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90|回复: 1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强大了,下面怎么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4: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2-12-26 00:00 编辑
4 B! `; r" G' y+ ^2 n* q  B9 s: ^
中国还有很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没有理清,社会上还充斥着各种不满,但没有疑问的是:和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这一段悲惨的历史相比,今天的中国强大了。今天的中国在经济上已经达到世界第二。按照一般共识,中国这第二还是坐二望一,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今天的中国在军事上也发达了,接连试飞了两种隐身战斗机,这是美国之外世界唯一的。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已经出航,舰载战斗机试验也已经成功。除了空军,海军舰艇、陆军坦克大炮导弹乃至轻武器,中国军事技术正在起飞。在90年代,号称中国人民老朋友的老布什向台湾出售150架F-16A/B,用于平衡大陆的军事力量。20年后,并非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奥巴马几次否决向台湾再出手66架F-16C/D,因为借助台湾来平衡大陆军事力量已经不再成为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或者日本侵占中国东南江山的事情不会出现了。中国强大了。这是中国人在近150年以来很新鲜的感觉。接下来的问题是:下面怎么办?
+ {: v" l4 [9 \6 W+ \. x. {; G' x/ _+ F( b2 ?7 a) ]
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饱受侵略。沙俄时代丧失的国土至今是心头之恨,日本侵略造成的伤害更是时间也难以抹平,印度至今占领藏南,就连越南也占着南海诸岛。对于这些历史遗留的伤害,中国该怎么办呢?中国强大了,是不是就该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样,看着那一个邻国不顺眼,就要教训教训邻国呢?人是要有血性的,但血性要用对地方。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强盛,也有过贫弱。不管是强盛,还是贫弱,根子都在中国自己。持久强盛要靠中国自己,从贫弱复兴也只有靠中国自己。邻国如果犯浑,胆敢像日本侵华那样入侵中国,那当然是要坚决打回去的,要打得这样愚蠢的邻国再也不敢有这样的念头。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过度。把边境或者海岛摩擦也当成入侵那样,这就可能成为过度反应,而过度反应从长远来说是损害中国利益,而不是增强中国利益的。
4 }( B; z& \9 C% ]/ o3 Q# L& [
4 k7 c) s& G, C  O中国的边界是一个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这不是快刀斩乱麻的地方,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在和平时代,边界问题的解决只能和平解决。中国和很多周边国家已经谈判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这些谈判都是漫长和困难的,但我们做到了。接下来是海洋边界的问题。“我们已经耐心那么久了,还要耐心多久?”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也是160多年,历史问题需要耐心多久就要耐心多久。* S% r* M0 {, L* v# ?' y* J1 G
, v6 L* U8 Y+ L$ K% h" e
中国军事实力强大了,是不是可以不再需要那个耐心,用军事解决了?不可以。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另外,“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为了情绪宣泄而宣战是极端不可取的。中国大力发展常规军力,这是为了增加中国的国家安全决策选择。全频谱的军事手段意味着灵活反应的可能性,意味着适度反应和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如果中国在束手无策和鱼死网破之间没有选择,而对手可以随意捅一刀、打一棒、放一枪有各种选择,中国的战争门槛很高,对手战争门槛就低,中国就很被动。相反,如果中国有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甚至比对手有更多、更灵活的选择,对手就很被动。
$ E! u; y4 ], R' L8 U- P' l  H" f/ W: h$ d. s* W! C: W- C
但中国具有更多军事选择,是否意味着中国的战争门槛就可以降低呢?在技术上,这确实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但这是一条非常危险的路。中国强大了,但不等于中国可以穷兵黩武。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增加军事选择,逐步提高美国干涉的门槛,迫使美国在战略战术上逐步调整,从海空一体战到海上战略都是美国力图重建对中国军事主动权的举措,但追求的目标越来越有限,反应了美国对中国战争选择空间的缩小。但中国降低战争门槛,尤其是降低对邻国的战争门槛,只能意味着一件事:以邻为敌,自我孤立。中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主动充当世界公敌的地步,中国也永远不可能强大到可以充当世界公敌的地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军事征服可以赢得一时一地的胜利,但不可能赢得持久的民族振兴。历史上新兴的领导文明都代表了更先进的文明和生产力,而不仅仅是更强大的军力。甚至可以说,更强大的军力是先进文明和生产力的结果,而不是反过来。新兴领导文明只有把世界文明推进了一步,才有资格成为新兴领导文明。单纯的“江山轮流坐”是成不了大事的,也是注定要被历史抛弃的。罗马的公民概念和共和制,英国的法制和议会民主,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美国的自由和个人发展,都是对他们之前历史的进步。中国如果注定要成为下一大领导文明的话,光有经济发展和军力是不够的。中华文明特别强调德治,德治包括原则、道义、公正和仁厚,公正、可持续的共同发展或许正是中国能带给世界文明进步的新元素,这能否成为下一个领导文明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但如今把德治看作迂腐似乎是件时髦的事情,摒弃道义和公正,崇尚武力,甚至幻想穿越历史,重过一把别人称霸的瘾,这反而是注定不可能使中国成为领导文明的。成吉思汗或许留下了英名,但蒙古文明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连一个水花都没有留下,真真是过眼烟云。3 I4 X8 @8 c3 P5 c: [4 {7 W  X
6 F: V( `/ ~7 F9 s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逐步提高美国干涉的门槛,美国干涉最大的契机不在于直接干涉,而在于在中国邻国甚至世界主要国家中间组成实质性的反华联合战线,而这样的联合战线得以成立的契机就在于中国不顾公义的军事冒险主义。军事冒险主义既违反中华文明的传统,也违反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国策,危害眼前和长期的安全利益。对于中国来说,更多的军事选择的意义在于堵死敌对力量的军事选择,而不是降低中国的战争门槛。这和做人一样。武功不强的时候,不要没事找事;武功高强的时候,更不能肆意用武,尤其是要避免对弱者用武。武德,而不是武艺,才是学武者的立身之本。围堵理论的奠基人乔治•凯南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他的理论被误用为美国安全的过度军事化(over-militariz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的理论基础,奥巴马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了国家安全去军事化的尝试,但美国国家安全过度军事化的问题积重难返,纠正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国家安全在于用具有军事保障的外交和经贸,而不是具有外交和经贸保障的军事。中国不能重走国家安全过度军事化这条歧路。) h- S/ b7 P: c! f) x
3 q7 g9 i% N/ k+ ], t  J1 J
那对于弱小邻国的恃弱凌强怎么办?无原则的退让当然是不可取的,有理有利有节是基本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基点不是占邻国的便宜,而是长期和平、共同发展。邻国倚仗美国支持而挑衅怎么办?中国增加军事选择的目的正是约束美国干涉的自由度,但对于邻国来说,“打狗镇主”是非常错误的观点,邻国不是狗,中国更不是好勇斗狠的地头恶霸。有些人常把毛泽东关于友邦惊诧的说辞放在口边,却全然不顾毛泽东关于联合战线的理论。建国后的历次自卫反击战都是有历史条件的,只看到自卫反击的一面,而罔顾和平友好五项原则,这根本不是继承毛泽东、周恩来时代的历史遗产。
' z  ~; J$ R7 L/ F
0 B) q& T- R. W! Y: c! ^对于中美之间,中美之间已经不再可能打小战了,双方都有足够的资源和手段将冲突升级,可能一直升级到全面大战,而中美大战没有赢家。中国一定要和平崛起,这不是说说而已的,更为了讨好或者欺骗美国,而是中国自己的需要。中国要发展,这是中国的天赋权利;中国也要和平,中国已经有过太多的内乱外战,不需要更多的战争。和平对大家都有利,但大国一心要大打出手,那也是谁也拉不住的,尽管结局是两败俱伤。提高美国的干涉门槛,堵死在和平与大打出手之间美国的军事选择,这是降低战争几率的正道,这需要中国持续、稳定地发展军事力量。有人不甘看到中国和平崛起怎么办?中国正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干这个用的:在和平与自杀之间堵死其他选择,看他们怎么办。中国不打一仗人家不买账怎么办?军事实力的适度透明化就是干这个用的,看不见石头被绊一下是有可能的,看见石头硬往上撞,为什么呢?谁也不傻。实在要犯傻,那就奉陪,这是他自找的。4 x5 Y$ }+ _% [6 l
6 x7 v9 u2 N* w* |# |
中国发展的一部分是发展国防,养兵千日的目的不是用兵,而是不用兵。军事胜利的终极形式是不战而确保和平,这也是孙子兵法中最重要的道理。中国军事力量发展正在提供了越来越多层次的安全选择,这对保卫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只有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才是可持续的。有人提议“乘现在中国经济强劲、美国经济滑坡,加速军备发展,一举赶上去甚至超过美国”。赶上去甚至超过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制止美国军事干涉的企图,那按照现在的节奏,可以稳步实现这个目标,并无必要格外加速;如果是为了打败美国,从军事上接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那就要根本改变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基本国策。把事关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原则性的基本国策当作可以轻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玩物,这最起码是不严肃的。超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防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苏联崩溃了,美国也在承受军备无度发展的苦楚,中国不应该重蹈这条死路。中国在航母、隐身战斗机等先进军事系统的发展上显现出这种明智的做法,既要只争朝夕,又不急于求成,稳扎稳打,以我为主。中国已经具有相当强大的基本实力,现在需要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既然如此,就不要被眼前的干扰弄乱阵脚,坚持既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G) [4 p, Q' ?, ^5 w$ j$ o
  R2 \: T8 N. c$ L4 {" w: h即使在经济能够承受的情况下,中国也应该注意适度防卫问题,过度防卫既是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也是国家安全过度军事化的致命诱惑。近20年里中国城乡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但从生产到生活到环境到教育,依然存在大量缺口,需要大量投资。在国防上过度投资必然减少本来可以用于民生的投资,在长远来说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短跑、跳高式的短促发展在很多国家都实现过,结局都偏离鼓吹者的想象,跳得高,跌得重。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正道。$ C4 W3 [  P6 _# ~& ?; z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48 学识 +13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10 + 5 精彩,绝对精彩
煮酒正熟 + 20 + 5 精彩
燕庐敕 + 4 老成持重,谋国良言。
胖卡门 + 10 + 3 给力
河蚌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8: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十八 发表于 2012-12-25 18:27 6 U0 o9 W3 V2 E  W. X
俺觉得历史有很多偶然的。有些国家称霸并不是真的有啥贡献。。。阿提拉,成吉思汗也只是贡献了攻城略地的方 ...

' [! ~# _1 D) {$ ]
; `( A  C$ h  LAtila、成吉思汗只是攻城略地而已,他们代表的文明没有成为领导文明,都是昙花一现就消失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8: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nj_power 发表于 2012-12-25 18:40
, @4 Z, D  e. w2 ]$ A晨大是鸽派

; t2 g1 @: u; \5 w; v林彪说他自己是民族主义者,我就自称是和平主义者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08: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蚌 发表于 2012-12-25 18:48
4 I4 ?# t7 ?6 g+ t9 h' A$ z中国政府需要培养国民的大国心态,就是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定位,不要总以可怜的历史爱害者面目来出现。要多 ...

. }4 F2 d4 q' u/ H2 I说的对!读历史不是为了读出悲情,那是最没有出息的事情。读历史是为了吸取教训,走出历史。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很多中国人却越来越小鸡肚肠,悲哀。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chalet 发表于 2012-12-25 20:47
' Q3 l3 e" J$ @1 Y  i8 Z6 S9 P/ v) o现在的问题是好战必亡还是忘战必危呢?. ]5 k, r+ `9 i& S  {3 |6 G: ~& m

  ^+ f" l2 e# R2 d欧美如果愿意与新兴力量平等分享世界资源,自然一切都好说,但是这 ...

6 B3 f, j9 S& r( E0 ?$ Y+ O欧美不会愿意。那就是中国军事力量的用处了,迫使他们“愿意”。堵死在和平和自杀之间的一切漏洞,看他们怎么办。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chalet 发表于 2012-12-26 00:00
1 _7 k; v3 Y" H7 L! `对欧美来说,让出自己已有的利益,不就是断人财路吗?
9 K0 Y% S. l0 z) v: {
让有主动出让和被迫出让,反弹有强力反弹和被迫吃进,没有无条件的事情。中国军事力量强大,正是迫使西方正视双输和双赢(尽管西方赢的不如以前多)之间的选择。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忧郁金桥 发表于 2012-12-26 01:44 ! H* B0 R+ B) Q
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中帝国”呢?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强权最终都会经过盛极而衰的这个过程,这是历史的规 ...
, q' e1 k; Q0 [, {- `
对于中国来说,这只能加速由盛转衰的过程,甚至确保未盛先衰。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卡门 发表于 2012-12-26 04:08
+ M! h2 [5 c' f7 h5 {$ L战略重点转向亚太,意味着美国已将中国作为其现阶段全球战略的主要目标,这就把中国推上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

9 A* ?! u# O2 @7 o作为学者的一家之言,谁都有发言权;作为政策走向,凶多吉少。斗争是必然的,反制不一定是针锋相对,因为这只能把斗争的主动权交给对方,中国按着美国的节拍起舞,顶多争取一些战术上的反击和主动权。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awer 发表于 2012-12-26 04:16
$ X! x4 M2 P9 V; }4 E1 d中国这是要搞飞碟么?
- n) p4 T; W6 d' `* g: M
+ @6 H# H. t" [' B1 g4 r2 C6 m& F官方确认中国启动超导无轴陀螺空天载具研发
: d% _% s# h4 L
这个比较科幻,是用于空间电力推进的,50年代就提出的概念,一直没有能够实现。中国能实用化的话,那是走在世界前列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7:41 / l$ @0 _8 h5 j9 _  U
美国政治精英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m% V% S5 S6 ?, O4 U

) L, j  t3 e+ ^现下主要有两种思路。
- l9 x! x; D  Z8 f" u+ Q
Mearsheimer可能是第一个把这种理论成文的,但肯定不是第一个把这种想法付诸实现的。历史上,这样试图把潜在对手消灭在萌芽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无一例外,统统失败。唯一成功的例子是英国。从19世纪中开始,英国实际上面临了美国的经济挑战和德国的军事挑战,从整体国力来说,美国实际上是第一挑战。但英国选择了压制第二挑战德国,而“让”美国和平崛起。英国是因为美英文化上的近亲血缘关系而情愿让美国崛起的吗?don't kid yourself,英国王室可是正宗德国血统。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9:23 8 D+ a+ H& }" Z* ]; f7 z9 h
一战前德国的做法和道路真的和中国不一样吗?; N$ m! ]* \; w- J* ~, p
8 C. r) D- r+ v2 A: m  a
德国战胜法国和奥地利,完成了(除了奥地利以外的 ...

5 `& U9 _+ h2 Y' L同样的formula可以用于几乎所有工业国家:比如美国
4 I  T! k+ b+ |# O$ J, v& O结束南北战争,打败墨西哥,统一了除……好像没有“除”了……的美国( y2 S, b/ u& u4 k' b
赶上工业革命列车,实现工业化
1 N  d& f3 k2 _7 l- e建立海军
* W! P4 E) `1 T普及教育,形成民族熔炉和American Nation5 c) o: F6 i$ m
+ K9 a) d/ i  ]% f
你也可以用同样的路子套苏联、日本、……甚至倒退300年的英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9:36 ( A  i8 h. s4 X3 v
中帝国主义时代其实已经到来,大家还没有觉察而已。
0 b: W4 {! w+ }" s. Q* z- f& x1 r: T2 p% N' P1 S
帝国主义并不是只有大英帝国那种模式。其实美帝国主 ...

  x1 }% p- G5 l, \& b中帝国作为空洞的说法随便怎么说都可以,反正谁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作为做法,尤其是沿用历史上帝国主义的做法,是注定的死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2-12-26 09:46 编辑
$ U3 f+ T& m0 U0 B* m! u+ q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9:42   S% H" U/ ]1 G7 E
凯恩斯男爵绝对不会同意你的说法。6 t$ q$ h% T! {. t) @3 t
7 c$ z- q; t) n( ?
男爵同学不但是伟大得经济学家,还是负责在大英帝国在二战中于美国 ...
" `$ f9 Y" U- h3 [0 n+ b  s
3 ?; V$ A8 O& j) k* u
我说的“英国选择压制第二挑战德国”是十九世纪末到一战时代,二战时代英国已经是在被动应战了。罗斯福抽血抽得狠,但他是不动声色、笑眯眯地抽的,而且抽得大英帝国不得不乖乖地撸袖子。这是因为美英的相对实力和英国的战略现实逼得英国不得不这样做,但在罗斯福时代英国早已从实质性的世界霸主地位退下了,美国只是“无冕之王”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2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9:45 3 A* _) T; {7 d1 \3 x* o2 ^6 e
所有的上述国家的崛起都是通过经历了战争,根本没有”和平崛起“的例子。 ...

% j4 F" K, ]8 y0 S" \3 @首先,历史是创造的,不是拷贝的,希望步前帝国的后尘而崛起从来没有成功的例子;第二,美国的崛起不是打出来的。不错美国打过美西战争,但那是小打小闹,和大国崛起根本不相称。美国参加一战和二战是“志愿军”,是optional的,这有助于美国建立moral leadership,但和实质性的大国地位没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二战,美国是抓住了一个打落水狗的机会,一举把英国、法国和德国统统葬送了,日本只是陪葬的,苏联的崛起则是一个意外。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9:51
+ a, Y6 y2 a6 C/ d9 L英国,德国,美国这之间的关系是地缘政治的关系。9 e; |8 ^; D! m

& ?! U; Q8 o  w6 ?+ w6 D" b因为地缘政治,同处于欧洲的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冲突的可 ...

6 m- _+ P& n3 @" ~9 u5 {0 s如果用你的地缘政治来套,那美国应该对中国崛起无动于衷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0: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09:54
* K9 B% V2 j2 q3 z$ M现在中国的领导层还是看清这一点的。目前,时间是在中国一方的。只要继续埋头发展,势力第一是时间问题。 ...
, k( d# r& k/ k  P& y0 Q! B5 O$ F
这个时间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进酒 发表于 2012-12-26 09:55
9 P0 G7 _; ?4 z0 d0 U8 `觉滴英国的选择是正确的。面对四分五裂处处可借力打力的欧洲,总比一个富饶强盛人口众多的统一米利坚,要 ...
. c( r4 Y1 i% o  E8 s8 Y( }
如果借用这个例子的话,今日中国在地缘政治上也介于孤立主义边缘……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0: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10:31 $ y2 G# q7 @. u
”从整体国力来说,美国实际上是第一挑战。但英国选择了压制第二挑战德国,而“让”美国和平崛起“! z3 R- B$ z6 |6 @! m7 Z
3 ^8 @6 x% q- K/ ^
这是 ...
. t% G- Y2 R. `8 U5 T) D
你对英国的欧洲离岸平衡手和全球利益的说法不大一致啊。德国离一统欧洲还差得远,而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潜力早已大大超过德国(甚至德国、法国、俄国的总和?),哪一头重,哪一头轻?似乎应该联合德国(甚至统一的欧洲)压制美国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10:47
, ~/ C0 t/ @+ c/ \- \$ |+ \+ v现在美国的后院已经从美洲发展到了整个太平洋。9 s! _% a4 M' w* y/ \: n) J

7 W0 x2 P4 F4 w9 L( R# Z其实一战以前美国就视日本为主要潜在敌对势力,因为双方 ...
$ |' T' \+ p4 L- c, \$ j3 k
前院也好,后院也好,现在和一战或者冷战时代最关键的区别在于:美国的vital interests和中国的交织在一起,而且两者不是mutually exclusive,最要命的是,美中的生存都依赖于对方,这是穿在同一条裤子里的拳击,没法打。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蜢 发表于 2012-12-26 10:49 , Y0 z+ t, k. b* Y, m
没有英国出手,德国是完全有能力战胜法国的。
$ j5 L3 G& s5 ]; k. T, i; n# y" x5 U
# Y  R9 v5 r' n# G9 l/ Y即使英国出手,也只不过打了个平手,最后还是美国参战搞定 ...
! a0 J: k5 M+ C0 F; J: U4 W  g6 D
首先,德国没有把握打败法国;第二,法国是可以得到俄国支援的;如果英国袖手旁观,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二战中美国得到的:德、法、俄三家都被打残,而英国可以坐收残局。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0:44 , Processed in 0.06485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