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3-1 00:08 |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22-3-16 10:11 编辑
2 j% J( W2 f( s# p0 ^: v7 L7 }! Z. e, k4 R7 I) q
4)德国 Panzerfaust 3 - “铁拳 3”1 ^; B: v( L# b2 X7 N5 m& \. ]4 X7 o
3 H% u. U7 G8 `2 [
“铁拳”这个名字对于军迷来说应该也算得上大名鼎鼎 -- 1944年纳粹德国大厦将倾、行将就木之时,德军士兵全凭手里的初代Panzerfaust,才能咬牙硬顶苏军的钢铁洪流和美英的狂轰滥炸* T' l' v$ ?1 H/ c( T: R) x4 g* w
4 k- x: d7 n0 W+ u" N5 z5 x# h, }
/ b) U2 Z* B( o5 v, ~$ ?3 k
铁拳 I - 标准发射方式是把筒子搂在怀里窝着打,很古怪
. A# b8 ^6 _; w# E Y* @$ o0 B: b L( u" d+ v3 d
战后的西德国防军,被直接推到了铁幕冲突的最前线,所以亟需为步兵提供一种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华约普遍装被了可多次发射、反复使用的RPG,缺点是有“死”重量,走到哪里都要背着那个15磅重叠钢制发射筒;而北约制式M72 LAW则是反过来,一次性使用,打了就扔不占编制。缺点则是成本较高。于是德国人一拍脑袋瓜,结合一下嘛,于是就有了铁拳31 h6 ?7 e- E( Q' b1 i: e
% g) r& Q+ z& s, F
& ?8 R8 e8 i! j6 ?* ]( P铁拳III,下头的那个发射机构和支架是可重复使用的,上面的超口径弹体和后头的筒子则是一次性的
2 ^9 V+ N' Y1 S6 y$ A# q7 p( h" u* f% C" ]" z# @
/ _0 j/ F" c# a& l
铁拳III的各型弹体,从上往下依次是反工事弹,标准型,3T串联破甲型和改进串联破甲型,破甲深度依次增大,最大能到900mm均质装甲; T9 l) E+ t/ f/ P3 {* P @8 ^
C/ s, h4 c- K4 w" R; `
5 L# U4 h* r- q$ O5 }
从那根长长的炸高棒能看得出来,这个乌克兰士兵背的是一杆最新的改进串联破甲型。炸高棒用来帮助破甲弹药在装甲表面合适的距离起爆,以求达到最佳穿深效果。
+ |4 n# p6 @: D# h [2 Q2 j7 P0 Q3 c, Q1 j8 C7 s. a
1 M0 a0 }5 Y, t! h
这个乌克兰国民兵扛的就是一杆基本型,打装甲车足够了。
. D( N+ U% Y8 \) ]5 ?7 d' r+ M! }4 H) d9 f$ ]8 [% l/ @0 ]
铁拳III的发射方式类似RPG,也是首先以平衡抛射方式把弹头打出去,然后在十米左右的距离火箭发动机点火飞出去。最新改进型号在平衡抛射发射时,向后抛射的是塑料碎渣,以最大程度减少尾焰喷射,这对于城区/室内作战很有意义。试想一下,在一个密闭空间内,长达十数米的尾焰,敌人打没打着,自己先被燎了个半死。。。3 }$ O t, z9 S- U0 \+ F; M5 U
# U, v% M$ H' o0 w. c4 o5 l9 V
目前向乌克兰提供铁拳III的国家
4 r/ I/ R* g9 f, K2 [4 y - 德国,1000具9 t& p6 [9 s# r0 Y, _$ D
- 意大利,数量不详2 s+ p+ v' T8 H* A& {1 W1 m" _
- 荷兰,50具- r. \; s; w i# B' N' n- W
) {9 ~: |1 N, i3 y3 j
: C* y/ m' k7 r6 A) t/ Q5)瑞典 卡尔 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
$ c) ] b; ^! Q6 t- c2 q# d4 E* T3 M8 g% l' L
无后座力炮,英文是Recoilless Rifle -- “Rifle”?中文不是“步枪”么?“Rifle”其实可以用来泛指一切带膛线的身管武器
D6 X1 B/ o7 |1 F! I4 J
* w; P4 {( ?8 D
) | L. {% W$ G/ b" g
膛口里的膛线看得清清楚楚,跟榴弹炮的炮口一模一样。
2 z7 Z3 C, w; O- b% [! C% `* D. G4 }3 z/ Y( y
火箭筒的发射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光滑筒子,给出膛的火箭弹提供一个概略的初始指向而已,并不能十分精准指哪打哪。普通火箭弹由于火箭发动机天生的扰动性,除非加上制导,否则飞到三四百米以外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 已经无法确保打中的就是你想打的目标。但是无座力炮就不一样,无后座力炮的精度就跟步枪、火炮一样,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只要在射程之内(700米左右),可以保证命中。这个精度上的差异,才决定了笨重的无后座力炮在现代战场上,仍然能有一席之地。) `. q+ V. j8 ~( m6 B; \, ?8 }
! a+ t9 ?7 o) H* L
二次大战中瑞典虽然保持中立,但是周围一片战火,逼迫得瑞典拼命发展自己的军火工业,以确保自己能有足够国防实力自卫。Carl Gustav无后座力炮项目其实肇始于1946年,绝对老古董。但跟同时期其他反坦克武器项目相比,它的优势在于(一)口径大,84mm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火炸药以确保射hou程和威力 (二)采用线膛,在步兵直射距离内能确保精度。这个也非常重要,打不准,就啥都不叮了。; n; G* u, I" C" T
1 s+ Y$ S3 Q8 F6 [6 d5 U
3 M- e) t8 D2 j: l& \! j
在1983年格林纳达“暴怒行动”中,陆军游骑兵75团二营着陆盐岬机场后,遭到古巴人以两台BTR装甲车为首的反击,猝不及防。危机关头,得亏装备的Gustav无座力炮连续开火,接连击毁两辆装甲车,才得以稳定形势。美军游骑兵从此认定Gustav炮,目前装备的是Gustav M3,美军型号M3 MAAWS* c5 n% [; P r8 q |+ Z
" O1 r( h3 r( z/ A% v
0 K3 C' t5 \+ l& V. Z& Z+ Z
古斯塔夫炮组两人,射手负责瞄准发射,装填手携带弹药并负责装填。装填时需要先打开炮尾的尾喷管+ C7 T2 x9 I! R* L* w% k7 t
. C/ }* I+ }) O: l, L$ a8 [; E, d
- g4 `2 k" R S& x% C5 L0 x9 z. q
古斯塔夫炮,喷了个漂亮的烟圈。可以见到长长的炮尾焰。无后座力炮弹炮尾焰相对于火箭筒尤其严重,几乎无法室内发射。
; W1 z( m% W* ^* q* j: \; e. H: V( y. k. I
目前向乌克兰军提供Carl Gustav无座力炮的有:8 x3 Q3 F& X4 Y$ W4 j" }9 _
- 澳大利亚,数量不详6 C$ p1 c2 D0 v6 a) \7 O& R6 W9 ~. v8 w
- 加拿大,100具+ U; H+ Z" k5 Z
" _1 U, c9 `$ G
" O S# Q6 J2 W" H1 B# E6 ) 瑞典 AT-4 反坦克火箭筒) {. {; }! `# j
7 k8 r5 q) I+ z9 k* zGustav炮虽然精准耐用,但是仍然价格昂贵,携带不便(>6.6KG,于是瑞典人后续推出的AT-4火箭筒就可以看作是Gustav炮的低配简版 - 线膛变滑膛,炮筒变薄筒,一次性使用,打完就扔。口径仍然是84mm,这样最大程度上可以共享Gustav弹药系列。, [* {/ F6 k$ J; o& G
q' {5 \5 d/ N. d# b5 Q! H
' e8 x% D+ H! r0 G$ J6 @# jAT-4乃是彻头彻尾无后座力发射,弹体上不带火箭发动机,打出去的是什么速度就是什么速度。无后座力发射可见其强烈的尾焰' W" P% X: j, |0 c6 h1 r
* _' Y0 H6 X* z( J0 H$ j3 a
! E8 S& o! g8 L6 t
AT-4为美军采用后用来替换M72 LAW。美军目前采购的乃是AT-4 CS(Confined Space)版,也即能在狭窄空间里发射的版本。这种CS版把向后抛射体用盐水袋代替。见上图向后喷射白雾状其实是盐水。6 C E$ S4 G, w+ t6 M
" {5 h8 O" j' j* [+ C
d! W+ D3 p. _; A
乌克兰士兵在摆弄AT-44 g \& W7 ~, ~) ^) @
+ H8 G* ^/ z- m* l3 A
$ R7 U/ M- y: Q1 y0 A刚刚被输送到乌克兰战场的崭新AT-4,仍然封装在塑料袋里% m4 f" F+ { Z, g+ p
M% k) N) |* O1 I6 y
数量:不详
P- k- A+ X, A, J
/ H1 a* b& ]% m7 R j1 J$ _, ~; y) C; a5 u
* y2 T" {% h% @1 h Q+ ?- c
1 m. ?+ b$ g* Q* y7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