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老兵帅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宋朝的一些不同看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2: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单纯如此。任何政权都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持的。宋承唐之余绪,还是有一定的世家势力。宋搞科举同时又大肆荫补。结果造成大量新的世家。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不是一句空话。
" x2 b" T9 B: U( f# T! c% e4 j3 r  M+ h) U. d1 x* R
以宋之国力养百万兵其实应当是不吃力的。战国时秦、楚也是养百万兵,也没见秦楚崩溃。宋的地盘比战国的秦楚要大,经济更加发达。本来应当是没有财政问题的。9 t' |/ S* u: u4 g9 _7 n

: W* F/ B* |& d5 r! T) K但战国时各国都实行军国主义。到了宋朝却出现财政问题。一是太多官员要养,二是财政收入不够。所以王安石变法要理财。开刀的对象都是士大夫和大地主。于是搞得“民怨沸腾”。9 J4 h6 v: c4 H5 M3 A$ s& l9 r

0 x) N6 ]2 E8 a然而根本性的原因还不在于地主阶层抗拒交税。税这个东西大家都是想着越少越好。但国家再怎样压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模式也是无法支撑一个长期“繁荣”的税收的。盖地就那么点,产出也就那么点。即使全部收了税,也未必能堵上窟窿。
$ g8 n" x+ r, ^2 e6 _6 B- V, x% E' Q. h$ c. ?
所以关键还是要有新的产业和分配方式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0 04: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8-10 03:13 - P( q) R* l# G) ]: J
第一。从两晋到隋唐的世家与你所说的宋世家不是一回事,后者最多是势家而已。( G* h: L1 L) @8 M: A

  }& q. m$ @9 v* b/ C第二。战国时期秦楚哪里养 ...

( [! ?5 H# a+ @% a- l% k什么叫做“世家”?两晋隋唐的“世家”从本质上讲和宋朝“世家”有何不同?从表面上看无非是两晋隋唐的“世家”当官全靠荫庇,世家把持朝政等等。但宋朝的世家除了子弟荫补再通过科举外,把持朝政之类并不比两晋隋唐稍弱。甚至皇帝的废立继承也是大臣决定。宋朝的世家以联姻等等手段结成一张大网。即使有些臣子最早出于寒门,有才干的也迅速被各大世家所网罗。其为“世家”的本质并无不同。
% V; J( E9 N5 {4 Y5 t" p0 m
2 ]0 s+ B) M& o) ]; q3 F: g0 A历代的危机最终可以总结为财富和资源分配的危机。在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不论上面的税怎样收,玩出什么样的花活来,粮食产量也就固定的那么一点而已。如果不存在剥削,那么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均口粮会逐步下降,最终达到人口爆炸时,平均口粮不足以养活每个人,那么社会自然要动荡崩溃最后重组。" E; j! {1 i9 I& N& d
* b; i) p7 O- J& Q0 A( P
但剥削的存在使得这个过程大大加快。盖剥削的存在使得大量的收成沉淀到大地主手里。这大大降低了贫困人群中的人均口粮。一来使得贫者愈贫,二来使得贫者对于天灾人祸的承受能力下降。于是稍有天灾人祸,贫者必须起义才能求存。
% l  j/ Y. L; `4 y, F/ B6 g/ V
这个问题直到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生产出现后才得到缓解。无非原来的无地流民没有出路,现在可以做工罢了。; K* B% `& M% N2 C/ h3 H% e; o

+ n# }  }6 m) O$ H所以宋朝财政危机的根本性矛盾还是兼并问题。宋不抑止兼并,使得这个问题越来越尖锐。宋朝政府其实明白问题的根源。所以搞出用“高福利”收买流民的办法。但宋朝没有工业革命。政府从土地上得到的税收是有限的。所谓专卖等等也只能是救急。当然,重视商业税收和收入,这点它比明朝好很多。0 b% ]# x3 e; ^$ S7 O: G

3 w5 Z  d# D# e, P6 t以有限的税收来养不断增长的流民当然是越来越吃紧。这里的问题是政府的税收不足以将地主手里的余粮置换出来。% d$ u9 X9 G- B

; A) L/ _, J; E5 P! R0 U举例来说,地主家里有一百万石余粮。政府抽了五分之一的税。那么政府的收入就是二十万石。而福利缺口却有六十万。如果没有额外收入的话,政府是无力把剩下的八十万石余粮购买出来赈济人群的。那么政府所能剩下的手段,要么是强行收取。要么是放着窟窿不填坐视崩溃。6 j9 G6 O7 Z6 T1 }! \# v

7 ]% O4 m$ \; b0 X前者,由于掌握政府的正是大地主阶级,根本不可能实现。后者倒是经常实施,于是就有民变了。
: |$ Z$ [$ j( w
! j) w9 Y8 |/ O+ `% n( H; D而在工业革命后,政府掌握了另一个财源,即从工业品的产出上抽税。同样是一百万石余粮。政府抽了五分之一的税。但政府可以在高附加值的工业品上抽到更多的税(假设货币投入充足)。于是政府有足够的钱赎买地主手中的余粮。这样就理顺了关系。8 D8 d1 M3 r8 e( p

4 p6 s2 Z, |/ A8 J' J所以,我想在这里说是宋朝和其他朝代相比的确更注重民生。但宋朝没有经历工业革命,政府无法开源,又不能节流,那么财政危机的到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8 16:39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1 06:21 , Processed in 0.05274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