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我不是马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个把氢弹介绍给中国的人(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15-6-4 21:29:42 | 只看该作者
“曾宪植的儿子叫叶选宁,叶选宁的父亲叫叶剑英。”
  e% r7 y2 y  x5 {& D; z7 ?8 M9 ~  `7 l' n; E. Z# g4 z
那么叶选宁到底是谁的儿子呢?认干亲?
; R9 p* o4 j# O! z9 ?3 L7 Z) D: [, B9 p9 K" x- S8 K- M+ V9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15-6-4 21:32:16 | 只看该作者
曾宪植原来是叶选宁的母亲。我理解错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前天 16:14
  • 签到天数: 2955 天

    [LV.Master]无

    43#
    发表于 2015-6-4 23:21:12 | 只看该作者
    大哈瑞 发表于 2015-6-4 21:326 ]1 y: M: I% E. w8 y5 f; ?% R- ]
    曾宪植原来是叶选宁的母亲。我理解错了。
    - ^5 S" n4 W5 ^; L6 U
    我也是看了3遍才想清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8 08:28
  • 签到天数: 685 天

    [LV.9]渡劫

    44#
    发表于 2015-6-14 16:31:3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各位谁给解答下啊,我这网页上怎么没有微信二维码啊,很想转发到微信上去分享。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11:58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金丹

    45#
    发表于 2015-12-11 00:26:4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3-15 20:00# V- ?; {* s2 H
    呵呵,这里面最不牛的就是俞大维了,按照某种说法,中华民国在抗战期间未能造出一门身管火炮,此人功不可没 ...

    2 P$ F6 S# q1 O: l9 Y& m  b& p怎么回有这样的事?身管火炮不多是真,除10生地半轻榴外,还有57战防,七生五山炮。不过,抗战期间确实有不够完善,但不能这样说。( o2 {9 f) d9 d1 y
    ' B6 I# S/ q9 V2 X
    首先,大内迁后,器材损失巨大,之后材料严重短缺。到39年之后,才有能力关注火炮,这之前连造步枪的材料都不够。重庆制钢所的三吨炉虽然有炼出来。但39年之后才有能力去造炮,无它,枪比炮更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6#
    发表于 2015-12-11 01:03:08 | 只看该作者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0 11:26
    & h" p. q/ n% ?! k怎么回有这样的事?身管火炮不多是真,除10生地半轻榴外,还有57战防,七生五山炮。不过,抗战期间确实有 ...

      E! @! C0 W) a8 ]& J1 Y' I5 e9 m0 d关键在于工厂设施布局,俞大维的问题就在这里,因为他给上面的说法意味着中国自己造不了。9 d. M3 g. T' r9 e4 l* ^/ ]- J" E5 S

    1 F7 S2 U3 i6 F0 h# _0 z内迁以后,器材损失的确巨大,但是四川自己的钢厂并非没有能力造出所需要的钢材。而中央以俞大维的说法所做的布局决定了其能力是被放弃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1 k& S5 A  Y/ f: R* ~

    - d. J0 g$ D4 {8 z$ f那么为什么俞大维会这么讲,因为他自己的业务素质也就是那么回事,能高升是因为和上层的私人关系。4 h, _: X6 H$ I' }
    1 v, Y6 g& h3 Y$ _, L
    至于说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军火弹药,很大程度上是先靠苏联后靠美国维持的,自己的产能就算了吧。
    " b+ b) m! j& {; p
    ( W& u8 a6 {+ t, D2 j另外国民政府的一个问题是崇洋媚外和买办作风。四川自己的钢厂是能生产出炮管钢的,而且已经生产出来了,同时质量检验没问题。但是因为是自己生产的,如果买它的话采买者就没办法收取惯例上的回扣,因此拒绝购买。这家公司的钢材因此卖不出去,陷入了财政危机。( ]- v) C" I$ h& \
    + q! Y, Z# z* t# O/ r2 |  u/ i
    这件事怎么解决的呢,很简单,一位通天人物(此人是政府官员,但是挂名公司行事)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把货盘下,弄出假的进口证明,弄出假的国外品牌(正牌是英国货),再买通采购人员,于是这批钢材就给卖出去了。这批货虽然卖出去了,但是英国人知道了,提出抗议,于是就没人敢继续玩这个把戏,那家公司也就只能完蛋了。
    $ ?9 Z- T8 N( }  w5 `% y$ A  ]: @6 k" E8 x
    因此,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军火产能不是没有,而是自己的问题太严重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11:58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金丹

    47#
    发表于 2015-12-11 01:35:34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1 01:03" n! h3 u( f6 t# c* a# a
    关键在于工厂设施布局,俞大维的问题就在这里,因为他给上面的说法意味着中国自己造不了。9 ~! N. `; n7 d' o' W
    ( i: v* w- W# T8 j3 F/ ]
    内迁以后,器 ...

    1 N3 a  `" ]  z) Z* R( e抗战中期开始,统一大后方的材料采购制度,会计制度。设立实验机构,寻找替代材料都是1939年之后在俞大为的领导下搞的。而这之前,对各兵工厂的控制,就是蒋也有限。比如,汉阳厂厂长抵制内迁,在最后期限前三天突然去职就任湖北建设厅厂,导致汉阳厂无法完成迁移。这是一例。第二,重庆制钢所虽然属于中央,但管理方是四川地方人员,到38年二月中央抓了管理层之后才开始归中央人员管理。第三。原贵州所有厂,到40年才开始交中央。$ M8 P, s& y1 q
    " [4 e; ^+ G& u+ T3 e0 U9 \" X  i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工学会,1930年开始五年建国计划。到35年则开始三年建设方案,特别是三年建设中以军工为主。包括钨铁,煤炭,石油,电器。炼钢等一系列投资,但战事一起,多数为泡影。' Q$ E$ u; G, b/ \9 E9 I( @

    ( z2 A7 Z2 l/ A8 B# Y战前两大厂之一的太原厂,几近覆灭。而广东二厂则到1940年才完成迁移。39年之前,实际控制的厂,一是巩县厂迁去,二是金陵,三十汉阳钎去等十几个厂,这些独是小而全,做什么都有,什么都臭的状态。但到40年以后,一个分工明确,专业分明的军工系统已经成立。以战前六分之一的设备来支撑国军作战,这事巨大的成就。; J7 o3 v3 a6 t& F! q
    9 B, V$ h4 J2 r: y- n1 l4 \, j
    当然,不是说没毛病,但有毛病也不能全部打死。抛开什么的腐败什么不说,俞大为对军工的整顿确实是成就。  S9 @1 R+ I, S( q" d, Z

    ! _) R' ^. i$ O- X! ?比如,火药供应不足,炸药供应不足。光学设备不足,这算是当时的大问题,但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当时没解决火炸药的问题才是大问题。而不是火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8#
    发表于 2015-12-11 01:50:14 | 只看该作者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0 12:35
    % L% l2 q  |, M3 X0 ?& S: N抗战中期开始,统一大后方的材料采购制度,会计制度。设立实验机构,寻找替代材料都是1939年之后在俞大为 ...
    ! }9 T, b  M" H: B& G
    看起来很不错的官方报告,但是成绩细节在哪里?/ I0 e" _) E# C9 c, e
    $ R* x6 C8 q; a6 J; e' r+ p/ d' m
    你说“以战前六分之一的设备来支撑国军作战”,事实上,没有早期苏联的军事援助与后来美国的军事援助,国军根本就没办法支撑下去。
    3 @- o% k( q& l+ ^/ g
    7 {9 T( \  P. L6 m8 E而“但到40年以后,一个分工明确,专业分明的军工系统已经成立”,这东西恐怕只存在于纸面上吧。
    & |. `: ~, \+ Y1 S+ j1 j( p1 W, ?3 h0 W5 R+ h
    事实上,四川的军工企业,在由四川转归中央以后,多数都被官僚政治弄得不死不活,如果不是彻底完蛋的话。其结果就是国军子弹的产量,那叫一个惨!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4 03:25 , Processed in 0.0359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