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史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七:争夺北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1#
    发表于 2012-10-9 01:04:41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10-9 00:24 0 `$ p* _* h/ w' _) C8 X
    可以娶个能喝的老婆,改善一下嘛。。。
    + k( n. S5 [) f" x0 M
    完蛋,不久前刚刚娶过老婆了,虽然看不出来一点点能喝的迹象,倒是很会在酒桌上偷奸耍滑躲酒,这也不错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2#
    发表于 2012-10-9 01:07:13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10-9 00:57
    " z3 [- S0 S% f5 A; L  X加压肯定是现代工艺了。现代工艺的啤酒不过才两百来年。
    ! b, z! O& b! s2 y) l1 q) c4 m. w. p
    广义上,不经过精馏的酒都叫做啤酒。我尝过的是 ...
    0 V( v3 i, p" n) U3 Z
    哦,我刚才专门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的啤酒定义,说是因为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呢。那广义上说我喝的也算一种啤酒了,我喝的是孝感米酒那样的米酒,只有发酵没有蒸馏什么其他工艺的
    0 a# |3 t- X! g8 e: x; Y感觉只要有点酒精,有糖分,应该就味道不错,那个原始高粱酒大概是酒味甜味太薄,乱七八糟的味道太大了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3#
    发表于 2012-10-9 01:1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2-10-9 01:20 编辑 8 E. g& j5 C2 V& S
    晨池 发表于 2012-10-9 01:07
    6 }, g  N# n' I! H! }哦,我刚才专门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的啤酒定义,说是因为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呢。那广义上说我喝的也算一种啤 ...
    0 x0 ^' b7 L2 Y4 f

    % R: s: u7 W. k. L" x2 W在能够耐压的啤酒瓶发明之前,啤酒自己产的那点二氧化碳是待不住的,喝的时候早没了。# V  A8 |4 G- S' z

    9 O) K5 s5 v1 N( j3 W% c那个非洲原始工艺的高粱酒,闻一下就够恶心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1:35
  • 签到天数: 1485 天

    [LV.10]大乘

    24#
    发表于 2012-10-9 08:58:37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10-9 00:17 + m, G6 B% {# M. e- j1 o. o; b
    Better not。。。 有这种基因缺陷的人,身体无法完全降解乙醛 -- 甚至完全不能降解,所以会遭受更大的危 ...
    5 e& J& o2 s+ [: c! X
    我很少喝酒的,喝得话也喝得不多,尿酸高之后,连啤酒都不喝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1:35
  • 签到天数: 1485 天

    [LV.10]大乘

    25#
    发表于 2012-10-9 09:02:25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2-10-9 00:43 7 H  b- x4 H) J% G  f
    好像不是苦的,我要下次喝啤酒的时候确认一下,哈哈。我记得喝菠萝啤的时候,麦芽味很香,但是啤酒的似乎 ...

    - g3 g7 t5 d: M; F/ y; H3 G6 W, }% k菠萝啤不算啤酒了,啤酒饮料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6#
    发表于 2012-10-13 07:58: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10-9 01:18:53 5 h+ A. x0 s3 V

    ' Q' X- e. f& _
    8 y" ?3 e8 ]  y) X. ?9 S0 y1 q在能够耐压的啤酒瓶发明之前,啤酒自己产的那点二氧化碳是待不住的,喝的时候早没了。
    9 z/ w2 e) L+ N7 R+ |8 e$ o% N3 x1 f
    那个非洲原始工艺的高粱酒,闻一下就够恶心了
    9 }6 T* i/ {: }# a
    最后一句话,瞬间把我对原始工艺的幻想敲灭了
    ( V: M# [: l' s! Z$ @1 W来自:爱吱声 Android客户端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7#
    发表于 2012-10-13 08:0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10-9 09:02:25
    / ~" E# h3 J2 H/ y; s9 u/ z# f8 w/ ?0 |* m4 s% P2 @
    菠萝啤不算啤酒了,啤酒饮料而已。
    3 m. S8 M$ s5 ]7 D
    好喝是硬道理,还是有点酒精含量的嘛,一听下肚以后就会觉得有点晕乎乎,如果是啤酒一听下肚就该睡觉了  V; g( {! s% {% q( l" s* C7 Q
    来自:爱吱声 Android客户端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21:21:14 | 只看该作者
    2. 杀戮场1 s. p( Q6 J' [6 w! F1 T. p: v5 L

    2 [- m( \% M, a- T英法两国对北美的争夺持续了一个半世纪。最初两国殖民者还要面对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及瑞典人的挑战,各股欧洲实力为了稳固扩大自己的地盘,不但相互争斗,还同印第安部落厮杀。接连不断的流血事件成了殖民地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老百姓持枪自卫的传统一直保留到今天。在十七世纪的三次英荷战争中,英国人攫取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而英法两国分别遏制了西班牙势力的北上图谋。到十八世纪中期,北美成了英法争夺霸权的大舞台。
    , i* @3 H. r& c/ f" c2 v9 r2 b$ r
    % \2 L$ l/ A% j  w英国殖民北美的努力始于伊丽莎白王朝。1584年,航海家拉利获得皇家特许,组建弗吉尼亚公司。次年拉利在今天的北卡罗莱纳州海外罗阿诺克岛(Roanoke Island)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由于缺乏谋生手段,这块殖民地仅仅维持了三年就饿死一大半,幸存者投奔了印第安部落。1604年英国和西班牙达成和平协议,英国殖民者终于可以重返北美。1605年伦敦的一帮投资者另外组建普利茅斯公司,向英王申请皇家特许。詹姆斯一世不偏不倚,为两个公司划定北美的势力范围,北纬34度至41度之间划给弗吉尼亚公司,北纬38度至45度之间划给普利茅斯公司,中间重合部分由两公司共同发展。7 ~- L4 q9 r$ H( J( W

      R8 j0 \( }7 ^  Z' _9 j# V9 B0 z1607年,两个皇家特许公司同时向北美派出殖民探险队。普利茅斯公司在肯内贝克河的殖民地仅支持了一年便告失败。弗吉尼亚公司建立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忙于寻找金银矿藏,不事生产,也几乎灭亡,传奇人物史密斯船长(Captain John Smith)组织人耕作,才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尽管如此,詹姆斯敦依靠本土的海运供给勉强维持,三分之二的殖民者在最初五年里死去。北美殖民地的经营惨淡让弗吉尼亚公司濒临破产,多亏一个奇人力挽狂澜,奠定北美殖民地的基业。
    4 R( q8 G6 u3 f
    8 Q$ K# L/ N; h% ^8 i0 e, i此人名叫约翰·罗尔夫(John Rolfe),1610年抵达詹姆斯敦时,带来一包烟草种子。此前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一直垄断烟草种植,而北美的气候也不适合优质烟草生长。罗尔夫成功地将南美烟草与本地烟草杂交出优良品种,然后大力推广。烟草种植需要极少的投资,简单的工具和设施,收获加工过程虽然费时费力,却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因此非常适合殖民地经济。1621年以后,詹姆斯敦向英国每年出口烟草35万磅,价值五万英镑,彻底扭转了弗吉尼亚公司的财务困境。然而种植烟草七年之后地力便会耗尽,迫使殖民者不断扩张领土,同当地印第安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 a8 j8 m0 y  r6 F! E7 N7 a
    8 l4 R- N1 _. t, u罗尔夫最出名的事迹却并非首创烟草种植。1614年,罗尔夫娶了森纳康马卡(Tesenacommacah)部落联盟首领波瓦坦(Chief Pawhatan)的女儿为妻,她便是宝嘉康蒂(Pocahontas),迪斯尼动画片《风中奇缘》和好莱坞大片《新世界》的女主角。( J6 V8 P/ y* {! o8 v+ A2 G6 d

    ! b2 x* \/ N( B. E& A. ?/ `5 e  V7 m ' f+ L$ v' r0 i9 D; q
    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绘制的宝嘉康蒂肖像
    & M+ D% Y! s1 Z! \
    9 e# ]3 B6 l' Y6 o波瓦坦统治着三十个部落,总人口约14,000,是北美东南部实力最强的印第安部落联盟。詹姆斯敦建城三年以后,英国殖民者和印第安部落之间便爆发战争,双方互有伤亡。1613年,英国殖民者诱捕了宝嘉康蒂,将她作为人质关押在詹姆斯敦。1614年,詹姆斯敦总督托马斯·戴尔率兵攻入波瓦坦的都城,逼迫他接受和平条款,并答应把宝嘉康蒂嫁给罗尔夫。1616年罗尔夫携妻子返回英国,弗吉尼亚公司将宝嘉康蒂作为印第安皇帝之女隆重推介给英国大众。宝嘉康蒂名噪一时,受到英王的接见,以及达官贵人的殷勤款待。1617年,罗尔夫携妻子踏上归程,然而海船还没有驶出泰晤士河,宝嘉康蒂便身患急病,上岸治疗无效,死在丈夫的怀里,年仅22岁。
    6 `" H) D/ d9 @: [: L+ ?, u
    1 @- W. U( r, n: W8 x1 H由于波瓦坦和罗尔夫的翁婿关系,英国殖民者和印第安人安享了几年和平,然而根本矛盾并未得到解决。1618年波瓦坦去世,他的弟弟奥普陈卡诺(Opechancanough)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开始致力于驱逐英国殖民者。1622年,奥普陈卡诺发动突然袭击,印第安武士扫荡詹姆斯河两岸的英国定居点,一天之内弗吉尼亚殖民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遭到屠戮,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很多村庄被纵火烧成白地。剩余的七百余殖民者毫不气馁,立刻组织自卫反击,焚烧印第安人的玉米地,并逐个攻击印第安村庄。英国人的策略相当有效,第二年奥普陈卡诺便派人求和。双方择地进行和平谈判,睚眦必报的英国人在酒里下毒,大约两百名到会的印第安人被毒死,另有五十人被杀。奥普陈卡诺只身逃脱。
    ' @0 F& v$ c8 d6 t! v2 _

    ) H4 C* h. S8 ^. r* W4 o
    $ W( S1 g8 D6 C- B6 x) N+ L英国殖民者描绘的詹姆斯敦大屠杀
    9 ]- f$ }) ~% Q( _8 J; m9 A0 e0 C6 T. s7 x7 L6 o2 V0 u+ ?
    虽然英国殖民者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巨大的军费开销却导致弗吉尼亚公司的破产。英王詹姆斯一世收回皇家特许,直接派人管理弗吉尼亚。1644年,九十岁高龄的奥普陈卡诺再次发动突然袭击,屠戮英国殖民者五百余人。此时的弗吉尼亚人口已逾五千,抗打击能力今非昔比。弗吉尼亚总督伯克利(William Berkeley)立刻调集民兵发动反击,次年攻入奥普陈卡诺的都城,将他擒获处死。森纳康马卡部落联盟随即瓦解。
    ' {, `1 z8 Y* L7 Z5 I: ~* Z; a8 {3 b
    弗吉尼亚殖民地靠烟草发家的同时,北美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殖民地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自从1620年一群清教徒乘坐海船“五月花”在鳕鱼角(Cape Cod)登陆,大批清教徒逃离英国的宗教压迫,来到北美建立自己理想的新家园,相继创立马萨诸塞湾、纽黑文、康涅狄格、普利茅斯等殖民地。1643年,四块殖民地联合起来组成新英格兰联盟。事实上新英格兰的殖民者只有少数是虔诚的清教徒,大多数英国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是为了上帝,而是为了鳕鱼。
    7 U1 V& f( q4 r/ r# Z% |. S0 ~7 V9 C3 o
    从马萨诸塞到纽芬兰的北美近海盛产鳕鱼。欧洲中世纪饮食文化里鱼的地位卑微,是下等人的食品。曾经来此探险的史密斯船长高瞻远瞩地写道:“不要因为鱼的卑微而心生厌恶,捕鱼业提供的财富不亚于圭亚那和廷巴克图的金矿,而相比之下更稳定可靠,成本和风险更低。”捕鱼业迅速成为新英格兰的经济支柱,每年向英国出口数十万桶咸鱼。经济发展带动人口增长,到1640年新英格兰总人口已逾两万,远远超过弗吉尼亚。资本主义和新教道德的完美结合是新英格兰繁荣昌盛的关键。
    9 U) K% m+ N/ u3 H. Y$ S: _: @* {0 r( j; n
    然而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一样,必须和当地的印第安部落争夺土地资源才能发展壮大。皮夸特(Pequot)曾经是新英格兰地区实力最强的印第安部落,鼎盛时期总人口16,000。然而1633年一场瘟疫消灭了八成的皮夸特人口,改变了新英格兰族群之间的力量对比。1637年,皮夸特人和新英格兰殖民者之间的长期积怨升级为全面战争,印第安武士袭击数个村落,大约三十个殖民者被杀。新英格兰殖民当局立刻还以颜色,派遣梅森上尉(John Mason)带领90个民兵和数百印第安盟友突袭皮夸特人营地密斯提克。梅森抵达时正逢皮夸特酋长率领几百人出门远征,密斯提克只有七百老弱妇孺。梅森下令纵火焚城,不许一人漏网。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密斯提克大屠杀”(Mystic Massacre)。英国殖民者的印第安盟友对梅森的心狠手辣大为震惊,愤然离去,其中的纳拉甘塞特人多年后反戈一击,加入敌对阵营。- u* ^& l: V- i8 o3 x

    ( ~/ \+ f5 s+ w& t1 e
    5 B5 Z, u' P( C1 F3 w" C( Y梅森上尉召集民兵,准备突袭密斯提克7 D; ]5 l1 B: q& \& Q( d% h* M  O
    $ Z2 o$ T  o* i  e3 O
    7 T; D. o# [1 A  u# X. z
    密斯提克大屠杀
    : W( Q# H0 |+ N2 }* K6 f+ t* L- W! T9 V( k$ d: t. Q6 W& ^
    1675年爆发的“菲利普王战争”是新英格兰殖民史上最大的灾难。这年夏天,英国殖民者称为“菲利普王”的印第安领袖梅塔科迈特(Metacomet)联合多个印第安部落揭竿而起,袭击新英格兰各地,不但摧毁了康涅狄格河谷上游十三个殖民城镇,还深入新英格兰腹地,将罗德岛首府普罗维登斯烧成白地,并险些攻下普利茅斯城。新英格兰到处狼烟滚滚,乱成一团,殖民者朝不保夕,胆战心惊。然而印第安人的弹药缺乏补充,攻势很快难以为继,而新英格兰殖民当局依靠人数和武器的优势逐渐反败为胜。1676年8月,新英格兰民兵找到了梅塔科迈特的藏身之处,将他击毙,胜利结束战争。
    8 I( [8 g! w8 b4 y) y" u7 _/ S/ }! ~+ |9 I# R0 }0 `
    “菲利普王战争”中大约有一千英国殖民者和三千印第安人丧生。新英格兰的军费开支高达十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一个殖民者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只有二十英镑。新英格兰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需要数十年的重建才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这场战争给当地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青壮一代几乎丧失殆尽,此后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抵抗。
    & N" k/ @2 ~9 @/ \' s- ?  S9 s7 |: E2 i8 R- d  q
    欧洲人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却不是火枪,而是病菌。欧洲殖民者如同中世纪传播黑死病的老鼠,将天花、流感、伤寒、白喉等病菌带到这块新大陆,制造了一个种族清洗的杀戮场。日后纳入美国版图的北美疆域里,印第安居民在1500年大约有两百万,1700年就减至75万,1820年更减至32万。对于欧洲人来说,瘟疫的灾难性后果正说明上帝站在基督徒一边。用卡罗莱纳总督阿克戴尔(John Archdale)的话来说:“消灭印第安人给英国人腾地方,这显然是上帝的安排。”4 {; ^0 x9 T* q- B
    # s# H4 ]% B3 ]  M8 ~' ^% n
    原住民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殖民者可以取而代之,这片土地名义上依然属于英王。自从北美殖民地站稳脚跟,便成为斯图亚特王朝笼络亲信的馈赠。查理一世将马里兰封给巴尔的摩男爵。查理二世出手尤其大方,把纽约封给自己的弟弟约克亲王,把卡罗莱纳封给身边的八个宠臣。查理二世的大手笔莫过于将宾夕法尼亚封给威廉·潘恩(William Penn),用以清偿欠他父亲的16,000英镑借款。潘恩因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地主,领地面积超过爱尔兰。1682年,潘恩手持皇家特许,乘船登陆北美,在特拉华河谷地建城一座,取名“费城”(Philadelphia)。
    & K1 w5 T) z6 s3 E! A! Q% D' _( C( n' |, z, Y. Q: G
    然而宾夕法尼亚并非一块无主之地,此时依然居住着数万印第安人,潘恩的皇家特许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废纸一张。潘恩是教友派信徒,明白和气生财的道理,登陆不久便和当地印第安部落订立条约,承诺和平共处。伏尔泰称赞这是“印第安人和基督徒之间订立的唯一一个双方既没有发誓也不曾背弃的条约。”潘恩开风气之先,此后五十年宾夕法尼亚成为世外桃源,欧洲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潘恩因此能够从印第安人手里廉价购买大片土地,然后转手倒卖给欧洲移民,扮演了大地产商的角色。5 G5 b0 G% D  Y5 w  V
    $ N  n$ e1 {( o+ }1 `
    潘恩死后,两个儿子约翰·潘恩和托马斯·潘恩继承家业,立刻丢掉了父辈的优良传统,巧取豪夺印第安人的土地。1737年,潘恩兄弟声称五十年前父亲和特拉华部落敲定一桩土地买卖,然后伪造地契要求印第安人兑现。地契表明,这片土地的起点是特拉华河和利亥河交汇处,向西北延伸步行一天半的距离。特拉华酋长拉帕文索(Lapawinsoe)估计步行穿越宾夕法尼亚丛林一天半的距离不会超过30公里,基于对潘恩家族的信任,认可了这份伪造地契。没想到潘恩兄弟派人在丛林里开辟一条通道,然后重金聘请宾夕法尼亚最能跑的三个人,其中一人一天半之内走了60公里。潘恩兄弟据此要求特拉华部落移交120万英亩的土地,面积相当于罗德岛,而买价仅为400英镑。特拉华部落几天之内丧失了世代居住的所有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集体向西北迁移。这就是著名的“步行购地案”(The Walking Purchase)。特拉华人从此认清了英国殖民者的真面目,后来在战争中反戈一击,替法国人冲锋陷阵。
    8 V! O8 i0 \' d6 M: ^
    : b/ N' f5 e) Q% u# g4 E宾夕法尼亚如火如荼的圈地运动着实让弗吉尼亚眼红心热。然而弗吉尼亚南面是卡罗莱纳,当年查理二世沿北纬36度半划定的界限神圣不可侵犯;东北面是马里兰 - 拥有十八万殖民者的百年老店;西北面是费尔法克斯勋爵在杉安道河谷(Shenandoah)五百万英亩的领地。弗吉尼亚夹在这个铁三角中间,无论向哪一边扩张都会遭到强烈反弹。一帮权贵们殚精竭虑寻求发展大计,决定跳出条框限制,进军俄亥俄谷地。1747年,弗吉尼亚政务院主席托马斯·李(Thomas Lee)组建了俄亥俄公司,争取到皇家许可,在俄亥俄河岔口(今天的匹兹堡附近)圈地二十万英亩,移民一百户,并修建堡垒一座。: s% p4 h6 j3 v, W$ ^
    9 l0 f8 `$ T9 G  K  t3 H
    俄亥俄公司的股东名册由英国首席海军大臣贝德福公爵和英王任命的弗吉尼亚副总督丁韦迪(Robert Dinwiddie)等权贵领衔,包含一大批弗吉尼亚的土豪乡绅,其中有一位名叫劳伦斯·华盛顿的本地才俊凭借战功获得弗吉尼亚民兵副司令的头衔,娶了费尔法克斯勋爵的侄女为妻,当选众议员,跻身上流社会。仰仗长兄的裙带关系,华盛顿家的老三脱颖而出,得到副总督丁韦迪的赏识。1753年2月,丁韦迪任命这个年轻人为民兵营长,尽管他没有半点军事经验。8 Y9 b: P" y' X  x- Q% {, v
    + e; c0 }9 o" M' A5 s) |
    年仅21岁的乔治·华盛顿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 w, B7 ]6 F; M5 ]) C! f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2 学识 +12 收起 理由
    MacArthur + 10 + 3
    老芒 + 10 + 5 精彩
    橡树村 + 8 + 4
    燕庐敕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0-13 22:18:12 | 只看该作者
    歪楼提问:加拿大是怎么来的?
    ; y5 _' `! \" g! B$ d! \$ K; A" ^) ^0 _
    加拿大是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被分离出去的保皇党领地吗,还是原来英国的殖民地中13州和加拿大本来就是分治的两块。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01:02:50 | 只看该作者
    Salmon 发表于 2012-10-13 22:18 , z* q: w5 f1 c$ i) j4 ^% e* u& n
    歪楼提问:加拿大是怎么来的?8 S. G) W" s( J7 d! G) ]+ }
    ( X: |* k9 U4 e7 a( K' i% R6 z+ x8 S
    加拿大是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被分离出去的保皇党领地吗,还是原来英国的殖民地 ...
    / a; N& w% Z- S  j' x# y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分为十八个省,其中十三个省独立创建美国,没有参加独立的省份是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新斯高沙、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后来成为加拿大的组成部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10-14 10:00:29 | 只看该作者
    写到这儿,题目会不会从“大英帝国的崛起”变为“美帝国主义的崛起”了?
    8 e9 N3 R/ K, G$ m! i* I( a+ R% y3 z& D7 R, ~+ i: F

    , d& P$ N$ B8 j2 j

    点评

    21岁的美国版汪精卫正式登场。  发表于 2012-10-15 15: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10-16 06:54:31 | 只看该作者
    Salmon 发表于 2012-10-13 22:18 . v; J/ T) o- O; W0 O' @% \- j2 Z
    歪楼提问:加拿大是怎么来的?7 E1 o! N% ?+ _  W* P* p% H' Y
    : V$ X, R5 _2 b, I2 g- K
    加拿大是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被分离出去的保皇党领地吗,还是原来英国的殖民地 ...
    & T" g0 ^! @: _* ^8 V3 r
    请参考俺以前的日志美加人民是一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08:11:31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10-14 10:00 1 C# k! v& |) {# N
    写到这儿,题目会不会从“大英帝国的崛起”变为“美帝国主义的崛起”了?

    ) C+ m$ ~7 {# i2 |. ]+ c5 H* p( J英帝依然是主角,美帝只不过跑一趟龙套。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9 08:11:51 | 只看该作者
    ( A9 ^9 y' j& A; z
    3. 殖民者华盛顿; k( i' \1 J1 ^# B1 b
    3 S! Z: g& p# t

    8 h! c* P2 u6 t& D4 v5 H  s- R" b十八世纪中叶,俄亥俄河谷居住着特拉华(Delaware)、明戈(Mingo)、肖尼(Shawnee)等印第安部落,原木镇(Logstown)是该地区最大的印第安聚居区。易洛魁联盟名义上对俄亥俄谷地各部落拥有宗主权,实际上极少干预地方事务。俄亥俄河谷是传统皮毛产地,宾夕法尼亚最大的皮毛商克朗(George Croghan)从1743年开始就在这一带活动。为了争夺货源,克朗结交当地印第安部落,怂恿他们袭击法国商人,挑起事端。新法兰西当局争锋相对,1749年派遣一支远征军进入俄亥俄谷地宣示主权。1753年,法国人开始在该地区修建堡垒,并派驻守军。0 C9 f, k! J- I: I2 V7 W

    6 T4 D* U. r4 ]俄亥俄公司刚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了50万英亩土地,正准备大规模移民,法国人的举动显然构成巨大威胁。弗吉尼亚副总督丁韦迪生怕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连忙请示英国政府。伦敦发回的指示是派遣使者跟法国人交涉,要求对方撤出俄亥俄谷地。丁韦迪挑选的使者正是乔治·华盛顿。这个选择令人诧异。华盛顿此前值得一提的经历不过是替费尔法克斯家族测量土地,因此跑遍了弗吉尼亚西陲边疆。华盛顿年轻气盛,没有半点外交谈判的经验,显然不是这项使命的最佳人选。丁韦迪大概已经预料到法国人绝不会让步,华盛顿此行不过是个官样文章。
    8 j  C' v2 E2 \- g, x, E9 g& ^# m( o; z- G

    * |) b: Y/ n9 v% R& D3 Z% n7 `0 u+ N楞头青华盛顿
    , @/ G* L4 z9 Z
    . U- e3 h! [4 \; F7 J5 M% C' O
    1753年10月底,华盛顿从弗吉尼亚首府威廉斯堡启程,一个月之后抵达原木镇,在此逗留一个星期,与各印第安部落酋长会谈。明戈部落酋长塔纳格里森(Tanaghrisson)多次询问华盛顿此行的目的,都被华盛顿含糊其辞搪塞过去。倘若塔纳格里森看到华盛顿携带的书信,定会大吃一惊。这封信开门见山地宣称:“众所周知,弗吉尼亚殖民地以西、俄亥俄河以北的土地,乃是大不列颠王国的财产。”
    / X+ e/ I4 d( A! C# G! I4 G4 x$ j $ w* r$ b% \8 ?) U
    未来的美国国父对待印第安盟友的态度如此两面三刀,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几年以后华盛顿开诚布公地表明了自己对印第安人的看法:“他们根本没有人性,只是徒有人形。”这样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不会对俄亥俄印第安人的福祉有丝毫挂念。或许是因为青涩年华的华盛顿不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看法,和他会见的印第安人大多心生恶感,肖尼、特拉华等部落酋长相继拂袖而去,最后只有塔纳格里森自告奋勇,带领三名勇士亲自护送华盛顿前往法国据点勒博夫堡(Fort LeBoeuf)。3 J. Z3 ~  _+ i" h9 b& T

    # O( e. _9 U0 \) P0 t; l: j1753年12月11日,华盛顿一行人抵达勒博夫堡,得到法国指挥官勒加杜尔(Jacques Legarduer)的礼遇。勒加杜尔年过半百,在加拿大边陲地区服役三十年,华盛顿在他面前无异于楞头青,言行举止都让他觉得好笑。对于丁韦迪的外交照会,勒加杜尔非常有礼貌地予以拒绝。华盛顿仔细观察法国人的军事部署,并作详细记录。老谋深算的勒加杜尔盛情邀请塔纳格里森逗留数日,以法国白兰地款待,期望说服他改换门庭。所幸塔纳格里森跟法国人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勒加杜尔的图谋没有成功。
    . F! {% n; q3 m! O
    , [: Q9 D& O' u一个月之后,华盛顿返回威廉斯堡向丁韦迪述职,递交一份六千字的报告。丁韦迪很快意识到,单凭弗吉尼亚一省之力根本对付不了新法兰西的扩张。1754年1月29日,丁韦迪同时向马萨诸塞、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等七省总督发出呼吁,请求他们派遣援军,帮助弗吉尼亚抵抗法国势力的入侵。这将是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有史以来第一次联合军事行动。为了争取英国政府的支持,丁韦迪将华盛顿的报告全文发表在《伦敦杂志》,年轻的华盛顿一下子成为名噪一时的公众人物。
    % L7 {0 v# N# T$ ^9 n. e $ B2 U, E* B. \( x0 t
    2月14日,丁韦迪在弗吉尼亚议会发表演讲,敦促议员批准两万英镑的紧急拨款,以招募民兵,抵御外敌。弗吉尼亚议会最终同意拨款一万英镑,组建一个四百人的省民兵团派驻俄亥俄谷地。丁韦迪大失所望,因为一万英镑只够支付民兵团七个月的军饷。其他各省反应冷淡。教友派控制的宾夕法尼亚议会以铢锂必较著称,自从殖民地创建以来还没有批准过一个子儿的军费。这次眼看着战火要烧到自己家门口,议员们强忍割肉之痛,同意拨款一万英镑,但无法决定这笔钱从何而来,议案最终胎死腹中。丁韦迪望眼欲穿,结果到三月底只有北卡罗莱纳送来一万两千英镑。. a+ N: N/ m5 B# |

    ; I3 W, F% ]: q与此同时,丁韦迪的招兵工作举步维艰。弗吉尼亚的民兵数量接近两万人,但由各县控制。丁韦迪本打算征调地方民兵,但四处碰壁,因为各县拒绝派遣自己的民兵出境作战。丁韦迪寄希望于招募志愿者,然而布告张贴一周以后,应征者寥寥。2月14日,丁韦迪宣布从俄亥俄公司调拨20万英亩土地用于安置志愿兵,来者依然屈指可数。到3月8日,拥有17万青壮年男子的弗吉尼亚,只有23人响应号召,报名参加省民兵团。+ B# [8 u$ F% j3 ~

    2 s2 q5 \; \+ g1 C( I( t& Y! I3月15日,华盛顿接到丁韦迪的中校委任状,出任省民兵团的副团长。华盛顿对自己的部队相当不满意,他发现绝大多数志愿兵是“浑噩散漫的无产者,很多人没有鞋袜,没有衬衣,甚至连外套都没有。”4月18日,华盛顿率领159个民兵和11个军官启程出征俄亥俄谷地。丁韦迪痛切感到兵力不足,派人携带重礼前往印第安各部落,邀请他们带领援军齐聚温切斯特。丁韦迪在温切斯特等了十六天,结果连一个印第安人的影子也没见到。
    + i% T+ T$ c9 r6 U . N  }' A# r: y6 M8 j  K3 c, E, B
    4月17日,法国人先下手为强,出动六百余人占据了俄亥俄公司修建的乔治亲王堡,驱逐守军四十余人。法国人随即拆毁简陋的乔治亲王堡,修建一座六角形欧式要塞,取名“杜吉斯尼堡”(Fort Duquesne)。五月下旬,华盛顿的小部队前进至“大草地”(Great Meadows),此地位于杜吉斯尼堡东南80公里。华盛顿听说法国兵力多达八百之众,决定在此安营扎寨,静观其变。民兵团长弗雷上校(Joshua Fry)带领百余民兵赶来增援,不幸在途中坠马身亡。丁韦迪命令华盛顿代理团长之职。事实证明年轻的华盛顿根本无力挑起这副重担。
    8 p2 g! y8 c; c1 Y$ Q0 m) D
      R, ]0 l2 l7 P& h* F5 |& q9 L* ^5月27日,华盛顿接到塔纳格里森送来的情报,一队法国兵在八公里之外宿营。华盛顿立刻带来百余民兵赶去和塔纳格里森会合,两人决定发动突袭。次日清晨,华盛顿带人包围了正在酣睡的三十余名法国兵。一个法国兵发现敌情,开枪示警,华盛顿立刻下令开火,战斗持续十五分钟,这队法国兵9人丧生,21人被俘,两人逃回去报信。法国兵领队朱蒙维尔少尉声称自己是外交使节,正和华盛顿交涉的时候,塔纳格里森走上前来,手起斧落砍死了朱蒙维尔,然后动手割他的头皮。据说塔纳格里森的父亲死在法国人手里,此举是名正言顺的报仇,华盛顿没有阻拦。
    / U6 M' c/ M6 C$ N. v9 f% G$ I! z ( h( a( |8 B. w" Q0 l: B
    事后华盛顿在朱蒙维尔身上搜出一封信,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错误。他明白法国人必然兴师问罪,于是领人撤回大草地,动手修建一座堡垒,取名“必需堡”(Fort Necessity),准备和法国人火并。与此同时,杜吉斯尼堡的法国守军闻讯自然怒火万丈,朱蒙维尔的同父异母兄弟维亚尔(Louis Coulon de Villiers)立刻领兵七百,杀奔而来。) S1 I  {' Z# U

    : p2 u  C+ }/ P2 Z7 ^0 P. m& v
    5 t+ E6 z, h- L6 @华盛顿看到朱蒙维尔携带的公函,非常沮丧

    7 B6 G8 H( w  E # P3 a- G, s4 m8 E$ |$ v% X: S
    此后几个星期,弗吉尼亚的援兵陆续赶来,使得华盛顿麾下的总兵力达到四百余人。然而华盛顿统御能力的欠缺使得这支队伍一盘散沙。来自南卡罗莱纳的一百人是正规军,连长麦凯上尉不愿听命于华盛顿这个民兵中校,两人各自为政。塔纳格里森的印第安武士居然带着老婆孩子,一百多口人白吃白拿,让华盛顿大伤脑筋。最终连铁杆盟友塔纳格里森也受不了华盛顿的颐指气使,带人一走了之。他事后这样抱怨:“华盛顿这个人本质不错,但太缺乏经验。他从来不听印第安人的建议,经常扎营一个月而不修筑任何防御工事。如果他听我的劝,按照我的建议修建堡垒,一定能击退法国人。那场战斗中法国人是懦夫,英国人是笨蛋。战斗之前我带着族人离开,其他印第安盟友也纷纷不辞而别,因为华盛顿中校根本不听我们的建议,却总是逼迫我们服从他的指挥。”
    # Z9 C  L+ X2 e: L; Q5 k1 o6 i* T
    & u) ~5 Y: O/ ?  ]7月3日爆发的“必需堡之战”毫无悬念。华盛顿的部队遭到七百法军和印第安人的围攻,伤亡五十余人。时至下午,大雨倾盆,华盛顿的部队火药尽湿,无力再战。法军指挥官维亚尔派人劝降,华盛顿和部下商议以后,决定投降。维亚尔开出的停战和约洋洋洒洒两大页纸,不通法文的华盛顿只能依靠部下的传译。也许是因为部下水平有限,错译了和约的关键部分。华盛顿认为条件合理,便签署了和约,并不知道和约指责自己“谋杀了朱蒙维尔少尉。” 这份和约立刻被法国拿去到处宣传,作为英国蓄意挑起战争的证据。此事也成为华盛顿履历上最大的污点,多年之后华盛顿还不得不为自己辩解。* C7 W6 y4 n  q8 E  ~: F! k+ G

    0 K* x: T# a) i5 P, S+ i) ?败军之将华盛顿灰头土脸回到威廉斯堡,受到丁韦迪异常温和的批评。不久以后丁韦迪改组弗吉尼亚省民兵团,化整为零,不设团级指挥官。华盛顿不愿屈就去当连长,愤然辞职。不过华盛顿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欠缺军事常识。次年春天,北美英军总司令布拉多克少将(Edward Braddock)率领两千正规军和数百弗吉尼亚民兵远征杜吉斯尼堡,丁韦迪安排华盛顿去给布拉多克当副官。华盛顿求知若渴,仔细观察正规军的战术操练、组织和运作,甚至抄写布拉多克签发的军令以模仿其风格。" ?6 L  g7 Q1 V) @5 H
    6 N2 v4 I# P6 y  I3 E* q4 j
    # U$ R) `4 a3 M) _1 A0 ^
    布拉多克中伏身亡
    # ?# w; e2 Z0 b3 T1 v# X( r

    8 O# x3 \% ~1 ]; w6 x4 B4 K然而布拉多克远征军在行军途中遭遇法军和印第安人的伏击,英国正规部队无法适应印第安人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很快溃不成军,混战中布拉多克不幸中弹身亡。关键时刻华盛顿挺身而出,组织英军有序撤退。枪林弹雨里的华盛顿表现相当冷静,挺直腰板发号施令,战斗中坐骑两次被击毙,外套被子弹洞穿四处,身体却毫发无爽。虽然布拉多克的远征成为本次战争最大的败笔之一,华盛顿却一战成名。丁韦迪很快晋升华盛顿为上校,指挥一个民兵团。9 P7 p4 G( J4 r2 D8 T: V4 M$ b
    ) u9 y( @5 Z. ^
    布拉多克远征军的失败使得俄亥俄谷地的大多数印第安部落倒向法国。1755年夏天开始,络绎不绝的印第安战斗队从杜吉斯尼堡出发,前去袭击英国殖民据点,几周以后身上挂满头皮回来找法国人领赏。法国殖民当局估计,半年间有至少三千英国殖民者被杀被掳。定居蓝山山脉和阿勒格尼山脉的数千殖民者被迫逃离家园。华盛顿的民兵团千余人守卫几十公里长的边疆,不得不分兵据守十六个据点,根本无法阻止印第安人的渗透。华盛顿在日记里写道:“每天都能听到传闻描述令人发指的野蛮行径,这个地区局势的凶险难以形容,无数印第安人和法国人纵横其间,没有一条道路是安全的。”
    & |9 y! @2 {! ]9 z& n# `, E0 W, I8 T( z9 B

    4 @( C" U9 a9 ~$ E$ q印第安战斗队袭击英国殖民点以后,掳获妇女儿童满载而归
      z6 F: P4 S/ n% U0 a' S
    9 {8 ]5 Z$ L4 b3 U* B; D, T( k6 W6 f 3 p8 E: w3 C( K  M  B" N
    富兰克林的漫画“团结还是毁灭”
    8 I6 V, E" [* c' Y. r
    6 y8 ~0 j" E4 n) H# F
    1757年,国务大臣皮特决心扭转北美战场的颓势,策划三路出击的大反攻,其中福布斯准将(John Forbes)指挥南路攻势,目标直指杜吉斯尼堡。福布斯是个管理人才,军事能力平平,他打算集结压倒优势的兵力,依靠数量和后勤赢得一场胜利。由于纽约和新英格兰地处战区无暇他顾,福布斯只能依靠中南部的六省提供人力财力。经过两年的战火和杀戮,宾夕法尼亚议会终于明白了事理,拨款十万英镑支持福布斯的攻势。然而马里兰、南卡罗莱纳、佐治亚依然拒绝援手 - 马里兰甚至撂下话来,除非本土遭到入侵,绝不派遣一兵一卒。北卡罗来纳议会经过几个月的辩论,才勉强同意派遣三百民兵应付差事。这场战争中北美殖民地表现出的自私自利和一盘散沙,促使富兰克林创作了著名的“团结还是毁灭”的漫画。! w, C; b  H1 v! Y# x+ P

    % @4 }! a* K! @* }8 s+ L1758年10月,福布斯远征军启程时,总兵力达到七千人,其中包括英国正规军2,000人,宾夕法尼亚民兵2,700人,弗吉尼亚民兵2,000人(其中包括华盛顿的民兵团),北卡罗莱纳民兵300人。杜吉斯尼堡的法国守军加上印第安盟友只有区区一千之众,后勤时断时续,抵抗毫无希望。福布斯远征军逼近杜吉斯尼堡时,法国守军炸毁堡垒,趁夜撤离。英军顺利完成战役目标,在原址筑城一座,便是今天的匹兹堡。此次远征华盛顿值得一提的事迹,是阻止了两支英军在黑夜中不分敌我的自相残杀。犹如电影《与狼共舞》中的主人公,华盛顿纵马驰过两支英军阵前,挥舞帽子大声呼喝停火,再次奇迹般地躲过密集的弹雨而毫发无爽。这场远征以后华盛顿的军事生涯告一段落,他回到弗吉尼亚以后不久便递交了辞呈。
    ; m. T4 S% H4 ?$ w' U, s7 f
    4 L8 _, a8 o$ b8 v! B3 R3 }这个时期的华盛顿与日后德高望重的美国总统形象大相径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殖民者,人生最高理想是迅速发财致富。华盛顿舍身赴险,踏足俄亥俄河谷这块是非之地,其后又冒着枪林弹雨,率领民兵血战法国人及其印第安盟友,绝不是为了效忠英王,而是为了攫取西部大片土地。1759年华盛顿娶了富孀玛莎·卡斯蒂斯(Martha Custis),成为弗吉尼亚首屈一指的富豪,对西部土地依然痴心不改。1769年,弗吉尼亚总督终于着手兑现丁韦迪当年的承诺,划定了20万英亩土地安置退伍老兵。华盛顿为了获得最大份额不惜欺诈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伙同副官莫瑟(Geroge Mercer)采取种种非法手段,包括篡改丁韦迪声明的原始文本,最终攫取了23,200英亩,而莫瑟分得13,532英亩,两人的份额超过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z* M/ W6 D2 _/ \' `, I
    & c" }( s" n7 K+ p4 l3 f1 [
    $ l6 O$ C) E: E1 S0 R% q
    华盛顿的弗农山庄
    ( G8 v- {8 C1 M8 z: [+ i
    : V0 E. Q# Z8 a
    独立战争之前的华盛顿享受贵族的生活方式,最热衷的爱好是猎狐,另外还喜欢歌剧、赛马、斗鸡、打牌和桌球。他经常在弗农山的豪宅一次宴请两千嘉宾,都是弗吉尼亚的上流社会。对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华盛顿有如下忠告:“要待之以礼,但保持适当距离,倘若他们跟你越来越熟悉,你的权威就越降越低。”( Q4 ]. x& |5 W: s  ]/ w
    6 ^% _& j. E6 L
    ' Q1 k/ j$ O: q: M1 c- v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2 学识 +9 收起 理由
    橡树村 + 8 + 4
    MacArthur + 10 + 5
    燕庐敕 + 4 你这个比李敖的证据更加充分!.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10-19 08:44:16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10-19 08:11 0 A) K0 P6 a+ h6 r% Y' [# z
    3. 殖民者华盛顿
    + W+ E- s: e; X8 }# Y, a* T
    7 _" @9 W8 m0 M$ x9 W. m6 T2 H
    被很多国人奉若神明的华盛顿,原来也是贪婪欺诈之辈。: T2 F- T3 \$ y3 z5 {& i  w
    2 [. x- l% r5 _

    ( P1 z' `) j5 D$ d5 U2 b/ X6 Y

    点评

    国人不破除儒家那种道德为先的观念,破除了旧神还有新神出现。  发表于 2012-10-24 23:36
    贪不能打倒这尊神像,傀儡人物能。  发表于 2012-10-19 11:37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6#
    发表于 2012-10-19 08:57:39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10-19 08:11 + d( {* D/ A) W0 d% |6 m
    3. 殖民者华盛顿
    3 Z- l1 H: |2 o2 T+ `: n7 o2 `/ P, q
    华盛顿的皮被剥干净了
    3 f' J+ w$ f6 `! Y. J' E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3 18:2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37#
    发表于 2012-10-24 20:28:43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10-9 00:24
    6 C/ `# c( w' R) ~# i% s可以娶个能喝的老婆,改善一下嘛。。。

    ; @9 [5 |3 _/ s- M2 ~' y*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同时黄种人,我发现能喝的女孩子数量远多于男孩,甚至同一个家庭中女孩很能喝,弟弟却是一杯啤酒就脸红。这是为什么呢?

    点评

    没有统计数据说明此性别区别。可能你的样本太小,导致结论偏差。  发表于 2012-10-24 23:3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38#
    发表于 2012-10-24 23:59:10 | 只看该作者
    天狼星 发表于 2012-10-24 07:28 7 ?' y3 [: A( l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同时黄种人,我发现能喝的女孩子数量远多于男孩,甚至同一个家庭中女孩很能喝,弟弟却 ...

    7 }1 _2 k( e- \所谓“女人自带三分酒量” -- 她们体内脂肪含量高,脂肪据说天然有一定的吸收乙醇乙醛的能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昨天 01:35
  • 签到天数: 1485 天

    [LV.10]大乘

    39#
    发表于 2012-10-25 00:13:48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10-24 23:59
    " C0 f; _% u1 \/ t* u所谓“女人自带三分酒量” -- 她们体内脂肪含量高,脂肪据说天然有一定的吸收乙醇乙醛的能力。。。  ...
      r+ ^2 V$ ?' u% @3 N: A5 \
    那就是说胖子能喝了?

    点评

    “比同样条件的瘦子”能喝吧  发表于 2012-10-25 00: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40#
    发表于 2012-10-25 00:54:29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10-18 19:11
    ; d8 g9 F0 o, L& P6 q9 M0 Z( Y: ]' o* J华盛顿为了获得最大份额不惜欺诈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伙同副官莫瑟(Geroge Mercer)采取种种非法手段,包括篡改丁韦迪声明的原始文本,最终攫取了23,200英亩,而莫瑟分得13,532英亩,两人的份额超过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 Y; Z9 g9 m$ Q  h3 h* ^
    扒下“伟人”的画皮,露出里头的宵小。。。
    ; h) Y& d/ @0 x4 N/ Q
    . r7 Q, @! ?( ?. t8 j4 Q9 a( s- b闺女前两天还在背诵华盛顿斧砍樱桃树的片段呢,跟她揭露真相会不会太残忍。。。 * Y6 a8 q5 T* K, E, P6 ~2 e

    8 t' F. G! e3 L2 [/ P! l  Y$ \
    $ b4 {( k0 G6 e; z" W( z( v

    点评

    等她十几岁再说吧,残酷倒不怕,就怕她知道后到处说,和老师同学闹得不痛快。  发表于 2012-10-25 11:21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7 04:54 , Processed in 0.0637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