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2|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关于中国地方财政和税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5-24 13:01 编辑

中国地方财政过于依赖土地收入,这是很多经济和腐败问题的根源。但人们在指责的同时,并没有更多深入到问题的根源,简单地责怪于体制问题那等于什么都没说。不过中国地方财政的问题确实是体制问题,但不是意识形态上的体制问题,或者公有制的问题,而是财政收入结构的问题。任何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来自税收,中央补贴最终也是来自于税收。中国的税收主要来自于流通税,居民个人所得税只占极少部分,这造成了巨大的问题。
1、        财政岁入的“胃口”是固定的,个人所得税里收不到,那就从流通税那里征收。过高的流通税增加企业负担,抑制企业消费,抑制就业。现在靠粗放运作和投资拉动还能继续维持高增长,这个模式快要走到头了,下面怎么办?首先要解放企业,鼓励企业发展,鼓励就业,这才能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公企还是私企都行,私企不是唯一的道路。公企除了所有制,如果能保证在运行、政策和税收上与私企一视同仁的话,这不影响私企发展,也不危害经济结构。公企的赢利进入财政岁入,间接降低民众的税负,没有什么不好的。
2、        个税过低不等于民众对政府的期望会降低,但个税过低容易造成民众对政府期望的不切实际:“政府应该干xxx”,但政府的钱哪里来?“政府有钱!”这是典型的对政府运作的错误认识。政府的钱都是税入来的,最终都是你我他缴纳的,不从个税里直接交,最后也是通过商品里的隐含税、收入里的隐含预扣税等里面抽走了。政府悄悄把税抽走了,也就悄悄把钱花了,而且是花在最出政绩的地方,不出政绩工程才怪。最糟糕的是,你都不知道你对社会的贡献是多少,在你提要求的时候,人家一句话就把你驳回了:“你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你有什么资格?”“我是国家的主人。”“谁跟你说的?你贡献了什么,有资格自称主人?”“我干了xxx,怎么贡献不多?”“国家给你工资和奖金,两清了。”“我交税养活你们了。”“你交了多少税,在哪里?”“呃……我也不知道,反正很多……”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不仅理清公民和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也使得公民对提要求或者批评有依据:那是政绩工程,我的税可不想花在那上面;“这个东西好是好,不过要我多交税才能负担得起,嗯,我得想一想……”公民的财政责任和公益要求、监督权力通过税收相连,还有一个好处:薄熙来这样不负责任地举债建设的责任就明确了:最后还是要重庆人民还债的。你支持薄熙来吗?很好,权力与义务相联,交税吧。现在这样的处境好比老式家庭里,孩子帮忙打工贴补家用,家长理直气壮地照收,但家庭财政是没有孩子发言权的,连对孩子公开都不可能:“孩子懂什么?!”
3、        公民对税务局公开收入,缴纳个税,公民就有权力要求官员公开收入,监督腐败。但即使在西方,也只有elected politician公开收入,任命的政务官是不必公开的,比如美国总统要公开,但白宫办公厅主任就不必公开,国防部长也不必公开。这在中国比较复杂,先不扯它。个税首先需要对税务局公开全部收入,这在中国现在基本上不可能做到,但不是没有办法的。西方社会在法律上实行“无罪推定”,没有罪证就不能说人家有罪;但税务是唯一实行“有罪推定”的地方,你的收入和消费不成比例,你不能证明你的收入来源合法,你就是逃税,就是犯罪。所以摆地摊的人可以买几套百万豪寓,税务局肯定要找你谈谈,你要是无法出示合法收入的证明,你的财产就要被折价征税,你还要去蹲大牢。赠送税、遗产税……名目多得很,空档少得很,不怕你隐藏。即使是受赠,赠送人也要出示财产的合法来源。哪怕把财产转移出国,只要有转移的证据,比如银行非正常转移大笔资产,或者累计转移非正常数量大笔资产,可能会直接放行,但要自动报告警方和税务局,直到有合法收入的证据你才没事。这一切都要从财产实名制开始。贪官、贪商把N套房产挂在8岁小孩头上?好办,小孩出示合法收入证明,否则财产变卖,收入抵税。
4、      个税改革应该渐进。现阶段应该着重于全民财产实名制和申报制,然后才能逐渐过渡到降低流通税率和增加个税税率。重点在于企业降低流通税负的过程中,把得益转移到员工工资上,否则以企业所得税形式“惩罚性”征收。最后的个人税负应该和税改前相当,实际税负不增加。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全民理解税政改革意义的过程,否则必定要有“给我加工资,但加了的工资都给政府收税收走了”的抱怨。要明白,这不是给你加工资,这只是把过去隐性的税负显性化了,你现在知道你交多少税了,你也明白你实际上有多少发言权了。这话说起来残酷,但是现实:即使在“民主”的西方,有钱人也有更多的发言权,这是和他们的税负相对应的。有的是个人的直接税负,有的是通过投资和产业的间接税负,他们的发言权更多并非完全不合理,尽管从社会公义的角度来说不一定公正。现实不总是公正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苏鲁锭 + 2 谢谢分享!
老兵帅客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2: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孝 发表于 2013-5-24 12:34
财产实名这需要很大的政治资源才能推动下去,现有的领导人没有这种资源可以使用。 ...

这一步做不到,中国的财政和行政现代化就谈不到。那个时候,才真是“穷得只剩钱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5-24 12:45
说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公企不应该太多,也不应该涉及太多的市场,否则效果不会好。这个不是中国这种体制 ...

公企不宜刻意扶持,也不宜刻意打压。公企不等于国有化,尤其不是把已有的私企国有化。中国现有的大公企主要是已有公企的合并,对于这样的公企应该要求不享受税收、贷款和政策的特殊待遇,但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刻意打压甚至拆散。相反,在中国超级私企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这是民族经济得以维持的重要途径。单靠草根私企是很难在跨国公司的围剿中生存下来的。这和西方公企是不一样的地方。

加拿大人对政府的期望还是很高的。不说别的,你把公费医疗去掉试试看?医疗占政府预算的比例最大,是40%还是60?忘记了。

堵住灰色收入如你所言,除零售外,大额交易、转账必须通过银行,这是可以由法律规定的。事实上,公司之间也不可能夹着一皮箱钞票去取货了。这就可以跟踪资金流向。“只有富人才交税”,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讲清楚的关键在于讲清楚隐含税和显性税的关系,以及税收显性化的意义。不容易做到,但不是不可能的。

个人申报制还有很多好处:如助学金、贫困补贴……,没有个人申报制,这些都无从做起而不被滥用。

最低工资的人也应该申报,哪怕申报的结果是不需要交税,这个观念一定要教育清楚。公平是双向的,不仅对穷人要公平,对有钱人也要公平。

点评

那就要从物资流来审计现金流,另外从法律上限制大额现金流动,规定必须通过银行转账。  发表于 2013-5-27 00:16
在国内,公司尤其是私人企业之间现金交易的太多了。别说一皮箱,几麻袋都很正常。  发表于 2013-5-26 00:20
+1  发表于 2013-5-25 06:4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4: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5-24 14:14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3-5-24 13:25
第一。公企与民族经济之间并没有一定的关系,而国内的公企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和贪污浪费严重等问题,指望它 ...


关于公企和私企,另外贴了一段单独讨论,欢迎移步点评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22948-1-1.html

公司之间现金交易的问题确实只有靠审计解决,公司必须解释物资和交易流的合理资金流动;个人灰色收入只有从消费的合理收入来源来追。小额灰色收入谁也没有办法追,只有追大鱼。没有收入的人买汽车、去欧美旅游、供养孩子出国留学,解释解释你的收入来源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4: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3-5-24 14:48
现在最大的弊政是几乎没有对资本利得的税收,卢麒元对此写过狠多尖锐的文章 ...

这是公司所得税的问题,可能只有和个人所得税一起解决了。资本利得不征应得的税,这太应该批判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7: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Dracula 发表于 2013-5-24 17:13
"即使在西方,也只有elected politician公开收入,任命的政务官是不必公开的"这一句不准确。北欧国家,我知 ...

先送一朵花。谢谢说明北欧的情况,这个事情我确实不知道。看来不能说“西方”,而应该限制在北美。

消费税作为单一税率的收入税,这中间缺点多多,这就不扯远了。收入税应该按照递进税率。在征收收入税的同时,降低VAT,这本来就是把流通税转移到收入税的一部分,一定要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3: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师 发表于 2013-5-24 22:20
晨大只说了收入的问题,没有说支出的问题——中国到底养了多少公务员?需不需要养这么多公务员?有多少财政 ...

全世界的政府都没有这个本事说清楚到底需要多少公务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0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师 发表于 2013-5-26 00:02
有一类政府工作人员的数量很大,但未必统计入公务员内,就是各个窗口部门的接单、咨询、办事人员,比如工 ...

环卫在加拿大是政府外包的,不计入政府工作人员。邮局也不是政府的。连机场、火车站都不是政府工作人员。

点评

日本以前也算,不知道现在私有化完成没有。  发表于 2013-5-28 16:54
米国倒是算邮局的。  发表于 2013-5-28 02: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00: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师 发表于 2013-5-25 18:51
美国的公务员跟中国在定义上就不一致,有什么好比较的?要比较,就要把所有吃财政饭的人都算上。

...

“吃财政饭”是怎么定义的?所有接受政府补贴的人员马?那美国的波音、洛马到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到机场安检都要算了,这数字可就大了。

点评

嗯,前面这个点评不太对,晨大直接无视就好了。  发表于 2013-5-28 17:03
要是算政府补贴的,那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不都得算进去?  发表于 2013-5-28 17:02
那他的好多人在中国可能是“政府发工资”,像环卫,但到了外国就是外包的,这倒真是“体制问题了”。  发表于 2013-5-28 03:04
应该是政府发工资的吧。补贴的不能算。  发表于 2013-5-28 02: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0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术师 发表于 2013-5-25 19:26
不知道你的数据是哪儿来的,如果是政府公布的,那可信度可要大打折扣。

举个简单的例子:深圳市仅各类执 ...

你有没有算过美国的私营保安,包括在机场、商场、街上抄违法停车的……?

点评

我没有具体数字,我只知道这些都不算政府工作人员的。只有直接的政府工作部门里的职员elected officials算政府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3-5-28 21:24
不了解。晨大可以借着就近的优势了解下,顺便给大家讲讲。  发表于 2013-5-28 17:01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0 18:50 , Processed in 0.04360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