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就爱抬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 企业内部IT的困境与出路——与河蚌兄商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21: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IT和自控有很大的相通之处,都属于“直接投入,间接产出”的性质,天下太平的时候被人忽视,天下大乱的时候首当其冲。但现在自控开始翻身了。有空会写一段自控是怎么翻身的,或许对IT也有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3-13 23: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2-3-13 08:56
. g, N0 N" V. T  k晨枫是搞自控的?我也是学自控出身

) o( H+ a7 I' j( m/ G是啊,现在还在干自控呢。哪天我们也来就自控抬上一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3-14 07: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2-3-13 16:55 , L# t  I% Y( P/ e5 X
自控......想起来就觉得晕。想当年一个PD炉温就搞了半天,发现自己不适合动手。学到后面控制飞船 ...

# o/ }7 m0 ~' b! C8 x矩阵就是矩阵,大点小点除了计算量差别外,理论上和公式上没有多大差别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3-14 07: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蚌 发表于 2012-3-13 09:08
% _- U7 J, l: Z0 w" M0 L我觉得,你现在的思维角度,真的是完全站在科技部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如果单纯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 ...

: }. Y2 g8 j) J1 C9 @: R3 T& O* BIT和自控一样,困境在于不能自我定位为utility,而在于multiplier;也就是不能“少了就不行”,而是“有了真好”;不能是loss avoidance,而应该是value added。这东西说起来容易,做到不容易。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3-14 0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蚌 发表于 2012-3-13 17:35
: W) Q9 V- i9 o/ D5 i( q我觉得,就技术而言,IT与自控是一样的。IT支撑,是业务的催化剂、润滑剂、增速器,但它本身确实产 ...

2 o. Q0 k) O3 {* a  Q. R1 S哈,领导也是要受教育的啊!老实说,你对于技术部门的概念很陈旧了。还是老话:等我有空写一段。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3-14 0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爱抬杠 发表于 2012-3-13 17:32 & c6 u$ r0 r) J
呵呵,好久没抬杠了。/ Z/ X, A4 [/ @: P) a5 w0 j
) o* |6 R1 \1 H: N
首先,我本身就是干IT的,自然会从IT角度想问题。一个企业的管理,如果各个部门都 ...

# }4 N% N; O  b, d4 j哈,你的这些抬杠我也都经历过,但要是跳不出这个圈子,路只会越走越窄。同样那句老话:有空了会写上一段。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3-14 1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蚌 发表于 2012-3-13 18:33
  q7 k8 ?- s0 C这是一个实际的理解。我想,理解是不是陈旧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实是这样的。你可以说,你的理论是 ...
1 @1 p" Z+ i1 S0 S* K
哈哈,理解是会变的。新的不一定是好的,但也不一定是不适用的呀?你还没有看到我想说什么呢,怎么就完全没有实用价值了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3-14 1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蚌 发表于 2012-3-13 20:34
9 G- P2 |9 q. ~所以,要具体理解嘛。我也希望听一下晨枫兄对企业IT部门管理的见解。# B$ b9 f# N% e* ]0 L& E1 L+ f
      我的理解,部门管理, ...

& @! t: ^" b0 t5 n! G/ n其实西方企业也是意图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的。在国内外企和国企的差别或许不在于观念的差别,而在于层次的差别。具体来说,国企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而外企把国外那套精细渐改的做法照搬过来了,弄错了时间和地点。但国企进一步发展之后,也是要遇到精细渐改的问题的。我在国内的老师经常说:做事情下下地挖山芋,第一个下地的人,随手就可以挖出又多又大的山芋;后来的人挖起来就吃力了,但还是能挖到;再后来的人就非常吃力了,容易挖的早都挖走了,剩下的都是难挖的,挖了半天还不一定能挖到山芋。国企已经过了第一个人的阶段了,现在在第二阶段。外企在海外已经在第三阶段,但把第三阶段的做法搬到第二阶段的地方就呀抓瞎。问题是国企很快就要走到第三阶段,对此没有认识是要坏事的。
6 w8 Q0 }' w! O
9 r2 q3 W$ Z: l, c7 F9 Q: f你和抬杠兄的立场都有道理。这里有PG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在于都不愿意走出思维定势。由于PG和现在所处的阶段是相容的,就更不想走出这个思维定势。形势比人强,形势来了,思维就会转变了。我对IT还是隔山观虎的情况,我会谈谈自控的情况。相对于工艺来说,自控长期以来和IT对业务的境地差不多,属于“工具”性质,而不是“实质性业务”性质。很多西方公司至今也还在这个境地,但最领先的公司已经走出这个境地了。用最粗浅的比方,战斗机在20年前就是发动机加气动设计,飞控只是把飞行员的动作和气动控制面连接起来而已。现在飞控的地位已经至少不下于发动机和气动了。工业界也在走到这个境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09:08 , Processed in 0.04937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