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2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林抗日保卫战:桂林的地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11:45: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部 围城
: G) L% K" n5 R0 l. ~/ {# e0 L
& z. b- ?) t# ^1 D8 [/ T4 T一.        桂林的地形
$ B7 H4 C  n4 S6 s; a
3 q1 j$ U/ C& l) m0 d- Z9 V桂林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是广西进出湖南以及华中地区的咽喉要道。在新桂系获得广西的统治权之后变成全省政治中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量文化界人士从香港等地辗转来到桂林定居,使之成为抗战期间著名的文化城。1942年6月,美国第14志愿航空队(即众所周知的“飞虎队”)将位于桂林市西南的临桂县秧塘机场作为自己的基地之一。此后美国援华空军亦将秧塘机场设为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的重要基地之一。1944年侵华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后,广西省政府从桂林迁到柳州西偏北的宜山(今宜州,距离柳州约90公里)。桂林展开了大疏散,中美混合空军放弃桂林机场。桂林作为华南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的地位彻底结束。7 V, y$ y/ _1 b

  X0 Y6 u  L! m
+ ~# l" o8 j& i8 n4 l/ B5 Z
  g0 J' n' c  [0 S  a* M5 h从网络地图上抓下来的广西行政图。可以看到广西东北部和东南部的大门分别是桂林和梧州。柳州位于整个广西的中心,也是广西的交通重镇。桂林既是广西的屏障,也是柳州的屏障。一旦桂林不守,柳州将受到来自北方的直接威胁。
- A7 z2 t- P. T% [
4 t3 I! a4 R& y; P3 ?. l地理上的桂林,一般包括广西东北部以桂林市为中心的所有县治。湘桂铁路从东北向西南纵贯桂林地区,将该地区分为路东和路西两个部分。从北到南,沿湘桂铁路的县治分别是全县(今全州)、兴安、灵川、桂林市、临桂、永福。在湘桂铁路以西的县治则有资源、龙胜。在湘桂铁路以东,从东北到西南的县治分别是灌阳、恭城、阳朔、平乐和荔浦。; P* {) W% o' o+ O/ v" A2 k2 J2 H

& I" r  J( n! q: t ; |' a: y2 o4 V3 Y; r' D# y1 Z
5 g2 ?2 X/ L5 b* c- j# K
同样是从网络地图上扒拉下来的广西中东部地形图。可以看到柳州一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广西东北部的桂林,西靠越城岭,东临海洋山。全州以东则是都庞岭。 就地形而言,非常适合防守来自北方的入侵者。特别指出一点,桂林北大门是全州(当时称为全县),全县以南以东通往湖南道县的公路,当中需要通过永安关。道 县南是湖南江永县。如果想要从江永县经过西南进入桂林的恭城,需要通过龙虎关。这两个关隘是桂林的东门。但是一旦全州丢失,那么它们的防守作用便顿失。 1934年红军长征的时候从永安关进入广西,自西向东掠过海洋山北部进入越城岭,结果在兴安、灌阳和全州之间遭到湘军和桂军的夹击,损失过半以上。哦,对 了,本地图上居然没有标出兴安这个重要县城的位置。如果读者留意一下,可以发现该地图东北部灵川和全州之间,有个绿色的G72标志。从这个标志下往西南延 伸的绿线与黄线交汇处便是兴安县城。. z* z2 y8 t( r/ k% q! y! F8 o+ K
2 W$ w8 @2 e6 Y5 L/ l
整个大桂林地区基本上处于岭南的越城岭、都庞岭和海洋山等三大山脉之间。都庞岭在东,海洋山在中,越城岭在西,呈南北走向。这三大山脉山高路险,原始森林至今密布。越城岭俗称老山界。主峰猫儿山海拔高达2142米,为华南第一高峰。海洋山的主峰也有1936米。猫儿山是著名河流漓江(自下游平乐段后改称桂江)的发源地。海洋山是湘江的发源地。三座大山大部分道路险峻难行,但是在三座山脉之间,有海拔较低的狭长谷地大致呈南北向通过,在狭窄处形成各个隘口,成为湖南和广西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这些谷地一般海拔较低,与各个山脉的高度差在千米之上。! M5 q; E& `6 t- @+ c( J$ z0 K1 ?- N- M
, }, K" p& S4 R$ O  s1 X
在这些绵延不绝的谷地当中,湘桂走廊是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这条走廊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从湖南南部直达广西东北。其北部较宽,中部狭窄。最宽处可达数十公里,最窄处只有数百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广西境内的湘桂走廊北起全县黄沙河镇,南至荔浦县,全长接近250公里。其顶部在全州部分呈喇叭状,相对开阔。湘桂走廊向南延伸到兴安县之后,西有越城岭,东有海洋山两大山脉,开始变得十分狭窄。湘桂走廊从灵川以南,经过桂林到达阳朔和荔浦,虽然相对开阔,但是各种山峰突兀出现在平地上,构成独特景观。
5 B/ @2 e! s1 ~% n6 z9 }% G8 Y; _0 p  R2 T; G
湘桂走廊的交通要道有公路和铁路各一条。湘桂铁路于1937-1941年期间建成衡阳至来宾段,长度为608公里。其中衡阳到桂林长度为362公里。桂林到柳州176公里。柳州到来宾70公里。湘桂公路和湘桂公路从全县到桂林基本与湘桂走廊平行,长度约为140公里。从桂林市开始,湘桂铁路向西南山区延伸,穿过永福及其南部森林山区到达柳州。公路则沿走廊向东南延伸直到荔浦,再从荔浦向西经过修仁镇折向柳州。桂林市距离荔浦距离大约在125公里。柳州距离荔浦的距离是138公里。走铁路经桂林要比走公路路程要减少将近100公里。
1 o" l9 J4 e7 j
' D, m. G9 G5 ]$ ?如果想要从湖南到达桂林,大致要走过下列这些重要河流:从黄沙河镇开始,乘坐火车要经过长乡河、白沙河、咸水河、小溶江和甘棠江。前三条河流分别是湘江支流。后两条河流是漓江上游支流。在非汛期的情况之下,这些河流的宽度一般不超过50米。如果是走湘桂公路全县到桂林段,则渡过的河流会略多,其中有横跨湘江的大桥。2 s( \& Z9 i, R2 m; K; g. P

& X8 ]! e0 f& C8 N' W从全县到桂林的湘桂走廊有两个重要的隘口。在兴安西南的严关是重要的隘口,本来略微开阔的地势到此处开始收缩,宽度只有数百米,越城岭和海洋山几乎在此处汇合。地势上非常有利于防守。在秦始皇时期就构筑有古严关城墙。此处曾经发生过多次战役。南宋和蒙元在此处的交战曾经迫使元军绕道而走。后清军南下,明末将领李定国征讨定南王孔有德也都曾从严关南下。
! m& `% |; a: y4 {  `3 I& @% ~
2 v1 w; g; v1 m& N" }4 u自严关向西南,小溶江与湘桂铁路交汇一带地形比较复杂。这里不但地势狭窄,而且还是三条河流的汇集之处,行军不便。这一段的公路和铁路长度约在数公里,穿梭在河流与群山之间,是通往桂林的最后一道山地屏障。如果小溶江不守,则桂林北部的最后一道屏障便只剩下距离城北约12公里的甘棠江渡口。因此,溶江-严关之间数公里的山隘是桂林北部的防守关键。
6 Z8 U& s& K% Z  e7 {; `) d$ m7 u/ Y. W# o! z% r7 X3 C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全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湘桂走廊北端的喇叭形平原上,全县是长乡河、灌阳河以及湘江的汇合之处。从全县西南可以走湘桂走廊到达桂林,也可以走海洋山与都庞岭之间的小道绕过桂林到达阳朔、平乐、荔浦等县治。一言以蔽之,全县既是一个补给基地,也是一个前进基地。从全县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进入广西的路线。蒙元在占领全县之后,因为无法直接攻破兴安的严关,便从全县南部取到都庞岭和海洋山之间的小道,进入灌阳,绕道桂林南部发动进攻,最后得以攻陷桂林。但是海洋山和都庞岭之间的道路林木丰茂,崎岖难行,无法运送重型武器,难以补给。军事领导人在决策过程当中需要将这一点纳入考量。' ^* Y: L, ]5 n  S( u9 ^

  v2 v; ]4 t1 o  f7 D* l另外,湘桂走廊的地理位置重要,原因在于湘桂铁路的存在。湘桂走廊并不是唯一可以通过的道路,但是它确实是唯一通铁路的道路。一旦军队不依赖铁路,甚至是不依赖公路行军,那么可以选择的道路的确很多,加上没有太过于宽阔的河流形成天堑,此处并非军队的死地。1934年秋天,红军从湖南进入广西。便先后横穿都庞岭,掠过海洋山北部,强渡湘江,直取越城岭。梦秋每次经过这些故地,看见巍巍高山之时,由衷地佩服红军所具有的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在中学课本当中有一篇陆定一的《老山界》详细讲述了红军翻越越城岭的情况。2001年梦秋在前往越城岭主峰猫儿山的路上,导游还说起当年给红军带路的向导尚在人世,可惜她已经是又聋又瞎,难以交流。8 P' I0 l5 ~% a6 F
2 }& |1 _; S+ L+ }! `# Y
简而言之,桂北地形复杂,河流山脉纵横,对于机械化部队作战有一定难度。但是在高度机动性、意志坚决的轻装兵团面前,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很不幸,在那个年代中国军队面对的就是这样一支对后勤依赖较少,具有比较坚决的战斗意志的侵略军。
) y1 S+ L: S5 v; s* ~0 O5 e. c1 @: T$ g" y* b' S, g# k' m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4 学识 +11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10 + 4
MacArthur + 10 + 4
燕庐敕 + 4
老芒 + 10 + 3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9-7 23:47:50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9-6 21:11
+ J; W; J1 J) R嘿嘿,您可真够八卦。我其实总共也就见过陈丹青两面。第一面是一个座谈会,三年前了。在座的有一大半都是 ...
% q% i- T" ?% W' j: l$ ~
哦?我还提过野夫?自己都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0:17:36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9-4 00:56
6 ?0 T4 {  |) N8 D9 n9 U"参加桂柳会战的第11军6个师团当中,第3和第13师团....两个师团均为常设甲种师团。.....按照日军编制,每 ...
  h7 w5 ]9 s* P0 j& M, }) z7 ]  ^
关于这个日军编制问题,说起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了解得太少,历史纵深还是不够,已经有一些朋友指出来问题。也谢谢您在这里指出问题。我先把河里豹子头网友的指正贴在这里,以便与您的内容参照一下:
3 T0 H$ O! K: F( C8 ?, i; e
: O) z! ?# F! X4 y* `3 Z.第13师团1937年重建时并非常设师团,而是第2师团的特设师团,地位与101师团,106师团,116师团等类似,不要被它的小番号给骗了,呵呵。而到了湘桂作战时大概就已经没有常设,特设之分了。; }5 z( \" d" f

# k% w7 E( t8 i" A& m2.湘桂作战时,日军已经没有两旅团四联队制的师团了,在1941,1942年左右所有四联队制师团都抽出一个联队组织新的师团,所以此时的联队制师团一律都是3个联队。日军在联队一级兵力的差异,除了直属队和联队属炮兵部队有不同外,主要差异在有的所属步兵大队编4个步兵中队,而有些只编3个。
9 M4 }/ u6 e$ v% D4 `" B6 g6 E/ Z* @& y" [0 m+ s$ p2 `& A
3.第58师团之类所谓的丙种师团,一般下辖2旅团,每个旅团编有4个独立步兵大队,而不是两个。
" b& x* H& k) O% b4 n/ |& w4 }0 r* k* p
特设师团和常设师团在步兵部队编制上并没有太大不同(在兵种部队上,特设师团编制小一点,装备差一些),都是两旅团4联队制的,差别主要在兵员素质上。特设师团大队长以下军官基本都是预备役,士兵全部是预备役或后备役,而常设师团主要是年轻力壮的现役兵。岗村对101,106这两个特设师团是“深恶痛绝”,但相对而言,13师团在特设师团里的表现就要好得多。其最亮眼的表现就是在宜昌独自抵挡了陈诚将近一个战区的兵力,所以当王牌主力第6师团调走后,除了老大第3师团和帮忙的第27师团外,整个华中地区就属他资格老了,难怪岗村拿它当主力用,但不管怎么样,它的出身是不怎么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0:11:46 | 只看该作者
海天 发表于 2012-8-29 23:25
7 e8 v2 t+ X# L9 H啊,梦秋给陈丹青当过翻译?讲点他的坏事来听听?
# {- n* _( c# l# t( B* }
嘿嘿,您可真够八卦。我其实总共也就见过陈丹青两面。第一面是一个座谈会,三年前了。在座的有一大半都是鬼子,我就给临时抓来当翻译。他一看现场,就说了说西藏blabla的东西,当然那个内容基本上都是公知口径。他在纽约呆了18年,英语基本听得懂,就是不太会说。第二面刚好发生在上个星期,在某著名自由派网站的基地有个公知大会,他过来之后发现讨论的话题是俄罗斯研究,跟艺术没有关系,就选择最后一个发言。总体上而言,我还是佩服此人的,说话很清晰,语速不快,带着点黑色幽默,肚子里有货,思维也不想您跟我提过的那个野夫一样混乱。他的批评比较到位,而且我没见到他使用很尖锐的,甚至是非理性的词语。8 a$ _" T( Y! n# R. a7 ^

, Q! A) z- E5 J: v要知道那个公知大会,几乎每个人都在弹冠相庆,说什么“革命已经在发生”,到了可以讨论“民主的新中国”的时候了。从主持人到野夫,各个兴奋得脖子都红了。听一下陈丹青的发言,觉得比别人的要说得婉转而且清醒一些。
, x9 z: T! F2 ]' q* ^2 Q# J' J2 L6 R/ d% X. K" G: L# g
好了,汇报完毕,嘿嘿。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9-4 00:56:29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8-19 11:49
$ p  B2 X" X0 L% L三.桂柳会战前第11军的人数
# \6 |' `' W' I9 W5 e, i" `9 s' N! o$ g4 u/ u; C! X
对于在桂柳战役当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日军第11军究竟有多少人,一直有各种模糊 ...
" Q; {# _0 T8 t3 S2 a1 l
"参加桂柳会战的第11军6个师团当中,第3和第13师团....两个师团均为常设甲种师团。.....按照日军编制,每个甲种师团理论上应该配备两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满编时人数应该在2.4-2.8万之间。但是在根据桂柳战役中出现的建制来看,两个师团都只有3个联队"7 C3 L; w( }6 T/ y" h* S8 T- v
: [0 h5 u8 R/ z, l( @! S
甲种师团的四联队编制战时有一定的缺陷,当然更因为随着战争进程,日军兵力不足,所以其编制在四零至四二年间陆续已加以改变,! R. }% P& x) K5 o1 ^' k$ a9 Z
落实到这里涉及的两个师团,均在四二年下半年就改编成三联队制的师团了;其中原属第三师团的第十八联队在四二年七月调出到第二十九师团;而原属第十三师团的第五十八联队在四二年十二月调出到马来半岛,次年三月编入第三十一师团
' I+ a( x( y0 S$ M8 B/ b/ q. v8 R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485 天

    [LV.10]大乘

    21#
    发表于 2012-8-30 01:24:22 | 只看该作者
    海天 发表于 2012-8-30 00:52 * H$ G$ [6 {6 G. ~, z
    民国范儿的始作俑者不是陈丹青吗?

    ! U5 v  O7 m& A哦,说是这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8-30 00:52:57 | 只看该作者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8-29 11:49
    4 }6 ~! T+ A2 C; G. m
    民国范儿的始作俑者不是陈丹青吗?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485 天

    [LV.10]大乘

    19#
    发表于 2012-8-30 00:49:01 | 只看该作者
    海天 发表于 2012-8-29 23:25 5 E) R0 L0 W5 E% i1 t/ z) ]4 ?
    啊,梦秋给陈丹青当过翻译?讲点他的坏事来听听?
    % r6 ^' ~* V9 A& }3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8-29 23:25:28 | 只看该作者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8-19 06:04 , u, j2 V: z6 x
    中学时看历史书看到这里,就彻底不齿,从此再无粉国民党的可能。

      c! Q* [# j8 N. T啊,梦秋给陈丹青当过翻译?讲点他的坏事来听听?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 00:12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17#
    发表于 2012-8-28 19:32:0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非常好。

    点评

    谢谢。有新的在别的主题帖发了,欢迎指正。  发表于 2012-9-7 10:1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2-8-21 11:35:06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8-20 20:35 : n, S9 I; `5 R* l2 w
    白崇禧是想守土,老蒋不给兵力,最后只好选择留点本钱。桂系当时还控制着安徽一带,还有几个能打硬仗的军 ...

    9 X4 c6 T( t2 @' s白崇禧本人倒是想守,也不惜用桂系的军队拼一拼,但是他所用的桂系将领早就没有当年的斗志和锐气了,于是仗打得是一塌糊涂。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8-21 10:30:31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8-21 09:35 6 }2 c* N# k7 h, q) i; `
    白崇禧是想守土,老蒋不给兵力,最后只好选择留点本钱。桂系当时还控制着安徽一带,还有几个能打硬仗的军 ...
    " H$ N8 i2 `3 [6 d6 q* R
    桂粤系和蒋的关系一直没解决,蒋有私心,桂粤系也一样,淮海时白的作为也算报这桂林一仇吧,不过最后还是把自己玩没了。) @. W2 d5 Z9 Z- u- ?8 j

    / ^  C: J! g# j6 U$ A国民党说到底虽然接受了些西方先进思想,但终究还是农业社会的会党模式,战斗力还是不行,并且至今都没解决此问题,也算一个奇观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485 天

    [LV.10]大乘

    14#
    发表于 2012-8-21 09:44:17 | 只看该作者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8-19 19:04
    6 Z; j1 y& X3 `; F# n1 c中学时看历史书看到这里,就彻底不齿,从此再无粉国民党的可能。

    " ~& T  N$ U( [% p中学看历史书,鸦片战争以后的没啥好说,就是无尽的压抑。抗日战争倒也罢了,但是临近胜利的时候还这样,脸上火辣辣的,从此知道国家丢脸和个人丢脸有很高的关联性。国民党能让四十多年的我都感到无比丢脸,丢了江山活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9:35:17 | 只看该作者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8-21 02:12 2 B& S# g0 w9 z$ n8 P
    问一下啊。
    5 o; N5 M; u& W9 |3 f3 Y5 T) u* I
    ( z3 t9 b6 J# T广西当时应该还是桂系控制吧,李白向与老蒋不睦,老蒋还是想借日本人的手灭桂系吧。白指挥也是 ...
    0 |# o6 _# ?4 ]; v5 {% x3 M
    白崇禧是想守土,老蒋不给兵力,最后只好选择留点本钱。桂系当时还控制着安徽一带,还有几个能打硬仗的军。反正鬼子迟早是要滚蛋的,所以守土不如保存兵力重要。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9:32:5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8-20 04:15 " K. ~5 \) H8 r" K, ]
    而且还是不流血的占领,也就是未经战斗,唉,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5 E+ S3 C+ T/ C7 b* ^
    丢掉柳州后就彻底乱套了,像一群鸭子一样四处乱跑,日本兵在后面撵。那一段我就不打算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9:29:20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2-8-19 15:39
      w8 t  x0 ]* R* B( C日军补给不济,没有制空权,国军还让人家打到独山。。。老蒋后来不输给老共是没天理了 ...

    ! @$ U9 a9 A( S! R4 w; U' X0 C; t7 a" F是啊,边写边感慨。国军不但指挥有问题,而且士兵素质也极差。以后会慢慢写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8-21 02:12:45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下啊。
    - y; k  M# l  l* O: D' D* c* m+ F7 `7 z6 @- h% V
    广西当时应该还是桂系控制吧,李白向与老蒋不睦,老蒋还是想借日本人的手灭桂系吧。白指挥也是乱七八糟的,他是什么意思呢?保存实力,以后再和老蒋斗?问题是老家都丢了还有什么搞头?$ g5 |& ?! t" l! j, n

    ) w  K6 F$ S1 K+ k3 l内斗与外斗本质没什么不同,就是人性弱点,外患强大,死到临头还内斗不止在世界历史来说也是屡见不鲜,中国各利益集团在外斗的时候怎样妥善处理内部矛盾还是个大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2-8-21 01:18:01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人记载:“日军制式武器的弹药显著不足,前线部队几乎均以缴获的机枪等作为主要武器装备”。 看到这里,你能说什么呢? 丢了土地,也丢了武器,除了丢人,没有什么可以形容的。

      S" i  ?& f/ d1 R4 `9 }除了丢人,没有什么可以形容的  & g( ^0 w" k# |) w7 v

      v4 G8 A/ M) I; d% E5 d' F) Y. t
    5 _7 r, }" F7 l7 U

    点评

    所以后面把江山丢给老共啦。  发表于 2012-8-21 09:3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8#
    发表于 2012-8-20 17:00: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拜读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2-8-20 04:15:41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2-8-19 02:39 2 \6 b: N6 [8 d5 R* ^9 P" u# @  m
    日军补给不济,没有制空权,国军还让人家打到独山。。。老蒋后来不输给老共是没天理了 ...
    $ `8 e  M2 ]: D0 o) ~* i4 K
    而且还是不流血的占领,也就是未经战斗,唉,实在是无话可说了。

    点评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眼看要没得吃了,能不恐慌嘛  发表于 2012-8-20 14:22
    这太丢人了,我只知道日军打到独山重庆一片慌乱,既然前线连抵抗都没有后方你慌乱有啥用  发表于 2012-8-20 14:18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2 22:33 , Processed in 0.05597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