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www.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甲午战争时期,意大利的刺杀术 和火炮 都很有名,包括海军

热度 2已有 495 次阅读2016-4-24 08:43 | 意大利, 撒丁岛, 加农炮, 榴弹炮, 炮兵团


        利萨海战是普奥战争期间,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在亚得里亚海利萨岛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战。这场首次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舰之间的战斗引人注目。

       利萨海战是海上铁甲舰队间的首次交锋,这次海战对其后的海军战术起了很重要的影响,奥匈帝国舰队采用的“V”字楔形横队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在这场战役过去 几十年之后的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采用了类似奥匈帝国舰队的“V”形阵迎战采用纵队的日本舰队,但海战结局则大相径庭。此外利萨海战中奥匈帝国舰队采 用撞击战术屡屡奏效,于是这一古老的战术又复活了,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初,多数国家的军舰上都安上了撞角。

******************************************************************************

        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之间的利萨海战,是舷旁列炮铁甲舰时代的海战。这与帆船时代的海战几乎没有区别,正常情况应是双方战舰排成两列平行炮战,作战距离以百米计(当然特格霍夫的那一撞是浓雾混战之后的事儿了)这个时候由于滑膛炮依然大量存在,齐射与线列步兵排队枪毙一样,成为必然。

       以后四十年的时间,船体在变大,铁甲在变厚。然而,由于火药技术没有跟上前者的步伐,一个守强于攻的局面出现了。以至于面对铁甲舰时,击穿他们被认为是不现实的。而使他们失去战斗力的方法仅有一个:烧。

       这真的不是一个笑话。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的速射炮洗遍了两铁甲舰的甲板,却始终无法击穿厚厚的中央铁甲堡,从而证明靠巡洋舰来对付战列舰是个笑话。就算是带装甲带的经远来远两巡洋舰,沉没的经远是因为进水过多,而来远被活活烧成了骨架依然开回了港口。后来战列舰沉没的几大主因——弹药库或锅炉爆炸,一个都没有。


******************************************************************************


二、撒丁军队


  撒丁军队包括10个步兵旅,10个猎兵营,4个骑兵旅,3个炮兵团,1个工兵-地道爆破兵团,以及撒丁岛的一队马枪兵(警察部队)和轻骑兵。

  在10个步兵旅中有1个近卫旅,4个掷弹兵营,2个轻步兵营和9个基干旅。这9个旅共有18个团,每团有3个营。此外,尚有10个猎兵营 (bersaglieri〔意大利猎兵〕),即每旅各1个营,因此现在撒丁军队中受过训练的轻步兵数量比在任何其他国家的军队里都大得多。

  此外,每团有1个后备营。自1849年以后,由于财政方面的原因,各营的人数大为缩减。战时1个营约有1000人,而平时每营最多不过400人;其余的人都是归休兵。

  骑兵的编成中有4个重骑兵团和5个轻骑兵团。每团包括4个野战连和1个后备连。战时每团的4个野战连共约800人,而平时勉强可达600人。

  炮兵3个团由1个工役和技工团,1个要塞炮团(12个连)和1个野炮团(6个步炮连,2个骑炮连,2个重炮连,每连有8门火炮)组成。轻炮连装备八磅加农炮和二十四磅榴弹炮;重炮连装备十六磅加农炮;共计80门火炮。

  工兵-地道爆破兵1个团,有10个连,约1100人。马枪兵(骑马的和徒步的)的数量对于这样小的王国来说是很大的了,他们约有3200人。在撒丁岛上执行警察勤务的轻骑兵约1100人。

  在1848年第一次对奥地利战局期间,撒丁军队的人数无疑地达到了7万,而在1849年几乎增加到13万,以后军队曾缩减到约45000人。目前撒丁究竟有多少兵力,很难确定,但毫无疑问,在与英法订约[246]后军队又重新有了扩充。

  皮蒙特军队之所以具有在任何时间都能增减作战部队的这种巨大的伸缩性,是因为它有着与普鲁士极为近似的兵役制;实际上撒丁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称为意大利 的普鲁士。撒丁各邦的每个公民也有服兵役的义务,与普鲁士不同的一点是容许代役;公民服兵役的期限与普鲁士相同,分为现役期和预备役期两种,归休兵留在预 备役内,一旦发生战争即可重新征召入伍。这种制度介乎普鲁士制度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各小邦的制度之间。因此,在征召预备兵员后,步兵人数便大致可从3万人扩 充到8万人。骑兵和野战炮兵可以增长的人数不多,因为这两个兵种的兵士在整个服役期间通常都必须留在团内。

  皮蒙特军队就其军容和战斗素质来说,都不亚于欧洲任何一国的军队。皮蒙特兵和法国兵一样身材不高,步兵更是如此;近卫军平均身高甚至不到5英尺4英 寸。但是由于美观的服装、端正的军人姿态、匀称灵活的体格和意大利人的漂亮面貌,因而看起来他们比许多身材高大的兵士更神气。基干步兵和近卫军的服装式样 和装具基本上和法国的相似,在某些细小之处则仿效奥地利。意大利猎兵的服装有其特殊的式样:戴着插有鸡翎的水兵帽,穿着褐色上衣。骑兵穿着遮不住臀部的褐 色短上衣。步兵基本上装备的是短铳枪,猎兵则装备有提罗耳式短马枪,这是一种性能良好、完全适用的武器,但在各方面仍然不如米涅式步枪。第一横列中的骑兵 主要使用长矛;这一常规在轻骑兵中是否保留,我们还不能说。骑炮连和轻步炮连由于装备了八磅炮,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这一点和曾拥有同 样火炮的法国军队的情况是相同的。但是,重炮连由于装备有十六磅加农炮,因而成为大陆上最重型的野战炮兵。这种加农炮只要架设好,便可极有效地进行射击, 这一点已为黑河会战所证实,在这次会战中,十六磅炮的准确射击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联军的胜利,从而博得了一致的赞扬。

  在意大利各国中,皮蒙特所处的位置最有利于建立一支优良的军队。波河及其支流的平原地区出产骏马,而且有着魁梧漂亮的兵士,他们是意大利人中身材最高 的,特别适于在骑兵和重炮兵中服务。在从南、西、北三面环绕平原的山地中居住着勇敢的人民,他们虽然身材不很高,但同一切山民一样,强壮有力、精力充沛、 勤劳机智。正是他们组成了步兵的核心,特别是意大利猎兵部队的核心,这支猎兵部队在训练方面几乎不亚于chasseurs de Vincennes〔文 森猎兵〕,而在体力和吃苦耐劳方面无疑地超过了他们。

  整个说来,皮蒙特军事学校的水平是高的,因而军官都受过良好的训练。在1846年以前在军官任免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是贵族和教会。当时查理-阿尔伯特认 为他统治国家所依靠的力量只有两种:教会和军队;的确,在意大利到处可以听到这种说法:在皮蒙特街道上遇见的三个人当中,一个一定是军人,另一个是僧侣, 第三个才是平民。现在当然没有这种现象了;教会已经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虽然贵族仍保留有许多军官职务,但1848年和1849年的战争毕竟对军队起了作 用,使军队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质,并且这种民主并不是轻易就能破坏的。某些英国报社驻克里木的记者肯定地说:几乎所有皮蒙特军官都“出身于贵族”,但是 事实远非如此;我们就亲自认识一些出身于兵士的皮蒙特军官,因而可以有把握地说:现在大部分尉官都是在对奥地利的斗争中由于勇敢而理应获得自己军阶的人, 或者至少也是与贵族无关的人。

  我们认为,皮蒙特军队过去的敌人之一、1848…1849年任奥地利军队副参谋长的雪恩哈耳斯将军所发表的意见,便是对皮蒙特军队所作的最好的赞语。 这位将军是奥地利军队的优秀军官之一,也是千方百计地阻碍意大利独立的人,但在他所著“意大利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却始终以极其尊敬的口吻谈到皮蒙特军 队。

  他写道:“皮蒙特炮兵是由精干的人组成的,担任指挥的是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军官;火炮性能良好,口径也比我们的 大。”“对骑兵不应轻视,第一横列的骑兵装备长矛,但因为这种武器只有最熟练的骑手才能掌握,所以我们不想把这项新措施看做是一种很大的改进。然而他们的 骑术则具有高度的水平。”“在桑塔路其亚会战中,双方都表现了惊人的勇敢。皮蒙特人攻击时非常坚决和勇猛;皮蒙特人或奥地利人都建立了许多战功,表现了各 自的勇敢精神。”“在谈到诺瓦拉会战时,皮蒙特军队是不会感到羞愧的”等等[247]。

  曾参加1848年战局、而且决不同情意大利独立的普鲁士将军维利森也同样称赞过皮蒙特军队。

  从1848年起,意大利某些方面的人士就把撒丁国王看做整个半岛未来的首领。我们虽不赞同这种看法,但仍然认为,意大利人要想争取到自由,皮蒙特军队 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军事力量,而且它将成为未来意大利军队的核心。在实现这一点以前,皮蒙特军队也许要经历一系列的内部的革命的变化,但其中的优秀分 子必能经受住一切考验;这支军队甚至由于编入真正的民族军队而将显得更加出色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松阿察 2016-4-24 09:28
皮蒙特是哪里?
回复 gordon 2016-4-24 11:28
松阿察: 皮蒙特是哪里?
皮埃蒙特(意:Piemonte)

**************************************

皮埃蒙特葡萄酒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7 04:36 , Processed in 0.0292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