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殖民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为什么 “落后的殖民地人民” 爱用火枪?(转)
热度 1 gordon 2016-11-26 15:34
更近代的英法军队,在面对古代军队巨大的人数优势,最大的法宝就是白刃冲锋。像法军这种脑容量比较小,胆量老是溢出的军队,在殖民战史中,就是一路拼刺刀。在越南,跟越南军拼,跟黑旗军拼,跟清军拼,多次靠拼刺刀脱离险境。 卜卜山会战,清朝的精锐步兵虎衣军(对清朝近代的军事序列不熟,名称是不是叫虎衣军不敢确定。),居高临下向前进的法军发射排枪,受到火力打击的法国人立刻发动了刺刀冲锋,瞬间击溃清军的阵列。整个战斗中法军就是反复刺刀冲锋,而清军一直在发挥火力,这也蛮讽刺的。 在锡克战争中,面对南亚最彪悍的军队,英国人也有依靠刺刀战胜了对方的战绩。 注:以前看过老外画的画, 那时候没有照相机,有画师 。认为清军的步兵, 就那个穿老虎衣服的最有战斗力 。(跟唱戏一样, 古代打仗,身上不粘鸡毛嘛 ) ************************************************************** 为什么近代军队对古代军队有着如此巨大的优势?原因太多,试举几例。 1.训练。 近 代军队的训练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是古代军队完全无法比拟的。同样是一柄短矛,古代军队也就拿着刺刺,最多熟练度提高一下。而近代军队的刺刀格斗训练要复杂得 多,教程光写下来就要小一本书了。而且这种成文的教程一代代传递下来,去芜存菁,水平不断提高。以至于近代士兵的格斗术要超过绝大部分的古代士兵。 训练在骑兵战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近代高度训练的骑兵都是可以腿贴着腿,排成一条横线进行大踏步地冲锋的,以求在局部形成最大的武器密度和冲击力。这种高密度高整齐度的阵型需要的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高强度高科学度的训练,古代骑兵根本做不到。 2.军事理念。 这 个概念比较大无法说全,就说一个最细节的。很多人对骑射比较推崇,认为骑射无敌于天下,其实不然。近代随着军事改革,骑兵战术中最早摒弃的就是马上射击。 从古斯塔夫开始,很多国家都禁止骑兵在马上射击,把骑兵变成了格斗专精的兵种。而那些军事理念比较落后的国家,基本都保留着骑射手,而这些骑射手在面对那 些格斗专精的轻骑兵时吃尽了苦头,双方的交换比极为悬殊,只能用猎杀来形容。 3.组织。 这 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只能举一个比较细节的,就是后勤。古代的后勤组织是非常差的,而且基本没有医疗,导致了士兵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英国人当初为什么 要用火枪取代长弓?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士兵经常性处于极度饥饿和疾病之中,拉不开弓,有些英国士兵根本不穿裤子,为了拉肚子方便。而近代后勤要比古 代强得多,保证了士兵能够更健康更强壮地上战场。 4.士气 造 成古代军队崩溃的伤亡率阈值,就是普遍不超过10%,一般在5%-10%之间。从历次战斗失败方的伤亡率来统计崩溃阈值毫 无意义,因为近战中,失败方的伤亡绝大部分都是在追击中造成。要比较准确的确定失败方的崩溃阈值,从胜利方的伤亡率中去确定更好。 首先胜利方的伤亡基本是在交战中造成的,水分很少。而冷兵器交战,僵持阶段双方的伤亡是不会差很多的,一旦拉开差距,一方就会崩溃,所以 失败方在崩溃前的伤亡率不会比胜利者多太多 。那在古代,胜利方的伤亡率是多少呢? 古希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交战双方往往都是公民兵,士气在古代军队中都算爆棚,装备差不多,人数差不多,而且没有包围战这种困兽犹斗造成的伤亡异常。胜利一方的伤亡率一般是在1%-5%之间,所以失败方在崩溃前伤亡不超过10%甚至不超过5%是有根据的。 到了近代,胜利方的伤亡率上升了非常多。三十年战争中,胜利方的伤亡率一般在10%-15%,这就意味着失败方在更多的伤亡情况下坚持了更久,给对方造成比古代更大的伤亡。说明了近代士兵的士气更高。 还有很多比较小的优势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通常情况下,近代军队近战完虐古代军队。 ************************************************************** 懂了这个,再看宗泽亚的《日清战争》,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清末新军 整个都换了,连骑兵都换了,全欧式的。 民国军阀混战, 真正出身旧军的就冯玉祥自己 。 (其它的就是几个土匪,这个不能归类到旧军) ************************************************************** 俄国的军事观察家观察了奥地利与亚洲的土耳其帝国之间 的战争,发现双方骑兵白刃战时,总是会出现一把土耳其弯刀同时面对2~3把奥地利骑兵剑的局面,土耳其骑兵以优良的武技硬拼奥地利骑兵团结的纪律,结果总 是被毫无悬念的击溃。而奥地利的骑兵即使在冲散了土耳其人之后也依然能够保持整齐队列,始终集体作战。 随后他向沙皇建议到:“奥地利对于土耳其军队的最大 优势莫过于他们的胸甲骑兵,这一兵种令所有土耳其人闻风丧胆,我国也应该引入这一兵种的训练方式”。土耳其是传统的骑兵强国之一,在18世纪和西欧国家的 战争中,其传统骑兵却成了最大的劣势, 优良的土耳其骑手们竟然总是被不擅骑术的西欧骑兵打败,表明骑兵的进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纪律比骑术更重要 的时代。
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战争 —— 一支 殖民地式的军队 不符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gordon 2016-11-22 04:07
对于日本来说,是由海向陆,要从海上进行武力投射(表示要有掌控陆地的措施)。 对于中方来说,是要掌控海上(表示有 来自陆上的攻击威胁)。 甲午战争、镇南关大捷 这样的军队,完全是仿英、法式的殖民地军队。 当然,如果能控制制海权,截断日本的运输船队,这种 “精兵方案” 也不会输掉。 *************************************************************** 但实际上遇见了财政危机,翁同龢反对也是这个道理,太花钱了 没有办法,只能 “总动员” 清政府,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再加上日本的挑拨,《告 十八省豪杰 书》 注: 一切顺其自然吧,说实话,“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强求不来 *************************************************************** 军队主要成分变了,步兵复兴,肯定会有 袁世凯 这样的人出来。 “火枪、铁路,弓马骑射被淘汰,总动员”,大势所趋,“清政府” 这座大厦 撑不住了。
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抗日战争,一场殖民地战争,根本就不是世界大战
gordon 2016-6-20 15:31
『昭和陸軍の軌跡』: 日中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为何陆军中央没有像太平洋战争时那样进行全面军事动员,大幅增强战力,进攻重庆,强制进行彻底的对华军事作 战? 这是因为对统制派幕僚来说 日中战争并不是要全面统治中国。 它本来的战略目标是,为了防备下一次世界大战,确保所需的军需资源和经济权益 。考虑到应对世界大战,陆军必须保持军事上的灵活性,保存人力物力 另外,为了防备苏联介入日中战争,也有必要保存一定的实力。 抗日战争, 日本动员不到一百万 。太平洋战争后期, 超过了4百万人 。 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 甲午战争类似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0665
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香港寻求成为美国海外殖民地
热度 45 莳萝 2016-5-9 14:57
据观察者网报道,香港“本土派”成员杨继昌自称钦佩台湾的民进党成功发展本土主张,创立香港民进党以期整合泛民派。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德意】台湾“东森新闻云”5月7日报道称,香港“本土派”于去年底创立的“民主进步党”(又称“香港民进党”) 6日中午举办记者会时叫嚣称,香港“自决”除“独立建国”的选项外,还包括“加入中华民国成为一个县市”、“成为美国一海外属地”等。而香港民建联主席当天在出席一研讨会时表示,“港独”、“自决”是死路一条;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则称,鼓动者若为选票而做乃其心可诛。 香港民进党干事长杨继昌声称,该党主张香港“自决”,而“自决”的选项可以是“港独”、“加入中华民国成为一县”或“加入美国成为海外属地”,“与两广(广东、广西省)合组联盟”等选项,重点都是要香港市民一人一票来决定。 香港“星岛环球网”称,对于有组织提出“港独”和“自决”的问题,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6日在出席一研讨会时表示,有政党提出“港独”、“自决”,是将香港前途“摆上枱”,非常不智,“如果是为选票而做,真是其心可诛”。叶刘淑仪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社会环境不稳定,楼市、股市大跌,而强调一国两制、《基本法》扫除了这些不稳定因素,是最好的安排,促不要庸人自扰,挑起不安情绪。 同场的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港独”、“自决”等主张只是死路一条。李慧琼说,香港社会变了,年轻人变得躁动,动辄就“大声闹人”,现象如“传染病”。她批评立法会有议员“掟蕉”等行为“教坏年青人”。 据悉,香港激进反对派人士、前“社民连”成员杨继昌于2015年12月13日宣布在香港成立“民主进步党”。香港时事评论员朱家健此前对《环球时报》表示,“港版民进党”以本土为招牌,刻意与“勇武”分割,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属于另类“港独”。 真是蠢死蠢死蠢到死啊啊啊啊啊啊!
个人分类: 心情物语|111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同心圆结构” 2 —— 在资源之上的社会架构(转)
gordon 2016-5-2 08:17
刚开始看到大糖帝国的子民分布图,感到很奇怪,从直觉上说, 本以为糖民们的聚集程度会按照糖度大小的不同分布 ,大多在糖山顶部大快朵颐,少数在山腰 游荡,无糖的旷野上几乎无人。但出乎意料的是,书中给出的图形中,糖民们停留在糖度梯度的分界线上,“自发”形成了一个个包围圈,并发生了强烈的贫富分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不了解原书作者的全部设定,这里只能作个推测,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糖民对网格是独占的,即每个格 子只容许一个糖民居住,并且不允许其它糖民穿过。另外,糖民在格子之间移动是需要消耗糖份的。于是,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对糖民们来说,与其无谓地消耗糖 份向糖山的山顶移动,不如停留在高糖区的边缘,吃到的糖丝毫不少,还能节省移动的代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阻止其它糖民接近高糖区内部,从而实现对糖资 源的独占。 那种图形不是自发的群落,而是一圈圈封锁线,糖份的封锁线。所谓“自发”贫富的分界,实质上来自于“自发”的资源划分和占有。在 自然界,这就是为什么狗狗喜欢在树根上撒尿,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在人类社会,这就是为什么部落会争夺地盘,为什么国家间会因为边界开战,为什么帝国会为 殖民地大打出手,为什么会有国界、签证制度。在国家内部,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阶层固化、职业固化,为什么会有城乡差别,为什么会出现富人区和贫民窟。一切都 来自于对资源的分配、占有、包围和固化。 想改变地位是困难的。试想大糖帝国中,一个不满足于山腰地位的中产糖人,他向山顶移动,在花费了相 当的糖份之后,会被先期到达的糖民阻挡住,想回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后来的贫困糖民占住了。这时自己的糖份已经消耗殆尽,只能停留在原地收获一点有限的 糖份。如果设定吃糖的速度和范围和自身的体量成正比,正如人类社会中的实际情况那样, 这个叛逆者会受到来自高糖和中糖人群的双向挤压,结局就很悲剧了 。 所 以,糖民们都停留在糖度的分界线上,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持相互距离,各自收割分内的糖份。从这个角度看,原书的模拟实验还是有点深刻的,尽管结 论在政治上不正确,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揭露了社会运行的本质。 注:也不是说跨级不行,最起码你得把中糖人群给跨过去。 做事要有把握,跨过去就得站得住,不然又回来了,就扯淡了。 **************************************************************************************** 我以前就说了, 谁有本事,谁没有本事,你看得出来 。跨越中值,是很难的。老想大的,没那么容易。 这条路,我们都是走过来的,会不知道。 人的性格,谈吐,就能看得出来。 别人会问你的,你是咋过来的。 大家都不是傻子 注:有时候外表很嚣张,是不想伤人,赶紧给我让个路。 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事,结个仇,就没什么意思了。 就对这个事的认识,就能看出来,“懂,还是不懂” 。 一两件事,你就能判断出来一个人的能力。
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双面国王 —— 利奥波德二世
gordon 2016-4-25 14:40
十九世纪末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些人心中的偶像。他大力推动民主自由,在四十多年的任期内,把比利时从一个专制非民主国家成功地变成 了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他赋予每个成年男子选举权,甚至比美国提前半个世纪立法允许工人罢工。他对妇女儿童的保护领先于整个欧洲。比利时1881年就普及了 基础教育,确保每个女孩都能上到初中,并且在1889年通过法律禁止十二岁以下儿童工作。在利奥波德二世治下,国家的经济像政治一样获得了大发展,他比罗 斯福更早采取建设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的手段来减少失业和刺激经济。   然而在非洲刚果这个比利时殖民地,确切地说是利奥波德二世本人的殖 民地,他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刚果人,包括妇女儿童,在利奥波德二世的统治下没有任何人权,完全是奴隶。他们在警察部队的强制下劳动,动辄被施以断手之类 的酷刑,有超过一千万人被迫害致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利奥波德二世在橡胶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 ************************************************************************ 就是城市、农村二元经济嘛 ************************************************************************ 殖民者竭泽而鱼的掠夺,在当地造成严重的恶果。 第一, 天然橡胶林大面积被毁 。非洲人为完成重税,被迫采用快而省事办法,将橡胶树砍下来,或者剥下橡胶的 皮,这是一次性使用。而租让公司只顾眼前利益,从不培植新橡胶树。因此,橡胶林逐步趋于枯竭,产量成倍下降。以英比橡胶公司为例,1903年生产橡胶 951吨,1905年便减至358吨。 第二,象牙产量急剧下降。据统计,1903年刚果自由邦输出总额为218.4万镑,其中橡胶占了190万英镑。 第 三, 青壮年劳动力都去割胶、服徭役,农业被忽视 ,大片土地荒芜。 第四,更严重的是,土著居民人口锐减。据估计,刚果自由邦建立时有2500万人,到利奥波 德统治末期,据官方的乐观估计,人口已不超过1000万。   这就是血腥的利奥波德制度。 其全部内容可归结为一句话: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器压榨居民 ,使 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交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贡献出来。它混合了16世纪海盗式殖民主义者的野蛮和残酷以及20世纪金融资本的狡猾和贪婪,是殖民史上空前黑 暗的制度。 ************************************************************************ 利奥波德对刚果拥有绝对的所有权,比利时议会根本没法制衡他。而且刚果当地根本不能自由贸易 ************************************************************************ 1903—1904年,英国人莫雷尔和凯斯门特发表一系列文章,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在刚果的暴行,引起国际社会的震惊。 ************************************************************************ 1908年8月20日,比利时议会通过由国家接管的法案。在移交之前,利奥波德急忙将23000万公顷的土地租给五家他拥有股份的私人公司。通过这一形式,他保留了大量的地产。 注: 这哥们是德国人 ,不是比利时的。只是比利时缺少一个国王,他凑个数。
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 郑永年:李光耀和后殖民地时代世界政治
热度 11 jerf71 2015-4-18 01:32
2015年04月07日 人们怀念李光耀先生及其所建立和建设的新加坡,但往往忽视了其在后殖民地时代世界历史上的意义。当人们把李光耀和新加坡放到后殖民地时代世界政治变迁的大历史中去考察的时候,其非凡的意义才显现出来。李光耀所建立的新加坡模式,不仅关乎李光耀本人,也不仅仅关乎新加坡本身,而是关乎不同社会所需要追求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选择和创新。 作为一个以海外华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新加坡可以说是近代政治思想和李光耀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移民不断来到东南亚,形成了不同的华人“离散群体”。不过,华人一直抱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在此扎根。这和西方移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6世纪之后,西方诸国不断建立海外殖民地,在当地建立了诸多国家。在当时的华人移民中间,很少有人会有“建国”的思想。近代以来,一些华人群体在东南亚居住下来。从18世纪始,英国殖民者开始来到东南亚。到19世纪,他们建立了海峡殖民地。在英国统治下,一些华人尤其是商业团体开始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华人社团。他们一方面和中国打交道,一方面和西方打交道,了解世界上存在的不同政治秩序和商业模式。也是在西方影响下,这个时期,一些华人社团接受了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即不同的民族是可以形成和建设自己的国家的。 李光耀便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他熟知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在反殖民地之后,他立志打造一个包括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多民族的国家。不过,独立之后,马来人要建立以自己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李光耀在马国的政治努力并没有获得成功。新加坡被马来亚“驱逐”,被迫成为独立国家,李光耀便在新加坡确立了一个小型的、以华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人们仍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李光耀,海峡殖民地当中,能否会产生一个以华人为主的新国家?是否有其他政治人物,有能力把不同的华人离散群体,和马来人、印度人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没有李光耀,这里的华人是否仍然像在其他国家的华人那样,停留在“唐人街”(Chinatown)的状态?不管如何,迄今为止,海外华人仍然处于离散状态,只有新加坡成为了独立的成功国家。 立国是一回事情,国家建设则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但正如李光耀知道如何建立一个独立国家,他也深知如何建设一个国家。今天李光耀为世人所尊重,就是因为他所建设的新加坡模式。如果没有新加坡的成功,很难想象人们会像今天那样尊重他。在后殖民地时代,在众多独立的新国家中,新加坡几乎是一个“异类”。西方殖民主义结束之后,新独立的国家所面临的选择并不很多。当时有几个模式可供选择,包括西方模式、苏联模式和传统社会模式等。在今天看来,所有这些模式都少有成功的案例。很多社会仍然处于传统状态,而意在引入激进变化的苏联模式,即计划经济加集权政治,也已经不在。西方模式比较复杂。领导反殖民地运动的,往往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政治精英。这些精英往往做两个相反的选择,要不完全反西方,要不全盘接受西方。一些精英在其国家独立之后,秉持反西方路线,试图进行彻底的去殖民地化;另一些则简单地把西方模式移植到自己的国家。无论是反西方还是简单移植西方模式,都没有很成功的案例。 “自主创新”模式 李光耀所领导的新加坡则是“自主创新”模式,有机地整合了东西方最优的制度和实践,形成了自身独一无二的制度体系。李光耀“自主创新”的巨大能力,来自其深懂历史和世界事务。他不仅知晓历史上不同帝国政治秩序的优劣,更知晓他那个时代世界上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优劣。他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工具箱”),使得他能够把他相信是最优的制度和实践结合起来,成为自己的制度实践。 总体来说,新加坡属于东亚模式的一部分。人们可以把东亚模式总结为:先经济、再社会、后政治;先发展、再分配、后民主。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在明治维新和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日本首先进行了国家制度建设,包括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上世纪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之后,日本花费了大约20多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同时,因为政府财力的增加,政府开始大量进行社会投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加速。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保障了日本长时期的经济发展,而在社会制度保障下的庞大中产阶级,构成了日本社会稳定的基础。 日本之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四小龙”,也基本上走上了类似的道路。从国家和市场、政府和人民的关系看,东亚模式的成功,主要是他们选择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不同的“第三条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东亚政府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在西方,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都经历了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经济发展主要是由市场驱动,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大,主要是规制经济活动的角色。在社会建设上,只有等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人阶级运动、西方整体制度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政府才开始涉足社会领域。但在东亚尤其是“四小龙”,情况有很大的不用。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了学界所说的“发展型政府”(developmental states)。同时,政府也主动采取有效政策,进行社会制度建设,培植中产阶级,避免了类似西方早期具有暴力特征的工人阶级运动。 和前苏联与东欧共产主义不同,东亚政府不仅容许市场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还创造制度条件,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苏联东欧模式就是政府和社会的结合,消灭资产阶级和市场机制,代之以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东亚社会拒绝这条当时非常激进的选择,走上了利用市场机制加政府干预的道路。在这方面,新加坡尤其典型,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政府产业(政府关联企业和政府投资企业),这和其他东亚经济体不同。但是,在充分利用市场这方面,并没有重大的区别。新加坡的政府产业完全和苏联东欧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不同。在新加坡,企业是企业,企业的运作必须符合市场规则,政府不会保护自己的企业免受市场的竞争。 不过,促成日本和东亚成功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其不同于西方和其它地区的政治制度,即一种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贤能制度(meritocracy)。表面上看,日本的民主化发生在经济起飞之前,但民主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占领,并且是一党独大的权威主义式选举民主。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体制与其说是民主,倒不如说是贤能制度。在“四小龙”,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都发生在民主化之前。“四小龙”首先是建立权威主义政权,然后实现高速经济发展。等社会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政府再进行社会制度建设。社会制度建设和中产阶级的存在,又为和平的政治开放和民主化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中产阶级在其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有政治参与的要求,这是民主化的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和中产阶级的存在,又保障了民主化进程的和平性质,即人民都能理性地参与政治过程。如果和欧洲国家早期民主过程中大规模的暴力行为(尤其是工人阶级运动)相比,东亚社会的民主化显得非常理性、有序、和平。 贤能制度最为典型 在“四小龙”中间,李光耀所建立的贤能制度最为典型。这自然和李光耀对这个制度的信仰有关联。西方民主既不能保障最优秀的政治人才当选,也不能避免无能无德的人当选。李光耀认为,最优的人才应当从事政治,尤其对新加坡这样一个毫无资源的国家来说。但同时,他又接受了“人性恶”的事实,即最优秀的人也会腐败。要避免腐败,就要有制度来制约。在这方面,李光耀不仅继承了英国殖民地的法治和定期选举,也进行了制度创新,包括设立反贪机构、透明、高薪养廉等制度。 即使是从英国殖民地继承下来的制度,李光耀也对它们进行了再创造。新加坡的“集选区制度”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多民族国家,不同族群经常被政治人物利用,选举往往导致种族之间的纷争。在新加坡,华族占据绝大多数,要让少数族群进入国会,似乎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容许他们组织自己族群的政党,二是容许同一族群的成员居住在一起形成选区。但这两种办法都必然会导向种族政治。新加坡实际上既不存在建立在族群基础之上的政党,也不容许形成族群选区。李光耀的创新在于设立集选区,借此保证少数族群的代表,在国会有足够的比例。 在社会制度方面也是如此。今天,李光耀的新加坡模式经常被批评牺牲了很多社会利益,付出了代价。不过,在任何社会,国家建设必然要付出社会代价。例如,西方的国家建设在早期,也牺牲很多少数族群和社会群体的利益,只不过是当时人们没有那么强的权利意识罢了。比较西方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设,新加坡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可以(量化地)说是最小的。例如住房,政府在早期拆迁了大量的传统房屋,但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便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局面。又如社会保障制度,李光耀努力避免西方福利制度所带来的弊端,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可以称之为“保护社会”的制度。在劳动制度方面,新加坡一方面不容许西方那样随意罢工的实践,但同时力求在“亲商”和“亲民”之间的平衡,充分利用工会的作用,保障劳工的利益。这种政策使得新加坡劳工阶层,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能渡过难关,和政府、资本合作,重返正常状态。 李光耀所做的制度创新不胜枚举。他没有意识形态,没有“主义”,这使得他不仅是一个理性的政治家,更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政治企业家。实事求是的精神,促成了他能够看得到世界上各种最优制度和实践,并通过创新转化成为新加坡的制度。今天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尊敬李光耀,并且学习新加坡模式,是因为人们在新加坡看到的不是意识形态和抽象的主义,而是各种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实践工具。尽管李光耀所建立的新加坡模式并非完美无缺,这个模式也处于变动之中,但可以相信,李光耀所具有的这种政治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所需要的,更是今天各国解决各种政治经济危机所需要的。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张爱玲笔下的殖民地女子
热度 27 qyangroo 2014-12-2 23:30
看草蜢的贴子,想起这一段殖民地女性与殖民者交易性、经济、社会地位的历史,在张爱玲的几篇小说里都有反应。张爱玲以上海人的视角,描写了香港作为殖民地完全殖民化,用光顾陆离的东方色彩取悦殖民者。 《沉香屑第一炉香》:女主角葛薇龙来到香港,她姑姑操纵着名为社交场实为高等妓院的场所。葛薇龙跟混血儿谈恋爱,希翼跟他结婚。为了赚钱供混血丈夫花销后来也变成了交际花,自身也成了吸引西方人的东方色彩的一部分。 “可是这一点东方色彩的存在,显然是看在外国朋友们的面上。英国人老远的来看看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但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 《连环套》写了下层女子霓喜跟一系列男人的故事:买了她的印度人;中国店主;英国男人。“从生物学家的观点看来,赛姆生太太曾经结婚多次;可是从律师的观点看来,她始终未曾出嫁。”张爱玲用这样一句话简明地概括了霓喜从女孩到赛姆生太太的经历:虽然有过三个丈夫,并生育了五个孩子,却始终是有实无名,妻不妻、妾不妾地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她的第三个丈夫是英国人,名唤汤姆生,另有正式妻子,他不准她使用他的姓氏,另赠了她这个相仿的名字。 还有《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发现她不得不与一个来自其他殖民地的对手,一个印度公主去竞争,设法赢得 她的男人。 香港在张爱玲笔下如同一个急于去魅惑她的殖民主子的交际花,并按殖民者对东方对中国的想像来装扮自己,结果变得浮夸、荒诞、可笑。在张爱玲心中,上海更有内涵,保留了中国特质。香港的繁华是从上海借去的,因为战乱使得人才、资金流到了香港。 《沉香屑第一炉香》:“薇龙你不知道,杂种的男孩子们,再好的也是脾气有点阴沉沉的,带点丫头气。”这是描写殖民地中西混血的下一代,在社会地位上的尴尬处境导致阴郁、自弃的心理状态。殖民者与被殖民者法律上不通婚,于是杂种这个负面名词出现了。殖民地白人在社交上设置了种族、阶级种种壁垒。混血的下一代在婚姻选择上也处于两头不靠的局面。 以前读到这些,从中国人的角度深觉屈辱以及夸张。但近来看香港占中及英使馆前祈怜的丑态,又觉得在香港的描写上,张爱玲还是入木三分的。
个人分类: 杂谈|10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大东亚共荣圈与反殖民地运动
热度 2 gordon 2013-12-22 04:59
大东亚共荣圈,是指为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的邦联制战略构想与政治号召。起由于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欲树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提出此基本政策构想的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的“近卫声明”。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与东亚与东南亚以“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 1940年8月,近卫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名称,及指明大日本帝国(含扶植政权、满洲国与殖民地台湾、朝鲜)、中华民国、 法属中南半岛、荷属东印度 、英属印度、 英属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英属香港、 英属婆罗洲地区(包括砂捞越与文莱)及新几内亚、澳洲、新西兰等大洋洲地区与 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为大东亚之范围 。 大东亚共荣圈中,日本本国与满洲国、中国(汪精卫政权)为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 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1942年日本内阁设立大东亚省,并于1943年11月5日由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与满洲国(代表:“首相”张景惠)、中国的汪精卫政权(代表:“行政院长”汪精卫)、泰国(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 唯一实质独立的参与国 )、菲律宾自治邦(总统劳威尔)、缅甸国(总理巴莫)、自由印度临时政府(首席代表钱德拉·鲍斯)等共同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在会后发表《大东亚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标。 评价: 大东亚共荣圈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但大东亚共荣圈的独立国家却往往由大日本帝国军队掌控或部分掌控。 大东亚共荣圈内的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方原先并无使其独立的目标,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改变其策略准备让爪哇岛独立。虽然大日本帝国是主导者,但是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排除东南亚殖民地宗主国的势力,并且企图建立现代化体制,同时也让菲律宾、缅甸等国独立。许多如苏卡诺、劳威尔等独立运动领袖也多与大日本帝国方面联合 ,使日本因素的正反讨论仍不断地进行。 战后,原本统治当地的西方殖民势力皆尝试要回复统治权力,各国于是展开激烈的抗争,最终纷纷独立成功。此外,因为共产势力也意图赤化东南亚,于是在苏联与中国的操作下纷纷组织起了共产游击势力,推翻原来的殖民宗主国建立共产政权,越南就是一个例子。 大东亚共荣圈随着大日本帝国战败而结束。日本右翼认为大东亚战争为“被迫应战”的,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要将亚洲从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的必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大韩民国等当时被日本侵略的国家则认为日本的扩张实质上是对东亚地区进行新的殖民统治(如:日治台湾、日治朝鲜), “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为入侵他国所作的战争宣言和“正义”借口,并以此对占领国人民洗脑,削弱其民族主义,并进行忠于天皇的奴化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纷纷争取独立成功,一是由于西方殖民体系在战争中瓦解,无力再像以前那样统治下去,而另一方面是由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意识在反抗殖民宗主国中得到蓬勃发展。 注:摘自wiki 百科 ××××××××××××××××××××××××××××××××××××××××××××××××××××××××××××××××××××× 俺的评论: 这个事呢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衰退有关,岛国在战争恢复上没有大陆国家快。德国恢复的就非常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现在经济仍然恢复的很好。战后就由美国、苏联、中国这样的大陆国家主导,这是历史趋势 日本这样一个文明要想传承下去,必须找一个广阔的战略后方,希腊文明的传承有马其顿、罗马。 但日本的地理位置太差了,不背靠大陆,唯一能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国 但是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的差别,不是它所能想象的,这也是它陆海之争的由来。它解决不了这问题,它要上岸就要面对苏联的压力, 没听说过浪里白条张顺在陆地上能打得过李逵的 。 所以它卡到这儿了,半陆半海,但它的国力也不足以维持双强,二战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很孱弱的陆军。 对于它来说,这个问题无解,它最好还是保持海洋国家的身份,等待战略机遇期。 但是没办法,它对大陆国家的这套东西不熟悉,不打一打怎么甘心。 ××××××××××××××××××××××××××××××××××××××××××××××××××××××××××××××××××××× 中国的这条道路也不是自己精心选择的,而是和美苏争霸中打出来的。
189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转>中国系列之殖民地传统
热度 10 gordon 2012-5-13 20:06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勋爵中国见闻录中对清朝士兵的描写: 在镇江,等待着他们的是声势浩大的军事操演。但是,马戛尔尼注意到城墙濒临坍塌,这种景象与2000多名士兵随着音乐声在旌旗下接受检阅的场面形成对照。兵士的装备如何呢?是原始的弓和箭,戟,矛,剑。他们戴的头盔从远处看像金属那样闪闪发光,然而人们怀疑它们是用涂了漆的皮革,甚至是用经过烧煮的纸板制成的。五颜六色的制服、衣冠不整的形象丝毫没有一点尚武气派;软垫靴和短裙甚至给士兵们添上了女性的色彩。 王大人明确指出,这种华丽的装束只是“在重大场合里”才从衣柜里取出。而对于作战来说过于笨重的钢盾牌也只是用于炫耀而已。马戛尔尼很想从近处瞧一眼。他遭到拒绝:这是防务秘密…… 不必挖苦了!天朝的军官们不开玩笑:他们护腿套上的扣子一个也不少。指挥队伍的王炳总兵给朝廷写道:“其经过各营汛墩台并兵俱一律整肃威严,该贡使及随从人等俱甚安静。”任务完成了。 英国人非但没被吓倒,他们还认为获得了能在这里轻而易举地登陆的证明。英国人对示威演习作了如此肯定的结论,以至为半个世纪之后他们在有些地方遭到英勇的抵抗而感到意外。 为什么宁肯用这种粗劣的火枪而不用在欧洲普遍使用的精制步枪呢?巴罗向王大人提出这个问题。这位武官回答说:在西藏,步枪显得不如火枪有效。巴罗反驳道:“问题在于兵士们没有养成不将枪管支在铁叉架上的习惯。”但他不抱幻想:“偏见是根深蒂固的。” 不够威武的军人 王大人和乔大人解释说:这支到处可见,存在于中国之中的军队有100万步兵和80万骑兵。巴罗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两位官员是分别说出相同的数字的。他们估计全国人口为3.3亿,国家的年收入为5000或6000万英镑,其中1000万进入鞑靼皇帝的银箱;800万用于军事开支。这笔钱足够维持以上数目的军队了。 如此精确的数字使人感到惊讶。然而,今天从各方面来看这些数字是准确的。如果说清国的官僚机构意识到在乾隆统治时期人口翻了一番,难道它会看不到贫困化和爆炸的危险吗?它拥有准确的数字——它仍保持一成不变? 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是法国的12倍,农业产量也比法国高得多,贸易结算总有盈余,马戛尔尼就不再认为两位陪送官员是在夸大其词了。 但是,战争远不是这支军队日常关注的事。除了分布在北部边疆沿线和被征服的省份内的鞑靼骑兵外,天朝的兵士担负着警察和司法的任务。他们有时当狱卒,有时管船闸。在另外的地方,他们征收税款或看守粮仓。总而言之,他们是为民事机构服务。还有的在路边、河流和运河沿岸站岗放哨。“这些兵站每隔三、四英里便有一个,驻守的士兵从不超过6名。” 一句话,这些士兵与其说是军人,不如说是民兵——同满族的“旗”不同。皇帝甚至拨给他们一小块地。他们在当地结婚。“除了在重大场合身着制服外,他们平时穿得同普通百姓一样。他们更多是在和平时期起作用,但缺乏战争要求的勇气和纪律。” 这些兵士要对自己的制服和马匹负责,他们还得考虑自己和家人的生计,他们的饷银是不够养活家人的:他们更像农民而不像军人。巴罗见到有的士兵拿着扇子而不是火枪向特使致敬。他们有的坐着,有的蹲着,直到当官的命令他们起立。“当我们突然出现时,他们便匆匆忙忙穿上制服。但穿上制服后,他们更像是要登上舞台而不是去进行军事操演。” 一条同鞑靼帝国同样古老的谚语既说到了大兵的作用,也说明了他们不受尊重:“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一个武装的小民族 打仗时,皇帝并不指望这些平庸的“钉子”,而指望他的满族的“旗”——马戛尔尼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这些战争机器的资料。什么样的战争机器呢?在17世纪初由满洲酋长努尔哈赤组织的部队,他们用各自军旗的颜色来区分:黄旗、蓝旗或红旗。满族人被编入这些“旗”中。这些“旗”遍布全国战略要地,任务是为汉人的军队配备军官。同欧洲封建贵族一样,“旗”中的世袭成员被免除一切劳役和捐税——除了杀人。 “旗”是政权的精锐部队,但同时也是一个武装起来的民族。一个非常小的国家:30万满人控制着3亿多汉人。无论是罗马,还是亚历山大,或是西班牙,都未能做到这一点。正是除了英国人在印度这情况外,人们见到过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如此不合比例——1比1000——的吗?每个“旗”由一名鞑靼——满族将军指挥,它们是这种统治的工具。所有满人均是士兵。况且他们无权从事其他职业——如工匠、农民,而尤其不能当商人;但是当官则可以,那是为同一个君主政权效力. 英使马戛尔尼关于清朝满汉区别的记载: 在英使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停滞的帝国》一书中,强调:"我们的许多书里都把汉族和鞑靼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可是清朝鞑靼皇帝却在时刻关注着这权力的诞生地"。    东方与西方在这问题上是不同的。"在欧洲,不论是波旁王朝还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登上那不勒斯或西班牙的王位都无关紧要;君王完全与西班牙人或那不勒斯人同化。"汉诺威人一旦掌握英国王权,他们就不再是德国人了。相反,亚洲的君王"念念不忘自己的祖根"。"两个世纪过去了,换了8个或10个君主,但蒙古人还是没有变成印度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也没有把乾隆,爱新觉罗。弘利变成一个中国人"。       鞑靼人说笑话总以汉人为靶子。"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只要有人拿汉人说笑话,那些年轻的鞑靼王子就会兴高采烈。在取笑女人裹脚时,他们拍手叫好;但听到把鞑靼妇女的木底鞋比作汉人的帆船时,他们就恼火。"赫脱南发现"地位最低的鞑靼人,在服从汉族官员时也会表现得十分勉强"。      巴罗记下了别人对他说的一段心里话:"圆明园内年轻的王子们谈到汉人时总报以一种极大的蔑视。一位王子见我想学汉文,就竭力使我相信鞑靼语比这要高尚得多。他不仅答应给我识字课本和书籍,而且还要亲自教我。"       满清初期,他们表现得非常凶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汉族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镇压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爷的种族坐稳了江山,对一个奴隶的民族实行统治,种族隔离是全面的,严禁不同种族间通婚,北京的整个北城都没有汉人,专供满人居住。宫内女眷(包括奴婢在内)无论如何只要清一色的满人:要防止一切种族混杂的情况。而宫内太监又毫不例外地全是汉人。    鞑靼皇帝    在热河,满族鞑靼皇帝从他们祖先的传统中汲取营养。清国是靠赠送女人的联姻来控制帝国的:一是司武的鞑靼世袭贵族,二是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汉族文职官员。我们这批英国人在鞑靼中心逗留时,对这种延续了3个世纪的奇特现象比别的游客更印象深刻。    马戛尔尼接见过一个名叫博达望(音译)的年轻鞑靼贵族,帽子上饰有红顶子和双眼花翎,他自豪地谈到了本朝的来历。按他的说法,皇上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直系后代,元朝征服了中国,并统治了一个多世纪,后来被明朝推翻。同马戛尔尼一起被宴请的鞑靼亲王都是各部落首领,他们都能招兵,称之为"旗"。       满洲鞑靼皇帝打仗时爱用弓。马戛尔尼写道:"当我告诉他们,欧洲人已放弃了弓而只用枪打仗时,他们显得十分吃惊。鞑靼皇帝:乾隆爱用的武器也是弓。"在奔驰的马上射箭,比下地放枪更加令人激动。高贵的武器打高贵的猎物。猎人与猎物的运气是相等的。
542 次阅读|1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3 00:04 , Processed in 0.03487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