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旧社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旧社会” 过的伤脑筋
热度 1 gordon 2017-2-4 14:20
旧社会当佃户,太难过了,过的伤脑筋, 提刀跟人家干,被别人逮住了。说是自杀,谁知道咋死的 ******************************************************************** 大过年哩,老舅给我说一个 “这个” 我去 现在新社会了
2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该,该,该,该死的空格(下)
热度 56 喜欢就捧捧场 2016-4-18 10:27
把全套文件再一次寄出去后俩礼拜,信来了,硬邦邦的一个大信封,打开一看,是小良牙擦啦刮新的公民证,嘿嘿,心情好,又想起一句扬州话来,当初可是我老爸用来爱心爆棚地形容钞票的。公民证的印刷质量一般,薄薄一层纸下面垫一硬纸板子,以前的公民卡早就停发了。 公民证来了,接着走社会保险卡,这是免费的,但得带着儿子的旧社会保险卡,改名文件和新公民证跑一趟Service Canada,我去的时候没什么人,柜台后面毫无悬念的又是一大妈,上来把各个文件看了一边,大手板儿一摊,跟我要我自己的社会保险卡号。我当时就是一晕,查网站的时候可没提这碴儿啊!大妈看我着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来,要我的社保号,我大脑里一片空白,怎么也想不起来。还好那天良牙在家,我一个电话打回去,把社保号给问来了。社保卡也是早就停发了,给现打印了一张纸!上面社保号没变,就是名字给改了。这里忍不住地想要吐糟:别看这方面我大湖北政府省钱省成这样,等将来五万叙利亚难民都入境了你再看他们慷慨土豪的气派! 改完社保,我又直奔Service Ontario,这跟Service Canada不一样,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安省的。这次是改医疗卡,填表一张正反面,我都练出来了,不到十分钟搞定,还是免费。 最后轮到护照,由于改名的缘故,接着填表8页,费用57刀。然后拖着儿子又跑Costco照了护照相两张。第二天带着申请表,改名文件,新公民证,出生公证,旧护照和照片,满满地装了一文件夹去了护照办公室。到地方领号等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叫到柜台前,里面坐着一位梳着光洁发髻穿着无袖花绸衫的,呵呵,大妈!我把各个文件恭恭敬敬地往上一递,大妈看着看着就开始嘬牙花子,“你这照片后面盖章没盖全啊。“ 辣块妈妈,又特么给我找事儿!我接过来一看,一张照片上Costco的章最上面的一行字少了三分之一,另一张照片上最下面一行字少了三分之一,我把两张照片并排往她面前一摆,大妈摇着头说,”我倒是能看出是Costco给照的,就怕我们系统不认。“ 我看着她,说,”那咱们先办着看看,系统要是不认我就去重新照。“ 大妈又拿起出生公证,逐行逐字逐句看得那叫一个仔细,看着看着突然起身刷卡进了里面的办公室,过了十几分钟才出来,跟我说,“你这个出生公证可能也是不成的,这是中国做的公证翻译也是在中国,我们可能需要本地的翻译。” 我一听这特么是找茬的节奏啊,当时就急了,“这个出生公证是我们在移民的时候用的,那时候加拿大政府就接受这个文件了!” 大妈说,“我们这边的规定跟移民局的不一样。” 我把小良牙的旧护照往上一递,“那么他原先的护照也是用的这个文件的。” 大妈看着我,“这些年,政策一直在变……要不我先试试给你办理一下。” 她把文件开始一样一样往系统里扫,过了一会儿,问我,“你打算如何付费?” 我心里当时就轻松了,交钱就说明一切通过了!付费道谢拿了收据走出去,买了几只满满的蓝蟹回家当午餐。 走到这一步,事情还没有完,孩子的学校要通知到,孩子的银行账户还要改,但是好歹我儿子跟他爸爸和妹妹们一个姓了,为了除掉那些该死的空格, 给政府缴了269刀, 给邮局缴了50多刀, 汽油费若干, 再加上本五自己的时间乘以本五的时薪, 等于:嘿嘿,我不告诉你! 全文完,求捧场鲜花鸡蛋评分!链接如下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redirectptid=41471authorid=0postno=44
852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现代社会” 战胜 “旧社会” 的艺术
gordon 2015-1-1 11:30
庾澄庆 有一首垃圾歌曲 《蛋炒饭》 这首歌,刚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有人听这种歌 这种垃圾口水歌,非常不对我的胃口。 "中华五千年 火的艺术 就在这一盘" **************************************************************************** 当时,我非常奇怪,为什么有人听这种歌,因为当时我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我又会做饭,呵呵 后来在大城市生活时间久了,工作节奏日趋加快, 才明白,这些肤浅的东西才是真爱 注: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现代社会和旧时代的斗争,只要相持,旧时代必败。 旧时代的东西,需要很长时间的生憋,就是凑一个套子,凑、凑、凑 ,要凑很长时间才会成功。 就跟中国传统武术一样,倾向于控制。 现代搏击,例如拳击。其中的移动,是传统武术所不具有的。 当年李小龙改良咏春的出发点,就是因为传统武术打的不痛快。(那个时候华人武馆是不教洋人的,李小龙破了这个例,然后就有其它武馆的人来砸场子,就有了那一次比试。传统武术打的,王八拳,最后李 靠体能获胜。师傅教的传统武术就是狗屎。就是因为那一次虽然打赢了,但是打的不痛快,李才奋发突破。 那个家伙跑了,还得追上去打, 打的非常不痛快 ) **************************************************************************** 80年代,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大陆的人自恃很高,认为国外的工作 做的不行。 当然,因为大陆的人工作时间长嘛 人家一个小时干十几件事,它一个小时干一件事,当然干的好了。 产出差,效率不如,还自傲。 (自卑和自傲是双生子) 说实话,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人都肤浅,这是一个事实。 注:一些朴素的情感,是不能说。 一说,把我打成包了。例如你敢说妈妈的饭不好吃吗?呵呵
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个人投资者理念仍活在“旧社会”2007-1-17 12:48
caiqinxue 2012-2-15 20:32
当我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对于“蓝海战略”这一资本市场大格局进行研究之后,已经明确认识到了,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一个蓝筹(或者说是央企)主导的市场,而市场的投资机会也大多集中于此,其它那些与国民经济转型无缘,或者说,既没有纳入国有资本做大做强,又没有成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以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这两个范畴之内的资产,将很难获得良好的表现。但由于这两类股票在整个股市当中的家数,并不是很多(尽管它们权重已经很大),从而就导致了所谓的“二八现象”,以及个人投资者不断报怨“只挣指数不挣钱”的情况。 投资人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其投资理念并没有随资本市场发展趋势的转变而改变,不仅仅是所谓的熊市思维没有破除,更为根本的还在于对国家宏观战略的转型,所导致的资本市场发展格局的根本转变认识不足,也就由此错判了市场格局,投资也就难有好的表现。 有统计显示,这种“指数牛市”的现象,在成熟市场早已司空见惯。比如,香港恒生指数目前已高达20000点,其成分股仅36只,市值却占整个市场(1177家上市公司)的7成以上。再比如国际上其他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日经225指数等,其为数不多的成分股不仅支撑着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值,且代表着市场的绝大部分盈利。与其他股票相比,这些成分股不仅流通性好、波动性强,而且业绩优良、股价长期处于上升通道中。 但刚刚从股权分置改革中“苏醒”过来的中国投资者,还并没有摆脱传统投机文化留下的烙印,中国证券市场中根深蒂固的“庄家崇拜”,对绩差、重组公司的炒作预期,并不是仅仅通过制度改革,就能够迅速扭转过来的,毕竟投资文化需要投资者自身素质的提高,而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学习过程。投资文化作为一种没有明示的制度,有时候会比明示的制度和规范作用更大。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投资人在做出投资行为时,往往是按照文化暗示给他的规则去做,而不是按照制度和规范告诉他的那样去做。 以此而言,我认为,目前大多数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现象,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市场在通过残酷的,甚至是血淋淋的事实,来教育盲目的投机者,如何学会价值投资。这对管理层而言,也是一条帮助A股市场尽快树立投资文化的“捷径”。毕竟,市场上已有相关的指数基金,“二八”现象中“二”的容量也并不小,投资者顺势而为,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既赚指数又赚钱”!
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 20:04 , Processed in 0.02238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