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6#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16 14:1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6-12-16 14:25 编辑 $ Y: l: p+ ]2 c
/ I8 b r5 H% D# k机枪马车4 J+ r/ }9 l" x, k9 N
- Y, z- z& A! C& j* i% N, l' E7 c
骑兵对战往往会形成混战的局面。双方骑兵相遇,交错穿入对方队列,放慢速度后与就近的敌方骑兵短兵相接。这时,骑手对马匹的控制;马刀的使用技巧决定了白刃格斗的胜负。但真正面对面的骑兵近战时,其伤亡并不是决定性的。反倒是一方不支溃退时,会被追兵尽情砍杀。所以,骑兵部队极少全部投入战场,通常会保留一定的兵力,一旦己方骑兵被迫后撤,这些兵力便用来掩护大部队撤退。, Y2 P* n0 h& ^' s% O/ |
/ e6 r, V) ?! ?# h
在影片中,红军大量机枪马车和炮兵一起组成阻击阵地,压住阵脚。当哥萨克白匪军如潮水般涌来时,红军机枪马车上喷出一条条死神的烈焰,编织成一道绵密的火网,将哥萨克白匪军打得人仰马翻,遏制了对方的冲击势头。0 B7 L( S& l6 |* }4 h, V' K
j. {# Z" t, }7 ^4 Y" m
( r- S, w8 B; _" [9 {) S
关键时刻,红军的机枪马车稳住了阵脚7 K8 v2 |, Z: S, [$ ]
8 F* z7 z& s, I1 G
8 r& D4 ~8 R# U2 p/ j; l5 n这些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的机枪马车上,架的就是俄制M1910式重机枪。它是马克沁机枪的俄国改进型,自动原理仍为枪管短后退式,取消了制造工艺复杂的枪口消焰器。该枪枪身长1110毫米,枪管长721毫米,枪身重23.8千克,枪全重45.2千克,发射7.62×54毫米M1908 型带底缘枪弹,初速860米/秒,表尺射程为2200米,由250发弹带供弹,理论射速为500-600发/分。该枪在制造工艺和射击稳定性方面比原版马克泌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采用了独特的索科洛夫轮式枪架,以利于在俄国平原地带快速机动。该枪久经战火考验,从一战开始,一直用到了二战结束。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无论是苏联红军还是白匪军,M1910式重机枪都是团属重火器。每次战斗统计中,双方都将该型机枪的拥有实力的重要依据。5 u9 W* k9 l! \5 z1 M4 a
- v, _& R4 E8 l+ c. b' J$ r, p
$ ?4 c% P' q; \; v7 ^, y* c
( v% ]+ c7 l2 s+ A/ VM1910一直用到卫国战争
% b) O; c3 j8 {9 z$ Z! j+ I, `& v6 [# a, k4 L
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红军骑兵们发现这种机枪在马背上不好携带。为了大幅提高这种机枪的战场机动性,红军骑兵部队自发地利用双套四轮马车或敞篷轻便马车加装M1910,其中以民间最常见的轻便四轮马车为主。车上乘两名机枪手和一名驭手。俄罗斯马车一般由两匹马拉,但这种机枪马车则需要3至4匹马拉。这种机枪马车不但在进攻中可以迅速集中和转移火力,而且在撤退时也能阻击追兵,因此深受部队欢迎。不过,它毕竟属于战场应急产品,在苏军装备完成制式化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 j1 z, ?/ P, p9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