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27|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信心铭 中英文对照的理解(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0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4 00:14- A9 v: P4 c, j7 }: B+ U
@仁  如果取舍能够随心,也是一种得道了吧?分什么我和他呢~~
2 W! p1 L; t: m( s3 F! `' F, [# {! i3 A5 a1 @& P; e+ v& v  j
是的,我觉得把铭翻译成歌很好,比惠广法师 ...

8 _: U' o/ {1 K7 D; J+ U+ ^+ j是呀,有些是不能说的,说不得。所以老子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就像如果我说某人没有修养就暴露了我自己没有涵养,如果我自己没有修养,又如何知道别人没有修养呢?我的话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所以如果不想面对逻辑悖论,有些话就是说不得。但是不说又怎么传道(教)呢?还是老子看得最开。只能用不完美的说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11-14 02: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4 01:43
+ u8 E  [# `: S* r) ?0 s" A那么在这里留个位置放后面一页吧!
6 n9 z! l  ]- m( L! L9 G5 ?/ Y5 v8 p0 r; b. R; ~# ?. ]
---------------------------------
& e: `+ k4 Z  q, Q: T/ @
4字一断有些好处,例如在没有标点的年代不存在断句的问题,也容易搭配音乐,便于集体朗读等。但四字的句子常常不能表达完全的意思。曹丕和曹植的最大贡献大概就是开始了5、6言诗,(曹丕更是第一首7言诗的作者)。我同意你说的,如果用日常说话的方式,这篇会更容易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4 21: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4 10:36" \# }. I" J8 q! ^8 q& [
我发现要用文字把意思完全表达准确,真是非常费劲的,看看那些法律文书多么冗长!
$ s) f# V* Q* Y) n1 |" B$ |. a2 U$ W: i7 y0 A) \3 m: p4 u
……
% D; J$ {  B  h# g1 l
上一行翻译得很好,并没有因如何诠释'缘'而纠结,也没有把缘当作专有名词音译。其事这四句说的就是'不仁',也就是不区别,跟前面说的还是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5 06: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4 23:13* Q# [% D8 l* p8 Z( @: L  V
我也觉得不必纠结如何诠释缘字,这句outer 和 inner的对比很工整。
+ {- s' W, P3 R0 b' O/ A  W" M- ^  ?+ R
感觉通篇的意思也就是在说一个意思, ...

) F, ?! \9 n. ^5 l! h- S* @2 v就是大道。当年孔子和老子相会,谈的可能也是道。有人统计过,说孔子说的最多的不是仁而是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4-11-16 1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5 23:40% ?& W/ q! o' d$ z, N
当年孔子和老子相会,谈得最多的不是仁   
2 M* m. V0 Y5 U6 _7 m( ^% g/ k  K* i& G1 Q1 i* ?
看到你的ID,我忍不住要笑。

" V8 X1 X" C) p1 J6 L0 S1 o) T仁应该是就是亲,爱,对别人好,做该做的事,,,圣人不仁中的仁其事也是同样的意思,但是说的是不亲也不疏,也就是一视同仁。我是这样理解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4-11-21 06: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8 07:14  ]# r4 `# [6 G  f4 m
我的感觉,中国的古人说仁,是讲和做人有关的道理和美德……当他们坐下来说道,则是谈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
4 ]- y" u. b# K) a% g  m
因为西方的是哲学博士,我们的是术有专攻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4-11-21 0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19 00:05. h* K$ o- n) K: V  K/ j9 g4 t
等这个坑慢慢填完,汇总一篇全文版本。@山菊   谢谢姐姐和仁兄以及诗轩朋友们的支持,到时候发小轩去吧。) l- O8 X. z) q6 E% U6 a6 I; y
9 |. F' q# l3 ]9 [
...

5 G3 Y3 E! C6 Z" Z( o' K* `何用疏亲 就是老子说的 不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4-11-21 12: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21 11:34( {8 d2 ]$ e4 R, h% [7 B  ~
我也觉得就是这个意思。天地不仁是个道理,但我总觉得,人却要有仁心才对。
8 ~' t3 y" ^4 O2 R: m; i1 d' g
4 e) t  R. a4 _. j  ~他又说六尘不恶,就是人所有 ...

$ `" y7 O; p' k+ w7 d4 {9 c' \2 A这的确是个悖论。六尘就是我们说的视觉,听觉,,,触觉,加上由这五种感觉而带来的判识。圣经中的智慧树实际上就是这第六尘。前边说道不能有取舍心,现在又要说勿勿六尘,也就是不要规避取舍。这是没有办法的,其实当你要交给人修禅的方法时,就已经在告诉他怎么样去做了,就是在告诉他取舍。unattached to every thought 是说不能执。但对信心铭本身要不要坚信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11-24 0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23 06:191 f; Q+ e& b- T; a5 `) l( A
如果真的是得道高僧,绝不会有教给人修禅方法的念头,他只是在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感悟,希望有缘之人读下来 ...
, k! r* w" C/ D/ ^
这个信心铭就被当作教材了。禅师知道不可言传,但总得说禅吧?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 00:15 , Processed in 0.04841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