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贷款

相关日志

分享 贷款减免
gordon 2017-4-14 10:56
现代社会这种援助,有些是卖方贷款 卖方贷款就像什么呢? 比如 瓜农卖个西瓜,你没钱也算了。那 它为啥不说,给你5块钱让你买瓶啤酒呢 。 西瓜、啤酒都是5块 呵呵 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啊,其实成本很低。 反而是重新开模板,重新架生产线,重新调生产线 成本高 (平摊下来,其实成本很低) 只要有销路,其实东西 都可以是送的。 ********************************************************************* 卖方贷款就有一个问题, 限制了你的使用。毕竟不是现金。 所以,配套资金要跟上。 或者技术员要跟上。 a 国的产品,和以前 买的 b 国的产品 还不一定配 ********************************************************************* 像以前 电信 “程控交换机”的 “七国八制” 日本有贷款,但你不能老用日本的 它把你国内经济控制了,开玩笑 我们自己人肯定也得参与。 ********************************************************************* 实际上, 1958年 “大跃进”, 经济失控,不是计委的原因 美国自己也是搞计划经济的 呵呵 ********************************************************************* 援华的那些学者,以前都是 “罗斯福新政” 时代 那帮人 当然,那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主流了。 而是 哈耶克、弗里德曼这批人是主流。 弗里德曼自己也是搞过计划经济的 实际上 , “里根经济学” 这批人 都不是什么出色的学者 像什么 “拉弗曲线” 之类的
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问题出在 “住房贷款” 上
gordon 2017-4-1 12:12
我国货币供应量M2有 158.29 万亿,但同时社会融资规模高达 160.73 万亿,两者几乎相当,我们不考虑部分未统计的影子债,也忽略部分有钱但不还债的少量为维护资金链运作的流动资金。我们这个社会上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的人和机构, 一部分有很多钱,另一部分有很多债! 早前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有过一次针对存款规模的统计调查,据说各银行超过 50 万元存款的账户只占 0.37% ,也就说低于 50 万存款的账户覆盖了 99.63% 的户头。这个可以说明,大量的货币储蓄,是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中的,严重的贫富分化,会抑制货币的流速导致经济减速。 —— 因为只有货币的持有者,才有资格和能力成为社会经济交易活动中的买方! ******************************************************************** 过去 5 年即使各类货币供应巨幅增长, 5 年里超过了前面数十年的货币供应规模,但是 CPI 却始终在 0.8-3.4% 之间徘徊,以平均年 CPI 涨幅 2.1% 计算, 5 年来 CPI 累计涨幅仅 11% 。远低于货币供应的增长幅度。 也就是平均来说,我们口袋里的货币财富大大增加了,但物价上涨幅度并没有跟上货币的增长幅度,因此,虽然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了,但是我们口袋里的整体够买能力却是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富在快速累积。 可是,以上是理论上的逻辑上的平均主义来说。 ******************************************************************** 经济社会中,只有货币的持有者,才有资格和能力成为社会经济交易活动中的买方! 一旦中债危机爆发,信用创造枯竭,融资消失,那么社会中大量负债的这类人将失去作为买方出现的地位。因此经济将萎缩。他们只有可能作为卖方而出现抛售资产套现去杠杆。 买方消失会产生买方市场令资产价格下跌,卖方加大供应也会产生买方市场令资产价格下跌,两因素加倍同时作用,将导致更严重的买方市场出现,资产价格雪崩! 因此,未来中债危机爆发,不是会导致通缩现象,而是会导致大通缩现象。 ******************************************************************** 陈云搞的 “伊拉克蜜枣” ,本来是用来吸收 货币的 “住房贷款” 把它变成了一个 “派生信用” 的工具了 ******************************************************************** 还得搞成 “全款买房” 解铃还须 “系铃人” 这个不当蜜枣,啥当蜜枣啊 ******************************************************************** 穷人借了一大笔钱,买房 富人不消费
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
gordon 2016-5-18 02:26
到目前为止,4月份的经济数据绝大部分已经出炉。最让人震撼的,是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人民币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额的大幅下滑。 其实,还有一个数据也非常重要,它堪称“让高层最为忧虑”,这就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它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图中的蓝线,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走势;黄线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走势。很明显,两根线在去年12月突然分手了。 在今年1到2月,以及1到3月两个点上,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但全国投资增速不降反增。这意味着,在第一季度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的投资增加迅速,填补了民间投资的下滑,还略有富裕。到了4月份,由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国企和地方政府投资也扛不住了,所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掉头向下。 让高层忧虑的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突然失速,如同发动机停转的飞机,一头栽了下去! 中国民间投资大约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六成,这些投资虽然每个项目未必很大,但它们是市场导向的,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创造就业岗位之源。民间投资下滑,地方政府、国企投资比例上升,只能让中国经济变得更加低效,最终倒逼央行货币超发。 据官方媒体总结,民间投资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搅局,概括起来是所谓的“四门现象”。 一曰“没门”。民企在进入一些新领域时,往往发现没有人受理、接待、办理。 二曰“玻璃门”。看着可以进去,真的想进去的时候,头上会撞出个大包。 三曰“弹簧门”。刚刚把脚挤进去之后,但又不得不在非市场因素干扰下被迫退出来。 四曰“旋转门”。比如项目招标,表面上看对各种体制的企业一视同仁,可招标条件里设定了某些条款,又把民间投资推了出来挡在门外。 总之一句话,一些负责审批的官员对民企“另眼相看”,不愿意给投资机会。 ************************************************************************** 问题是准确的发现了,但总结出来的所谓“四门现象”的原因都是避重就轻,转移视线。 试图用行政错误来解释严重的经济问题 。 根本原因不是这个,而是固定资产投资投下去了,怎么回本啊? 注:地方政府也是倒霉,要扛着这雷。 “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 ************************************************************************** 长期 L 型 以前是凯恩斯 的投资拉动,现在是弗里德曼的办法,对经济反冲一下。本质还是凯恩斯的办法。 奥派的办法一般没人敢使用。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呢,不得不使用奥派的办法。 奥派的办法就一句话,“ 赶紧把印钞机,关掉 ”。 注:明年经济相比今年肯定要下滑。 就是做点反冲,抵抗不了地心引力 。 ************************************************************************** 现在的作为,也是下滑第一年,保持一下速度,不要突然失速。 然后 “吸星大法” ,看能吸点别人的血不能。
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准备付帐
热度 20 即晴 2016-5-17 09:03
----------------------------------------------------------------------------------------------------------------------- ------------------------------------------------------------------------------------------------------------------------ ---------------------------------------------------------------------------------------------------------------------------- 女儿今年又参观了几所录取了她的大学,还去了耶鲁四月底为新生准备的开放日,决定 大学 就 去耶鲁 。 D 决定去斯坦福,这下两人要南北东西对望了。 老公听说后第一反应是:女儿又得换男朋友。我听了半天无语,就不能想点好的吗? 今天下午正上着班,女儿发了个短信:我们需要弄个学费贷款吗?大概她收到大学的电邮,所以问这个问题。 当时心里觉得酸酸甜甜,一方面觉得女儿来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一方面又觉得她意识到有可能需要贷款也好,给她一点压力和危机。 回家后信箱里躺着一封来自耶鲁的明信片,干啥呢?当然是提醒要注册帐户到时候自动交学费了。8月2号之前秋季的学杂费要交全。 女儿杂七杂八自己申请的各种社区奖学金有 4, 5 千块钱的样子,聊胜于无。
45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一月信贷(转)
gordon 2016-1-25 16:33
考虑到人民币贬值预期被引导突然上升,企业可能增加人民币信贷,然后替代美元贷款,来获取汇兑收益。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上升,使得企业对人民币负债 的需求上升,而对美元资产的需求上升,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多贷人民币贷款,而降低美元贷款,增加美元存款,降低人民币存款,最终的结果是 人民币信贷上升,人 民币存款相对下降,美元存款上升,美元贷款下降 。 如果是因为人民币贬值预期带来的信贷上升,那么当人民币贬值预期下降甚至出现升值时,这部分虚增的信贷很可能会逆转,对未来的信贷形成负面影响。 *********************************************************************** 管鸡巴它,到时候再说。 长期来看我们都要死的。
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利率下降了
热度 15 樱木花道 2015-12-31 14:17
为什么利率下降-》市场钱太多了-》为什么钱太多了?-》大家不愿意贷款了-》为什么大家不愿意贷款了?-》因为贷款借的钱 做成的货卖不出去 变不成钱 完不成资本循环-》为什么作的货卖不出去?-》大家没钱-》为什么大家没钱?-》 1、基尼系数太高 社会屌丝太多 2、计划生育不好 男孩的家都在储蓄 3、美帝太坏 美元升息 美帝把钱吸走了 4、国货不争气  能挣钱的道道都在歪国仁手里 5、你懂的 6、你补充 7、我也不知道 8、你胡说吧 9、反正我没钱 -------------- 以上原因欢迎大家跟帖乱选,根据自己口味,各取所需。 利率刚刚开始下降的时候 要不要买股票? 我觉得应该是卖出 持现金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为2015年划上一个宝贵的句号。 本命年,最算快熬过去了。
53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从三座大山谈我们为什么要贷款?
gordon 2014-6-15 16:56
“新三座大山”是指迈入21世纪的教育、医疗、住房。 其实生一个小孩也是。 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新增长期资产, 短期负债” 。 “病来如山倒” ,这时候你就需要有医疗保险。个人是承担不了这种风险的。 这种东西需要你把支出分配在未来的各个区间。 如果你早明白这个道理,早就贷款买房了。
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再答不爱 提出的问题
热度 3 gordon 2014-4-25 06:08
不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到底怎么啦? 其实很简单 真相就是:开发商造的大量空置房并非为了满足刚需,而是按照市价抵押给银行用于偿还之前买地等成本支出的贷款!其次是帮助地方政府创造GDP规模! 另一方面,由于常年采用流转税制度,企业只要开工就产生营业税,因此地方政府间接鼓励通过不断扩大产能来获得税收,是导致全国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主因! 除了对资金的极度依赖, 大批投资项目不产生收益,造成银行系统中的大量存款就此沉淀 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循环的根基就是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开发商制造金融资产(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开发商开工,地方政府有税收来源。 当房价逆转时,呵呵。。。 注: 房子不仅仅是房子,它还是一种金融品 。 中国的房子跟中国的股市一样,不产生收益,还猛吃资金。 要仅仅如此倒简单了,还遇见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人口减少,工人工资增加。 两个结构性问题,一个是投资驱动,一个是人口减少。其实也是关联的,人口减少,投资驱动肯定没办法挣了。 ××××××××××××××××××××××××××××××××××××××××××××××××××××××××××××××××××××××× 还回到俄罗斯的问题,俄罗斯在实行金本位以前呢,一直通货膨胀,它和中国的问题差不多,就是基建规模太大,投资黑洞。 最著名的就是日俄战争时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俄罗斯的金本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的,耗费物资过于剧烈 。 唯一解决基建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外资。金本位、利用外资 浮动汇率制度也起到这么一个作用。 关键的关键是要产生收益,就是要 “搞活” , 现在搞的跟毛时代一样,过量投资,没有收益。 流动性被榨干了, 星空 真是毛的传人,魅力型领导人。 星空做梦都想,要是我是毛主席,该怎么干。 ××××××××××××××××××××××××××××××××××××××××××××××××××××××××××××××××××××××× 那么去杠杆呢?更行不通! 所谓去杠杆,在IS-LM-BP模型中的反应是让IS曲线和LM曲线左移,结果是利率立刻暴涨,钱荒频发、收入骤降。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之前的征地中大批失地农民被迫沦为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如果现在去产能、停止地产开发,这一大批人立刻失业,而且无法回去种田,因为地也没了!这种失业既非摩擦性的,也非周期性的,而是不可逆的结构性失业! 过剩劳动力无法依靠市场经济规律逐渐吸收。何况外资都在撤退。 IS、LM曲线左移必然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汇率贬值。 4万亿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负债投资,中国08年以来的增长率是负债推动的, 就是寅吃卯粮,把未来的钱花出去了。从而把中国的经济模式 钉死在工业化上了。 工人工资也不能涨的过高,涨的过高要失业。 ××××××××××××××××××××××××××××××××××××××××××××××××××××××××××××××××××××××× 现在的解决方案其实是最好的,IS、LM曲线 不能动,汇率贬值,赶快盘活投资。 提高长期利率,压基建。 ××××××××××××××××××××××××××××××××××××××××××××××××××××××××××××××××××××××× 汇率与股市 日元贬值了,日经大涨了, RMB贬值了,A股必跌的。 (其实不能这么说,涨幅不会那么大) 央行外储并不牢固,08年以来对外债权的增加等于私人部门对外负债的上升。 宝贵的外汇要先保住,以后可能还需要进口国外的东西呢 。 本币贬值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变大,幸好我们有铁哥们,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 就是食品比较麻烦,食品要提前布局,压输入型通胀。 现在需求减少,猪肉暴跌,农产品价格暴跌,为什么农产品不涨价呢,农民手里没有钱,拿什么消费呢? 就是个滞涨的局面,需求减少,价格上升。 几年时间中国经济都不会有什么起色。 ×××××××××××××××××××××××××××××××××××××××××××××××××××××××××××××××××××××××  美林认为,在以下几个阶段,应该分别投资如下不同的市场: 通货紧缩阶段,特点为经济增速和通胀均面临下降压力,首选投资债券市场。 经济复苏阶段,特点为经济增速出现回暖,而通胀则仍存在下降压力,首选投资股票市场。 经济过热阶段,特点为经济增速和通胀均处于高位,首选投资商品市场。 滞胀阶段,特点为经济下滑而通胀上升,此时适合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 注:先投股票吧,很快通胀就要上来了。 降准和汇率下降都是为了抗通缩 。 贬值也不要贬的太厉害 ,影响就业,到时候人家说你,把最后一口流动性也干死了。 现在造成的困境是,宏观调控拿捏非常困难。 流动性是什么,流动性就是未来, 4万亿透支未来了,所以现在谁手里拿着流动性谁就拥有未来。 说实话,咱们这些宏观调控的人干的是真不错。 还有一个事啊,农产品价格也不要涨的太厉害。政府冻结二手房是为了冻结抛售力量,但当市民开始吃自己的储蓄老本时,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抛售不动产。 还是要看着通胀,城市居民也是新人乍富,也没多钱,钱都在房子上。 还是得盯着通胀 。 还有就是提高产品质量,不要那么急, 技术水平提高不了,活儿做的扎实点。
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这次向农村放开贷款绝对是失策
热度 4 gordon 2014-4-24 00:16
这次向农村放开贷款绝对是失策,俺只是提示一下风险。 有发生 “226 事件”的风险 亲们,多考虑一下政治影响吧 多想想 “高桥是清” 吧 这比城市公知 “ 反对 PX ” 还厉害 注:俺还是那句话,对农村只能上项目不能放贷款。 这是中国次级贷款的节奏吗? ××××××××××××××××××××××××××××××××××××××××××××××××××××××××××××× 财政(大藏)大臣高桥是清的住宅,在皇宫西南约两公里的地方,其东南距近卫步兵第3联队的营区仅400米左右的距离。     担任袭击高桥是清住处的是近卫步兵第3联队之第7中队,由中桥基明中尉、今泉义道少尉以及炮兵学校的学生中岛莞尔少尉率领。他们于早4时集合,携带4挺轻 机枪、100多支步枪,约120人,在讲解了所执行之任务与昭和维新的关系,并历数了财政大臣袒护财团、搜刮平民百姓等罪行之后,规定了执行任务的方法。 随即将部队分为两部,一部由今泉义道指挥,向以东的皇宫方向警戒,以防皇宫内的近卫部队出动;一部由中桥基明、中岛莞尔率领,向财政大臣住处开进。    晨5时,到达高桥住宅的第7中队在其院墙外部署了严密的警戒之后,其余人员翻墙入院,抓住高桥家的管事人员,迫其领至二楼的高桥卧室。     高桥是留着大胡子的老头,此时正在床上睡觉。军官、士兵们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他的照片。当中桥基明揭去其被子以后,激进分子立刻确认了他。于是在中桥基 明的“天诛国贼”的口令声中,乱枪齐发,高桥是清顷刻被打得像碎了的活靶标一样。中岛莞尔对这个大肆搜刮民财的财相怒气未消,以军刀砍断了他的左手并对他 的胸部等处乱刺。 ××××××××××××××××××××××××××××××××××××××××××××××××××××××××××××××× http://www.tudou.com/v/2Wa5f-SUoEc/resourceId=0_04_11_99/v.swf
176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次级贷款
gordon 2014-4-23 23:55
四万亿造成了房地产极度兴旺,傻大粗黑的砖头水泥钢铁玻璃,对低端的陆运和水运的需求极其巨大。2010年后,带动了造船业和汽车业销售热,层层 拉动,百业兴旺。才3年,四万亿就没了,大批农民小老板借钱贷款买的车和船,怎么办?他们是绝对会死硬到底的。于是,你罚超载,我就喝农药。互相恶搞。 在这次运动中,加杠杆最厉害的是农民 深圳的钟点工,家里都买了一个挖掘机。 ××××××××××××××××××××××××××××××××××××××××××××××××××××××××××××××××××××× 这是向二战的日本转型的节奏,搞什么 中国现在只能上项目而不能放开货币
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的对华长期贷款(转)
热度 6 gordon 2014-4-23 16:35
注:高储蓄来自高投资,要明白,万事开头难。日本低息贷款贯穿了中国的工业化阶段。70年代的大事就是石油危机,美元脱离金本位,石油价格暴涨。中国改开的时机选的真好,一点都没耽搁。 我们是没有那么多外汇让中国人都看上电视的,而且我们还在给非洲贷款。 彼时,美国因国内法律限制和财政紧张,尚无对华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之意,但却十分关注日本的动向,对日本先行一 步对华贷款颇有微词,甚至在1979年10月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援助政策规划会议上发难:警告日本,若不在对华日元贷款中采用“非束缚性”方式,将有可能 导致新一轮日美经济摩擦。所谓“非束缚性”,是指日本贷款给中国,中国可以用这些贷款向美国等国家采购,而日本不得阻拦。 我们刚改开的时候,美国没什么钱 ,就日本和德国这些新兴国家有钱。 基本上我们一直没有缓过来,911 的时候,还在向俄罗斯订购su 30 呢,2002 年石油就复苏了。2005年,中国饮食结构发生变化,2006年美国连续加息抑制通胀。到2008 年的时候,日本对华贷款停止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日本对华日元贷款数额曾一度占中国国家计划内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20%以上。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使用的还是机械式的电话交换机,容量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通讯需要。而当时引入国外程控电话交换机价格非常高,一个3万门 的交换局,光设备投资就要大约4000万到7000万人民币之间,在当时是天文数字。“中国后来利用日元贷款购买了很多程控电话交换机,这样一下子就增加 了安装电话的容量。”谈起这些变化,金熙德表示,日元贷款在中国通信发展的起步阶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无可否认”。 华为也有日元贷款的一份功劳。 注:日元低息贷款这么大的一个因素,所以2008年以前的数据都不能用了。 ×××××××××××××××××××××××××××××××××××××××××××××××××××××××××××××××××× 1980年4月,49岁的刘志诚与时任国家建委办公室主任的张荃,被派往东京进行培训,学习ODA项目的资金来源、贷款程序、项目选择、贷款条件、采购方向、支付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那时候真是一无所知,”刘志诚并不讳言当时对于外界世界的陌生感。然而当踏上日本土地上那一刻,密集如网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新干线、繁华富庶的都市、文明守礼的社会风气……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震撼。 “我当时满心就一个念头:我们落后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能迎头赶上?时不我待啊。”于是在此后的一个月中,刘志诚几乎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搭乘新干线从东京赶往大阪、神户、长崎等城市,参观考察松下、岛津、丰田等大型企业。先进的工业技术与日本人的勤劳都让他感慨不已:“我在一个渔业加工厂,看到全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在将一筐筐鱼往流水线上搬,井井有条……这个民族实在是太勤劳太能吃苦了。” 正是这段经历使刘志诚和他的同僚们对ODA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与精力,他们深知日元贷款对于彼时中国发展经济的重大意义。 最初全权负责此事的是国家外资委员会副主任谢北一,刘志诚是他的副手。他们经过繁琐的程序与往来奔波,终于落实了第一年500亿日元的贷款,然而具体实施起来,又面临着数不清的障碍与困难。 “最主要的困难,一是国内配套资金不足,中方不断改变计划,将双方确定的首批六个项目改为四个;二是一些领导认为借钱就是把钱引进国内使用,而不是用来买技术装备以加快国内建设……”刘志诚回忆说。不合常规的做法以及具体操作过程的繁琐,让具体操作此事的人们日以继夜地操劳。1982年的一天,谢北一倒在了办公桌前。“累死的,心肌梗塞。同事进了办公室才发的……”刘志诚提及此事,神情黯然。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当时从高层到地方,以及日方的通力合作下,障碍被一一解决,合作之势无可阻挡。 多年之后,竹内克之,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ECF驻中国首席代表,回忆起那段岁月,也是百般感慨:“80年代初,我在考察黑龙江省的火车制造厂时,接到中国政府希望我们马上去山海关的请求。到达现场后,谈判一直持续到深夜,最终双方找到了解决办法,赶在项目竣工前解决了问题。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真是令人怀念。” “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民间的声音都是一边倒的,都觉得这是应该的。”学者金熙德说:“但在补偿心理之外,他们也有经济上的考虑。…… 对长期进口中国能源给予厚望,这是对华日元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 正因此,从1979年到1983年,这批日元贷款,全部投向了涉及煤炭开发的六个运输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地和对日能源出口有关。在石油危机反复发作、日本频频感受着能源阵痛的年代,对华ODA对增加日本能源保障的意义显而易见。 尽管如此,作为对华ODA主要提供国,日本还是赢得了中国朝野的普遍好感。一时之间,“中日友好”成为从官方到民间耳熟能详的词汇了,“世世代代”的说法也频繁出现。而在这股大潮流中,还夹杂着日本遗孤归国、昔日老兵忏悔,以及三千青年学生访华的动人故事。毫无疑问,这些民间的浪花,也不断烘托着这个中日关系史上罕见的黄金时代。 在这样的氛围中,1984年3月,为期六年、总额4700亿日元的第二次ODA贷款协定顺利签署了;此后,1988年8月,中曾根康弘首相又许诺了第三次、为数8100亿日元的贷款项目。值得重视的是,在世界能源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这些贷款全部流向了中国的基础建设项目。 从这里开始,日元贷款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贷款毕竟是贷款、还需要付息偿还的话,那么,对华ODA清单中的无偿援助,则让一些中国人感念至今。从1981年开始,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在内,涉及教育、医疗、农业、环保四个领域的98个项目,也成为ODA的组成部分。此后二十年,日本共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资金1297亿日元,大约占ODA总额的4%。 然而,签署第三次贷款协定后不久,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鸡肋之困 1989年夏,中国遭受西方数国的制裁。7月14日,日本加入了其间。在各种制裁手段中,包括了对华ODA:日本单方面宣布冻结ODA项目。 尽管如此,日方并未彻底断绝对华ODA之路。那一年,刘志诚没有去日本进行例行签约,而是日本政府派代表畠中笃来北京。“那年复兴门到八王坟地铁开工,用的就是1989年的日元贷款。畠中笃出席了开工典礼,这就表明了日本政府的态度。”刘志诚说。 但在之后,日本对华ODA之路愈加不畅。1992年6月30日,当西方世界纷纷对中国解冻、中国更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之际。这一天,日本首相宫泽喜一郎签发了《ODA大纲》,这份政府文件规定,此后ODA将附加政治条件,包括“人权状况”等因素将成为ODA的“基本考量”。对此,金熙德认为,这“标志着日本的ODA政策由‘三位一体的开发援助型’向‘政治援助领先的开发援助型’转变。” 而到了1990年代,日本曾数次以ODA为要挟,已经让中国人对日元贷款产生“鸡肋”之感。与此同时,日本朝野对ODA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2004年11月28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公开表示,对华ODA“已经到了该毕业的时候”。 1979年第一批日元贷款实施,截止目前,日本政府已累计向中国政府提供日元贷款32000亿元。 2001年,曾任《产经新闻》中国总局局长的古森义久,发表题为《北京用日本的援助击败大阪申 奥成功》的文章批评日本政府对华援助政策:“过去的20多年里,日本对北京投入了约4000亿日元的巨额援助,使其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对大阪市民来说,最 具讽刺意义的是,自己交纳的税金却成了导致申奥失败的工具。” “对华ODA是日本媒体长期热心造势的话题。每逢出现中日外交摩擦,媒体总要把对华ODA端出 来炒作一番。……”一位研究者谈到:“他们的主要攻击点,是中国没有‘感恩的表现’;他们还诉诸悲情,强调对中国的援助都来自民间的税金,而承担这一税金 的主体是日本的年轻一代……” 2003年,自由撰稿人青木直人发表文章批判日本对华援助是部分“亲华”政治家对中国领导人的政治献金,而中国接受了6兆日元日本国民的“血税”援助,非但不感谢,反而有意向国民隐瞒日本对华援助的真相,并“持续进行反日宣传”。 2005年3月8日,《读卖新闻》甚至宣称,对华ODA有可能“被用于扩充军备”。 至此,对一衣带水、恩怨纠葛的两个国家来说,原本致力于中日和解,加深互助的ODA,反而带来的越来越深的误解。 2007年12月,正是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访华前夕,中日两国外长签署了最后一次日元贷款换 文。此前,当日本政府决定停止对华ODA时,中国副外长武大伟已经表达过了谢意;然而这一天,在尘埃落定的时分,尽管杨洁篪也对它高度评价,日本共同社却 注意到,杨洁篪没有说出“感谢”二字,“显示了双方在认识上的微妙差距”。 与这个细节相比,能够佐证沧桑历史的,或许倒是这么一个事实:29年前,当邓小平访问东京、启动对华ODA时,接待他的日本首相名为福田赳夫。他正是福田康夫的父亲。
25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关于买房3
热度 36 路人癸 2013-8-19 19:42
还是买房的事儿。话说这事儿真是快折腾死人了。 面签的时候说评估要n久房主拖不起然后改成公积金贷80的事儿都不说了——家里多筹钱,费点事但还办得到。(但是也很困难,家里买了一套大房子,完了那人啥都说好了,就是还不打钱,左等不到右等不到。本来不想跟人借的,看来必须得借了) 然后该死的国管中心7月30下了个文,说大家去商业贷款吧我们给你补利息,不然你就等着吧。 ——看架势是公积金中心没钱了? 反正就又得折腾了。 那就按照商业贷款的路子来吧,其他材料都好说,收入证明可就恶心了。 坑爹的中介说,同学你收入证明得开高一点,是按照商贷利息计算下月供的两倍。ok,你要还多少呢?8000+,所以你就开17000吧。 一!万!七!啊! 其实开证明倒是好说。关键是呢,还有后续——这种大额度的,也就是一万三以上,你还得有银行流水。 工资没这么多啊?这样,我们认识一个人,给你做一份流水开出来,好吧?价格,哎呀,这段时间查的严,4000,不减价了。是,那孙子怎么说都不干。 !!!!!!!!! 别说,一开始我一脑残,还真就答应了。(请鄙视我一下。)完事儿越想越亏,就出去查了一下, 一查好,400。 !!!!!! 然后扭过头跟中介说,要不便宜点?中介这倒真及时,说那边专员已经进入流程了啊,不能停啊,都快出来了。 不能停?药不能停吧同志! 然后一顿扯皮,最后我说,算了,你问问,1000行就行,不行拉倒,四千一张的纸我不要了,让专员折纸飞机去吧。四千一张,折出来也高端大气上档次(大意,比这客气多了。) 电话挂了,事儿还得办。先跟开假流水的通了个气,又琢磨了一下,问了问同事,总感觉不大对。 最后去外网,打开利率计算器算了一下,结果发现—— 谁特么说老子一个月要还八千多的啊!!!!!!!!!!! 那是按照等额本金第一个月也是还的最多的数啊!!!!!!! 按照等额本息还款,老子一个月是六千多啊!!!!!!!! 特么的乘以二也就是将将超过邮储银行13400的要求啊!不到这个数不要流水的啊! 然后首套房还9折利率啊亲!算下来乘以二也就13000-好吧! 谁特么跟你说的要八千多!!!!! 谁特么跟你说必须得开流水!!!!! 老子不用开什么破!流!水!啊啊啊啊啊啊!!!!!! 别说四千,四百都不用啊!!!!! 为这破事儿老子一天啥活没干啊!!!!!!! 黑心中介,YOUR UNCLE!!!!! SCHEISSE!!!!!!! 行了,骂也骂完了,不管咋样,其他的差不多了,然后这个礼拜也必须得过户了。然后……? 然后就把工资填进去当月光族吧骚年~~~ (ps:下午问了两个点,说是最好还是把流水打出来。不过这东西首先貌似不算是主要材料,其次,好像两个地方说法也不完全一致。不过最重要的是,反正老子再也不!给!丫!钱!了!)
181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也说中国向非洲贷款200亿
热度 69 草蜢 2013-3-26 12:01
晨枫老大在茶党提到了 国内的 公知 们 质问 中国要向非洲贷款200亿, 国内还有多少苦难、为什么肉包子打狗? 中国的非洲模式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了。这200亿的贷款大多数都是用于招聘中国公司,用中国制造和中国民工,在非洲大陆修建基建,好更好的将非洲的资源运往中国工厂。,或者就是修体育场,政府大厦以换来在当地开放资源的权力。而这200 亿 贷款也不都是捐的,相当部分是需要当地资源来换的。 按前30年的宣传口,这是外国资本对非洲人民的疯狂掠夺! 其实,现在的西方媒体也确实是这样宣传的。 在中国越来越资本主义的时代,欧洲倒是越来越社会主义了。 真正肉包子打狗的,到可能是中国在欧债危机中,在希腊等地的投资。 关于 国内那帮土包子 公知 们嘛。。。歧视弱智儿童是不厚道,不道德的! 俺是好蚂蚱,坚决不吐槽!
1080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车位贷款比较郁闷 合同签订(补充照片)
热度 12 樱木花道 2013-3-8 12:02
车位贷款比较郁闷    合同签订(补充照片)
10万 2万首付 剩下是年化4% 的利率 假设贷款8万 贷款5年 80000*0。04*5=16000 这就是没有现钱的悲哀啊,活活要被银行挣16000。 xxxx、 现在车位租出去 300一个月 300*12*5=18000 不算利息 我才挣2000元 400元一年的利润 安装首付的哈 年化2%的收益 如果算上 每个月要还的现金应该得的利息 实际上俺会亏了。 我忍 --btw- 这个信用卡还贷 一次性把手续费还干净。 就是16000先给银行了。(郁闷。。) 也就是说 银行已经把利润先期锁定,吃准了屌丝差钱。 而且 银行随便把俺的信用卡办了(垃圾 招商 再次声讨!) 剩下的60期 全部是还 80000/ 60=1334 每个月还1334 屌丝才能无压力。 车不是我的 据说靠近柱子 车的空间会大一些,不知道真的假的。
48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车位 贷款买合算不?
热度 13 樱木花道 2013-3-8 01:10
物业在忽悠 说地面车位没有了 只能买地下的, 属于人防 没有产权。 10万一个。。 20年的使用权。 无语,现在租一个才300/月。 3600要27年才能收回, 估计要涨到500/月 16年才能收回。 纠结了 贷款也只能贷5年。 今晚想想。 我还没有买车了。(三机部的娃对汽车无爱 喜欢航空煤油)
14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转>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 (沈志华)
热度 3 gordon 2012-7-30 08:11
注:摘自《关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考察》 一、关于贷款数额 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以下简称《外交史》)提供了有关苏联对华贷款的比较全面的材料。为了便于考察,现将该书提供的材料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制成下表: 《外交史》提供的这个数字,最早大概是周恩来说的。1960年7月14-16日在北戴河召开的 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委托,作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的长篇报告,讲到朝鲜战争及后来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数额,总计为 56.76亿卢布(其中军事贷款43亿卢布),加上利息5亿卢布,总共约62亿卢布,预计1965年可还清。1989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一书 说,苏联1950-1955年向中国贷款11笔,总计金额为56.6亿旧卢布,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抗美援朝和偿付苏联移交物资等方面。这与《外交史》提供 的材料大体相同。同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也说贷款共有11笔:“ 除1950年贷款3亿美元外,1951-1955年中苏两国政府又签订了 10项贷款协议,其中一笔为无息,9笔年息2%,偿还期2-10年 ”。但其统计的贷款总金额略少:12.74亿新卢布(折合人民币53.68亿元)。 现在看一下苏联方面提供的材料。原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72)、著名经济学家М。И。斯拉德 科夫斯基在《苏中经济贸易关系史(1917-1974)》(以下简称《经贸史》)一书中使用的贷款数字是按照1961年1月1日苏联公布的新卢布牌价计算 的,为了便于对比,现折合成旧卢布(1个新卢布折合4.45个旧卢布),也列表于下: 两方材料比较,苏联方面提供的贷款金额比中国方面提供的数字多9.357亿卢布。如果除去新旧卢 布换算时出现的微小差额不计,主要差别出现在对1951年贷款数额的计算上,其他各项大体相同。这个差额与《杨尚昆日记》中所说几乎完全一致。《杨尚昆日 记》1960年10月16日记载: 苏联方面提出中国共贷款66亿卢布,实际情况是贷款总额为56.76亿,不是66亿 ,苏联多算了9亿。抗美援朝贷款为 9.86亿,而算作了19亿。 现对比其他材料,逐项核查以上两表所列数字,可以看出, 主要问题也出在1951年的贷款数额上。 1952年9月的橡胶贷款,签订协定时确定的金额为7000万卢布,但1953年5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扩大会议,基本上同意了周恩来提出的暂停 在云南种植橡胶和压缩在华南种植橡胶的计划的主张。可以推断,此项计划的提前结束,导致贷款中断,故实际使用只有3800万卢布,这与《经贸史》上的数字 也是一致的。 1954年10月12日的特种贷款,协定签订的金额是5.2亿卢布,很可能是在实际使用中略微超出了一些(2600万)。其他项目均无问题, 关键是1951年的贷款,中苏双方的计算相差9亿多卢布。那么,这个差额是怎样出现的呢? 首先应该确定1951年2月1日贷款的数额。关于这一数额,《外交史》说是9.86亿卢布,《经 贸史》说1951年2月贷款为19.161亿,不过这是将折扣的9.297亿计算在内了,减去折扣,恰好也是9.86亿。但《经贸史》在另一处又称 1951年的贷款是19.269亿。这就使人想到,1951年的贷款可能不只是2月1日一笔。 1951年2月1日的军事贷款协定是由周恩来和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一译沙哈罗夫)签订 的,当时确定的数额为12.35亿卢布。1953年12月3日,周恩来关于《苏联政府五项贷款逐步偿还初步计算》给中共中央各领导人的信函中说,我国政府 将于1954年至1963年间偿还苏联五项贷款,金额总计为40.08亿卢布。这个数额基本上即前表所列1-5项的贷款数额之总和。其中橡胶贷款当时已经 确定缩减,而1951年2月1日贷款仍然是按协定数额12.35亿卢布计算的。1954年1月31日,周恩来致电在莫斯科的外贸部副部长李强,要求对这笔 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清算。3月下旬,中苏双方草签了关于结束使用抗美援朝军事贷款的议定书。4月13日周恩来的批示中有这样一段话:2月1日贷款最后核算 只用了19亿多卢布,未使用2.4亿多卢布,苏方提议取消,因朝战已停,只好同意。因此,欠款按武器半价、铁路器材3/4计算,共为9.8亿多卢布。关键 问题是如何理解周恩来这段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的话。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做出如下判断:2月1日协定贷款数额12.35亿,实际使用9.86亿,剩余 2.4亿多由苏联收回。但苏联清算时确定贷款实际使用为19亿多,很可能是将1951年内的所有贷款计算在内了,而周恩来批示中所说“只用了19亿多卢 布”,则只是针对1951年2月1日贷款数额而言的,不过是把实际使用9.8亿多与折扣9亿多相加而已。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断定:既然中苏双方对1951年2月1日的贷款数额9.86亿卢布没有异议,那么问题就在于,除此之外1951年是否还有其他的贷款。 根据查阅《周恩来年谱》和近几年俄国解密档案的结果,1951年中国的确还向苏联提出了补充贷款的要求,而且苏联方面也确实提供了这些贷款。 证据一:1951年9月5日周恩来审改毛泽东致斯大林电,电文说,今年2月1日中苏关于军事贷款 的协定所规定的贷款和4月10日来电所增加的军事贷款,至6月均已用完。鉴于“目前我国财政赤字甚大,战费极巨”,请苏联政府考虑按照2月1日军事贷款协 定的条件,再增加6亿卢布的军事贷款,并希望新的军事订货能于1951年底以前全部交付。12日斯大林复电说,同意按以前规定的条件给中国增加6亿卢布的 军事贷款,但追加的军事订货最早也要在6个月内交付。这就是说,除2月1日贷款外,4月10日还有一笔补充贷款,此外,毛泽东又要求新的军事贷款,而且已 得到斯大林同意。 证据二:1951年9月20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您1951年9月12日发来的电报已收到。感谢您满足我们提出的给我们提供6亿卢布军事补充贷款和向驻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派遣军事顾问的要求”。这就是说,斯大林已经同意再提供一笔新的军事贷款。 证据三:1952年3月28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按我们计算,从1951年2月1日开始,你 们按提供军事贷款协定条件三次提供的军事贷款总额的剩余额是4亿多卢布。我们打算用这4亿多卢布购买我们的空军所必需的飞机、设备和弹药”。这就是 说,1951年总共有三笔同等条件的军事贷款,即2月1日根据周恩来与扎哈罗夫协定的贷款,4月10日和9月12日斯大林电报追加的贷款,而且这些贷款已 经在使用过程中。 至于1951年后两次补充贷款的数额,已知9月12日追加了6亿卢布,而4月10日补充的贷款,根据苏方提出1951年贷款总计19.269亿,减去2月1日的9.86亿,再减去9月12日的6亿,应为3.4亿卢布。 如此计算的结果,1950年代苏联给中国的贷款应为13笔,而不是11笔,总金额大约是66亿旧 卢布,而不是56.76亿。中方少算的两笔贷款,并非如斯拉德科夫斯基所说,是没有将苏联转让中苏合营公司股份的贷款计算在内,而是忽略了1951年4月 10日和9月12日两笔追加的军事贷款,其原因恐怕在于这两笔贷款没有签订协议,而只是斯大林与毛泽东在电报中商定的。 当然,如果计算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全部贷款,还要加上1961年的蔗糖贷款。1961年3月为帮助中国解决饥荒问题,苏联提出以贷款方式向中国供应100万吨小麦和50万吨转口古巴蔗糖,经商议中国只接受了蔗糖的援助,这笔贷款为3.296亿新卢布。 二、关于贷款用途 那么,在这些贷款中究竟有多少是经济贷款,有多少是军事贷款,在军事贷款中又有多少属于抗美援朝的贷款呢?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或核算缺项,各种材料提供的说法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有必要加以详细计算和说明。 按照《外交史》提供的数字和分类计算,在贷款总额中,军事贷款占73%,经济贷款占23%,此 外,仅抗美援朝贷款就占贷款总额的60%.另有著作计算的结果是:军事贷款占76.1%,经济贷款占23.9%.显然,上述计算都是根据贷款协定的条文确 定贷款用途的,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首先,《外交史》将1950年2月14日的12亿卢布贷款全部算作“经济建设贷款”,是不妥当 的。尽管贷款协定第二条规定,其用途是“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包括电力站、金属与机器制造工厂等设备,采煤、采矿 等矿坑设备,铁道及其他运输设备,钢轨及其他器材等”,但实际上这笔贷款究竟有多少用于经济建设,值得研究。 在这笔贷款的协定商谈完毕但尚未签署时,中国方面已经确定了第一年的贷款数额的用途。1950年 1月10日,周恩来在给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电报中说:“本年内贷款只能支付6000万美元,已购之飞机(340架)、汽车、降落伞、钢轨 (43089吨)、高射炮、炮弹、汽油及空军各种器材共值4000万元美金。”这笔贷款以每年同等数目分五年支付,即一年2.4亿卢布(6000万美 元),而第一年贷款中的4000万美元,除钢轨外,大体上订购的都是军用物资。剩余的2000万美元,则决定给海空军订货使用。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 兵需要苏联保证武器和装备的供应。为了得到这些军事装备,又不影响经济建设,毛泽东在1950年10月13日致电在莫斯科的周恩来,要求苏联政府以租借办 法保持2亿美元“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同日,毛泽东又告诉苏联大使罗申,中国政府目前无法为军事装备付现款,“希望以贷款方式得到这些 装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联方面决定将一部分军事装备列入1950年2月14日的贷款协定。斯大林在 1951年1月4日通知毛泽东,至1950年10月中旬(即中国出兵朝鲜)以前,苏联根据1950年2月14日贷款协定已向中国提供了总价值为1.4亿卢 布的军用物资。此外,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华西列夫斯基也向斯大林报告:经与中方商定,“在明确规定1950年实际供货数额后,按提供中国规定额度军事贷款 的决定,纳入1950年2月14日贷款协定和商品流通的供货价值,总数定为2.65亿卢布(1.4亿卢布属1950年贷款,1.25亿属商品流通)。这些 数目的说明书已于今年1月9日由外贸部告知扎哈罗夫同志和米库诺夫同志。”这就说明,在12亿卢布的经济贷款中,至少在1951年初已有1.4亿转为军事 贷款了。这笔贷款最终的使用情况,目前尚无文献证明,但据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回忆,原来中央军委曾计划将这3亿美元军事贷款的一半拨给海军使用。但由于朝鲜 战争爆发,志愿军出国作战急需空军支援,结果这笔贷款中的绝大部分都用于空军购置飞机了。1950年和1951年实际执行的结果,海军建设从原先确定的这 笔经费中只开支了约2000万美元。肖劲光使用的“军事贷款”这个用语表明,在军方领导人的心目中,这笔贷款原本就是为军事方面提供的。据以上材料估 计,1950年的贷款尽管未必完全算作军事贷款(军事贷款有折扣),但看来实际上主要用于购买军事物资了,而且似应算在抗美援朝贷款项下。 同时,《外交史》算在抗美援朝项下的五笔贷款也不大合理。1951年2月1日的军事贷款属于抗美 援朝贷款,这一项没有问题,而1953年的海军贷款,1954年的特种军事贷款,1955年的转售安东军用物资贷款,都发生在朝鲜战争即将结束或结束以 后,而且其条件也不如战争期间的半价支付,把这些都算作抗美援朝贷款未免牵强。至于1952年11月9日签订的60个步兵师装备的贷款,情况稍微复杂一 些。 实际上,这60个步兵师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在1951年就已经开始提供了,只不过当年提供的4个师 装备中,3个师的装备经协商转给了朝鲜人民军。中国本来希望在1952年内完成其余装备的交货,后因斯大林提出1951年只能交货10个师的装备,其余将 在两年内交齐,周恩来代毛泽东起草电报,指示正在莫斯科谈判的徐向前,“提前于明年交完的问题不要再提”。7月31日,中央军委下达自本年8月至1954 年10月60个师的换装计划。以后,交货日期再次推迟。1952年3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报中又要求,其余应提供的装备,交付期限为1952年16个师、 1953年20个师、1954年20个师。关于这批武器装备的贷款问题,毛泽东说,打算委派代表前往莫斯科就其办理的具体程序进行谈判。后来协定签订了, 但用这笔贷款改装的部队,只有3个师在朝鲜停战前入朝作战,用这笔贷款购买的武器,也只有37高射炮炮弹及部分122榴弹炮炮弹用于朝鲜战场,其余均未用 于朝鲜战争。另外,这60个师装备的贷款条件也不是像1951年2月1日军事贷款那样按照援助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条件拟定的。这就涉及到了所谓抗美援朝贷款 的折扣问题。 关于1951年2月1日的贷款条件,苏方提出:“1950年10月19日后,即中国参战以后和与 此直接有关而交付的军用物资的价款,按已交付物资的半价,从贷款中支付。中国军队入朝以前,即1950年10月19日以前所提供的军用物资,以及1950 年10月19日以后提供的但非用于与中国赴朝参战直接有关目的的军用物资的价款,由1950年2月14日的贷款协议和按商品流通方式支付。”经中苏双方反 复协商,最后确定为:在1950年10月19日出兵抗美援朝前的军事订货以全价付款,抗美援朝以后的军事装备与弹药的订货以半价付款,铁路器材的订货则以 七五折付款。显然,这种特殊优惠条件的贷款是专门针对中国抗美援朝的情况而定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志愿军不顾艰难困苦出兵朝鲜作战,直接是援助了朝鲜,间接 则是帮助了苏联,是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战。顺便说一句,这个道理,斯大林心里最清楚不过。所以,苏联方面后来在讨论偿还贷款时总把这个折扣问题 挂在嘴边,实在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60个步兵师装备的贷款,则没有按上述条件提供。由于中国急需现代武器改装部队,又只能采取 贷款的方式购买这些装备,而斯大林则表示苏联提供贷款有困难,所以周恩来提出,这60个师的装备贷款中国将全额支付。在1952年9月19日周恩来与斯大 林的会谈中,莫洛托夫又特意提到这一问题,请周恩来确认支付中国60个师装备的军事贷款,不属于苏联政府按1951年2月1日协定向中国提供的军事贷款, 即这60个步兵师的装备供货将用中苏特别协定的贷款全额支付。当周恩来表示肯定的态度后,斯大林立即说,在这种情况下要签一个特别协定。所以,这60个步 兵师的贷款,从条件上看,苏联似乎也没有把它计入抗美援朝的贷款。 归纳一下,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军事贷款应为前表所列第1、2、4、5、8、10、11项及1951 年两笔补充贷款,总计62.88亿卢布,占50年代全部贷款的95%.其中抗美援朝贷款应为1950年贷款的基本数额和1951年贷款的数额,再加上60 个步兵师装备贷款的部分数额,总计大约是32亿旧卢布。这个数字与国家统计局1953年3月11日报告的1950-1953年由苏联进口的特殊订货共计 31.948亿卢布(结汇数字)基本吻合。因此,抗美援朝贷款在贷款总数中所占比例也不是《外交史》计算的60%以上,而是大约48%.至于经济贷款,如 果不算1961年的3.296新卢布蔗糖贷款(合14.6亿旧卢布),那么还不到3.3亿旧卢布。 三、苏联贷款主要为军事用途 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的角度看,抛开战争的因素,这个贷款数额,无论就借方的能力,还是贷方的需求来说,都不算多。 根据苏联公布的材料,截至1957年7月为止,苏联向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贷款数目达到280亿卢 布。对于发展中国家,1954-1957年给印度贷款10亿多卢布,偿还期12年。1954-1956年给阿富汗贷款4.13亿卢布,偿还期30年。 1956-1957年给印度尼西亚贷款4.264亿卢布,偿还期6-12年。1959年又增加对印度贷款共25亿卢布。此外,1953年苏联向朝鲜提供无 偿经济援助10亿卢布,以后增加的贷款7.6亿卢布也经1960年10月签订协议免于偿还;1955年向越南提供无偿援助4亿卢布。 与此相比, 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总额为数应不算少,约占给社会主义国家贷款总额的2/5,但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原故,作为经济援助的项目,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数额却少得可怜,即不足给印度贷款的1/10。 这里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苏联不愿提供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国领导人对贷款这种经济运作方式的认识有关。除了战争期间对武器弹药的紧迫需求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领导人似乎并不愿意对外借债。 第一笔向苏联提出的3亿美元贷款,数额并不大。据查,仅1948年2月苏联向波兰提供工业设备一 项,即贷款4.5亿美元。但当时并非苏联不愿给予,而是中国没有提出要求。毛泽东为此对国内的解释是,“我们所以不提较多的要求是因为在目前数年内多借不 如少借为有利”。不过,此时中国不愿过多借债,到急需贷款时,苏联又未能如愿以偿地给予援助。 情况的变化发生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为了解决战场的燃眉之急,中国不得不一再向苏联提出贷款的要 求。如前所述,1950年10月出兵前,毛泽东要求苏联在经济贷款之外,另行提供军事贷款;中国出兵以后,特别是1951年初,毛泽东又屡次要求斯大林增 加军事贷款。对中国的这两次要求,苏联方面立即给予了满意的答复,但关于60个步兵师装备和海军设备供应的谈判,则进展得十分缓慢。为此,中国方面显得非 常急迫,而苏联方面似乎也确有为难之处。 1951年6月,高岗和彭德怀受命到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朝鲜停战问题,会谈时提出了中国军队更换 装备的事情,当时斯大林表示,“关于供应60个师的武器。我们方面没有反对意见”。然而,在莫斯科进行预备谈判的总参谋长徐向前报告,按苏联总参谋部的安 排,在这60个师的装备中,当年只能供给16个师的装备(其中含3个朝鲜师的装备),其余44个师的装备将在1952-1953年提供。在6月21日给斯 大林的电报中,毛泽东再次强调,“我军在朝鲜参战8个月的经历,清楚地表明了我军与敌军在装备上的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改善我军装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派高 岗同志去请您供应60个师装备的原因,对此您是答应过的。这是我们在朝鲜参战部队今年起码的要求”。因此,毛泽东提出,苏联的安排“与朝鲜战场的需要和时 间是相抵触的”。毛泽东的要求是在1951年下半年,即“在6个月内提供所有的一切”。 6月23日,徐向前会见苏军总参谋长什捷缅科,提出了与毛泽东电报中的同样要求,并提交了经过修 订补充的60个师装备的最后订单。第二天,斯大林答复毛泽东说,“关于装备60个师,我应当直言不讳地对您说,要在一年内完成这些订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一般地说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厂家和军事专家们认为,在今年内提供10个师以上的武器装备已经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了。只有在1951、1952、1953 年和1954年上半年内,也就是3年内有可能完成60个师的订货,但这仍有很大困难。这就是我们的厂家和军事专家们的最后意见。我曾经千方百计想缩短这个 期限,那怕缩短半年也好,但遗憾的是,经过检查,结果没有可能。”6月30日毛泽东无可奈何地回复,关于提供60个师装备的期限,“我们应该只依据苏联的 生产和运输能力来办,即在3年内完成60个师装备供应,而在1951年完成10个师的供应”。此后,苏联又提出1951年只能完成4个师装备的供货,其余 6个师的装备推迟到1952年上半年。毛泽东也表示同意,并提出,因此“全部60个师所需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发货的结束时间也推迟半年,即于1954年底 发货完毕”。发货的时间和数量基本确定下来以后,中方提出了供货方式的问题。毛泽东在10月4日的电报中提醒斯大林,“今年6月高岗同志在莫斯科就60个 师所需武器和军用物资的交货问题进行谈判时,曾达成一致意见,确定上述武器和军用物资的总价值将由中国政府用军事贷款于8年内分期偿付”。所谓“军事贷 款”,就意味着按照2月1日贷款协定,即以半价偿付的条件执行。 直到次年4月,斯大林才表示同意就“支付60个师和海军所需武器和物资价款条件问题”进行谈判, 但提出的建议是“根据提供航空物资的支付条件”。没有看到谈判过程的历史文献,但其结果如前所述,这60个师的装备贷款没有按照2月1日军事贷款的条件按 半价执行,而是需要按全价付款。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提出的海军装备贷款总额,苏联则表示难以接受。关于海军装备的贷款,毛泽东在 1952年3月28日提出的数额是18亿卢布,要求“订货必须在1955年底以前全部到位”,并拟派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参谋长罗舜初和两名中国海军工程和 造船专家到莫斯科与苏联海军部进行谈判。苏联同意来人进行谈判,但谈判实际进展极不顺利。到是年9月,周恩来只得亲自向斯大林提出要求。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安排,周恩来告诉斯大林,中国想要得到40亿卢布的贷款,大体 安排是60个师的装备9.85亿卢布;海军供货21.26亿卢布;采购橡胶1亿卢布;工业设备8亿卢布。另外18亿的飞机货款,中国打算用现金支付。斯大 林同意提供贷款,但明确表示不能接受40亿这个数字。斯大林强调,问题不在贷款多少,而是苏联不可能生产出这么多的设备,至于究竟能够提供多少贷款,需要 计算,时间为两个月。苏联方面是如何计算的,不得而知,但众所周知的是,两个月内只确定了橡胶和60个师装备的贷款(合计11亿多卢布),海军贷款经过9 个月的“计算”,直到斯大林去世后才确定下来,实际数额是6.1亿卢布,而工业贷款则没有再提起。 四、中国对贷款附加条件的反应 也许是苏联方面确有实际困难,也许是斯大林不愿提供大量的经济贷款,不过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没有强求增加经济贷款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联在1950年2月的贷款谈判中提出的贷款条件令人感到不满。 最初,苏联方面并没有谈到贷款的附加条件问题。例如,在1月22日莫洛托夫等人提交的和联共 (布)中央批准的有关中苏条约的12个文件中,均没有关于贷款附加条件的内容。斯大林在与毛泽东和周恩来进行正式会谈时也没有提出这一问题。此时,毛泽东 对苏联给予年息1%的优惠条件是非常满意的。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当1月26日斯大林收到中方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长铁路协定草案后,对其中要求苏联 立即放弃在旅顺、大连和中长铁路权利的条款感到非常意外和不满。尽管后来苏方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大体上满足了中方的要求,但随之便提出了一系列补充协定, 其中就包括贷款协定的议定书。 经过一轮谈判后,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苏联要求“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 给苏联政府”,期限为14年,前4年以易货方式提供,从1955年开始作为偿还贷款的供货。苏方要求的数量令周恩来颇感为难:“钨第一个两年每年8000 吨,第二个两年每年9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锑第一个两年每年6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7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锡第一 个两年每年7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8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铅第一个两年每年5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6000吨,最后10年每年 8000吨”。上述战略物资中国确有一定储藏量,但开采和生产极为落后。解放前钨砂最高年产11458.3吨,而1949年仅2766.58 吨,1936-1948年平均年出口约7386.6吨;锑矿年产分别为22401吨和1204.77吨,1937-1947年平均年出口约4512.7 吨;锡年产分别为11710吨和3500吨,1939-1948年平均年出口3787.1吨;铅最高年产约10000吨,自给略有剩余。所以,苏联提出的 条件显然是中国力所不及的。 据此,周恩来在谈判中提出免除铅、减少锡和锑的供货。经过反复谈判,苏方最后接受了中国的请求, 不过,苏联提出的这个附加条件使毛泽东感到莫斯科处事多少有些盛气凌人的味道。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在起草关于贷款的议定书时,特意首先提到:“鉴于苏联缺 乏战略原料(钨、锑、铅、锡)的困难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帮助苏联政府,同意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政 府”。 当这个文件发回北京让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刘少奇给毛泽东去电汇报说,政治局会议认为贷款议定 书前言中帮助苏联政府数句似可删去。但毛泽东坚持这种说法,他在复电中称:“借款议定书前言数句,意即为中国对苏联之报酬,不宜删去。”显然,因为这种条 件表明中国得到苏联贷款并非是单方面的求援,而同时也为苏联提供了帮助。 在经济贷款中,还有一项更能说明上述问题,这就是橡胶贷款。橡胶是苏联本身无法生产而在冷战的环 境中又很难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战略物资,因而希望通过中国的途径搞到。早在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时,斯大林就询问中国南方是否能够种植橡胶。1950年11 月斯大林要求中国为苏联代购橡胶5000吨,周恩来为此致信毛泽东等人,告知莫斯科来电内容,并建议不管中国如何困难,都应转卖苏联5000吨。后经毛泽 东同意,并与陈云商定:多给苏联3000吨,共8000吨橡胶,并可代订5万-7万吨。但随后美国开始实行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政策,中国要进口橡胶也非常困 难了。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还是在1951年上半年利用在天津和广州的两家英国公司进口了4800吨橡胶。 斯大林对中国能够向苏联提供橡胶表示满意,但又感数量不足,希望中国大量种植橡胶,以保证这种战 略物资的供应。20世纪初中国从马来亚半岛引进橡胶树,但只有海南岛地区适宜种植。解放初期,种植面积29332亩,年产橡胶约7500担,尚不能满足国 内的需求。1952年3月,斯大林提出以创办中苏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国开发橡胶生产。斯大林没有想到,股份公司的方式更为中国领导人所反感。毛泽东同意在 中国南方种植橡胶,但认为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国目前政治情况下不太合适”,建议由苏联提供贷款和技术设备,而中国以生产的橡胶偿还贷款,并答应按低 于世界市场的优惠价格向苏联提供年产橡胶量的50%以上。 1952年9月斯大林与周恩来会谈时双方签订了橡胶贷款协定。斯大林在会谈中直率地说:“我们想 从你方每年得到1.5万-2万吨橡胶。你们说有困难,好像不同意。问题是我们需要橡胶,因为制造汽车和卡车需要大量橡胶,而这些车都是供给你们的。”周恩 来回答,中国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如数供应,但考虑到“敌人的封锁和其他反华措施”,担心无法完成义务而被视为违反协定。斯大林对此表示理解,但又不客气地 指出,中方应千方百计地按规定数量完成供货,至于协定的写法可以缓和些。如果中国不能按商定的数量提供橡胶,苏联只好减少中国的卡车订货。同时,对于周恩 来提出的1亿卢布的贷款数额,斯大林也表示有困难。9月15日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国种植橡胶的技术合作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贷款7000万卢布,在 出产橡胶之前,中国每年需从第三国为苏联尽可能购得1.5万-2万吨橡胶,不足部分以钨、钼、锡、铝、锑等原料顶替;出产橡胶后,每年产量的70%提供给 苏联,1963年以前按国际市场价格计算,以后则按低于国际市场8%的价格售与苏联。 显然,签订这个橡胶贷款协定使中国成为了苏联的橡胶生产基地,这是中方所不情愿的,所以斯大林去 世和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如前所述,中国就提出终止这一协定。作为替代,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的协定规定,在1954年至1959年间,中方 向苏方提供钨砂16万吨、铜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等战略物资,作为对苏联援建项目补偿的一部分。 到1964年,中国提前一年还清了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以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中国还清了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长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 中国人民当时的骄傲和喜悦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同时也表明,对于如何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利用外资,“借鸡下蛋”的道理,中国领导人当时尚未参悟。至于传闻中所说的苏联在与中国关系恶化后曾追逼还债,笔者没有看到任何历史文献的记载。 ======================================================================= 这里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苏联不愿提供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国领导人对贷款这种经济运作方式的认识有关。除了战争期间对武器弹药的紧迫需求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领导人似乎并不愿意对外借债。 为什么不愿意贷款?因为美国的封锁,我们贷款建立的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啊? 而我们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又属于后来国家,初建的工业根本就不能和东欧相比,实在是扛不住。 当年我们很难的,贷款纯粹靠自己消化,改革开放以后就好的多了。 ======================================================================= 其实这个工业化速度已经很猛了,我们工业基础 从无法制造重炮的炮钢 达到二战结束时德国的水平(超音速飞机、坦克),这个跨越是相当的大, 没有这个基础,两弹一星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国第一次氢弹试验是1966年12月28日,当时是采用塔爆方式(挂在塔上),当量为12.2万吨。 第二次是空爆方式,也就是说,是第一次空爆氢弹试验,确切的当量为330万吨。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1965年年底还清苏联欠款,1966年的氢弹爆炸,主席也不敢发动文化大革命。 1965年11月10日,上海《 文汇报 》发表的 姚文元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wMTU3MjIw/v.swf
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成都二套住房功略+小额贷款联系
热度 16 樱木花道 2012-5-14 17:00
老爹老妈为国家国防事业干了一辈子了 打算出山来成都 投奔子女欢度晚年。 我现在到处看住房,结果 尼玛 不给力的二套住房贷款要60% 难为死我了。 只好找合法高利贷, 电话问过去,月利率1.89% 年利率22.68% 暴利啊! 我tmd要是有关系 也从银行里面搞钱出来放水。 资金成本10% 3%养收水的黑社会 2%员工成本 净挣7%。 二手房功略 1 学区房 2 套二 3 三环到一环之间 4 有一定装修 买了以后不装修 5 非电梯 非一楼 非顶楼 6 保证阳光日照时间 7 慢慢补充 8 看到一套 60万 60%首付 36万 穷矮丑 傻眼了
670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微观经济
热度 17 erha 2011-11-15 23:34
经济到底如何,其实可以从身边观察。 昨天跟老板聊天,聊到舅子被紧缩还不出贷款的事情,还聊到舅子的五台CNC。说道CNC,我老板自己在家里开了个车间,也在外边接些机械加工的活。他说两三年前机械加工设备很便宜,因为经济不景气,没什么人买。现在则不同,卖的很贵,因为现在制造业在美国复苏,买的人多。 关键词:制造业复苏。 写这篇日志,是想给大家提个醒:事情往往是,在大家都在唱衰的时候,实际情况已经开始好转;在大家都在唱颂歌的时候,往往败像已露。
842 次阅读|1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5 02:00 , Processed in 0.046988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