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兵帅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宋朝的一些不同看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9: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lundunren 发表于 2013-7-27 19:49
    . t+ N! M. i; ]/ x" ~1 L以当时两国的国力和动员能力,如果打下去,能打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结果? ...

    ; M2 g) N1 L+ t" v' ]7 F0 g' P以黄河为界当无问题,再往北就难说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09: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lundunren 发表于 2013-7-27 20:40
    5 V0 u$ [% W" {+ k# n& v这个也需要投鸡蛋吗?人家回复了,我就很感谢,难道是因为简单点了?老兵你得罪人了? ...
    * X1 w3 z% n& n8 d6 Z4 C
    那个鸡蛋与这个话题无关,当初讨论日本侵华的时候得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3: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词宗 发表于 2013-8-9 13:20 ! [8 ^4 f/ a; h1 W' p
    也不单纯如此。任何政权都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持的。宋承唐之余绪,还是有一定的世家势力。宋搞科举同时又大 ...
    * z, x7 T1 b; ~$ r: e7 C
    第一。从两晋到隋唐的世家与你所说的宋世家不是一回事,后者最多是势家而已。3 G+ f3 j& D1 _5 [0 O& a

    3 B: p  ^( H* ]! h6 P第二。战国时期秦楚哪里养百万兵了,人家是义务兵制,需要的时候征召,平常就是农民而已。两宋是募兵制,那兵是终身职业,要当到60岁的,而且收入要养全家,所以一个兵一年要花五十千。) D, n5 b) d) N( B) V7 j) s
    , R2 \$ `9 l+ g  u
    第三。宋代财政开支,一分养皇族,两分养百官,其余养军队。到了北宋后期,皇族已经养不起了,所以才有了神宗朝和徽宗朝的宗室制度改革。5 ]7 y; e' W. L2 q' V" A( }  s

    2 \5 [; d3 s$ A; C# F. l# }' t第四。南宋长期处于与北方政权的对峙局面,因此需要大量养军队。即使这样,也在较长时间内基本做到了财政平衡,当然后期赤字问题愈来愈严重,以至于最后不可收拾,这里靠的是两税、专卖和杂税。相比较于明朝,可以认为两宋做的要好得多。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8 16:3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5: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词宗 发表于 2013-8-9 15:59 1 [- w$ A6 Q& M1 O& i4 q1 y
    什么叫做“世家”?两晋隋唐的“世家”从本质上讲和宋朝“世家”有何不同?从表面上看无非是两晋隋唐的“ ...

    3 M7 f6 B# L' J) i请注意荫庇的定义,那是父亲做官到一定级别,可以安排儿子做官,其升迁有自己的道路和限制。两晋乃至隋唐的世家不是靠这个,而是靠家族对选材的影响,其升迁也比其它的要好和快,完全是两回事。讨论历史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准确。" V! v" F% K  z/ e" C  a& `2 S6 V

    / m; J) i' O/ b$ H& A: h$ n* @在任何时候,政府所能支配的财富都是有限的,在承认这点的前提下,相比较于明朝,宋做的还算不错了。至于注重民生,这要看民是哪些人了,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了。不要忘记,有宋一代三百二十年,进入史书的农民起义就将近三百次,也够可以的了。宋朝的财政优势在于搜刮比较得法而已。3 }- z9 Z1 P* }- \% |/ ?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11-8 16:4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1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3-8-9 20:15 $ U  s4 m% A7 g* L
    老兵啊,这个进入史册的农民起义会不会跟宋朝的文献丰富有关系啊,不是说宋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是历朝以来 ...
    : W( j( |4 S' U9 c
    文献丰富是指宋史之外的资料丰富,而非指宋史如何。历朝资料留下来多少,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当时多少,一个是离现在有多远。前者取决于技术水平,宋代的活字印刷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自然有利于资料的分布。后者则明显的离现在越远越少,原因很简单,历次战乱。这方面最简单例子就是梁元帝那次,十四万册完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0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足道 发表于 2013-8-31 08:26
    - k1 G' Q3 e4 d7 R' w0 x这帖子看着似曾相识啊
    , w; X; r3 Q. f
    老何来了,失禁失禁。这篇当然你会认识,那是搬砖产品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9-1 18: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足道 发表于 2013-8-31 20:00
    : c5 ]  s. U7 b! c: B. D0 i哈,老兵一向可好啊?
    ) X& C  T' C# i, ?4 a* p' R3 n& ~
    还好还好,要不要把你转成正式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足道 发表于 2013-9-1 18:56 9 [' t1 w, ]6 c$ S" @
    哦,我开始还不是正式的啊?那也能回帖?

      Z) w# b- ~+ y8 \2 q- g& _! m你已经被东张这厮给招安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4 22:18 , Processed in 0.0526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