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1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围城人物谱之赵辛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4:2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围城人物谱之赵辛楣
    " e+ `0 n9 V: R( F3 [0 F3 W1 [+ m3 o; e8 O3 v; f2 C. X% k
            看围城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至少也应该远过三毛。记得那个时候的围城还只要4块8;人民文学版本,墨绿色的封皮。本来是一个同学央我借钱买下的,但是我买了之后先翻看了一下,觉得这个作者的文风是如此的有趣,于是也就看了起来。反正后来借的钱是没有还,书我们一起看了最后留在了我的手里。那个时候我大约6年级吧,之前的口味被妈妈暑期带进学校图书馆里的国产硬科幻和俄式科幻提得很重,郑文光、叶永烈和别利亚耶夫描述的世界让我颇为神往。但是没想到就是这一本小书围城却带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3 h- \; m5 z  I/ t; X( F  \& q# p * M2 B7 H* M& C) O
      后来的岁月里,围城成为了厕上马上枕上的最好的休闲书籍。我也在努力的学习着钱老那种小聪明般自嘲夹杂着奚落式的文风。高中的作文风格尤甚,经常自作聪明的独辟蹊径;语文老师也就经常单独的和我谈话。还记得当时那个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是教书没多久的新手,被我这种古怪的风格撩拨的难以言表地郁闷。现在想来,老师和我的谈话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不停重复的三个字:“说人话、说人话、说人话……”; |5 m5 M7 g, g! g

    6 G8 k+ ~1 O$ P3 S8 V  虽然我也为此付出了第一年高考作文跑题的代价;但是毕竟后来的路我还是走着这个时代的正常轨迹。书单的读透活动又勾起了我码字的一些欲望;所以重拾这已经读了有近百遍的旧书,散开的看看其中的人物吧。
      `& y7 m4 g$ h
      W; P8 a2 a2 s1 B0 o# J$ q  围城在现代的文学作品里有着别样的风采。和正统的郭鲁茅巴老曹不同;钱老似乎并不擅长讲故事,除了和自己切身有关的故事。不少评论说围城描摹了民国文人百态;没错,这是客观效果。但是细想起来这个文人百态又何尝不是钱老自身看过或者经历过的世间文人百态呢。所以说,个人以为,围城是一部颇有自传体嫌疑的文字。而其中的人物也因为如此,充实而颇有烟火气的立在读者的思想之中;和现实之中身边的一个个人物影像重叠幻化。读围城而识人间百态确实是一个并不虚假的传说。我也据此而试图写写围城中一个个鲜活的文人形象,并以此来纪念一下陪了我少年到中年的文字。
    / ?: I/ g$ M0 t5 {
    5 U/ g5 c1 o9 |+ K. _, A! X  我写金庸小说人物的天书论情系列是从女子发源,逐步过渡到男子;围城里女子形象不多,从主角的角度看的个人烙印太多,所以从男子写起。而男子又不好直奔方鸿渐的主题;所以从鸿渐最好的朋友开始吧。  a8 ]4 }0 v0 z; A4 X  G

    4 i3 R4 V8 I& }; @# u  不知道大家读围城的感觉怎样?如果从代入式的读者情感看起来,要大家选择一个围城里最羡慕方鸿渐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答案。从一个一事无成的海归小知识分子来说;最可值得羡慕的要么是感情,要么就是仕途或者事业。可从我的角度看起来,我最羡慕方鸿渐的,却是因为赵辛楣。说得更直接具体一点,因为方鸿渐有赵辛楣这样的一个朋友。一部小说的作者尤其是有自传体嫌疑的作者,在作品里描摹的最完美的,就往往是在实际生活中他自己所最缺乏的。从这一点来说,也许不仅仅是我,也许就连钱老也在羡慕方鸿渐有这样的赵辛楣作为挚友——其实从杨绛后来的文字中就能或多或少的感觉到钱老的孤独无友的寂寞。
    + U1 ?( F- X5 W; w' N  k 0 [+ h: s9 u9 \
      赵辛楣的形象,是从一个胖子开始的。虽然站定了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但是从对待方鸿渐这个他以为的同情兄的角度看来,心胸并不开阔;但是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友好。吃醋也吃的颇有些可爱。不得不说,从基础设定上,钱老造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友人的形象。对于方鸿渐来说,赵辛楣和自己的感情观、为人处世的原则都颇为契合;而从能力上来讲又高出鸿渐一筹。此等朋友又是鸿渐习惯于依靠的对象。而对比与方鸿渐的欧洲游学经历,赵辛楣的背景和履历要踏实很多。在后来的乱世长途旅行中,赵辛楣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方鸿渐完全不能匹敌的。而方鸿渐对此产生的依赖感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二人之间的友情表现又不完全是这种依赖关系。毕竟,当方鸿渐问起赵辛楣对于自己在旅途中的表现评价时;赵的评价一针见血:”你是一个好人,但全无用处“。能够这么评价方鸿渐,足以说明赵辛楣对方的了解,也足以说明他对这段友谊的认可程度。
    4 `: G3 |* D4 ?* {' z
    ( K4 x& l9 r* v3 g9 b. t0 ^  其实说得更直白一些。赵辛楣对于方鸿渐来说,是一个志趣相投、处事原则接近;相互之间颇可以分享众多隐私的好友。而这样的一个好友,如果能力还远胜自己,那自然就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依赖。不过我觉得整部围城里,让我觉得最能为这段友谊动心的桥段,还得是那个滑稽的让我每次想起就忍俊不禁扬起嘴角的场景。
    $ y; ?' I1 s( K: r
    . t- P+ c( ?- s) n6 E  汪太太邀约二人到家里吃饭,并以吃饭为名安排相亲。二人本想婉拒,却又却不过情面。勉强来赴宴。席间赵辛楣被喜好话剧的女生督导吴老师相中,极力维持二人的小圈子。在回宿舍的途中,吴玩弄了一个小手腕,假装自己的脚崴了继而又说是落了手提包在汪太太家。试图营造和赵辛楣的二人世界。正在尴尬的时候;方鸿渐却极到好处的跳出来,假装问自己的帽子,并假装也遗落了东西,回汪家一起取回。算是解救了赵辛楣。然后二人相对埋怨后大笑……这个桥段写的二人心灵相通般的和谐友谊实在是让我羡慕。朋友之间的友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彼此默契,并同时为对方着想。虽然上面的场景颇有些玩笑的意味,但是经过些世事的人都知道;如此这般的友情是最值得让人艳羡,也是最值得自己珍惜的事物。8 e2 F+ r4 q" E' m8 V, E

    " O& U/ n. g+ _+ v! L+ \  话题再回到赵辛楣身上,从一个读者观察的角度,借着方鸿渐的视角,对于赵辛楣的感情观、处事原则等无不表现出明确的认同。感情上,从苏小姐结婚,赵辛楣得知新郎是曹元朗之后所说的“这样眼光的女子就配不上我赵辛楣”;到狡黠的评价曹苏二人联姻至少会相互读得懂对方的诗。表现出来的对于痴恋已久的感情的决绝和准确的判断。都让我佩服不已。人世间能够从情字中跳出来人物也不过如此吧。虽然之后的痴缠汪太太有些不智,但是却不让人讨厌;礼失求诸于野,而情失呢?从这一点看来,赵辛楣依然对于自己迷恋的那个苏小姐的影子有些念念不忘把。
    5 u; T3 Q& o  S/ T. Z( C/ p+ Y/ K" e# n' ]" v1 d1 d: y
      对于赵辛楣的处事原则。一个有些能力的政治系学者也不过就是赵的样子。他最擅长的是用英文演讲,演讲的声音像抹了油一般,一滑就是一个全场。团队的领导能力也还能使他在乱世能够带着李梅亭、顾尔谦加上孙小姐这样的老弱妇孺长途旅行到三闾大学。路上碰到一些无赖的挑衅还可以通过手上的动作和好像老式舰炮一般的烟斗威慑宵小。如此这般的全能人物,不由得方鸿渐不产生依赖。
    1 o  J. z' r- w, A& }& ]. M$ e$ D: B/ S7 r+ s3 \+ ~
      在群里呢和人说起的时候,赵辛楣的归途是做官。做官的此类人物也许在同时期的描摹中有所体现。张天翼的《华威先生》中的那个不苟言笑,沉默而阴鸷的党棍、官僚也许很有可能是赵辛楣在仕途顺达之后影子。而后面呢,抗战胜利,返回上海做接收大员;然后再在1949的大江大海之中漂泊到孤岛或者是美国。这也许就是民国文人的一些宿命。我想也没有人脑洞大开到描写一下赵辛楣入党或者是留在大陆经历运动的样子吧。
    ! Q) z+ A0 K. F6 l3 Z! E, k# D
    ' H  l, @; b! w9 i  o7 n  说到这里,不禁感慨,其实小说也好,影视剧也好;作品描摹人物都是截取了一个人生的片断来看的。在这个片段里的悲欢喜怒可以被我们这些读者看到,但是身前身后却都似乎隐含着些值得推敲的动心。有的时候甚至是细思恐极的。有人曾经说过,路遥平凡的世界结束了;孙少平幸福的在矿上组建家庭的结局实在是细思恐极的。因为那个时期过去了,后面是什么?就是某人嘴里的地雷阵,广大国企职工命运里无法躲避的下岗大潮……到了那个时候,世界又如何平凡得下去。
    % P1 d8 H( Z  F
    / w  V& m- y4 w8 }% [' I- F8 \  所以说,看围城的愉悦体验也就够了。不要去想方鸿渐、赵辛楣后来的日子。我们只需要艳羡他们的友谊。艳羡那个可以在书里自由自在气宇轩昂的胖子吧。2 J+ \# d  B6 U( c  G- K) `
      H' K5 R5 J1 J0 }) S7 {7 h! t8 o
      借宋朝赵藩的一首六言诗拿来做题和作结吧,不甚贴切,只能将就:. P( A9 `* A5 N/ B7 C) _* C

    % Z8 {" l2 v  t5 O; }# Q. @2 [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 其三
    5 `* x( {/ j$ J
    ! X- W* l6 o6 q- r- g# b! x/ f5 |  宋·赵蕃" Z1 f8 D) {1 t: ]
    5 z. i0 J1 u5 |, F% u4 t
      风日端可举酒,溪山尽堪赋诗。: n( N4 o: \! q6 N+ S
    2 ]" m, k# ]: P) \- C9 t3 s5 H4 C
      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
    6 r/ @! [) s& I! u; I6 u: |. a' x2 s$ V$ D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32 收起 理由
    希宝 + 4 谢谢分享
    蒸八宝 + 4
    潜了又潜 + 6
    假如十八 + 8
    laser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7-1-20 15:28:5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7-1-25 06:13:18 | 只看该作者
    有味道,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2-31 12:12
  • 签到天数: 925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7-1-25 10:06:39 | 只看该作者
    方鸿渐和赵辛楣也就止于有做“挡拆”的默契了,这两位说到底也就是“同情兄”。
    % E, H* V. D! J5 l; y情状相同时,即失恋下同赴三闾大学,在三闾大学跟那些个奇葩做同事的时候尚有默契。9 A! W6 j! R; e5 v4 B. R
    一旦情况变化,这两人就渐渐断了交情了。, |! R& v' K" ^, H( P3 R3 n
    书里的描写,从二人相识,相交到后来分道扬镳,完全可以推测出上面的结论。
    # u' D7 y$ A2 e4 f% \* l因此,有怀尔山中友,应念我天之涯,这句诗,赋予这两个人,还是有些抬举他们了。; D$ u3 T6 d4 D; V: I
    方鸿渐"是个好人,但全无用处”的悲剧,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必要往下写的,那样是毫无意义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0:43:50 | 只看该作者
    曹操的槊 发表于 2017-1-25 10:06  {2 Q4 c  f  ~+ Y- B* h# h
    方鸿渐和赵辛楣也就止于有做“挡拆”的默契了,这两位说到底也就是“同情兄”。
    1 w) C+ k, ^2 Z' m$ X4 g情状相同时,即失恋下同赴 ...
    ; i! E; U  n6 r: I
    有部狗尾续貂的围城之后,描述了方赵二人之后的友情,还有董斜川。
    % r$ f8 c  A) L4 q' e( N我总是这么看,看起来因为利益或者机缘相识成为友人的人,在共同的意趣和三观之下;会发展出类似多年老友般的情谊。羊左之情,伯牙子期之意有何不可?
    9 ~& R( H3 w2 C5 E8 Q' Q
    0 Z$ N$ X  i( Y# @: _- \. k还有方鸿渐的后续结局,其实我没有把话说透;曾经在一个读书群里说过,方鸿渐的归宿很有可能是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我其实希望大家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小说之外,看看历史背景就会明白,之后主人公会有很大可能的归宿。这是一个自选的谜题,娱乐而已。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12 04:30 , Processed in 0.0420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