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李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保卫战中的国军和摩苏尔保卫战中的伊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4-6-27 15: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4-6-27 07:41
3 s9 k  U* a- P这个财政援助是指运到中国后方的物资, 还是指开的支票? 两者之间有天和地一样的区别 ...
; j5 @* ~! W8 M- d: `4 o* B' J( ]
给予的资金,由中国方面使用这些资金再采购物资) D. [, Q; p2 F% \* a" }

% k! [8 H" m* l9 o8 F0 Q没有钱中国方面怎么买军火买物资
* y4 ?  G1 X; _# x$ U7 x+ M3 _% a. \2 a/ F/ Z6 |
1940年以前连中立法案都没出来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4-6-27 15: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6-27 16:06 编辑 - }+ M; t. e, M& A% E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6-27 08:43
* u( X* P+ {* W% x$ ]0 d# N他的数字不要较真,没有哪个国家的贷款数量会是政府开支的十倍这个级别的,更不要说更多。他是在玩通货膨 ...
- m+ O( t9 A* t: N  z+ V0 t) v
- s+ |  h  g$ i# _9 X; r
老兵算错时间了  $ \- Q# `/ T& {6 j) k" f* y
# D8 f+ b8 E& L
我给的贷款数字只到1940年,通货膨胀这么高端的经济学现象我可不敢碰,关键也不懂- _4 z7 t( d/ i8 z6 W# G+ U
7 t/ Z3 x2 d* [5 F. N) K' h
战争就是吃钱的国家行为,比中国富庶许多的大英帝国到了1941年3月也国库空空——它的富庶地区还没被占领呢。所以你拿丢掉上海来证明指挥无能,至少在上海随时面临轰炸和封锁的背景下是不恰当的
3 [1 ~. |" q" _  U9 b1 I& W. E/ Q: ?/ D# D6 X5 P# H
实在不行,请老兵找个无论是共军还是国军内部对上海抗战的评价吧,哪怕是个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4-6-27 15: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6-27 16:01 编辑
4 g& S$ ?$ s3 i: L0 f# T
草蜢 发表于 2014-6-27 09:31 * X9 ~( z9 B, N  F0 x2 r
相信美国和苏联提供的战略物资,包括武器,飞机等折现后,相对战前江南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可观的, 因为很 ...
0 j  Z) S' b3 W/ F6 x/ t
. g! `, c8 o% _" O+ Z3 F
不是说赚大了,而是说上海在海边,就在日本的打击和封锁范围内,江南地区迟早是保不住的,尤其当日军从北方冲击下来的时候" F8 Y: ?& T. A) h' B
1 d8 W1 c, @+ k( i5 S% d
面对强敌,要是还象守财奴一样舍不得丢到一些瓶瓶罐罐,这可是舍命不舍财的SB行为啊
1 M% }- A" {. h- D- ]/ |: h
3 d, B  S0 z- w5 Y9 N5 B6 d而且没有任何人针对我假定日军全部集中于华北后产生的战略局势提出问题,既然说蒋的战略决策错误,那就得有其他方案啊,难不成骂蒋几句,日本人就灰溜溜地跑回四岛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4-6-27 15: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6-27 16:02 编辑
: s. M  T1 [3 U& ?3 U& i
大胖子 发表于 2014-6-27 11:52 + U% w; t( g9 y" v: D8 Y% Y% _- s; ]
同样是放弃,毛公能把失地拿回来,蒋公公及其继任者丢了整个大陆还有中业岛,你想说明什么? ( e7 J: ?! Q! F7 {, }9 U
毛公的方案 ...
+ g4 F) Z8 ?: _: p, U6 r
. F# `. l- L7 ]- z& O% f
蒋最后在1945年也拿回来了啊  
8 [9 L" P6 ]% n% S/ s5 ^9 ~: Z) ?9 Z! j* a( c3 a- K) Q; I
难不成南京上海的日军集体蒸发了?
. Z( @, S  N9 z3 s. a, @
3 |$ u# E1 p4 ]8 \5 j# Q要不请你提出可行的方案,不然你还不如蒋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4-6-27 15: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霾信仰 发表于 2014-6-27 12:15
. s% o0 m" ?5 V/ s# ?% H$ S: ~( {陶德曼调停可不是恢复事变前状态。有陶德曼调停,但没有陶德曼条件:陶德曼只是在双方之间传话和帮腔而已 ...
* Y4 U3 `1 k7 e; l* O7 r
谈判开始时的要价总是很高的,即使这样中国政府也没有完全拒绝( K" E1 C2 k4 q! _
6 u& b( m6 N7 K' H8 A7 r
一直到日军向南京发起进攻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4-6-27 16: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6-27 10:41
' h3 M& Y" L4 H* h2 `& c而且这些与是否在上海打仗没关系,纯属人家为了遏制日本所为,只有德国那个除外,德国的是为了做生意而已 ...

3 v( R  k: F6 i这是共军对上海会战的军事意义的评价:
( {& z, w% I1 T& Q
$ W9 J( T+ P1 Y# [( T( d3 F) Y随着战况的发展,其陆军兵力不断增加,并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向华东。这不仅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使其不能集中使用于地形开阔、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华北战场,而且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以局部战争侵占华北并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陷于中国全面、持久抗战的“泥潭”之中而无法自拔,不得不按照中国的战略方针进行作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日本是进攻的一方,但在战略上却已在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淞沪会战的结果,在战役上中国军队是失败者,但在战略上日本军队是失败者。$ y) _0 w! k- a9 B8 z
: t" O3 z' W" a2 _+ K1 `
——————————————————————————————& y. ]2 l8 w' t5 v8 l
! r+ E. _) ?8 R% g
这是共军对上海会战中战略失误的评价:3 V# s3 ]& n1 y0 b, c

; o' Q+ G$ S7 F4 j淞沪会战采取的是专守防御,实质上是消极防御。蒋介石就曾说过:“在湘北战争(指第一次长沙会议)以前,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取守势的”,“处处只是消极防御,陷于被动”。 [ 注:蒋介石:《柳州会议训词》。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206页。 ] 战略与战役指导上的单纯防御,导致“我国陆、海、空军的精华丧失殆尽”,并对以后战局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6 G  I- [- X! I7 _( e1 U, C7 ^/ S& y
——————————————
) r# X. O* x: n, V
2 s2 y( I3 B' k基本上共军不认为在上海战线的战略是错误的,错误的是其打法,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国民党军对自身战斗力估计过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4-6-30 19: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身轻松 于 2014-6-30 19:22 编辑
4 b, _* |4 s7 _3 m
游泳的猫 发表于 2014-6-30 11:19 7 I1 K7 b* d2 o4 }5 P+ D( x: V* W$ }4 i) \
一身轻松童鞋基本上是为抬杠而抬杠了。$ J& _# y- v1 u0 E# C/ A7 R0 n3 t7 m
在上海抗战当然没错,但错在国民政府没有总体的规划以及执行规划的 ...
- r' a% r) a% K
1 [, F% p8 j/ u
你别来捣乱~!
4 b( `5 `+ P9 |  E% g5 o7 e2 }3 G- F( @2 _; T6 h+ _% f
关于上海打多久,确实没有具体时间,这是因为国民党还不希望发展为全面战争,国民党的理想结果是日本在上海吃亏,国际关注,然后进入谈判模式,重新赢得发展时间。就正常的国家执政者来说,延缓战争爆发,赢得战争准备时间的思路是没错的。这是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差别,如果就这一点来指责,只能说基本不了解政治。  c, F" s  g% D/ p; l
5 G2 s5 x3 {4 Z1 L& c1 M4 {; j
国民党对于上海守不住也有预案,苏澄国防线就是拟订中的第二阻击阵地
1 _2 g- ]8 N& ^" }# l# V' x: L. u/ g- c
从军事上说,国民党在上海会战里的战略计划还是符合正常表现的,不出彩,但也不算无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4-6-30 19: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Pipilu 发表于 2014-6-30 13:10 7 z5 q& Z0 ]& \% k' R; m/ R
一二八和31年日本的经济形势不了解,不知是否有高手可以解答一下?
3 h+ k3 {* W6 _& H  O( M8 V; P, u$ t, ]  n/ C' `7 M) C
我的观点,东北做为张学良的地盘,老 ...

$ X5 D9 _! B4 x9 Z: v918完全是张的无能了,有蒋的因素,但张负责任更多
: I+ n+ _# A5 U8 P) n" u  n7 L' c' A# C' Y0 p
因为918完全是关东军少数军官的盲动,日本政府在知道918事件发生后,一直没有向东北增兵,就为了了解国际形势。倘若当时东北军顽强抵抗,不让日军那么轻易的占领东北,那么局势如何走就难说了" K* G' z1 e0 I

( v0 C: b7 K2 t但是呢,上面那些说法只是很理想性的说法。因为一般人往往忽略了日本在918时已经在东北军系统内部扶持了大量的亲日派,假如石原他们没有这个把握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发动918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4-7-1 01: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泳的猫 发表于 2014-6-30 22:46
1 ^9 T& G0 I; Z7 @* |7 O不要故意忽略我的完整意思啊
% I; A- n0 C, Z国府固然有一个粗略的国防线,但是这个国防线完成情况如何?有没有安排 ...
' g( \4 Q8 X. b  m2 i
苏福线的本意是日军入侵上海时作为阻击阵地,距离上海会战的主要交战地域近100公里,你说把大量部队扔在战场100公里外,算是啥?
/ L7 R; E& ?& S" g. U' g- Z
' B7 H6 W) p% @# s7 O/ r1 N, S上海会战遇到 最大问题是部队消耗太大,以至于连看守金山卫的部队都拉上去填窟窿了6 K# i1 C' q% S& O: U

- {7 W6 T: ~4 i) c5 |1 [你别说当时,就是现在你把军级部队扔在主战场100公里外,你看别人怎么评价你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4-7-1 0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7-1 02:21 ; n% I9 N" p+ g& j$ k
别说这些没用的,你告诉我苏福线国防工事阵地修得怎么样吧。就这样的执行能力,扯什么都是虚的。
2 ~5 b; U5 P+ o% n* m7 L- R
. Y$ O" a8 D4 V8 Y/ @另外, ...

" ]1 P' K# b! O6 j我只讨论战略制定,不讨论执行力
7 h9 c- T; S2 E" q2 G$ s; M9 i3 Y" S  l/ y( D2 ]+ t# v' f* ^
国民党要是执行力强,这个话题也就不存在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4-7-1 1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7-1 04:20
* x2 k: a8 Q0 B% Y1 W" I# z+ D% J4 x4 I我记得你自己说的,淞沪会战,开始的目标很小,后来逐步加大,以至于失去控制,就这样走到哪里算哪里的东 ...

/ t) h: N' h+ v6 B$ H6 n" I你也知道,日本海军和陆军不对路,陆军在华北挑事,海军在上海蠢蠢欲动,参照128的经验,中国政府判断日军极可能想在上海挑起战火
1 P5 `/ s# w5 Q9 Z9 ?) @1 I$ c# q. g* u4 C" S) a
因此战略目标最初实际为消灭日本海军在上海的基地,杜绝事态扩大化的可能性——这一点上,是符合你的看法的。但是,随着日军在华北战争的扩大化,以及日本陆军在上海的登陆,上海会战的目的就被调整为拖住和消耗日本陆军。这一点一直到会战失败也再没变过6 ^2 s6 ^/ H# W) W* x
5 x) a* c# L- X5 X7 }
战略目标当然要跟着形势走,本来想欺负个小Loli的,结果来了个彪形大汉,你还不调整目的和手段~``恩~``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4-7-1 19: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泳的猫 发表于 2014-7-1 08:47 & q1 Q1 ^: _  B! t$ X" Q
国府的战略水平和执行力是咋回事你又不是不清楚,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想必你也不是不明白。你又不是果粉,在 ...
9 D+ i1 T) h- z1 G# r  z
我是拿共军的官方评论来证明
' G+ C: B) ?+ W, T  P, M$ I9 k& b' N6 Z% C. F( }5 M1 g) [, Z, Q
在战争的问题上,我不认为这个论坛里有人有资格推翻共军的看法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13:38 , Processed in 0.10677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