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围城人物谱之赵辛楣 ) D S6 w; H( e0 W% o. A ^ 5 q; p _. A) M: ^+ V 看围城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至少也应该远过三毛。记得那个时候的围城还只要4块8;人民文学版本,墨绿色的封皮。本来是一个同学央我借钱买下的,但是我买了之后先翻看了一下,觉得这个作者的文风是如此的有趣,于是也就看了起来。反正后来借的钱是没有还,书我们一起看了最后留在了我的手里。那个时候我大约6年级吧,之前的口味被妈妈暑期带进学校图书馆里的国产硬科幻和俄式科幻提得很重,郑文光、叶永烈和别利亚耶夫描述的世界让我颇为神往。但是没想到就是这一本小书围城却带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 x3 v8 U& W3 P
( Z3 T$ n9 T6 L Q/ g! k% C 后来的岁月里,围城成为了厕上马上枕上的最好的休闲书籍。我也在努力的学习着钱老那种小聪明般自嘲夹杂着奚落式的文风。高中的作文风格尤甚,经常自作聪明的独辟蹊径;语文老师也就经常单独的和我谈话。还记得当时那个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是教书没多久的新手,被我这种古怪的风格撩拨的难以言表地郁闷。现在想来,老师和我的谈话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不停重复的三个字:“说人话、说人话、说人话……”0 A5 x6 _; [. h* M) g( M4 d
! F' n. B5 G4 q& B2 B9 ] 赵辛楣的形象,是从一个胖子开始的。虽然站定了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但是从对待方鸿渐这个他以为的同情兄的角度看来,心胸并不开阔;但是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友好。吃醋也吃的颇有些可爱。不得不说,从基础设定上,钱老造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友人的形象。对于方鸿渐来说,赵辛楣和自己的感情观、为人处世的原则都颇为契合;而从能力上来讲又高出鸿渐一筹。此等朋友又是鸿渐习惯于依靠的对象。而对比与方鸿渐的欧洲游学经历,赵辛楣的背景和履历要踏实很多。在后来的乱世长途旅行中,赵辛楣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方鸿渐完全不能匹敌的。而方鸿渐对此产生的依赖感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二人之间的友情表现又不完全是这种依赖关系。毕竟,当方鸿渐问起赵辛楣对于自己在旅途中的表现评价时;赵的评价一针见血:”你是一个好人,但全无用处“。能够这么评价方鸿渐,足以说明赵辛楣对方的了解,也足以说明他对这段友谊的认可程度。 ( t J2 P* I7 }, I+ x l+ D3 d
: m0 A) a! j: i$ M6 _ 说到这里,不禁感慨,其实小说也好,影视剧也好;作品描摹人物都是截取了一个人生的片断来看的。在这个片段里的悲欢喜怒可以被我们这些读者看到,但是身前身后却都似乎隐含着些值得推敲的动心。有的时候甚至是细思恐极的。有人曾经说过,路遥平凡的世界结束了;孙少平幸福的在矿上组建家庭的结局实在是细思恐极的。因为那个时期过去了,后面是什么?就是某人嘴里的地雷阵,广大国企职工命运里无法躲避的下岗大潮……到了那个时候,世界又如何平凡得下去。6 t1 I, [, F. Y2 T% a
: q7 z, Z5 ?/ ~" R) o, p+ P 所以说,看围城的愉悦体验也就够了。不要去想方鸿渐、赵辛楣后来的日子。我们只需要艳羡他们的友谊。艳羡那个可以在书里自由自在气宇轩昂的胖子吧。 * Z& H$ Y; z. E8 b5 N8 B) D k7 ?0 ^' k) N; w# X$ S
借宋朝赵藩的一首六言诗拿来做题和作结吧,不甚贴切,只能将就:! f3 [5 U. ~5 Q6 Z
7 ?- ]1 M+ z5 t" w/ N* G0 J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 其三; m8 ^% _; c" e9 U0 W! U4 f
7 x$ b- W" S5 t; f; K+ D
宋·赵蕃" Z: \9 M' ?' z! Z8 V- S
$ R0 k' c9 i" |) E8 M: ]
风日端可举酒,溪山尽堪赋诗。% x9 S4 D8 k. t4 k3 P
4 q6 d1 T. v6 z; q M1 A" v) H0 r 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 X0 i( L& |+ {
5 O+ { o3 z8 p9 t+ R; o4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