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3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0: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1-8-4 10:30 编辑
+ Y0 ~) a+ q" ]; t# H' O4 s3 L- P
$ z5 a; F  M, a* f! c
随着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的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印关系又开始成为了热门话题。

  Q  I  Q" G' R& H
中印关系又离不开1962年的中印战争。国内很多关于中印战争与中印边界争端的讨论都基本上以藏南和麦克马洪线为中心。 而导致中印边界问题僵化,恶化而最终白热化的却是中印边界西线的争持。
! |# U5 d& A! S. `
要说清楚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历,还是要交代一下老黄历。

5 Z! D% A7 V  p2 v. E
就从史前说起。

6 f8 ~% d6 L0 X' x0 m+ _$ f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以及羌塘草原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个古文明,这古文明比雅鲁藏布江河谷以拉萨为中心的吐蕃文明要早许多。 远在距今20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此地就有早期人类的足迹。根据花粉与树轮年代学,羌塘草原在1500 BC (距今3500年)前,也就是说中原的商朝以前,气候是很温暖的。温和的环境造就了文明的摇篮。

# z: f9 M% w6 {4 ]) |
西藏的西北部同时处与中亚,南亚,北亚(蒙古高原) 以及东亚交界的十字路口上。各方的交流带来了文明的种子。
新石器时代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原的新石器时代人口开始进入青藏高原。 根据最新的人类基因组考证,来自中原的人口大规模地替代了原来的旧石器时代人口。从线粒体DNA(母性单传)调查来看,一本分旧石器时代人口融入与新移民人口之中。(这些基因调查是以今天的藏人为主,尤其是那个线粒体DNA调查更是从藏边的云南与青海的藏族人口中抽查的, 不一定能代表史前羌塘草原人口的转变)。

5 H9 Q$ |0 _1 \8 }8 ~1 W
但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文明从西向东推进。中亚的游牧民族将铁器文化带来了羌塘草原。
4 a. d* f: P, _
在铁器时代的羌塘草原,根据考古发掘的文物和残留下的坟墓和堡垒,被烙上了深深的中亚游牧文明的遗迹。

" g) b' U* _% _, }% v
% q) f8 C- G7 P3 `
接着在藏西北开花结果的就是神秘的象雄文明(《唐书》称之为“羊同”)。

* J8 U/ {9 k3 F) Z* J* m
苯教,在象雄诞生。
$ X0 M6 C7 q1 ^/ H
象雄逐渐控制了藏地大部,包括雅鲁藏布江河谷。

5 W" q2 |  I+ a* ~1 L
在吐蕃帝国建立之前,象雄是一个大国。
6 l( A- o9 Y& `. D5 e
随着象雄的壮大,象雄文化包括苯教,转播到了西藏各地。
/ ^5 B- S/ T& X
距今大约2000年前, 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吐蕃渐渐成形了。吐蕃传说中的第八代赞普(王), 止贡赞普(Gri-gum btsan-po 或 Drigum Tsenpo)曾经企图反抗象雄的统治。止贡赞普驱逐了苯教的教士。结果止贡被杀,象雄继续统治雅鲁藏布江河谷。止贡的含义是“死(gum)于刀(gri)下”。

9 R3 G, p7 ~, L$ u% E9 X' b4 V: P
根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Old Tibetan Chronicle (不知道中文是咋翻滴,古蕃纪事?可恨滴帝国主义分子奥莱尔·斯坦因!连这东东中文译名都没有,就给淘走了)直到吐蕃第32任赞普,囊日論贊 (Namri Songtsen,gNam-ri srong-btsan,Namri Lntsen) 又译为南日松赞、朗日论赞等,《新唐书》作论赞索,也就是松赞干布他老爸,吐蕃才摆脱象雄统治。
到了一代雄主松赞干布的时代,象雄和吐蕃是和亲关系。 也就是说象雄和吐蕃王互换王的姐妹做老婆。 松赞干布的姐妹(不晓得是姐还是妹)嫁了象雄王Lig-myi-rhya(不要问我咋读)。好像这段婚姻很不和谐。据吐蕃古八卦,好像是象雄王不愿和松赞干布的妹子(也可能是姐姐)上床。反正很不给松赞干布面子。 结果很严重,话咋说滴,好像是 Hell has no fury like a woman scorned. 反正这吐蕃公主和松赞干布里应外合滴把象雄王给做掉了,象雄灭国。

; h% G$ _7 i$ y% I
但然象雄这样的古国也不是一下就可以被消化滴。 松赞干布一死,象雄就反了。 但最后还是被镇压。

# o) h# ?7 T4 E$ e4 H: ]7 E
在吐蕃西北,Kashmir(克什米尔)下角,在Nepal(尼泊尔)上角的Zhang Zhung 就是象雄.注意象雄是以冈仁波齐峰(Mount Kailash)为中心滴
4 b, a2 U2 Y3 d
1 B$ n- r0 F  f2 L8 X

0 B9 A* c5 B# }8 y2 {4 ?4 Z9 h0 g
象雄以西的拉达克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有自己的小王国。这一代是几条重要通道的交集点,从吉尔吉特(Gilgit)东北的山口, 红其拉甫山口 Khunjerab Pass和明铁盖达坂 Mintaka Pass 可以到北达当今中国的新疆地区,往西拐一拐就是通向阿富汗腹地的瓦罕走廊. 而从拉达克,西可达克什米尔谷地, 南下天竺,尼泊尔。 西南至象雄,吐蕃。今天的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就经过红其拉甫山口通往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Gilgit)。

! `, j4 q9 m/ T, V8 D
《新唐书》中的勃律就是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 勃律后来分裂为大小勃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Gilgit],大勃律在今克什米尔的巴尔提斯坦[Baltistan]
$ h+ M1 L. h9 X/ f) b
看下图(看大图)中的吉尔吉特[Gilgit],巴尔提斯坦[Baltistan],拉达克[Ladakh],红其拉甫山口 Khunjerab Pass和明铁盖达坂 Mintaka Pass,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

$ H  u$ _9 Y, O. [& w, j  x6 @" N" P& E
1 {  ~  P# O+ |0 F7 g8 Y# l2 p
明铁盖达坂山口
+ a; ?, T& Z" J8 b, K, l" `; I3 G

- G2 _! ~' j5 U/ J/ e
玄奘大和尚路过此地后(大和尚走的是瓦罕走廊)撰的《大唐西域记》提到过Moluosuo国,也叫Sanbohe, 与梵名“苏伐瞿罗”Suvarnagotra (意思是金子之国)的国交界,这“金子之国”也同 “女国”。 这“金子之国”,“女国“ 应该是指的象雄。后来在这一代建立的古格王国也是以盛产黄金而闻名。
6 v, M! X- T* ^: I, t3 b- n/ Q/ H* p0 j
象雄和拉达克以及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是啥关系,目前还不明朗。
% r9 }: I1 Y$ _% |1 f! J& j
著名藏学家杜齐教授认为:“象雄与印度喜马拉雅接界,很可能控制了拉达克,向西伸延到巴提尔斯坦(巴基斯坦)及和阗,并且把势力扩展到羌塘高原。总之,包括了西藏的西部、北部和东部。”

, I6 U* P8 V% L  o9 |% ?
拉达克以及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最早的居民是雅利安族的达鲁人。唐代新罗高僧慧超去国或由海道从中天竺到南天竺,再经西天竺、北天竺,周游迦叶弥罗、大勃律、杨同(羊同)、娑播慈国,直到吐蕃边,更遍访阿富汗、波斯,从托罗斯山进入大食(叙利亚)、小拂临(亚美尼亚)、大拂临(拜占廷)和中亚各国,再越过葱岭,在开元十五年(727年)十一月上旬抵达安西大都护府龟兹。慧超每到一地,便记下路程、风俗、语言、宗教、物产和国情。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有《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据慧超记载这一带的三国(指拉达克,大小勃律)都信奉三宝(指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和僧宝),三国以东的吐蕃没有寺庙,也不知道佛祖的教诲。但因为三国的人口皆为胡人,所以皆信教。也就是说这时候拉达克以及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的人口还是以雅利安人为主而与藏人有别。
1 k) ]  {4 A5 u: {- v9 [# o0 Z
反正吐蕃征服象雄以后,把这一代也一骨碌收了。(仪凤三年)“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为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旧唐书·吐蕃传》。

( Z. W; _0 X" f; @- K5 T
日本森安孝夫所著的《吐蕃在中亚的活动》一文中认为:“大概在松赞干布的末期到662年这个时期,吐蕃已经完成了对女国及勃律的‘臣服和怀柔’。
; T/ s! e- U- A% Q4 N
《新唐书》卷第二二一下西域传中载:“大勃律,或日布露,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本字因书内辨别不清无法显示),地宜郁金,役属吐蕃。万岁通天逮开元时,三遣使者朝。”
2 u1 Y7 u4 a) \- q1 P' n, w
《旧唐书》卷第一九八西域传载:“勃律国在罽宾吐蕃之间,开元中,频遣使朝献,八年,册立其王苏麟陀逸之为勃律国王,朝贡不绝。二十二年,为吐蕃所破。”
' T* [7 E* R0 x
但这样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唐帝国与吐蕃帝国争夺西域的主要战场。

' Z( x8 p7 o  T
《资治通鉴》卷第二一二第6752页载:“(开元十年)[八月]癸未,吐蕃围小勃律工没谨忙,谨忙求救于北庭节度使张嵩曰: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皆为吐蕃矣。嵩乃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蕃、汉步骑四千救之,昼夜倍道,与谨忙合击吐蕃,大破之,斩获数万。自是累岁,吐蕃不敢犯边。
1 n# y- d' H5 ?7 A8 Y. I7 H
《新唐书》卷第二二一下西域传对此事载:“开元初,王没谨忙来朝,玄宗以儿子畜之,以其地为绥远军,国迫吐蕃,数为所困。吐蕃曰:‘我非谋尔国,假道攻四镇尔。’久之,吐蕃夺其九城,没谨忙救北廷节度使张孝嵩……”。
8 z7 j! J; T6 Q! v6 i9 u: K9 h
据梁劲泰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与西藏
——————————————————————————————————————————————————————
唐代中印的通道很多,“依《释迦方志》卷四十一,共有三道,北道,由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经撤马尔罕南越铁门入吐火罗,顺喀布尔河进入北印度;中道,由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出葱岭,经昆都士南入北印度,此道还有克什米尔一线作为支线,车道,由长安经青海入吐蕃、尼泊尔到中印度,称为吐蕃泥婆罗道;三道之中,车道最近,是唐代新辟的中印交通捷径,通称中印藏道。……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还有一条支线,从拉萨通过噶大克沿印度河上游进入克什米尔,由吉尔吉特连接浦犁(塔什库尔干)。”⑤
" f9 x# |* e6 ]# f( P* y9 t
  从吐蕃的角度看,吐蕃当时是取道勃律,向北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直达西城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勃律向西转入印度⑥。这条通道不是按照今天的习惯路线,即从帕里越过喜马拉雅山,经卓木河谷到印度。因此,勃律地区是当时吐蕃西部通向西域和印度的必经门户,同时也是几条要道交叉的咽喉,所以才有“唐之西门”,“假道攻四镇”的记载。而且,开元十年在小勃律对吐蕃战争胜利后,便切断了吐蕃入侵西域的道路,“自是累岁,吐蕃不敢犯边。”
  大勃律与小勃律的分裂大约是在公元720年以后的事情,在此以前,大、小勃律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载:“又迦叶弥罗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勃律国。此属汉国所管。衣著人风、饮食言音,与大勃律相似。……其大勃律,元是小勃律王所住之处。为吐蕃来逼,走入小勃律国坐。首领百姓,在彼大勃律不来。”这个与大勃律决裂,反抗吐蕃,并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的小勃律王,可能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没谨王。因此,一位日本学者认为,大、小勃律的分裂,是在720年至722年间实现的。
——————————————————————————————————————————————————————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吐蕃王朝在公元734年便攻占了勃律地区。

- f+ ]8 ^8 Q/ j
又有勃律,在罽宾、吐蕃间……(开元)二十二年,为吐蕃所破。”《旧唐书·西戎传》“其年,吐蕃西击勃律,遣使来告急。上使报吐蕃,令其罢兵。吐蕃不受诏,遂攻破勃律国。上甚怒之。”《旧唐书·吐蕃传》。
在这背景下,成就了一代名将的远征。
! y2 q- ^: Z$ t  v( X) Q! n* d0 l% V) V2 M
唐,名将,高句麗人,高仙芝, 于747年,唐天宝六年, 越葱岭,达坦驹岭(今兴都库什山东端), 一举战败吐蕃取小勃律。这是一次传奇式的远征。 在此按下不提。

6 ^; I8 s1 M- ]
安史之乱以后,西域唐军内调, 吐蕃再次夺回此地。

4 g6 k, L: j+ X+ i. ]7 W& t
风转水流,N年后,吐蕃末代皇帝朗达玛居然是个信苯教的。 朗达玛下令灭佛。被杀。 天下大乱。朗达玛是藏语牛魔王达玛的意思。

; @# R$ i1 s- N1 `# D  V
842年,朗达玛被佛教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后,王妃綝拥立哥哥尚延力三岁的儿子乞离胡为赞普,王妃摄政。大臣不服,立次妃所生的遗腹子俄松。 连年争战,争夺王位,统一的吐蕃政权瓦解。
  e3 H4 ^) i6 E1 ?# Q8 h, k8 N
其中,俄松据有山南地区,905年,俄松被人毒死,其子贝考赞逃到日喀则,923年,贝考赞又被奴隶起义军杀死,之后,贝考赞长子扎西孜巴贝占据江孜地区,次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便率领部下逃亡到象雄割据, 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为妻.建立了政权. 并以"阿里"来泛指其所辖地域,阿里似由此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专名。由于大量藏人涌入,象雄地区包括拉达克随之藏化.
吉德尼玛贡将辖地分封给三个儿子,其中由长子拜吉日巴贡dPal gyi mgon统治西面的麻域Mar-yul(拉达克一带) 繁衍出拉达克王系;由次子扎西贡bKra shis mgon统治象雄,扎西贡的封地繁衍出古格、普兰、亚泽三个王朝(他的后代将地方再次分封下去);由幼子德祖贡lDe gtsug mgon统治桑嘎(Zanskar), 繁衍出桑嘎和毕蒂(后并入拉达克,现并入印度喜玛谐尔邦),因此统称之为阿里三围(三围相当于三个辖区之意)。

0 c' a0 D/ x. ?/ s
桑嘎(Zanskar)的位子。注意与拉达克(Ladakh)本土隔了一道山

1 ~/ J: K+ I- |/ i
喝一口水。2 h) i2 j3 n: @  M+ a9 @

+ j8 T: T' P  F( G
& P: ^# b- M  f1 _. s  M0 _2 N$ ]6 Q$ W+ `

( B1 F" N5 X2 g$ q  i  W: j6 z* O' U$ [8 R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9 捐资 +2 学识 +1 收起 理由
大地窝铺 + 4
煮酒正熟 + 5 + 2 + 1 图文并茂的好文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1-8-4 12:04:58 | 只看该作者
    先来没几天~~~欢迎一下哈:)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1-8-5 05:08
    嘿嘿,煮酒兄你这就不知道了,俺这蚱蜢可是到处乱跳地。  发表于 2011-8-4 13:05
    一定一定!  发表于 2011-8-4 13:03
    清谈啊~~~小蜢也时常去俺们茶棚贴个歌啥滴:)  发表于 2011-8-4 12:12
    你们... 在一个山头混过?  发表于 2011-8-4 12:0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1826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1-8-4 14:24:43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花!谢捧场!俺都不好意思了,嘿嘿。  发表于 2011-8-5 05:0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1-8-5 00:4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1-8-4 12:08 编辑 $ L( l9 `  X* y, |/ x7 V1 }

    ( W/ r/ l& ?  L9 @4 R& w' _回复 草蜢 的帖子% u+ T, ?8 N0 i4 c1 e. ^0 X

    ' W( k% w( u8 [/ x8 \& f先来刚半个月,排在山菊花后面欢迎哈。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1-8-5 05:08
    不知道呀  发表于 2011-8-5 03:06
    Who is 山茶花:)  发表于 2011-8-5 01:06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5: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草蜢 的帖子* ]  E# q; [1 W

    ( j& H+ N* X& H3 h" E1 m补充一下哈!7 v' F- @5 ?/ o: G5 A. d
    # P7 @. M2 [/ U
    我在写象雄部分时,居然没有想到去查一下百度百科。真是忽略了。; n8 ]* k% V) ]

    2 f; z" a1 W% @7 ^与松赞干布同一时代象雄王Lig-myi-rhya,中文为李迷夏。松赞干布以王妹赛玛噶妻象雄王。
    1 H9 C( u5 a* P* @
    / o2 C0 h! \0 x( u百度百科详细地描写了象雄的兴衰
    8 Z6 m( |+ c2 |, R5 x' C6 V-------------------------------------------------------------------------------------------------------------------
    * A  ~, _2 i+ }' R8 k象雄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了关系。贞观五年十二月,象雄朝贡使至唐,十五年,闻中国威仪之盛,乃遗使朝贡。太宗嘉其远来,以礼答慰焉。象雄在吐蕃王朝建立前,为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大国,文化发达,人口众多。松赞干布之世,以王妹赛玛噶妻象雄王,象雄妃李特闷嫁松赞干布为妻,吐蕃与象雄结成联盟,以和亲达到互不侵犯之目的。; e3 M% L* N, J# |( W2 w
    4 ~( s3 N/ j, E4 ^" t" T' n) ]
      公元六四四年,松赞干布之妹赛玛噶被象雄王冷落。这表明象雄强于吐蕃,对吐蕃王室有轻视之举。赛玛噶寄给王兄松赞干布一头巾的绿松石,其意,王兄若能征服象雄,可率兵前来,头饰绿松石,显示出男子汉的勇气。若畏象雄,则头戴头巾,以示弱女。在王妹的激励下,松赞干布发兵攻打了象雄,是年,吐蕃发兵杀了象雄王李聂秀,将一切象雄部落均收为吐蕃治下,列为编氓。至此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六五三年吐蕃以布金赞·玛穷任象雄之“岸本”,征收象雄部的赋税。% @; H; v! ?; Y- N" @

    % P) J! A6 n/ f( F+ L  公元六七七年以后,象雄叛服无常,到八世纪中叶,赤松德赞时期,才完全消灭了象雄,据说赤松德赞硬攻象雄不克,于是用计巧取。当时,象雄王共有三妃,最小的名叫故茹妃朗准来,年方十八。吐蕃法臣派拉朗来珠,带一野牛角沙金,献给朗准来,说道:“朗准来你这等人,只做了象雄王最小的妾,按理当为王妃王后,对此,吐蕃王也为你不服气。你是否有挽救的办法了,若有,待事成后,你可做吐蕃王的正妃,吐蕃王定会将所辖土地的三分之二,赐你为酬谢”。朗准来回答道:“象雄王有遮天盖地的重兵,必然不克,只有一升许的军旅。如果面对面攻打,必然不克,只有巧取才是”。接着又说,“象雄五半月后,与王室众眷属前往黄牛部苏毗静雪地区,就在途中等候杀之。一切内应由我承担。”根据朗准来的计策,吐蕃军队埋伏在色穷和洞穷两地之间(即今腊仓地区的色普和同普地方),待两王相会时,吐蕃兵突然袭击,杀了象雄王。吐蕃以一万之军,战胜了象雄十万之众,这一以少胜多之战役闻名遐迩。从此象雄再无叛乱之举,完全归顺在吐蕃治下。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12 20: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11-13 22:35:32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1-8-5 05:12
    * ?  `; N& @( a1 ]6 e" ^回复 草蜢 的帖子
    9 h7 ?8 S3 ]5 p. D$ B2 n& b. |, D8 S% Y1 {7 k: \! A8 H
    补充一下哈!
    7 Z  ^7 I6 n( S2 y: \) X6 x) m( g
    没了?不填坑吗?

    点评

    一口水喝了两年啊  发表于 2013-11-14 00: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01:50:27 | 只看该作者
    猪头大将 发表于 2013-11-13 22:35
    + v* w* k, p$ C+ t1 _+ l) E' n8 X没了?不填坑吗?
    % H7 {* C3 m+ u1 l9 J7 {
    第二篇在这里:% @% `3 y+ D+ T7 q4 r3 g2 o' q
    3 Y) B* \7 c$ d" V+ Q3 C
    中印边界西线争端的来龙去脉 2 象雄复兴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2-24 06:47
  • 签到天数: 640 天

    [LV.9]渡劫

    8#
    发表于 2013-11-14 12:31: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文章最后写完没有?到8后面没有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00:30:20 | 只看该作者
    dashanji 发表于 2013-11-14 12:31 0 Y& w- j' R' Z: U) H* k: F+ P4 i
    这个文章最后写完没有?到8后面没有了?
    , P7 D% I7 N( ]- R
    后面,改名了:$ V: w# G( q0 Q4 S' m) K4 [

    - R4 J7 W( _$ `& j+ E0 g% e: E3 I: A草蜢版草原帝国:从中亚到朝鲜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3-29 00:17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

    10#
    发表于 2013-11-15 01:47:3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好文!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1 12:29 , Processed in 0.04146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