荷兰公使欧登科,并请他转达各关系国公使。这就是“执政府 外交部致首席荷使函”,称通牒内容“本政府视为超载《辛丑条约》之范围,不能认为适当”,也就是说,段祺瑞的外交部已经拒绝了八国通牒。这发生于3月17 日早间。当日午夜,学生代表到要求面见内阁总理贾德耀,在贾宅索阅了外交部的原稿,认为过于软弱,要求北京政府尊重民意,根据第二天国民大会决议案向八国 公使严重提出抗议。   惨案发生后,内阁已经动议辞职。但据《时报》报道,“总理贾德耀亦以西北要人之态度如何,尚未得知,在考量中”。这位“西北要人”显然是1月初下野的实力派冯玉祥。   19日,天空飘起了大雪,掩盖了执政府门前的斑斑血迹。北京城里却是气氛紧张,各方都在开紧急会议。普里马科夫和他的同伴去见了国民军京畿首脑 李鸣钟,他们提议解除总统卫队的武装,剥夺总统的权力。 当李吞吞吐吐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并不愿介入此事时 ,苏联的军事顾问们觉得是撤换警卫司令的时候了。 于是,他们又去了李大钊家,见了前一天大会主席团的李大钊、徐谦、李石曾等人。苏联顾问做出决定,在国民军撤出北京之前,“赶走段祺瑞,粉碎‘安福俱乐 部’。为此,必须劝导冯玉祥, 要他召回李鸣钟,任命天津前线总指挥鹿钟麟为警备司令 ”。苏联顾问的计划被在场的人接受了。   4月9日,回京的鹿钟麟派兵包围了执政府和吉兆胡同段宅。第二天发布布告,说段祺瑞“祸国殃民,无所不至”, 驱逐了段祺瑞,恢复了曹锟自由,电请吴佩孚入京主持大局 。   苏联的军事顾问们究竟在3月18日的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苏联国防部的档案显示,苏联早有谋划:“苏联政府若是同意援助国民军,这对北方的政 治局势可产生良好的影响,并且有助于中国反帝力量的联合。鉴于此,苏联政府于1925年3月21日通过了援助国民军武器和弹药并派遣顾问和教官的决议。”   ■ 寓公   4月20日,段祺瑞宣布下野,带着家眷和一批部属再赴天津。   此时的天津是下野政客们的乐园。上流社会的生活可谓迷人而有趣。人们津津乐道于日本总领事的招待会,前总统黎元洪的堂会或是逊帝溥仪的茶话会。 毫无疑问,国内外政局总是这些聚会上的主要话题。若是逢着两位前总统徐世昌和曹锟的寿辰,两人的同僚旧部、亲友眷属纷纷前来祝贺,召开盛大的宴会。   相较之下,段祺瑞显得颇为寒酸── 他没有自己的宅邸,住在自己的妻弟家中 。更令客人们叫苦的是,他宴请客人亦是素席。他仍然自制力极强──喜欢 玩麻将,以八圈为限,牌搭子们也得在晚上十点前散去。他患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风湿症,为此不得不把两条腿浸在冷水里,以减轻痛苦。   当有人问他中国内乱不止的原因时,他的回答,不出佛教的因缘。他总是说,国家蒙受苦难,来自恶魔降世,除非将诸魔孽斩杀,否则不能终结苦难。也 许,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认为自己可以充当降魔杵。如今有一些证据表明,1928年底,他曾经试图恢复他的势力,为此还联络张宗昌向日本求助。(杨天石:《张 宗昌穷途作乱,段祺瑞暗中支持》,《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5期)   然而, 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段祺瑞不得不面对生活上的压力。他的积蓄不多 ,为了量入为出,如今每月的日常开支,如柴米油盐以及烟圈茶叶之 类,都要一天一天记在账本上,每月送他过目。家里的佣人是早就裁减了的,以致于有一段时间老部下昼聚夜散前来效力。(王楚卿:《段祺瑞公馆见闻》,《文史 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   “三一八”的鲜血似乎已经渐渐淡去,没有资料可以探究段祺瑞后来对此事的想法。不管是谁下令开了枪,不管是不是激进的党人们利用了青年的热 情,不管是不是苏联人在背后使力,有一关是迈不过去的,那便是惨案发生后,《清华周刊》刊发的周传儒的质问:“纵令不为学生,而为暴徒,不为外交,而为内 政,不为请愿,而为袭击,不为协作,而为破坏;以政府之威力,卫队之众多,阻之,驱之,捕之,何所不可?奈何对此数千赤手空拳之男女学生,竟下毒辣手段, 索其性命,残其肢体,使之血肉横飞,亲朋惨痛。”   他每天早晨默诵《金刚经》半小时,可有为那些惨死的学生超度过?   “九一八”后,日本人又有扶植段祺瑞之意。风传日本人要劫持他,于是蒋介石派人送亲笔信劝他南下颐养。1933年1月22日,火车抵达南京 时,蒋介石通令少将以上军人,着军服至车站迎接前民国首脑。蒋介石本人则在下关码头迎接,执弟子礼(蒋曾是保定陆军学堂的学生)。南京的军政要员们都出席 了蒋介石的招待宴会。段祺瑞深知蒋正是要以此打击日本人的气焰,他在向记者发表的对时局书面意见里说:“当此共赴国难之际,政府既有整个御侮方针和办法, 无论朝野,皆应一致起为后援,瑞虽衰年,亦当勉从国人之后。”   两天后,他到了上海,在霞飞路的一幢公馆里度过了最后四年。   上海《申报》不失时机地报道,当日本以种种权力诱惑段祺瑞时,这位前临时执政表示,唯有日方先取消傀儡组织,恢复“九一八”以前状态,才可以 与之商谈。《申报》因此感慨万分:“而一般无耻汉奸甘为亡国奴,受某国指使而奔走者,亦大有人在。”谁又能想得到,这个以“亲日卖国”出名的北洋大佬,当 年袁世凯召集内阁研究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时,唯独他主张动员军队,大不了与日偕亡。   段祺瑞去世两年后,吴廷夑撰写了《合肥段执政年谱初稿》,文末说“ 合肥之行藏,非一人之得失,乃关一国之兴替 ”。 ************************************************************************************ 注:既然能换卫戍司令,这个请愿就是假的嘛 跟文革一样,毛主席掌军权呢,这叫什么革命。 就是游戏,只是骗了一帮傻蛋 怎么这么 “晕蛋” 呢, 不掌军权,能发动文革吗? 你掌 “军权” ,你也能发动文革,游乐场嘛,玩一玩 ************************************************************************************ 到最后也是没有办法,又把曹锟给弄出来了。 (曹锟就是一 “买布” 的,) 段祺瑞也是,非要淌这趟浑水。 小兵能跟着别人混,老段 当时的地位,还跑去充当 “门面” ,丢不丢人 ************************************************************************************ 法国大革命就是首都革命,法国因为某些原因,很多东西,集中在巴黎 所以,法国大革命就是首都革命。 就像 当代的乌克兰 搞的一样 。 奉系入京,知识分子南下,基本上,北洋已经丧失了治理能力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它的覆亡也 “指日可待" 因为 “刚不易久”,你要应对自然界的 “风雨雷电“ ,非得柔顺不可。少了专家给你出主意,很多事情都搞不定。不是白费力气,就是折损自己。(庖丁解牛嘛) ************************************************************************************ 没有知识分子了,怎么办?只有接受外国援助这一条路了。 得请国外的专家哎,不然怎么办。 ************************************************************************************ 在自己的地方游行,竟然能被 “枪打” ,真是匪夷所思 跟当代 “乌克兰革命” 一样,那三枪不知道谁打的 如果上文属实的话 注:《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的《大事记》部分提到,当群众和卫兵对峙之时,有人从执政府门楼窗户里向外连发三枪。
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直直弯弯(下)
热度 44 喜欢就捧捧场 2016-3-13 11:03
本五出差回来了,接着填坑哈。 上回说到了我们的省长凯瑟琳韦恩,韦大人。这位在大学遇到自己的前夫,坠入情网之后于1977年结婚,先后生了三个孩子。十三年后,拥有着美丽的孩子和富裕的生活的韦大人悲哀地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那个“狂野的女人”似乎销声匿迹了,对于男人她一点性趣都提不起来。 后来,有一天,韦大人跟自己的闺蜜一起去选购度假屋,闺蜜突然跟她表白说自己暗恋了她许多年啊许多年,于是,韦大人心中的“狂野的女人”再次复苏了!原来,自己寻寻觅觅的真命天子就是一直厮守在身边的闺蜜啊!这份弯弯的情,难道是晋江起点红袖17k神马的最佳同志写手策划出来的吗? 三个月后,37岁的韦大人高调出柜,男人被赶进了地下室,而闺蜜直接登堂入室……各位可以想像一下那三个孩子亲眼目睹这一幕时的惊恐失落难过。 有人就说了,这是人品问题,跟执政能力不搭界的!咱们大湖北选的是省长,又不是教皇! 着啊!您还真是说到点儿上了!如果将来要有一部弯弯史记的话,里面肯定会有一章“韦恩世家“的,因为韦大人所做的不仅仅是提高弯弯的社会地位,在各个媒体各个渠道为弯弯张目了。她谋的是奠定弯弯在大湖北的基业,千秋万代!具体做法就是:从孩子抓起,修改教科书,进入中小学,见娃就掰! 这招太狠了!那所谓”直的弯不了,弯的直不了“的说法,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孩子可塑性大啊!比如某个小女孩,跟自己闺蜜好得不得了,总想在一起,这挺正常吧?嘿,学校老师都说了,你可以爱同性,你可以跟同性结婚,你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常的,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种子种下了,以后会慢慢的发芽,然后弯弯们就有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老牛吃嫩草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 说完了韦大人,再说说一个我身边发生的事儿:小良牙毕业典礼那天,我坐在学校的礼堂里等着看我家大小子上台领数学奖,身边坐着一位长发的,白皙的,长腿美少女,天鹅般修长的颈子上,有一颗精致的 喉结…… 接着求捧场,鲜花鸡蛋评分,链接如下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redirectptid=40488authorid=0postno=24
72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开始对教科书感兴趣 —— 人生的必经阶段
gordon 2016-2-2 03:43
大陆的学生受到的劣质教育 学习无门,从头到尾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没找到门道,很努力,但是学到一堆碎片,根本不能用,没多久就忘得差不多了,还吃坏了胃口,到大二大三基本就靠CS和逛论坛混日子了。 想想挺可怜的。( 教育资源劣质,对不起自己的努力 ) 穿衣吃饭房间装饰 不讲究,其次运动,社交活动也少,电影电视都很少看,都在摸索,看一些碎片化的东西。 后来确实对教科书感兴趣了,全是干货,以前太干了消化不良,摸索一段时间,好像可以了。 ******************************************************************************************** 我不知道,你们排斥 素质教育 是为了什么 为了文凭和自己的地位,而放弃真正的知识 但是 国家已经不包分配了 ,大多数人还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 那个文凭真的那么重要吗? 注:说实话,私立学校收费贵,是因为它们确实值那么多钱。 教育是个服务业,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差距很大 ******************************************************************************************** 以前包分配,教啥学啥呗 现在不包分配了,我当然要求有回报啊。 我投入了时间和资源,我当然要求有回报。 穷人是拿时间换钱的 ******************************************************************************************** 只有难过,没有后悔 要好的同学看我天天窝寝室打CS,就提醒我以后会后悔,但有什么办法,当时的状态完全迷茫没方向,各种观念噪音分不清真假好坏,各种乱七八糟烦躁焦虑,游戏和综艺虽然是垃圾食粮,但好歹能提供一点短暂的快乐,所以,只有难过,没有后悔。 ******************************************************************************************** 山寨 实际上 中国一些学科知识,我一直怀疑其来源 。 整个社会氛围,教学都一窍不通,它怎么造出来的。 可能性有几个 一、山寨,就是整来老外一台机器,拆解成小零件,仿制重新装上。 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弄的,为什么这么设计。 ******************************************************************************************** 一五 一五时候,就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设计的,苏联设计的 后来自己干,又是全国抽人, 又干了一遍,干了两遍呢 当然一五的项目大多都在东北,布局不合理。 注:教科书设计都不对,从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教科书是怎么设计的? 发端是从解剖学开始发端,老外的教科书才是正儿八经教科书。(我以前讲过这个事)
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要多看书 (转)
热度 1 gordon 2015-4-7 03:06
书其实跟 微博没啥本质区别,都是自媒体,也就一些教科书、工具书值得认真读。但是学术论文不一样,经过了同行评审,硬伤较少,是提高知识水平的捷径。 不看书,不去图书馆,但是从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上 下载一流期刊的论文。 出了学校,以后就没有免费的了 注:我就是说, 大多数人受的都是劣质教育 吧,怎么样 不过话说回来了,除了语文老师,当时没有老师给我们说这个,“多看书” 之类的,社会上的人说这个的多 不过他们不说这个,是因为他们关注的是 升学率, 应试教育嘛,另一种劣质教育 。 跋涉,总是很辛苦的
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教科书级洗脑金曲【慎入】
热度 14 北京阿新 2014-5-29 20:26
听完瞬间觉得大妈广场舞曲要update这首了,真的会不自觉跟着唱起来怎么破? http://share.vrs.sohu.com/1796320/v.swf
个人分类: 搞笑|81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经济出现问题是在西方国家逐渐减弱甚至取消封锁之后(转) ... ... ... ... ... ...
热度 3 gordon 2014-4-16 01:52
摘自 http://view.news.qq.com/zt2013/jzzc/index.htm 注:中国的经济出现问题不在封锁,而在军事压力。 其实在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除了美国仍在坚持全面的对华贸易限制直到1970年左右才真正有所松动外,其他西方国家都在几年内便陆续与中国发生 了贸易并逐步对华解禁,中国可以从西欧、日本、澳大利亚进口工业原材料、技术和食品。比如1953年1月日本通产省第一次部分解除对华出口限制,至 1954年4月,日本共13次解禁,准许对华出口商品从最初的4种增加到93种。英国政府在1953年9月8日对向中国出口小汽车解禁,1954年1月对 抗生素解禁。1956年5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利用中国委员会的例外程序增加对华出口。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宣布去掉列入禁运单上的200项商品的限 制,占全部400项禁运商品的二分之一,去掉限制的商品包括汽车、轮胎和一些类型的机器。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松动也可从双方1950-1959年的贸易数 据中得到体现: 到1964年,苏联关系破裂4年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全部贸易额(10.52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9.27亿美元)。到1970 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全部贸易额(21.64亿美元)是与社会主义国家贸易额的3倍。六十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从西方国家进口成套设备和技术共计84项:如从奥 地利引进的纯氧顶吹转炉炼钢设备;从日本引进的日产3。吨的维尼龙生产设备;从联邦德国引进的原油裂解装置;从英国引进的晴纶生产设备和年产10万吨的合 成胺生产设备等。到1965年,中国对西方西方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进出口居额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了52.8%。 而恰恰是在西方对华解禁和双方贸易快速 增长的阶段,中国在“大跃进”和“文革”中出现了多次严重的经济困难 ,这从中国历年GDP的增长状况中就有很直观的体现: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年之前出现负增长和连续低增长的年份恰恰中国对西方国家贸易状况都很不错。 注: 60年代初的低谷,是补 1958年的坑 。现在知道4万亿的厉害了吧。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周期中,经济增长率的低谷经常为负增长。如1961年-27.3%,1967年-5.7%,1976年-1.6%。改革开放之后,没有再出现负增长,每次低谷均为正增长,只是增速减缓。 在 1966年9月至1967年8月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完全是骚乱、暴动和复仇活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内政就是如此——的产物。中国不再对国外的事态作出反应,因为外界也准确地断定中国不仅甘愿处于孤立,而且更希望(外界)无事。 1976年事很多,唐山大地震、中国发生“政治大地震”——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逝世。周恩来(1976年1月逝世)朱德(1976年7月6日) 1976 年的 天安门广场事件 ,1974—1975年 美国经济危机 这是天灾加人灾的一年,也是悲喜相加的一年:天灾——唐山大地震,人灾——共和国的三位重要人物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病逝;悲喜相加:悲——唐山地震死亡 24.2 万人(官方公布的数字)重伤 16.4 万人,喜——“四人帮”倒了,“文化大革命”终于在乱了十年之后结束了。 1975年第一季度, 美国 和世界 经济 似乎在迅速走向衰退,其严重程度直逼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这种震动世界的经济衰退在1982年年中再次上演。国民收入大幅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银行、 金融 机构、市政府、商业企业或者整个国家承认陷入融资困境。 注:我们选的改开时机非常好。 ××××××××××××××××××××××××××××××××××××××××××××××××××××××××××××××××× 主席很高竿,哈哈 当红卫兵夺占外交部并揪出陈毅进行批斗和戏弄时,北京的外交政策就降低到在外交部大楼正门口与吵吵闹闹的“革命”青年进行谈判的水平了。中国终于获得了长期奋斗的目标: 彻底摆脱外国的要求和控制。不过,这是以完全失去外交政策为代价的 。 中国内部的动乱规模和它对外部世界的言词抨击程度几乎是完全相当的。1967年6月外交部被整垮以前,中国一直在通过群众集会推行其外交政策。这使人回忆起了巴黎公社的情景。因此,当中国想对苏联的某些行动发泄不满时,就在苏联驻京大使馆前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初次示威发生在1967年1月。这次示威整整持续了三个星期。 此外,北京企图在苏联首都向克里姆林宫传授正确的革命方法: 中国留学生途经莫斯科时,下车到红场煽动俄国人,引起了流血冲突,然后在西伯利亚的归途上向火车内的乘客展示包扎着伤口的绷带 (他们说伤口是沙俄式的骑兵的殴打造成的)。他们在苏联的各火车站进行反克里姆林宫的宣传。在此阶段,在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前的游行示威也时有发生,旨在报复各该国政府的所谓罪恶行径,或者仅仅是针对(中国人看来)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政治特点。 当俄国人成为中国人开口必骂的目标时,中苏关系当然就更加恶化了。当双方针锋相对、互相驱逐外交及其他人员(特别是记者)时,两国的外交关系有好几次几乎断绝。中国在其他国家如法国和伊拉克——的留学生也在当地苏联使馆前举行示威。当警察与他们的带头人冲突时,这些人就成了英雄人物。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把(除用毛的语录赞美文化大革命之外的)全部精力用于对苏联广播,播音时间增加至每天24小时。中国人曾直接袭击在华的苏联公民,这是他们所犯的付出代价最大的错误。不但苏联大使馆的部分房屋遭到了抢劫,而且停泊在大连港的一艘俄国船上的官员们也因拒绝佩戴毛泽东的像章而被押到市内游街示众。此外,经北京机场撤离的苏联外交人员的家属,受到了临时召集起来的成千上万红卫兵的嘲笑、威胁和唾骂。这些行动在1969年和1969年以后因苏联人激烈的报复而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还在所有的出版物上继续攻击克里姆林宫,指责苏联与美国“互相勾结”;在国内外推行修正主义;蓄意运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残余势力)来反对中国;对越南假支援真出卖等等。但是,由于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已降至最低点,而且中国根本不想有一些改善,故而,双方外交关系的地位已不很重要了。对中国来说,边界地区的军事形势更为重要(虽然还未公开)。在中苏边界,边界事件和军队的集结活动已屡见不鲜,爆发边界冲突的客观环境已经形成,中国暂时停止文化大革命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阶段,中国基本上实现了外交政策的目标:尽最大可能使国家与外部世界隔绝。例如,除官方委派的人员外,其余的外国人都被要求离开中国。外国高级官员的来访或者被中止,或者被减至最低限度。但中国并未被密封住,特别是在社会动乱、夺权、示威游行和乱找替罪羊的活动盛行的情况下,向外蔓延是不可避免的。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香港。 对激进分子来说,香港这块英国尚存的殖民地是一个吸引人的和必然的目标。当外交部停止运转,中国的外交政策决定权落入早已变得急于表现满腔革命热情的地方官员手中时,英国的这块殖民地迟早会直接感受到街头革命行动的威力。另外,香港符合毛所定的易点燃社会经济革命之火的地区的标准,是盛行一时的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后一个堡垒,是资产阶级丑恶社会的最典型的现代例证。 事情开始于1967年5月初香港的一次劳资纠纷。如果不是中国插手其间,鼓励罢工工人,公开支持工人及其家属的游行示威的话,这场纠纷无疑会很快解决。从纠纷一开始,中国的支持就传到了香港,其中包括通过广播电台播送指示;在维多利亚商业区的中国银行大楼安装转播大陆电台消息的高音喇叭;付钱给罢工工人和示威群众;中国工会还通过了支持罢工的决议。这样,劳资纠纷很快演变成了全面骚乱,并进而威胁到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有时,一天中就有数百人遭到逮捕。罢工先波及其他的私人企业,后来发展到交通、煤气供应等公共服务机构,最后还蔓延到了政府部门。 但是,英国政府坚决迎接这些挑战,向香港派遣了一艘载有直升飞机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母舰。同时,香港的警察(99%是华人)面对袭击没有屈服,更未加入骚乱者的行列。然而,随着中国国内秩序的进一步混乱,香港的危机在7月份更加严重了。广东地方政府显然是自作主张地部分开放了中国和香港的边界,致使边界村镇发生了不少严重事件,其中包括用机枪射死几名香港警察的事件。由于边界半开半闭,基地设在中国的恐怖分子潜入了九龙中心地区。到夏末为止,共发生了大约160起与中国工人的恐吓有关的炸弹爆炸案。 中国人一开始就把香港的劳资纠纷提到了外交的高度。首先,中国向港英当局正式提出了五项要求(如果英国同意这些要示,香港的政权将落到骚乱者手中);第二, 让大批群众包围英国驻华代办处 ,肆意辱骂英国外交官,其严重程度是20世纪的中国绝无仅有的。7月和8月,英国驻北京代办处建筑物和上海领事馆也遭到了破坏;第三,在中国驻伦敦代办处周围挑起骚乱(这反过来被用作进一步侵犯英国在华外交豁免权和严格限制英国官方代表的借口)。这些使事态逐步升级的行动很可能和外交部精心安排的旨在把英国赶出香港殖民地的一系列措施无关,甚至不是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在“党中央”(到1967年夏,除直接的军事管制外,这是中国仅剩的中央政权机关)任职的领导人的决定。相反,它们似乎反映了下述事实:外交部在逐步解体;外交政策实际上掌握在下级官员姚登山及追随他的红卫兵手中;陈毅手中无权;甚至周恩来也不得不(据说是违心地)把自己和香港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 在正常情况下,英国驻华代办唐纳德·霍普森和驻上海领事彼得·休伊特受虐待事件,就足以使英国断绝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仅焚烧代办处事件就已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伦敦没有采取这一理所当然的步骤。最明显的原因是,如果没有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香港将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实际上,虽然香港的骚乱非常严重,但贸易、旅游和生产仍保持旺势,亦很少有抽走资本之现象)。此外, 伦敦意识到,中国人的悖常行为是中国外交政策堕落为国内民众暴力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结果 。这场风暴可能会很快平息下来,事实的确如此。英国决心向中国表明:恐吓政策不会奏效;如果中国想继续做一个文明国家,就必须按文明国家的原则行事。这个观点留有19世纪的痕迹。 英国的这个策略最后得到了报偿。1967年末,随着外交部工作秩序的恢复和全国范围内军事管制的实行,香港殖民地的社会秩序恢复了正常,边界回到了合作控制的正常状态,而且(最重要的是)驻北京的英国外交官被准许在北京市内活动。 中国像往常一样,无中生有地声称取得了胜利 ,然后解除了对英国驻华外交官的压力。不过,完全解除压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直到1968年夏,伦敦才得以开始把驻华外交官接出中国。然而,即使到了这时,路透社记者安东尼·格雷仍在受软禁(始于1967年7月),一直到1968年底。同时,英国的船长和海员们仍常常遭扣压、审讯和驱逐,至少有一名英国公民(维克斯—吉玛公司的工程师乔治·瓦特)因被指控犯有间谍罪而被判处三年徒刑。(维克斯—吉玛公司的其他职员于1968年7月被驱逐出境,他们一直在修建一家合成纤维厂。) 文化大革命期间英国人在中国的遭遇是此类事件中最极端的例子。但西欧大多数国家的经历与此也大体相似,尽管中国使馆在各驻在国首都屡生事端,这些国家决定继续保留驻华使馆,或者至少保持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国的邻国或中国影响所及的国家的经历有一些不同。它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向外蔓延所造成的影响,虽然受影响的时间短一些,方式更温和一些。柬埔寨和缅甸爆发了危机,印度、尼泊尔、锡兰(斯里兰卡)、肯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也感受到了左派造成的压力。 ××××××××××××××××××××××××××××××××××××××××××××××××××××××××××××××××× 但美国的封锁的确对中国高层决策者产生了冲击 尽管美国的封锁并没有在实际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却通过另一种方式给了中国经济沉痛一击。那就是 美国的封锁强化了毛泽东的敌对心态和赶超意识 ,无论是“赶英超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都能体现出其在与美国的斗争中急切胜利的心态。 1、国防费用和军事工业建设费用比例过高 一是在毛泽东时代,为了在于美国敌对时打赢战争的需要,中国的国防预算始终高居不下,一直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0%左右,这的确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是比较沉重的负担: 不仅如此,工业发展时军工产业和重工业投资比例过高,也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失调。比如一五计划中军事工业企业占了44%,轻工业和医药工业仅占3%,其中 如造船工业在发展目标中明确写的就是“为使中国海军能于一九六七年完成拥有三十万吨左右舰艇的建设计划,中国造船工业需要建设下列七个企业:渤海造船厂, 年生产能力:舰队驱逐舰八艘,潜水艇十二艘。”根本没有考虑民用。 2、经济建设中毛泽东产生了急于“赶英超美”的情绪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制裁能力使得毛泽东感到的很大压力,同时也产生了“赶英超美”的急切需求,他又将赶英超美等同于在仅有的几个工业数 据上如钢铁产量上超越英美,这对后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害处极大。他在一段时间里几乎逢人便讲:“你经济上不行,人家就看不起你,美国为什么总是张牙舞爪,不 就是因为它有一亿多吨钢和几颗原子弹吗?……人家一亿七千万人口有一万万吨钢,你六亿人口不能搞它两万万吨、一三万万吨钢吗?……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 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 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 而美国经济制裁对中国实际影响有限又被毛当作胜利,津津乐道什么反“禁运”的好处。1958年9月5日,毛泽东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时说: “我们不感觉禁运有什么不利。禁运对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建设(炼钢炼铁)有极大的好处。一禁运,我们得自己搞。……搞大跃进,搞掉了依赖性,破处了迷 信,就好了”针对西方国家不承认新政权,毛泽东指出:“一为粮,二为钢,加上机器,叫三大元帅。三大元帅升帐,就有胜利的希望。……不承认我们,我看是不 坏,比较好,让我们多搞一点钢,搞个六、七亿吨,那个时候他们总要承认。”(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389页)这种盲目攀比的心态放在实际的经济建设中,难免会盲目投资盲目建设忽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实际的市场需求,最终导致了“大跃进”的悲 剧。 ××××××××××××××××××××××××××××××××××××××××××××××××××××××××××××××××××× 50年代初期朝鲜战争消耗了中国的经济成果 50年代初虽然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但经济建设的成果几乎被朝鲜战争消耗殆尽。从上面的国防预算我们可以看出,1950-1953年 中国的国防支出占了全部财政支出的30-40%,主要花在了抗美援朝上。整个朝战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有200万作战及非作战人员参加,消耗了约560万 吨的作战物资,包括399架飞机和12916辆汽车。此外,由于军事装备落后,中国用贷款的形式从苏联购买了大量武器。50年代中国向苏联贷款共13笔约 66.163亿旧卢布(约合22亿美元)的贷款中,抗美援朝贷款总计大约是32亿旧卢布,占贷款总数的48%。据总参谋部1953年统计,中方军费共消耗 62亿元(按当时汇率相当于26亿美元),而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则多达100亿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抗美援朝期间中国对朝鲜的所有援助都是无偿的。1953年11月23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的谈判公报指出:“鉴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在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事业中,开支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将1950年6月25日美国政府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时起,截至1953年12 月31日止这一时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援助朝鲜的一切物资和用费,均无偿地赠送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注:把1958年的大跃进和 文革 波动比较大的阶段去掉,50年代的经济增长被 朝鲜战争吃掉了。 ××××××××××××××××××××××××××××××××××××××××××××××××××××××××××××××××××× 除了高额的战争经费外,毛泽东时代对外援助数额之巨,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负担。这些援助多是无偿的,主要提供给以下国家: A、朝鲜。 B、越南。 C、阿尔巴尼亚。 D、中国帮助坦桑尼亚,赞比亚修造坦赞铁路 E、从1959到1979年,中国对老挝的援助达10亿元人民币。除外汇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外,其他均为无偿援助。 ……此外中国还向柬埔寨等亚非40多个国家提供援助 对外援助的金额在“一五”、“二五”期间,一般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只有1%多一点。但是到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为20亿元左右,而1971-1974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1970-1973年,中国的对外援助每年都以接近或超过10亿元的速度增长。1972年中国在经济援助方面已经超过了苏联,而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苏联的28%。1973年,中国对外援助数额创下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当年对外援助支出达到55.8391亿元人民币,占当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52%,而同年美国的对外援助才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0063%。 注:这个没脾气,中国工业化产出的只是产品不是商品,只好援助了事。生意不好做啊。 还是core 2 当家好,东西怎么着,卖出去了。以前根本卖不出去。
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所有的教科书传统都来自法国
gordon 2013-7-22 06:26
法国科学 早在十七世纪中期,法国科学院便受到路易十四的宠信;从那时起它就成为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的主要发源地,也是科学工作者互相激励的中心——不仅是法国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这同英国和德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的确,牛顿在英国组织皇家学会时起过领导作用,但皇家学会从未得到很大的支持。这一时期一位英国的大天文学家不得不抽出他的部分时间去当家庭教师以求得他的研究所需要的费用。而这时法国人却给予天文学的研究工作以很多鼓励。这一类的赞助是导致法国精密科学迅速兴起的一个突出因素。进行科学研究的各科中心在全法国普遍建立,使法国科学达到了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地方组织有机会彼此交换意见,许多个人到巴黎来研究。传播新思想的杂志创办起来了。在科学工作方面这样密切的联系是英国和德国梦想不及的。但是各科中心和杂志还要依靠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它,法国的学术领导地位就会受到阻挠,即国家的团结以及政治的统一与文化的统一。 构成德意志帝国的各邦,是以极松弛的方式维系在一起的;而普鲁士虽然很强盛,但在日耳曼语系各邦的学术结合中,那时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 法国科学有某些具体贡献可以用来表明它的精神。借助于微积分,有可能计算出比十七世纪数学家敢于梦想的更精确的天体运行法则。在牛顿的《原理》问世(1687)以后一世纪多一点,拉普拉斯(1796)发表了他的论天体力学的巨著。他还着手描述太阳系从星云物质开始的演化过程——这个观点称为“星云假说”。他的“概率论”是非常重要的。出生、结婚和死亡的统计报表早已流行;但拉普拉斯为这种报表 预报手段的数学理解提供了所需要的理论。虽然他的兴趣主要在于纯理论数学,而不在于应用数学,但他成为拿破仑所需要的统计学家却是理所当然的。 牛顿提出的比较简单的关于量的概念,也受到法国数学家的批判分析。主要是由于拉瓦锡临近大革命时的工作才使定量实验化学出现在世界上。而且,由于发现呼吸的原理(碳与氧的结合),他使化学同生命科学发生密切关系。化学实验的规模可以由报道化学研究成果的期刊的创办得到说明。化学在法国的进展,延及其他国家较迟,因为军事形势趋向于在科学和它的应用方面孤立法国。而且,研究者个人之间相互隔绝的传统在英国依然得势,同法国研究工作的协作与集中的特点形成鲜明对照。 在德国(象在英国一样)大学里通用的几乎所有精密科学的教科书都是法文的,或从法文翻译的。
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教科书为什么那么写?(我猜的)
热度 4 gordon 2012-11-17 21:12
中国的教科书为什么那么写?这跟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有关,最早我们是没有教材的,都是用的老外的原版教材。 后来,为了凸显自主性,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我们开始自己写教材。 积累不够,根基又不牢,如果你注意到教材后面的参考文献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很多教材是国外教材的摘要。 这里面还有一个教学方法问题,我们常用的这种教学方法,好像是为了短期培养士兵的,就是为了快速“暴兵” 的一种方法,拿破仑体系都是这种。也可能跟受教育对象的文化程度不高有关,例如工农兵大学生。 作为军事教学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作为对公众的教育,使用这种方法是否恰当,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项已经推行几十年的大规模的教学实验,经验、教训都值得作为一个参考。 ======================================================== 即使作为军事教育,这一块也值得深思。现在都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讲究“功夫在诗外”;就是按照最早的军校的培养模式,从陆小、陆军中学,陆大 模式培养,顶死你军事指挥能力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无粮,心中发慌。 自二战结束以后,这种军校培养模式已经寿终正寝了,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这样学校出来的人,技能单一,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干。
36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爱读教科书
热度 5 gordon 2012-10-12 07:43
因为我上学那个时代受中国教育的荼毒,不长时间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当然那是在我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我再也不能保持巅峰状态。 没有学习成绩的激励,而仍然能在中国校园里呆下去,并且热爱学习的人,我只能说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样的天才我通常都会 “拜拜” 。 有一段时间我爱上了新闻评论,调侃,轻松,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还可以自命为当代鲁迅。 日子越长,越觉得那些新闻评论像寡水菜,虽然不时有一些亮点,就像寡水菜上泛起的油花,不过终究是不抵饿。说说笑笑,当然没问题,但是一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开始干活,就顶不住了,还是来二两牛肉有营养。 好的教科书就像牛肉,有嚼头,温补,只可惜中国好的教科书不多。 这几天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在几个论坛上闲逛也毫无味道和营养可言,正像张国荣在《东邪西毒》最后说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常常做着同一个梦。
39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吐糟教科书——第十放映室 恭贺2012
热度 11 青袂 2012-1-9 09:54
在每年伊始,第十放映室都会对上一年的电影市场作出相应的总结、分析与评点。今天依旧不例外。自2012年1月1日起,第十放映室栏目推出【恭贺2012】,分为 春、夏、秋、冬 四集,对2011年度电影从创作、发行、票房、市场反映、观众口碑等多角度进行评析,解剖成功电影个案,透析电影创作趋势,总结中国电影产业成就,盘点2011年的连台好戏。 2011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喜的是电影市场继续保持了连续多年的增长。虽然截止节目播出时尚未公布官方数据。但年度票房达到130亿人民币几乎毫无悬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次130高地攻坚战最后的胜利是付出了惨痛代价的。根据电影局的备案和审批数据。2011年全年拍摄并获准公映的国产电影超过了600部。但最后能够在影院公映并被我们的观众所消费的电影其总数不超过180部。在这些最后默默消失的电影中。既有诸如碧罗雪山这样的艺术佳作因为期市场价值不被认可而无人发行。也有大批质量低劣的电影作品。因为期缺乏商业性和艺术性而无人问津。在130高地上飘扬的胜利旗帜下面。我们也要看到那些被市场所牺牲的不合时宜者。以及注定被忽视的那些死不足惜的垫脚石。 在2011年整体的电影创作形态中出现了令人惊喜的趋势。从年初上映的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到观音山刀见笑钢的琴以及年底的失恋33天等这些影片都在市场和口碑方面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更有影片在票房和口碑方面获得了双重认可。这些国产电影的共同趋势就是开始认真地尊重市场尊重观众尊重电影本身最后它们也都获得了市场和的尊重。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在高票房低口碑的泥潭中挣扎的国产电影来说这些电影的出现终于给我们的观众点亮了一丝希望之光。2011年还有一个趋势也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娱乐产品我们的年轻观众终于开始用手里的电影票来表达。自己的鲜明态度了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重视年轻观众群体的意见和态度并开始产生某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转变。这些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消费力的青年观众终于以一人一票的权力迫使那些电影生产者开始倾听他们的声音。过去是你们拍什么我们看什么。但是从现在开始是我们要看什么你们就拍什么。 作为2010年贺岁档的延续1月份共有10部中外电影公映,虽然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可以说在2010年贺岁档呼风唤雨但1月份公映的新片中仍然有创战纪新少林寺以及每年一部的喜洋洋与灰太狼获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 以下是第十放映室的视频版: 【第十放映室】年度大片回顾——恭贺2012(春季篇) http://dianying.cntv.cn/coloum/dishifangyingshi/classpage/video/20120101/100380.shtml 【第十放映室】年度大片回顾——恭贺2012(夏季篇) http://dianying.cntv.cn/coloum/dishifangyingshi/classpage/video/20120103/100044.shtml 【第十放映室】年度大片回顾——恭贺2012(秋季篇) http://dianying.cntv.cn/coloum/dishifangyingshi/classpage/video/20120103/101101.shtml 【第十放映室】年度大片回顾——恭贺2012(冬季篇) http://dianying.cntv.cn/coloum/dishifangyingshi/classpage/video/20120105/100031.shtml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 http://www.lkong.net/thread-533549-1-1.html 具体的四集内容解说词可去原帖看,或找视频。每年的总结都挺犀利,然后不久就被和谐了,真是的。
106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28 01:00 , Processed in 0.056651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