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萨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从战争到CCTV -- 印象仁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20 16:12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61#
    发表于 2013-8-22 13:02:32 | 只看该作者
    lucase 发表于 2013-8-22 03:35
    区别就是,韩国人在公共场合的嗓门很大。

    应该不只这个吧。

    我觉得我们对韩国几乎是一无所知(除了网上各种讽刺挖苦为主以外),lucase是在韩国待过的,应该给我们介绍一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3-8-22 22:31:33 | 只看该作者
    丁丁咚 发表于 2013-8-22 13:02
    应该不只这个吧。

    我觉得我们对韩国几乎是一无所知(除了网上各种讽刺挖苦为主以外),lucase是在韩国待 ...

    有时间再介绍。最近休假,休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4 09: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06:50:27 | 只看该作者

    印度公主嫁到韩国? – 从伽耶到釜山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8-23 06:53 编辑

    [博览韩国之五 日本“鬼城”与韩国关系考证 – 外一篇]

    环球网组织的韩国行考察团在釜山安排了一天的活动,对于我这个喜欢历史的主儿来说,可谓正中下怀。因为这里曾有一个神秘的古国伽耶,前两天在和韩国友人讨论百济王子温罗在日本建立殖民地问题时,偶然得知这个国家的存在。而稍加研究,发现这实在是一个颇让人不可思议的国度。



    日本冈山发现的“鬼城”,其建筑体现出古朝鲜的筑城风格。

    这座“鬼城”的君主温罗以“铁”立国,反映出古代朝鲜将冶金技术带入日本的历史痕迹。而当时对日本铁器出口的主要最多的朝鲜半岛国家,便是以釜山为核心地区的伽耶国。

    历史上的伽耶国十分狭小,只控制朝鲜半岛东南角洛东江流域的一小块地盘,而且,它的国家组织形式颇有些南亚土邦的风格,一直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是多个松散的城邦组成的联盟国家。所以,在重视政治的东亚历史中,它被提到的时候不多。然而,这个小国却有着特殊的文化魅力。它很早就流传佛教,而且,有着和其国土不相应的贸易规模。在日本历史学著作《日本史是正》中,称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都出口初级铁制品到伽耶,经过精炼后,或以铁条的形式,或以铁制兵器,工具等的形式运往日本乃至南洋进行售卖,因此伽耶一度十分富有。

    伽耶生产的出口甲胄

    在日本作家内村闻达所著《縄文と古代文明を探求(绳文和古代文明)》中,把伽耶称为“东亚最早的军火商国家(東アジア初の武器商人国家)”,考证在伽耶国商人,特别是印度商人影响力极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操纵国家。

    作为长期与国外交流的窗口,今天的釜山,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异国风情 -- 从历史来看,这里的异国风情恐怕古已有之

    伽耶国存在于公元一世纪到唐朝前期,这个时候印度人怎么会跑到朝鲜半岛来呢?

    向当地人打听这段历史,却不料得到一个绵延至今的爱情故事。

    话说伽耶国早期的历史是既不靠谱的,竟然说该国国王属于卵生!类似不靠谱的传说我国也有,据说商朝就是某位国母吃了鸟蛋受孕产生的,这种思路可能来自早年人类的飞禽崇拜。伽耶的历史直到金海露王时代才开始符合逻辑,而这时候一个印度人来到了伽耶。


    金首露王夫妇,是公元一世纪伽耶的盟君,金官伽耶城的城主

    但这位金首露王年轻时似乎也很不靠谱,到了成家的年龄不去亲近美女,却整天去看大海(抑郁症?)。臣子急了问他为何还不赶紧开枝散叶,王爷答曰我的爱人会从海上来。

    就在大家看国王越来越不解的时候,一个公主真的从海上来了。

    这个公主,便是来自印度阿育胞国,年仅十六岁的许黄仙(印度人怎么用这样的名字?这个后面会说明),这个国家的王族,同时也都是大商人。

    现在还不太清楚这是金首露王真的有精神感应,等来如此一位公主,还是臣下们担心主上的妄想症发作特意找来一个愿意在本地安家的印度王女。但国王和公主很快结婚了,并且生了很多儿子女儿,成为此后伽耶国的王族主体。


    许黄仙公主

    从事后的推测看,事情恐怕没有这么浪漫。金首露王和公主成亲之后,印度商人在当地的地位增高,王后从印度带来一尊“婆婆塔”,其实便是原始的佛塔,佛教开始进入朝鲜半岛。他们的强大也间接帮助金首露王完成了对本土豪强的压制。从此以后伽耶便迅速成为武器出口国了,善于做生意的印度商人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尚需进一步史料。


    婆婆塔

    钢铁制成的兵器,富有的国家,加上当地利于防御的地形(朝鲜战争时这里曾是李承晚政府最后掌握的地区),让伽耶在公元4世纪成为半岛南部极为强大的国家,据说可以打赢后来统一半岛的新罗。

    为了表彰太太的功绩,也许同时表示对印度商人们的支持,金首露国王为没有姓的印度王妃赐了一个姓,改名许黄仙,而且破天荒地从他们所生孩子群里找出两个继承母亲的姓的孩子。

    至今,当地金海金氏和许氏仍然不通婚,因为他们认为血缘太近了。

    伽耶最终在唐初被灭亡,其理由大致是商人误国,具体的情况,请看下一期说明。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喜欢就捧捧场 + 2 给力
    不爱吱声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4 09: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64#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21:39:23 | 只看该作者

    伽耶的痕迹 -- 从铁匠到美女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8-23 21:41 编辑

    [博览韩国之六]
    韩国古代记录迦耶王妃许黄玉来自印度,向韩国接待官李裕里求证此事。因为正在釜山,李长官于是带老萨去看了这位公主的塑像,其形象确实有些南亚特色 – 地点距离我们下榻的釜山威斯汀酒店只有不到一公里。这位公主在当地深得民心,至今还有对她的祭祀活动,甚至现任釜山市长许南植也自称是她的直系后代,前些天还来上过香呢。



    釜山市市长许南植,似乎与其印度先祖已经不大相像了

    另外,她讲当地还有一种说法 -- 许黄玉虽然是印度人,但她的国家当时也向中国称臣,所以称其为中国人也可以。

    许黄玉据说来自阿育胞国,此国真正的地点很可能在今天泰国境内,和印度的核心地区相距甚远。不过,古代印度的影响直达东南亚,甚至在越南南方都曾建立过名为占婆的印度教国家,将阿育胞称为古印度的范围也不算错误。中国的势力进入印度要到唐太宗时代。古阿育胞与中国的关系不太可考,所以是否具有朝贡关系还有待确认。

    阿育胞不在印度核心地区,这也可以说明伽耶这个以铁器文明著称的国家,为何只吸收了中国的冶铁技术,而没有从制造过乌兹钢的印度古代大匠那里获得帮助。伽耶国历史记载,其铸铁技术来自中国北方,推测是通过高句丽传来。而其锻铁技术,则是来自吴越地区的移民携带而来 – 考虑到吴王夫差曾从海上远征山东半岛的齐国,到达与山东半岛只有一海之隔的朝鲜半岛并不奇怪。

    事实上,许黄玉公主代表的印度族人到达伽耶之后,影响最大的是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金许联姻之后,其家族称为“太阳族”,与百姓不得通婚,带有印度种姓制度的某种痕迹。

    顺便说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这段历史的影响,韩国对太阳很重视,今天参观韩国气象厅,得知其古代气象局观山监如果不能准确预测日食,会受到从流放到杀头的严重惩罚。至于今天嘛,不能预测日食倒问题不大,如果台风来了没有发现,厅长也要到电视台去念检查的。

    啊,报错台风念检查? 那我们要新闻播错了是不是要挨批判呀?

    所谓“伽耶”之称,来自新罗。百济则将其称为“加那”,都是“释伽的国度”之意,可见古代伽耶应该是一个佛国,伽耶时代的佛塔很多保存至今。这应该是那位印度王妃带来的典型文化符号。

    拥有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垄断性的外贸优势,伽耶一时产生了类似科威特或新加坡的繁荣。但是,怀璧夜行总会引来旁人窥伺。在伽耶历史的背后,可以看到各种势力试图染指这一富有地区的明争暗斗。按照伽耶的历史记载,印度公主许黄玉下嫁之后,金官伽耶迅速强盛起来,但是印度商人的势力也渐渐渗透进来。国王的两个儿子改姓母亲之姓,并不符合韩国的古代习惯,依稀可以看到印度移民争取政治权利的影子。再比如《日本本纪》中曾记载在当地建立过“任那总督府”,与伽耶王室分享权力。尽管韩国历史学家证明这属于伪史,最多是日本为增援百济在当地建立过临时的军事基地。可是日本在当地通过联姻等方式攫取政治发言权的努力确有其事。朝鲜半岛南部的两强百济和新罗因为地理之便,表现得更为强势,不断通过或者结盟,或者威压的手段试图吞并伽耶,甚至为了争夺与伽耶的铁器贸易机会大打出手。

    迦耶的贸易路线
    面对险象环生的周边环境,令人意外的是伽耶商人却乐不可支。盖周边国家局势紧张说明战争会不断,而战争总是让军火商发财的。

    于是伽耶的悲剧命运便无可避免了。

    公元四到五世纪,伽耶的铁器贸易达到全盛时期,在新罗,百济,日本乃至中国都有它的客户,形容为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只是伽耶从未试图扩大国土,其装备精良的军队只用于自卫。印度商人与当地贵族满足于大发战争财而已。于是,财源滚滚的同时,伽耶的国运却日益衰落。它的属国被拿着伽耶武器,穿着伽耶盔甲的新罗和百济军队陆续征服。在《縄文と古代文明》中如是描述 – “表舞台に出ず、国に寄生して吸い尽くす。商人の特質を現しており、伽耶はインド商人に利用され、最後は滅亡したとも言えます(隐藏在幕后,敲骨吸髓地寄生在国家身上,伽耶被印度商人利用的结果是最终走向了灭亡)”

    公元532年,伽耶的最后城邦大伽耶被新罗所灭,这个有着独特文化的国家从此走上了历史的不归路。


    不过,伽耶的痕迹在今天的韩国依然依稀可辨 – 釜山今天在韩国以美女众多著称,而且釜山的美女无需整形,都具有瓜子脸和大眼睛的特点,据说这就是古代伽耶时代混血造成的影响。

    [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喜欢就捧捧场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0 08:33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出窍

    65#
    发表于 2013-8-24 01:11:23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3-8-22 01:45
    导游小姐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呢。问问北美的韩国人,到底买韩国车还是日本车,人家看着你只会傻笑, ...

    在中国真不一样,中国自主品牌前些年被踩得死死的.各路黑神尽显神通想扼杀其于襁褓之中,欣慰的是,有了我们这一批不信邪的坚定份子,路上的自主品牌的汽车才越来越多.很多人买车的时候优先选择日韩系车的原因很大比例是因为传说中的省油及较大空间及稍好一点的舒适性,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性.哪怕网上再多的惨烈车祸案例也不能动摇他们的选择.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8 01:10
  • 签到天数: 1748 天

    [LV.Master]无

    66#
    发表于 2013-8-24 02:50:58 | 只看该作者
    看见方舟子也在照片中哦,他又去找谁别扭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13-9-5 12:24:52 | 只看该作者
    老萨真是很久没发文了,不过这摄影技术真是要提高一下了,7D是很好的机子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413 天

    [LV.Master]无

    68#
    发表于 2013-9-5 16:21:16 | 只看该作者
    萨苏 发表于 2013-8-21 03:49
    [博览韩国系列之三]
    对于中国人来说,到韩国有一件不习惯的事情 – 当年奥运会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韩国的首都 ...

    朝鲜的汉是有汉江,中国的汉是有汉水,两个汉不是一个汉吧。这两个水系名字应该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4 09: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69#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1:57:26 | 只看该作者

    在日本建殖民地的“百济王子”到底是谁? – 从扶余丰到...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9-7 12:01 编辑

    [博览韩国之七]

    在环球网组织的“中国网络意见领袖韩国行”活动中,与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秘书长石东演先生等进行交流,其中也谈到了百济王子温罗的神奇传说

    冈山县吉备津的山巅,百济王子温罗建造的城垣残迹仍依稀可辨。而这位称雄南日本一时的“鬼王”,其身份依然笼罩着重重谜团。

    温罗据说来自朝鲜半岛的古国之一百济。然而,日本总社市观光课提供的资料中,又把他说成“新罗王子”。

    新罗也是和百济同时代的国家,当时主要国土也在今天韩国境内。但这两国却是死敌,所以,温罗的来历似乎有些可疑。这两天向韩国的朋友求证了一下,对方认为,当温罗到达日本的时候,百济已经被新罗和大唐联合灭国,其旧地被新罗所收,故此日本人说他从“新罗”而来也是对的。

    百济于660年被灭。根据《新唐书》和《日本书纪》记载,在百济灭国之际,还真有一个王子在日本。此人叫作扶余丰,本来是作为质子被扣押在日本的,曾在天皇面前哭过秦廷。不过他的命运比申包胥更有戏剧性 -- 日本不但出兵了,而且将这位扶余丰立为新的百济王。虽然带有傀儡的意味,但扶余丰作为王子,号召力不是盖的,在返回百济旧地后一度有上万部众来投,加上日军出动两万多部队助战,一时百济的命运颇有死灰复燃之势。然而,倒霉的是这支强大的倭百联军碰上了一头霸王龙 – 唐军统帅刘仁轨。

    刘仁轨,少年时以能够苦读著称,后来做到宰相。663年此人率唐与新罗联军在白江村将日百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日军大将安昙比罗夫战死,全军崩溃。

    刘仁轨,你好歹是个读书人吧,把我们打成这样儿……

    其实刘仁轨能打胜仗并不是他有三头六臂,而是唐军在技术上远远胜过对手。唐军的战舰船底都用松香弥缝,而日本军舰当时有些船材还是靠绳子绑在一起的。所以,这是一场砖头和鸡蛋的战争 -- 唐军到了海上横冲直撞,对手则一碰之下便会七零八落,万一有运气特好的日军能和唐军来段肉搏,在威震中亚的陌刀横刀面前,估计也只有作肉馅的命。战斗中,唐军乘风放火,一举奠定胜局。

    扶余丰运气还不错,日百联军在白江口被刘仁轨打得大败,这位百济王子却逃得一命,投高句丽去也。但唐军最终仍将其俘获,流放江南,史书称其“不知所终”。

    白江口(白村江)之战形势图

    也就是在白江口战争之后,百济王子温罗来到了冈山。

    按照日方说法,这位温罗是从海上带所部登陆而后占据鬼城山地区的,最初见到这位王子的日本渔民形容其形状十分特异:“容貌魁伟,双目如电似虎狼,蓬松须发赤如火,身长达一丈”。这种怪异的形象,加上这批武装难民信仰,语言,做事风格都与当地迥然不同,因此被日本人以“鬼”目之。

    其”双目似虎狼”倒也罢了,估计是饿的,”蓬松须发赤如火”的确不似人类,莫非是在出逃的船上没有盥洗条件,弄到如此地步?由此也可见温罗王子一行到达日本的一路艰难。

    温罗王子到达日本时会不会是这个样子?

    那么,这个温罗王子会不会就是“不知所终”的扶余丰呢?会不会是他在流放中召集旧部,逃到日本,变成了吉备津的“鬼王”呢?这怎么可能?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姓嘛。

    末代百济王扶余丰的形象儒雅,似乎不像那个不似人类的温罗,但这不能说明问题。经过多年的磨难,英俊少年亚瑟也会变成满面虬须的牛虻

    考究百济历史,又不得不承认有这种可能。这是因为,百济第一代国王,名叫温彦。

    根据百济史书记载,其第一代国王温彦原是高句丽王子,因父子不合出奔,在今天首尔附近建立政权。这个新的国家十分奇特,上层是从外来的贵族,下层是被征服的当地马韩族居民。为了区别与普通百姓的种姓不同,这些外来贵族自称扶余国后人,百济也因此被称为“南扶余”。同样为了标榜自己血统高贵,百济的王族也干脆改姓了“扶余”,扶余丰的名字便是来自于此。

    因此,被放逐江南的扶余丰,有可能由于亡国被迫改回唐人能够接受的,他祖先的“温”姓,变成所谓的“温罗”。

    但这种可能性的确不大。

    首先,温罗到达日本时,仍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才能开展从建城到开采冶炼的一系列活动,流亡在江南的扶余丰脱离了百济本土,似乎不大容易纠合这样多的旧部。

    其次,扶余丰虽然被唐军俘虏,但他的弟弟随日军残部撤回日本,此后在京都任官,并被赐姓“百济”,其后代至今还有人在日本生活。如果温罗就是扶余丰,他似乎应该和弟弟取得联系,但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相关信息。

    最后,温罗的鬼城最后毁于日本天皇朝廷军队的进攻。扶余丰曾在日本多年,与日本朝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他是温罗,日本朝廷似乎不应该对他发动征伐。

    最大的可能是这位“温罗”是另一位不太知名的百济宗室或由百济豪强冒充的宗室,在百济灭亡之际率部逃到日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实施割据,他的举动客观上为朝鲜半岛在日本建立了一块“殖民地”。

    日本冈山县正在修复中的“鬼城”遗址

    好在鬼城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近年来颇有进展,如果能够发现相关的文字材料,建城日本的百济王子温罗到底是谁,或许就比较容易水落石出了。

    [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老芒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4 09: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70#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博主来访带来笑声 韩国气象厅网站头条报道

    [博览韩国之八]
    8月23日,中国“网络意见领袖访韩代表团”的十二名成员到达韩国国家气象厅进行了参观访问,韩国国家气象厅网站KMA기상포커스(http://www.kma.go.kr/index.jsp)以首页头条的方式对这次交流进行了报道,并滚动播出中国网络人士在该厅参观的照片。



    韩国国家气象厅网站首页截屏

    圈起处为报道中方来访情况的详细消息链接,左侧为中国网络达人在气象厅讲解室拍摄模拟气象球,这是一种可用于模拟地球展示环球气候,水文,洋流,航班情况的新型气象解说设备,也可用于图片展示 (8/25/2013 0:00)

    初始面对粉丝数动辄上千万的博主们,可以感受到韩方工作人员充分的准备和一丝难免的紧张,但中国代表团成员随即用一个轻松诙谐的举动,让韩方工作人员纷纷忍俊不禁,气氛顿时变得轻快起来。


    韩国国家气象厅中有一幅五名古代官员使用测雨计进行气象研究的画图(古代朝鲜使用测雨计衡量降水早于欧洲两百年)。五名中国代表团成员走到了画前,每人开始模拟一名古代官员的动作。(马晓霖摄)

    扮演古代官员的代表从左至右为:共识传媒集团总裁周志兴,科普作家方舟子,环球网副总编辑石丁,海洋权益专家黄胜友,新浪博主萨苏。他们连表情都是一板一眼。只是测量筒变成了长焦镜头,记录本变成了超级本电脑。目睹此情此景,一怔之后的韩方接待官员们哄堂大笑。

    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中国网络人士与韩方就地震监测,韩国气候中的危险因素与国民生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互赠了礼物。韩方同样在KMA기상포커스网站上用专文对此进行了报道。


    KMA기상포커스网站上对于中方来访的报道,大体是介绍中韩双方交流的内容

    中国“网络意见领袖访韩代表团”,是由中国环球网和韩国驻华使馆,韩国海外文化弘报院共同组织的,其主要成员均为中国网络知名博主和媒体达人,目的在于以亲眼所见了解和认识真实的韩国,以便进一步向国人传达这个东方近邻的真实情况。面对中方要求,韩方表示欢迎和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配合,努力安排了代表团对韩国海上警察舰艇,现代工业集团,“独岛研究所”,多音门户网站等敏感部门的参观,及与韩方历史,文化,政策等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对话。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刘震龙在评价此次访韩活动时称,他们在博客上介绍韩国崭新的一面,将对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喜欢就捧捧场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4 09: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2:03:44 | 只看该作者

    蔚山PX,不能采访背后的启示

    [博览韩国之九]

    SK公司工作人员在利用沙盘向中国博主们介绍该公司在蔚山的厂区

    “你们的PX工厂离居民区只有400米?!”

    这几乎是听到SK集团企业讲解员进行介绍时每个团员的反应。看到温文尔雅的中国代表团员们忽然变得激动异常,正在向大家介绍工厂厂区分布情况的崔先生吓得差点儿后退一步,赶紧认真地核对了一下资料,又看看庞大的企业沙盘上厂区,然后坚定地点点头 -- “对,400米。”他表示这只是因为SK集团采用了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而已,从建厂到现在,与居民并未发生过任何因污染引发的冲突。

    参观位于韩国蔚山的SK集团工厂,是中国网络意见领袖韩国行活动中的一个项目,中方曾提出希望能够进入其核心的PX工厂进行访问和采访。8月22日,出于种种顾虑,直到参观前的最后一刻,SK集团的PX工厂方面仍然没能做出接受采访的决定,该公司最终选择由集团派员进行讲解接待来代替,并允许中方代表团成员在一定距离上对PX工厂进行观察和拍照。

    所谓“种种顾虑”的含义,当时我们并没有了解清楚。参观结束后,才从韩方工作人员处知道,SK集团的PX工厂,如今也在风口浪尖之上。由于亚洲各国对于PX产品的需求如烈火烹油,SK集团近年来也在计划扩充产力,并与日本JX能源集团达成了引进外资4,800亿韩元,在蔚山开设年增产PX产品100万吨新工厂的协定。但由于对敏感领域的投资管理,环境考虑等多方面原因,本月月初韩国国会对这一新厂在内的一系列合资化工企业提出叫停,在韩国企业界引起一片哗然。同时被叫停的韩国GS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后PX每年的需要预计会以6-7%递增,不错过这一投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工厂建设迟缓,外资可能转向中国等地并被通过。”*1 面对业界压力,韩国经济副总理玄才锡表示会推动“在9月的下一期国会上通过对法律的修正解决问题。”

    看来,PX工厂会被公众“青眼有加”,在世界各地可能都是正常现象,厂方除了虚心接受监督和泰然处之以外,别无办法。在如此微妙的时期,能够以这种方式接待中国代表团,对于SK集团来说,应该讲已经勉为其难。

    这种安排多少有些聊胜于无,但当崔先生说出“400米”这个数字时,众人还是坐不住了。

    以老萨所知,作为亚洲最大的PX产品供应者,日本PX工厂与居民区的距离基本在5,000米左右(也有少于此数字的),这400米,显然意味着环保技术方面重要的进步。从SK公司巨大的沙盘上的模型房屋来看,当地居民区与SK工厂仅有一河之隔。这“400米”还是很符合比例尺的,SK集团也不大可能为了几个中国人的来访特意伪造这样一个沙盘。由此想来,没有安排我们近距离参观PX工厂,或许还有防止技术泄露的因素。代表团中颇有几名在科技方面浸淫多年的人物。韩国比日本PX产业起步要晚。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也就是作为后起之秀的产业,由于能够更充分地运用最新技术,从而比老牌企业在技术方面会更拥有优势。

    崔先生的介绍在此后的参观中得到了证实。当我们从展望台观看SK集团的PX工厂时,正在生产的PX厂区,大烟囱顶上的轻烟肉眼几乎无法分辨。虽然不是专家,但从烟囱的造型可以看出,这很可能是经过层层过滤后获得的结果。

    SK公司相关介绍上PX厂区位置

    实际拍摄到的情景
    在回去的路上,看着周围蔚蓝的天空,我不禁有些感慨。

    虽然PX这一产业的商业利润很高,而且很明显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假如SK没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它可能根本无法获得建厂的资格,根本无法进入这一产业。即便建成了工厂,若是缺乏环保的先期投入,只怕很快也会在舆论监督下落入停产的地步。即便靠着某种手段不停产,也不得不为留下熟练工作人员付出重大代价 – 在日韩如今PX都不是危险产业,工人的保险和工作年限等都无特殊待遇。正是可见的环保成果和长期可靠的管理为其赢得了足够的信誉,才使其能够在这一产业中站住脚,并有资格谈到扩大生产规模。由此可见,环保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在未来的企业中,会是越来越宝贵的财富。在传统意识中,环保技术的投资和发展,带有一种”额外负担”的意味,这种观念似乎是应该改变的.

    今后的企业或许应该建立这种意识 -- 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是包括PX在内的现代工业的一份社会保险。没有这份保险,没法在江湖上混。

    这就是我触摸到的蔚山PX,不能采访背后的启示。

    [完]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4 收起 理由
    喜欢就捧捧场 + 4 给力
    老芒 + 10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30 08:50
  • 签到天数: 339 天

    [LV.8]合体

    72#
    发表于 2013-9-7 19:12:48 | 只看该作者
    我第一次出国去新加坡的时候,在地铁上看到这个四个英文字母,马上产生了一种今生脱离不了魔掌的无助感。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0 08:56 , Processed in 0.04752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