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老兵帅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新冠肺炎之经济困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1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semtex 发表于 2020-4-12 21:23
我们公司就是做MBS的。房贷是中国银行的优质资产。和美国很多不同的。

中国短期(1年内)断供的可能性比较低,即使有,也是零星不成规模的。但超过1年以上,如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那就不好说了。

至于将房子卖掉减轻债务,那就有点想当然了。有价无市的账面价值,变现能力是个大大的问题。。。这个缺点本身就是房地产泡沫的精髓,也是把房地产设计成资金蓄水池的依据。也是过去4年来转移金融风险的底气之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0-4-13 1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客 发表于 2020-4-13 18:48
“优质”的原因是房子抵押给银行了,在房价不会跌的前提下,银行“稳赚不赔”。但是房贷断供是大的经济形 ...

中国还有一个非常特色的问题就是投机性高房贷。

就我所知,因为房价一路上涨而老百姓又没有其他好的投资渠道,只要买房,没有亏只有赚,因此,过去20年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买房惯性,不断加大杠杆买房。。。事实上,存在着大量超过经济收入能力的投机者。而银行要求的总债务为收入流水一半的规定成为了摆设。。。
就我所知,这类人不少。
今后几年,我估计就是吃皇粮的人无忧,其他的人就自求多福了。

点评

可别这么说,社会动荡不是玩的  发表于 2020-4-13 20:57
这类投机的有多少死多少,没坏处。  发表于 2020-4-13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20-4-13 20: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洗心 发表于 2020-4-13 20:21
武汉一线医护的补贴都要克扣了, 因为没钱。
丁香园3/27在微博上就医护的收入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大概5 ...

不知道是否真实,我听说,疫情初起出了一个每天200-300的补贴方案,后来改成了接触了确认病例那一天才有补贴,其他接诊不算。。。

当时出这些补贴方案时,心里就打鼓,这一年上亿的开支,财政受的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0-4-14 10: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天爱黑夜 发表于 2020-4-14 07:28
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裁员了,这几天就有海信 海尔裁员的报道 小企业更多。
但是因为房子断供而被银行驱逐 ...
卖掉房子换现金

今年可不容易忽悠到拼盘侠。并且,房产是出了名的变现困难,尤其是经济不景气时。一堆房产就成了账面价值,毫无用处。

这次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甚至包括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冲击威力,绝对不要低估。很可能是08年以来的一个里程牌。就我身边的情况看,疫情首先会改变很多人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习惯,尤其是对房市的影响,之后是内需消费。。。
其实,中国人爱储蓄的传统在80-90后一代是在逐渐弱化的。在买房这种超大宗消费支出上,寅吃卯粮的现象不比美国差多少。况且,住房、教育、医疗三座大山中,教育、医疗还可以通过 节源顶一阵子。。住房金额大,没得任何手段可以缓解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20-4-15 1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20-4-15 11:01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4-14 09:24
对了,国内不会因为断供而导致房子被收走,这点很奇特。


最早在司法实践中修改债务优先受偿原则的是农民工讨薪(农民工薪水本质是会计上的人工工资或生产成本),并延伸到其他领域,房产里面就是,满足生活自居需求的房子,不得强制赶人,拍卖。
这个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通过最高法的通知和司法解释就法律化了。但债务优先受偿原则还是上位法。要真统一法律,这个矛盾法够法律界喝一壶的。

另外,国内个人房产拍卖经常流拍,价格再低也是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清除里面住户非常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20-4-15 21: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semtex 发表于 2020-4-15 21:12
欠国内银行的钱,那可麻烦多了。

未必。如果是正规银行正规合法手续,而不是通过银行的第三方金融公司,基本没麻烦。
两个例子,都是我认识的人。
一个名下一套房,断供几年,违约金10几万,银行拿他也没办法,他的理由就是这是他唯一住房,银行无权强行拍卖赶人。最后双方协商,允许朋友把房子卖掉之后还清欠款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 方方别墅附近一套大别墅,年代跟方方别墅相近,也是断供,欠了近100多万,最后也是通过协商,业主自己出售房子,然后还清欠款。。。这个朋友名下好几套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0-4-15 21: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4-15 19:29
这样的话,自住房我只要付了首期,住进去了,其余的根本不还,你拿我也没辙,对吧,那谁还还贷啊,这是个 ...

经济好的时候,老百姓还是在乎自己的征信的,黑名单对个人生活还是有些影响的。
真到房产泡沫破灭那一天,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过,天朝对这类问题一向是政治处理,见招拆招,到时候也许就这样拖着,然后全民埋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20-4-16 1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4-15 22:10
没看懂,你那两个朋友为何要接受协商,因为在我看来,把那些钱拿去干别的更合算,反正你不能赶我走,因此 ...

第一个例子,房子是在与前妻结婚前贷款买,离婚约定房产及房贷归男方。断供违约是离婚后。因为这事儿无故使得前妻被限制出行消费,并且前妻在银行上班,征信不好影响在银行的工作和升迁,前妻肯定要扯(他们有个女儿归女方抚养)。再说,自己也不是没房子住,只不过名下只有这一套房子而已,这套房子也是出租状态。
总归是一笔债务,天天扯也闹心。

第二个例子简单一些,本身就是公司资金周转出问题才断供,按市价出售,还清欠款,他也不亏,剩下的资金还可以缓解公司资金危机。

我也见过一个朋友贪图便宜去买拍卖房(不能贷款,得全款),价格确实便宜,相当于市价的60-70%,但之后的手续和麻烦却整的心力交瘁,搞了一年多才整利索。。。这还是毛坯没人住的情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0-4-16 10: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grass 发表于 2020-4-16 10:01
为什么要存钱?房贷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如果有钱就多还房贷了,所以月光族是合理的。 ...

在经济一直向好,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这肯定是最合理的。也有很多人因此从屌丝成为高富帅,现在坐拥五六套房产,月供5-8万,走上人生巅峰不为过。

要是我们处的时代是1929-1932的大萧条时代,那就未必了。。。未来的时代可能是,08金融危机+疫情+……,一系列小危机不断累积成一个拉长拉平曲线的大萧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20-4-16 18: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4-16 16:20
第一件事奇怪了,既然离婚约定房产及房贷归男方,而且双方离婚,那么女方就没有责任了,为何被限制出行消 ...

是的。国内有一些应对办法。
但有时候也挺烦人的。。。此案例是银行监测到女方在婚姻存续期内有一笔贷款。后来女方将婚姻流水和离婚协议提交后,银行的办法是,只要还清欠款,可以将女方从黑名单里除名,恢复征信。

最典型就是婚姻期间的贷款,离婚r后必须办析产才能不惹麻烦。这几年好像又改进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20-4-16 18: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4-16 18:20
人均这种数字还是算了吧,你和马云一平均,你们都是亿万富翁了。据我所知,国内的年轻人储蓄率相当不高, ...

是的。
本来说人均6.3万的存款,我还信了。。。但一说三口之家20万存款,瞬间就呆掉了。。。这是哪个位面的数据?难不成我认识的这些人又拖了国家的后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20-4-16 22: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MacArthur 发表于 2020-4-16 22:13
人均6.3万,三口之家6.3 x 3 = 19万 约等于20万。。。 没毛病呵

个人存款五六万, 很多这类人。但三口之家20万,这类家庭就不那么平均了,尤其买房供着房子的家庭。还得考虑中国有五六亿的农村户口的人。

所以,那个人均数,要考虑贫富分化的系数,取中位数更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20-4-18 1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semtex 发表于 2020-4-18 02:13
没事, 中国人属韭菜, 生生不息

这是个很拉仇恨的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13:29 , Processed in 0.04930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