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史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英帝国的崛起之三:英荷争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5#
    发表于 2012-3-6 02:39:17 | 只看该作者
    黄金时代的荷兰果然强大,这么点人口,与西班牙征战八十年,越战实力越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24#
    发表于 2012-3-6 00:14:25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3-4 21:16 0 Y' v1 l* F0 q: T# M% A% r8 ^
    2. 以自由的名义
    + B* x) _8 Q+ D/ ~6 @: n+ i, g" N, q" q4 Y/ I) a9 H- T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过世,死对头腓力二世已在五年前先她而去。由于伊丽莎白没有留下子嗣 ...
    : h* S  o, Q' @5 Q' l/ D0 `
    国运寄托在一场海战的胜利上。。。 海战中孰胜孰败又是由啥决定的呢?什么才是那颗马蹄钉?
    " y9 J) l$ }# F0 [+ F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7-7 20:03
  • 签到天数: 525 天

    [LV.9]渡劫

    23#
    发表于 2012-3-5 23:16:22 | 只看该作者
    欧洲诸国林立,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才生存下来,中国的统一,负面作用也不小

    点评

    弱肉强食,交战不断,这样人民最苦,还是大一统好~  发表于 2012-7-1 05: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0:16:13 | 只看该作者

    6 _% E5 O7 }: g2. 以自由的名义

    # f& O5 F0 F1 e; l% i# L
    $ G7 k+ ?1 @2 l6 E! ~+ E2 t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过世,死对头腓力二世已在五年前先她而去。由于伊丽莎白没有留下子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登上英国王位,统一英伦三岛,开创斯图亚特王朝,史称詹姆斯一世。此时西班牙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八年,两国精疲力竭,人心思定。詹姆斯一世即位不久便展开和议,受到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积极响应。次年两国订立《伦敦条约》,正式停战。詹姆斯一世在位22年间没有打过一场对外战争,英国老百姓百余年来第一次享受到了持久和平。" a( G$ l. m. U4 T6 F" `

    + g% W: w8 S" q+ Q承平日久,武备难免废弛。英国海军长期赋闲,二十年间最大的一次行动是1620年远征阿尔及尔惩戒北非海盗。待到1625年查理一世即位,和西班牙重新开战,英国海军已经不堪使用。这年10月白金汉公爵效法当年德雷克的壮举,集结100艘舰船远征加迪兹,结果英国海军洋相百出,铩羽而归。一些将领无地自容,哀叹道:伊丽莎白时代无论贵族、乡绅、还是商人都积极投入海上事业,现在我们既没有当年的舰船也没有当年的热情...”“现在的海军既无组织也无统御,舰长和军官的愚钝无知叹为观止... 派遣如此破烂不堪的舰队出海作战,真是闻所未闻,我们的敌人要为此笑掉大牙。
    / I5 w( o7 N  [' P2 X8 A. k
    - E" V( E. _' q$ S7 G2 x沉舟侧畔千帆过,英国海军被周边国家迅速赶超。此时的荷兰海军无论数量、吨位、还是战斗力,都远胜英国海军。经过多年的海上挫折,法国痛定思痛,将庞大的财力投入海军建设,矛头直指英国海军。法国到1631年已经拥有200吨以上的战舰39艘,而英国同等战舰仅有28艘。查理一世面临荡涤沉疴、重建海军的艰巨使命,却得不到议会的支持,无法增加税赋。1629年议会召开时,查理一世就关税问题同议员发生激烈争吵,一怒之下解散议会,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独裁统治。5 o6 |  I, A3 v% H
    1 \. d- S1 O8 m. w, e* Y+ E5 W
    西方史家因此对查理一世多持否定态度。平心而论,这并非查理一世的个人问题,而是当时欧洲的普遍现象。各国议会固执坚持中世纪的封建传统,坚决捍卫所谓自由和权利,说白了就是贵族豪绅免于缴税的权利。议员们依然认为外交和战争是君主的责任,军费应该由君主自掏腰包。十七世纪军事革命席卷欧洲,战争的财物耗费呈几何级数增长,各国君主为了增加税收解决财政困难,势必要跟地方势力和陈旧观念发生冲突。西班牙、法国等少数变革成功的国家,便创立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制,组建强大的常备军称霸一方。无法与时俱变的国家就要面临被征服吞并的命运。
    " e: K& c' H3 x0 F! q) O! z9 @1 }, K6 t1 B
    查理一世的英国没有销售税和所得税,税负大概是整个欧洲最轻的。同时期法国的人均税负大概是英国的三至四倍,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是英国的五倍。路易十三时代诺曼底一省的税收就相当于查理一世的全部财政收入。英国的军费开支跟欧洲强权相比也微不足道。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西班牙每年的陆军军费为1,300万杜卡特(价值375万英镑),法国每年的陆军军费为3,800万锂(价值300万英镑)。这样的开销查理一世做梦都不敢想。" l0 a8 Y& x) [: W; J5 b5 {& l0 b

    ( Q8 A' K9 y( h0 S. X$ ]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绞尽脑汁巧立名目,其中最可笑的当属骑士罚金(Distraint of Knighthood)。这是爱德华一世在1279年颁布的法律,对缺席国王加冕典礼的骑士处以40英镑的罚款。查理一世依据这个中世纪的法律,向外地豪绅大开罚单。查理一世治下最重要的税赋首推船税(Ship Money)。这也是源于中世纪的法律,授予国王在战争时期向沿海地区征收财产税的权力。1634至1640年之间,查理一世的船税总收入为80万英镑,虽然没法跟路易十三相比,但已经非常可观。然而英国老百姓对船税深恶痛绝,抗税事件此起彼伏,成为英国内战的导火索之一。/ b5 [- g+ ]4 N6 I! ^& v

      p9 b: u8 r+ C, K+ T' i有钱才好办事。查理一世独裁时期新建或重建500吨以上战舰10艘,极大增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战舰当属1637年下水的四海宗主号(Sovereign of the Seas)。该舰排水量1500吨,拥有三层完整的火炮甲板,装备102门青铜炮,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四海宗主号舰身涂成黑色,遍布金色浮雕,外表富丽堂皇,是查理一世最为得意的面子工程。该舰造价65,586英镑,足够建造十艘两层甲板40门炮的普通战舰。$ o3 o* _4 T5 N+ k

    ! ]2 {4 s- L. s# b0 x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的造舰理念发生变化。霍金斯倡导的减低造型让位给船身高大2 g$ c4 S  D9 I- `- S
    宽阔的巨舰。这类战舰水线以下的船身线条非常饱满,牺牲灵活性而换取稳定性,以增加舰炮数量。经历过伊丽莎白时代的老造船师们不免大发牢骚,认为此类战舰笨拙缓慢,根本不适合机动多变的海战战术。多亏了崇尚火力的查理一世大力支持,这类战舰才成为皇家定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个遭人非议的战舰造型便是战列舰的前身,日后将主宰海洋三百年。
    3 D" W& i4 U2 F) b: n# e/ ]  V! t% M1 H  D, h+ f* V5 _) @
    查理一世的苛捐杂税加上宗教政策的失措,导致民心丧尽,1642年英国内战终于爆发。这场战争中议会高举自由大旗,号召国人打倒专制。1645年议会组建新模范军- 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职业性质的国家武装。新模范军为了伟大理想(The Good Old Cause)而战。何谓伟大理想?步兵上校阿克斯特尔(Daniel Axtell)一言以蔽之: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就是在议会的领导下捍卫基本权利和自由。 . c% K  Q: ]  v5 N0 G1 U/ u' D

    : y+ O3 `) L5 l9 }查理一世耗费巨资打造的英国海军倒向议会一边,为新模范军运送部队给养,阻截查理一世的海外援助,发挥了关键作用。1648年内战接近尾声,查理一世身陷囹圄,保王党败局已定。议会企图同查理一世和谈,建立君主立宪制,被政治激进的军队视为背叛革命。普莱德上校(Thomas Pride)带兵堵在议会大门口,不许异议人士进场。经过普莱德大清洗(Pride's Purge)以后,471个议席的下议院最后只剩下不足200个议员,史称残余议会(Rump Parliament)。残余议会在军方的操纵下通过法律以叛国罪公审查理一世。1649年1月31日,查理一世被斩首示众,英国进入共和时代。6 ]6 h+ n2 ]9 M" t+ k% b9 E
    8 h0 M% o! N  C& V: B7 ?) l/ v
    欧洲历史上首开弑君记录的英国共和政府实质上是军事独裁,其统治基础是武力而非法律。行政机构国务委员会主要由军人充任,主席是新模范军魁首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经常只有七十余人出席的残余议会无法代表英国民众,共和政府的合法性很成问题。但克伦威尔一伙自诩上帝的代言人,革命得以成功完全是上帝的旨意,因此并不屑于谋求人民的支持。由于不得民心,共和政府需要更多的军队维护其统治,需要收更多的税养活军队,于是更加不得民心,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 M7 H: ^% M  F3 w# N3 X
    0 _! K3 e; }2 D8 W
    共和政府大规模扩军,陆军扩编至7万人,海军新建或购买战舰42艘。1654年为止,英国海军拥有200吨以上战舰78艘,其中载炮50门以上的主力舰20艘,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新建的海军旗舰纳西比号(Naseby)的船头雕塑是总司令克伦威尔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法国、和荷兰踩在脚下,炫耀武力到了赤裸裸的地步。共和政府执政五年间,海军军费总计320万英镑,陆军军费更是数倍于此。如此庞大的军费开销连亨利八世也要自愧弗如。
    + r. o/ p4 k1 N! Z  X6 X/ @4 s% B0 P7 B8 h7 j0 P1 K- o" x) |/ n" |
    军费从何而来?共和政府四面树敌,海外贸易江河日下,关税收入杯水车薪,只能去掏老百姓的腰包。1643年起征的销售税和1645年起征的财产税是共和政府主要财政来源,其中财产税一项每年就有超过100万英镑的进账。内战期间议会批准的税赋是战前的十倍,内战结束后税赋有所回落,但依然徘徊在战前五倍的水准。英国学者凯尔西(Sean Kelsey)总结道:共和政府的横征暴敛比历代英王都要冷酷无情。 冠冕堂皇的伟大理想,落到实处却如此狰狞。" Y; h: J$ r7 K& A8 O
    # u& v1 r$ C" Z3 q. }2 C1 B  O
    1652年,共和政府终于肃清了盘踞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保王党残余,陆海军的出色表现让欧洲敌对势力望而却步。然而共和政府最惧怕和平。只有大敌当前,各个政治势力才能团结一致为生存而战。外部威胁一旦消失,内部纷争立刻尘嚣日上。共和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发动一场对外战争势在必行。( I6 q- |& q) S9 P
    ) @9 O% I0 J$ W2 z6 {3 e9 \" @) L
    悍然弑君的共和政府在欧洲恶名昭著,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敌人,挑选对手颇费思量。共和政府挑来挑去,最终选择的对手竟然是荷兰。1651年,议会通过《航海法案》,要求英国进出口货物必须由英国商船、原产地或目的地商船承运。对于海上马车夫荷兰来说,这个法案的矛头所指是不言而喻的。
    7 W) ~$ a. ]- ]% `6 P9 U. G# O  I& P4 h! v# b
    荷兰是英国半个多世纪的盟友,是伊丽莎白女王竭力扶持的新教兄弟政权。1625年对西班牙的战争中,英荷海军曾经组成联合舰队并肩作战。英国共和政府充满宗教狂热,做出这个抉择似乎不可思议。然而这却是一个理智务实的选择。用英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的话说,1651年《航海法案》体现了政府与工商业的联盟,前者确保后者能够繁荣昌盛,以换取关税和销售税的增长,以及议会对贸易保护政策的投票支持。- v4 c- \! \1 I  [& I
    & j& X/ I& L! o2 }3 E
    此前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期间,英国充分利用中立国身份,海上贸易得到长足发展。1630年以后西班牙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每年消费大量英国毛料。1646年西班牙海港毕尔巴鄂出入的商船有四分之三来自英国。然而早在1641年,英国外交家托马斯·罗(Thomas Roe)便高瞻远瞩地指出:事实上我们的贸易发展得益于邻国的战乱,为此我们几乎垄断了欧洲市场。有朝一日法国、西班牙、尼德兰联合省达成和平,必将分享我们独占的市场份额。我们必须为这一天做准备,只有基于自力更生才能稳固长久。
    7 X- f. h5 Q$ f! @" T, o6 ~' r
    2 }* P! f7 ~6 T* Y) s/ L+ t/ k1648年西班牙与荷兰签订停战合约,荷兰商船重返伊比利亚半岛,英国贸易的繁荣泡沫立刻迸碎。面对荷兰人低廉的运费和利息,英国海商毫无竞争优势,短短两年间就丧失了一多半的海外市场。1647年英国还几乎垄断西班牙的羊毛出口,三年后荷兰就夺占了80%的贸易份额。1647年之前英国毛料几乎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畅销的欧洲纺织品,两年之后就已经无法同荷兰高档毛料竞争,只能困守中低档市场。英国在波罗的海市场的贸易份额也急剧萎缩。1647年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的英国商船有129艘,此后直线下降,1651年跌至20艘,而这一年总共有1000艘荷兰商船进入波罗的海。
      T- e  U) u7 @# A7 l
    % i. a5 o" s; \1651年《航海法案》只是共和政府的一厢情愿,因为能够承运英国进出口货物的海商船队还不存在,而英国这个经济落后地区的贸易对于荷兰来讲根本无足轻重。荷兰国会照例派遣使团前往伦敦进行贸易谈判,并且指令游弋北大西洋的荷兰海军舰长们,面对英国人的挑衅要戒急用忍。次年2月消息传来,一支英国舰队前往加勒比海执行《航海法案》,掳获24艘荷兰商船。荷兰国会顿时一片哗然,荷兰和锡兰两省代表怒不可遏,推动国会颁布备战法令,禁止海船、火炮、火药等海战物资的出口,紧急动员150艘武装商船,使荷兰海军战舰总数达到226艘。' T; Y4 [+ q$ ~: V$ N. Q

    " ?9 R: \$ `0 u% W9 u" J" R荷兰国会期望通过整军备战吓阻英国,迫使对手知难而退。未曾想英国共和政府存心要打这一仗,立刻拿荷兰扩军大做文章。正在伦敦和谈的荷兰使团报告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人的战争部署和准备,明火执仗毫无遮掩,就好像他们预先知道谈判即将破裂,并且接到了上峰的明确指令。0 Q5 _. S9 r8 c( i: {- {

    0 E0 i: K/ E8 P% ?7 g8 b! Z战争迫在眉睫,荷兰国会胸有成竹,认定独立战争期间的海上战略能够为荷兰赢得胜利。然而英国的战略态势远比西班牙更有威胁,荷兰人很快将为盲目自信付出惨重代价。; ?! t. m* t4 A# K- V# o

      V, W3 v' N; s) _! f, e* n( W, Z% i. w# |1 i& u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21#
    发表于 2012-3-1 21:20:43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2-28 11:08
    6 m; o; B) A: W5 h- p- ?1. 欧洲新贵
    6 S# B) r- y7 Q. V* E0 N$ F) Y; Z8 o* ^# w+ k7 s; f- J9 s- w8 z# r
    十七世纪的荷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欧小国,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工商业中心 ...

    , o9 [+ T. y# L. v- C8 V1 h" s荷兰人由于本国自然条件差而艰苦创业,终于发家致富,浙江商人很多也是如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3-1 16:06:5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精彩了,实力决定一切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9#
    发表于 2012-2-29 12:45:14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2-29 09:55 + P  O& D& w& {# a) c' D% u# y
    1549年查理五世把所有低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十七省联盟”,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划出来,包括今天的荷兰、 ...

    ) F7 I; F- Q& K8 I$ e1 M打八十年的仗,就是为了分裂出去,这些分裂分子的决心太坚强了!欧洲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大家拼了命的要分裂,但是又可以有一个人到处做国王,是这个的国王是那个的国王,零零散散的是好几个国家的国王,可是凑到一起也没多大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9:55:12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2-28 15:14 ' Q1 S" @6 q, X0 E2 ^9 E' }7 g
    好像比利时就是从当年的荷兰松散联盟里脱离出来的?

    2 E- g! @7 \3 t: |& G1549年查理五世把所有低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十七省联盟”,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划出来,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这块地方后来称作“西属尼德兰”。荷兰跟西班牙打了八十年的仗,最终从西属尼德兰分裂出去。

    点评

    明了!  发表于 2012-2-29 14:27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9:39:21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2-2-28 16:02
    7 w' G$ o3 @% K9 f9 B. b荷兰已经那么小了,还要再分成七份,这地图可咋画呀,欧洲人是不是对大统一从基因上反感,只是不得已才组 ...

    " V8 C, \- P& D8 N) ~欧洲自从罗马帝国覆灭以后,就再也没有大一统的概念,虽然也出现过几个表面的大帝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9:33:16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2-2-28 12:01
    9 `# s& X: S' c# \好!不过这“生命不息,生意不止,整个社会心无旁骛地追求财富”那一段咋看起来像在说今日中国呢
    . v* h  U; T5 ^. z% b& l2 x! [. v; E5 s ...

    ! c$ I) N+ \, T2 q' ~, k5 `! S( q六亲不认,只认利润,仿佛也是在说今日中国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2-28 16:09:39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2-2-28 16:02 2 [* B6 h; b" m& a# e. q* I
    荷兰已经那么小了,还要再分成七份,这地图可咋画呀,欧洲人是不是对大统一从基因上反感,只是不得已才组 ...

    2 f- ~. h3 U- T. R5 F  u地头蛇们太强势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13 10: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4#
    发表于 2012-2-28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2-28 11:08 . Y, J$ G  w# J/ b4 |( ^
    1. 欧洲新贵, V1 Y$ ^9 U3 V9 P: R: c
    ! ~  g: g! Y8 |, B! W
    十七世纪的荷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欧小国,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工商业中心 ...
    0 W6 A: l5 e- p; [
    荷兰已经那么小了,还要再分成七份,这地图可咋画呀,欧洲人是不是对大统一从基因上反感,只是不得已才组成了一些国家,不然还会分裂的更小。俄罗斯人被蒙古人基因改造了,所以才有一个大帝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2-28 15:51:30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2-28 15:14
    & g4 I. V! A) R! H+ Q好像比利时就是从当年的荷兰松散联盟里脱离出来的?
    4 X( l1 Q3 U0 c2 L9 i) j
    比利时那嘎达很长时间是在西班牙货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手中滴,而且主要人口信仰天主教。后来法国大革命又被法国吞并,拿破仑战败后才和北边统一了15年,然后又分家了。天主教+法语人口 跟北边不连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2-2-28 15:14:48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比利时就是从当年的荷兰松散联盟里脱离出来的?
    % [9 G( R1 ^+ h8 O6 _. S6 L9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2-28 12:01:57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2-2-28 11:08
    ; K6 s+ v% p6 y$ ~6 m3 t7 O) E3 u1. 欧洲新贵
      }3 {( v3 y; z2 O0 `$ P! k. t
    十七世纪的荷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欧小国,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工商业中心 ...

    ' Z! N3 [/ u  O+ D) v% y( {6 _好!不过这“生命不息,生意不止,整个社会心无旁骛地追求财富”那一段咋看起来像在说今日中国呢
    9 M8 Y. t2 e, z: Q% ~3 W
    : E, Y; W! Y  p6 A1 e. z

    点评

    呵,我也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个描述的。  发表于 2012-3-20 22:03
    同感。  发表于 2012-3-3 05: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1:08:19 | 只看该作者
    7 u. n+ I5 l* I" W5 K" l
    1. 欧洲新贵
    ' K- c( f8 K" I' v! q, U# s. v9 c3 _! [9 b$ n
    十七世纪的荷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欧小国,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工商业中心和海上帝国,在英国评论家看来是时人眼中的艳羡,后人眼中的奇观荷兰模式被誉为富国强兵的灵丹妙药,受到欧洲各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崇。
    , B) \* A9 d2 b* m2 l, f! n- w. J: h5 E, ~* U! d" _# T8 N
    此起彼落的欧洲海上帝国之中,荷兰的自然条件无疑是最差的。荷兰总人口到十七世纪中叶仅一百五十万,总面积仅仅两万六千平方公里,国土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依靠纵横的堤防和风车驱动的水泵抵御海水的入侵。尽管如此,荷兰大片土地依然无法利用,有限的可耕地需要异常辛苦的劳作才能产出。与英国同纬度地区相比,荷兰的气候春天短暂,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由于地势低洼而空气潮湿,荷兰盛行疟疾和伤寒,国民的平均寿命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短。荷兰作为一个海上帝国,其先天劣势相当明显。首先荷兰没有值得一提的森林资源,造船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其次荷兰缺乏深水良港,其主要港口都在内陆,由于水浅冬天经常封冻,而且需要穿越暗沙遍布的河道才能抵达;最后荷兰地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西风劲吹,荷兰出海的帆船往往需要逆风行驶。) Y2 j% b' y" U. _! h

    # r3 G7 S( b( i: p" V荷兰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由于耕地有限,荷兰人不得不向海洋讨饭吃,经过百余年的努力发展起了欧洲最大的远洋渔业 - 到十五世纪末期荷兰拥有40吨至160吨级别的渔船300艘,捕鱼船队的帆影遍及北大西洋。荷兰人捕获的北海鲱鱼物美价廉,很受欧洲各国欢迎,远销波兰和俄罗斯。荷兰人不满足于小富即安,将捕鱼业所获利润投资手工业。十四世纪后期荷兰雷顿、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地的毛纺织业已经相当发达。荷兰产的毛料便宜、厚重,非常适合东欧市场,在波罗的海地区销路上佳。1500年,但泽进口的毛料有一半来自荷兰。正如1548年荷兰贵族向其君主查理五世所作的陈述,荷兰人在这块狭小贫穷的土地谋生,必须依靠贸易和加工,从海外进口原材料,向海外出口制成品。
    & R" ?! F: ^! y% W0 ?6 s+ s* U* b! K- X  B
    荷兰的强国之本是海上贸易和运输。十五世纪波罗的海贸易和航运由德意志的汉莎联盟(Hanseatic League)垄断,然而德意志商船的运输能力无法满足波罗的海各国的贸易需求。荷兰海商于是趁虚而入,避开汉莎联盟控制的口岸,直接与当地商人建立贸易往来,以低廉的运价获取市场份额。进入十六世纪,荷兰时来运转,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1519年带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冠的查理五世出生在弗兰德斯的根特城,说一口流利的荷兰语,对他的荷兰子民情有独钟。1544年,查理五世出面与丹麦国王交涉,经过丹麦海峡的荷兰商船得以免交过路费,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在查理五世的支持下,荷兰海上贸易获得突飞猛进的扩张。1550年,通过丹麦海峡进出波罗的海的船只,三分之二来自荷兰。至十七世纪初,荷兰每年有1,200艘商船往来于波罗的海。, `/ a  I: G- K' a* W8 ]: G# ~

      @; D, T+ r1 Z1 C" X$ d+ |! h8 c查理五世建立的帝国体系中,荷兰扮演了海上马车夫的角色。环球帝国的开拓,海外殖民地的维护,需要庞大的海运系统。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海商船队远远不能满足这个需要,荷兰人当仁不让,填补空白,承担了伊比利亚半岛和西欧、北欧之间的绝大部分海运。西班牙、葡萄牙海船将美洲和亚洲殖民地的货物运至塞维利亚、毕尔巴鄂、里斯本等港口,荷兰商船再将这些货物转运至欧洲各地。而西、葡两国进口的毛料、粮食、造船材料、黄铜、火炮和盔甲等,也大多由荷兰商船承运。阿姆斯特丹逐渐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物流中心。+ d6 P# F4 m/ C' ?/ s8 t
    ! o* t1 t. M9 K; w* m
    十六世纪末期,西班牙、葡萄牙对荷兰海运的依赖性已经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此时荷兰独立战争如火如荼,两国军队正在荷兰南部进行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每年依然有数百艘荷兰商船来往于伊比利亚半岛各个港口,因为西、葡两国商船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海运需求。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荷兰前线作战的西班牙军队所需武器弹药竟然大部分购自荷兰。英国航海家拉利在1593年向英国众议院抱怨道:我们的盟友荷兰人成全了西班牙国王的伟大。如果没有荷兰商船,西班牙根本不可能集结庞大的陆海军跨海作战。
      \- E. A( b& j3 v* v2 r! w" \7 S% i7 n! V' c" @  M& t
    1595年,腓力二世终于采取断然措施,同德意志的汉莎联盟合作,确立汉堡为欧洲物流中心,将荷兰逐出西班牙贸易体系。这年底,里斯本开始拒绝荷兰商船入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其它港口,荷兰商船也频频遭到扣押和驱逐。然而葡萄牙的殖民地贸易效率低下,汉莎联盟的海运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欧洲市场的庞大需求,导致胡椒等亚洲香料的价格暴涨。为了确保欧洲市场供应,荷兰海商被迫扬帆远洋,去寻求亚洲香料的货源。历史往往让人啼笑皆非 - 倘若没有西班牙的排挤打压,荷兰人大概永远不会想到去创建一个海上帝国。
    7 S. W1 L8 e; ^" M
    # z' G$ B- H" k  K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殖民者的足迹遍及南北美洲和非洲,但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荷兰在亚洲的扩张。1595年,一支荷兰船队南下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次年3月抵达盛产香料的印度尼西亚群岛。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专营亚洲贸易。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设立亚洲总督,开始殖民统治。后来总督治所移至巴达维亚,也就是今天的雅加达。此后50年间,荷兰摧毁了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帝国,将接踵而至的英国人排挤出去,最终确立了香料贸易的垄断地位。1624年,荷兰人占据台湾,开始了持续38年的殖民统治。1641年,荷兰人在日本长崎湾内的出岛建立贸易据点,此后两百年间垄断了日本和欧洲之间的贸易。至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商船150艘,战舰40艘,雇员5万人,军队1万人,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股份公司,后来名扬天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此时根本不能望其颈背。
    9 ~. o) F7 X( q* d4 U
    6 `8 Z( `* i" e7 N1 n8 g
    # ~7 B( |# L4 a2 g- c' j. K1596年荷兰船队抵达印尼群岛
      V* Y: T' n/ \$ h" Z
    $ K8 E- U0 R4 T9 K: K
    9 ?. _2 @) u# d0 C7 A& W十七世纪抵达日本的荷兰商船
    : N( ^" }+ v0 k" Q
    , O7 a. v7 u$ Y# M1 O$ U 9 u. y# N6 u3 L2 t$ n8 C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造船厂7 t1 V! v0 {9 L8 ~* H

      e+ m' F8 Y( y+ Z欧洲各国推崇荷兰的成功经验,却很难效法荷兰的强国之路。荷兰强盛的要诀是生命不息,生意不止,整个社会心无旁骛地追求财富。拉利对此有一句名言:荷兰人的本性是六亲不认,只认利润。在欧洲贵族和乡绅眼里,荷兰人充满铜臭气的商业道德着实令人生厌。英国东印度公司被挤出亚洲香料贸易,抱怨荷兰人的手段下作,不是绅士所为。虽然远航海外的欧洲殖民者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但荷兰人追逐利润的系统性和冷酷无情,却是无人能比。
    8 }! U3 ]+ R& O" @3 _" o# c) }0 \. ^, i; ?; o
    荷兰人从权贵到平民都惯于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政府如同商业机构,运作追求高效和盈利,税率低,信用好,欧洲其他国家屡见不鲜的财政危机在荷兰闻所未闻。工商领域的每一个层面,荷兰人都展现了出类拔萃的灵活性、进取心,以及对经济规律一丝不苟的遵循。十五世纪荷兰仿造弗兰德斯的毛料和德意志的啤酒,制成物美价廉的产品返销原产地。十六世纪来自中国和日本的陶瓷在欧洲畅销,荷兰德尔夫特(Delft)的陶器作坊立刻开始仿制中国瓷器低价出售。荷兰商船的设计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建造费用和运营成本低廉,虽然远不及英国商船坚固耐久,但运费只及英国商船的六成。为了降低成本,荷兰商人不愿在改善船员生活方面花费毫厘。十七世纪初的一位荷兰评论家得意洋洋地写道:船员吃得如此便宜,使得荷兰船主的伙食开销跟别国同等商船相比节省三分之一。
    . X( x2 W+ H( l% K2 ~( m: e- Q1 R# q1 [$ [; H! A# w7 e4 l. E. m
    高度发达的金融业是荷兰强盛的另一个要诀。十六世纪初期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物流中心、商品交易市场和保险市场。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很快成为欧洲主要的货币交易市场和贷款机构。随后在德尔夫特、鹿特丹、米德尔堡等地兴起的银行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量资本和储蓄。这些银行的高效运营使得荷兰的贷款利率远远低于欧洲其它国家,成为荷兰商人、船主、实业家最大的竞争优势。半个世纪以后英国人雅兰顿(Andrew Yarrandon)在《不战而胜荷兰》一书中赞叹道:阿姆斯特丹银行是荷兰贸易的肌腱,银行信用使得商业票据如同金钱一样广泛流通,在世界很多地方甚至比金钱还受欢迎。
    0 z$ ]! D3 j0 ]: c7 T
    9 r8 |1 C& q3 m% }7 P& \3 i强盛之如荷兰,一样会有弱点。荷兰的软肋在于缺乏中央集权的共和政体。荷兰共和国的正式名称是尼德兰七省合众国,是尼德兰北部七省组成的松散联邦,荷兰只是七省当中最大的成员。十六世纪中叶之前,这个国家还不存在。1568年七个省份谋求独立联兵造反,1579年签订《乌特里赫特盟约》(Union of Utrecht),每个省份都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政府,视联邦其他成员为盟友。中央权力机构是荷兰国会(States-General),议员由各省派出,席位多少取决于各省对联邦预算的贡献大小。荷兰国会的决定对各省份没有任何约束力。倘若某个省份对联邦政策不满,可以拒绝缴税,而国会毫无办法。/ |) Y, z6 E  N$ a8 e
    " o- B3 x& g3 y; q
    荷兰独立战争的领袖是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William I,Prince of Orange)。威廉一世是荷兰、锡兰两省的执政(Stadtholder),被国会任命为联军总司令,深得荷兰民众爱戴。威廉死后奥兰治家族赢得准王室地位,历代亲王都出任联合省份的执政,手握兵权。威廉的儿子莫里斯担任执政40年,甚至在1618年建立了军事独裁。代表荷兰工商阶层的共和派对君主制深恶痛绝,是奥兰治家族的政敌。因为荷兰省的税赋占联邦预算的六成,共和派控制国会和执政作对,双方经常剑拔弩张。1650年,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竟然策划一场军事政变清洗共和派。所幸他事前突然暴死,共和派才免于一场血光之灾。( f( ^6 Q6 U9 I! g
    1 \7 Z3 Q' u0 V

    $ K& v/ h5 k/ ?9 X: \) j1602年荷兰战舰撞沉西班牙桨船
    + X! E. e  C! T0 v: r
    + p& m% g$ y* J- l荷兰的松散政体塑造了荷兰海军。荷兰没有一支国家海军,荷兰省有三个海军部,其他两个沿海省份各有一个海军部。五个海军部各自组建舰队,为本省利益服务,由本省承担军费。五支海军有各自的基地,散布在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协调部署非常困难,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另外荷兰还有多个城市海军,为各自的海商船队提供护航。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都拥有强大的舰队,联邦必要的时候可以征用。1652年荷兰海军的序列包括战舰226艘,分别来自26个互不统属的行政单位。此外不同省份的海军将领互相瞧不起,内耗严重,很难组合成一个战斗集体。
    $ Y' {0 a* S3 u; n& Y. y# D9 ?1 O- t
    荷兰海军成型于八十年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中荷兰海军的任务主要是为商船队护航,以及封锁西班牙海军基地敦克尔克。这些任务武装商船胜任有余,因此荷兰海军专为海战建造的战舰不多,大吨位战舰更是凤毛麟角。荷兰海军的舰长大多是航海老手,擅长捉对厮杀的混战,普遍缺乏组织纪律性。1639年的唐斯海战,是荷兰海军唯一一次大规模舰队作战。
    1 H  k* p" ?1 A2 `" B/ {* D( P8 N8 m: W3 w
    1648年西班牙签署《蒙斯特和约》,荷兰终于赢得独立。此时的荷兰海军威震四方,举国上下意气风发,认定当今世上无人敢于挑战荷兰的海上霸权。仅仅四年之后,便有人打上门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对手竟然是荷兰多年的盟友、一衣带水的邻邦英格兰。# }! V3 V. K" I( `8 ^+ j5 @

    0 @7 L) C7 }/ l  f2 N7 M
    ! Q6 L! Y1 G" b  f2 c* Q0 _, z% h# M
    : V- s8 B6 e. h$ U8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学识 +1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0:55:59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2-2-28 06:12 7 R; s* ]! v) p1 n6 O- M
    没钱是一件苦闷的事情。
    * [2 P3 A& A' U3 I
    尤其办海军,那就是靠烧钱。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0:54:29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2-28 04:20
    + P+ J) n- B7 z3 f五十年过去了,英国没有长进啊。。。

    $ s( _! N7 |7 s/ x+ ?不但没有长进,还大踏步后退呢。关键还是缺钱,我下面会谈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0:52:38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2-27 15:13 " K3 o6 m7 y; w% t! u3 c
    怎么这个时候英国的海军还这么差?

    1 A5 I- r. K5 B3 w$ ]* q$ y起点低底子薄,靠撞大运摆了西班牙人一道,就自以为是强国了,其实还差得远。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2-28 06:12:27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2-27 15:13
    8 q) v* x  U$ m) B1 T1 \怎么这个时候英国的海军还这么差?
      g, O2 B3 O( s3 Q2 |
    没钱是一件苦闷的事情。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4 23:47 , Processed in 0.0709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