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河蚌的小水洼 http://www.aswetalk.net/bbs/?27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日志

政权和平交替的基础

热度 21已有 821 次阅读2012-11-5 09:50 |个人分类:世间百态| 和平, 基础

      由于中国持续30多年的稳定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开始将中国视为一种特殊的模式来研究,这不但包括中国的经济,更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而在研究分析中,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都会发现中国政治制度与那些所谓的独裁专制国家的不同点,比如军队权力置于文官政府之下,比如社会言论的开放性,而最重要的则是政权交替的常规性。
       于是,很多人在仍然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专制的同时,也承认其开明性的一面,并因此将其命名为”开明专制制度”。甚至有很多人感叹于西方民选制度的异化,再将其贬称为“剧场政治”的同时,更对中国这种内部竞选世代交替的政权交接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认为这是比民选更为优秀的模式,并将其视为非洲民选政治失败后的新出路。
       但,如果揭开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特色的“开明专制”并不是依赖于政治架构的精巧,也不是依赖于政治人物的自觉性,而是更依赖于中国千年的政治文化传统,或者归之于最本质的动因,即依赖于统治者对身后名声的渴望。可以这么说,中国现行的政权交替制度是上千年文明的延续。在探究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看到史书对于政治的影响力,在中国,史书本身就等同于西方的《圣经》,甚至是一部活着的不断增长的《圣经》。在中国的史书上留下什么样的名声对于政治人物(特别是处于权力高位的政治人物)是十分重要的。
       由中国史书承载的文化有很多独特之处,首先,中国人不相信会有千年的世家,一个极至的皇室家族也最多能够保持200多年,而一般政治世家则是“五世而宰”,只拥有富贵则仅能传“三代”,这些规律在欧洲也是承认的,但在非洲,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不支持这样的观点。因此,非洲政坛上,以父传子是一种传统,所谓的身后名也只有通过家庭来传递,拼命保持家族兴旺是一个政治人物的最高追求。
       其次,中国文化在否认了家族权势传承的持久性的同时,又开启了身后名的新模式,即“立德”“立言”“立行”,此三者是政治人物攀到政治高位后必然追求的目标。这点很重要,因为权势传承不可持久会导致另一种极端,即“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而将三立作为政治人物的最高追求,实际上就意味着让政治人物意识到,政治不是百无禁忌,要遵守规则,要做循吏不要做酷吏,要做明君不要做暴君。而儒家所书写的中国史书上,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藏否来强化上述的理念,即图一时之痛快必然最后结局悲惨,更又通过对家族的责任来说明,即使你这一代不受报应,到最后必将报及子孙。
       而中国自宋以后的“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推广,也从第三个方面保证政权交替的现实性。政治人物不愿交出权力的根本原因,是怕在下台后遭到清算,这点在曹操的《述志令》里面讲的很清楚。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在强化科举的同时,对于高级政治人物开始采用比较温和的处置方式。当代中国,在审判林江反革命集团案甚至是在文革之时政治斗争中都在实质上延续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即当政治人物达到一定级别不论何罪不判死刑不罪及家人,而在常委以上级别,则不会因任何事情判罪(将来可能会有辞职的)。
      以上三个因素,是中国政权世代交替的保障,我想,欧洲的民选交替,其实也是上述三个因素保证之后才能顺利实现的。没能上述三个因素,非洲无论是采用中国的世代交替还是欧美的民选交替都是扯蛋的事情。


膜拜

鸡蛋
18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回复 魔术师 2012-11-5 10:07
再开明的专制也是专制,我想这个不应该再讨论了。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加强民众的监督权和决策参与权,而不是搞什么“更加开明的专制”。
回复 老土拨鼠 2012-11-5 10:08
在位的渴望身后名,还没上台的可不这么想,想掀桌子的大有人在。
回复 河蚌 2012-11-5 10:09
魔术师: 再开明的专制也是专制,我想这个不应该再讨论了。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加强民众的监督权和决策参与权,而不是搞什么“更加开明的专制” ...
如何加强民众的监督权,如何加强决策的参与权,这些口号要如何落到实处?这才是现代政治制度要考虑的东西,只有这些口号,就是街头政治和剧院政治的混和。
回复 河蚌 2012-11-5 10:15
老土拨鼠: 在位的渴望身后名,还没上台的可不这么想,想掀桌子的大有人在。
当然是这样,你看历史上的政治争斗,在台上的人总是有所顾忌,在台下的人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这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
但,必须要知道,政治制度就是用来防范在台上的人呀,台上的人才拥有最多的政治资源,防止他们滥用政治资源,是政治制度设计的根本。
而台下的人,就是光脚的。光脚的也许不怕穿鞋的,但他们的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后果也同样严重,成功当然好,如果失败,就可能万劫不复。
台下的人需要以身家性命做成的事情,对于台上的人,则可能是很容易实现的,而且,随着其保持权力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做。这就是政权交替的必要性呀。
回复 老土拨鼠 2012-11-5 10:25
河蚌: 当然是这样,你看历史上的政治争斗,在台上的人总是有所顾忌,在台下的人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这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
但,必须要知道,政治制度就是用来防范 ...
现在的大佬们越来越看重下台后自己的势力不被清算了。想来再有20年,寡头政治的格局也就形成了。
回复 XYZX 2012-11-5 10:26
河蚌: 如何加强民众的监督权,如何加强决策的参与权,这些口号要如何落到实处?这才是现代政治制度要考虑的东西,只有这些口号,就是街头政治和剧院政治的混和。 ...
同意。落不到实处还不如洗洗睡了。
回复 河蚌 2012-11-5 10:44
老土拨鼠: 现在的大佬们越来越看重下台后自己的势力不被清算了。想来再有20年,寡头政治的格局也就形成了。
不会出现政治寡头的,因为寡头是以家族为基础的,没有血缘关系,政治集团很快就会分裂的,中国的政治格局将会象日本那样发展。
家族的下一代的成员太少,无法继承上一代的政治资源,这就是独生子女制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政治效果呀。
回复 老土拨鼠 2012-11-5 10:50
我概念不是很清楚,日本不就是寡头政治吗?
回复 KryptonHelium 2012-11-5 10:51
魔术师: 再开明的专制也是专制,我想这个不应该再讨论了。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加强民众的监督权和决策参与权,而不是搞什么“更加开明的专制” ...
谁的专制?专制的定义是什么?
回复 河蚌 2012-11-5 10:59
老土拨鼠: 我概念不是很清楚,日本不就是寡头政治吗?
日本的,应该叫政治世家吧,所谓的政治集团,都是在不断地分化瓦解呀。就象现在的民主党连续几任首相,你能看出寡头政治来了吗?
政治为经济服务,这个是必然的,但这与政治人物与经济财团绑在一起是两回事。你要问真正的寡头是啥,看看南亚就知道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这可都是民选政治,但你看选中来的人物,都是些什么人。
政治世家与寡头是两码事儿,西方社会的政治世家传承是很明显的,但如果连续几代没有强力政治人物出现,政治世家也只能分化瓦解,但你看政治寡头,想瓦解就很不容易了。
回复 老土拨鼠 2012-11-5 11:10
我对政治世家的看法比较正面,当然前提是屁股坐在民族主义这头的。像印度有些世家是英国支持的不在其中。
回复 河蚌 2012-11-5 11:39
老土拨鼠: 我对政治世家的看法比较正面,当然前提是屁股坐在民族主义这头的。像印度有些世家是英国支持的不在其中。
当然,无论是政治世家还是军事世家,在人类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要大的多。
世家这种东西,是血缘带来的,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在世家的观念里,世家中某个人的生死是无关重要的,看的是这个人给家族带来了多大的荣誉。所以,你可以在战争中,看到很多的世家子弟从军,甚至战死沙场,因为,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只有经历过基本的历炼,才有可能带来以后的荣耀。而对于世家而言,为子弟开方便之门,让他们未经历炼就跃升高位,很可能会因为历练不足,而给家族带来耻辱。
而世家子弟,比起平民子弟的一大优势,就是他们拥有从生下来就要拥有的家族荣誉感,并且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培训。而当世家子弟进入政坛后,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调配,也拥有更强的背景可以让他们做事。这都使得他们能够有更强的大局观,而且眼光更为长远。
当然,世家的这种优秀的一面,仍然会随着阶层固化而日渐减弱,当世家子弟不再经过历炼就能够登上高位时,实际上,这个国家也就日趋没落了。世家的衰落,是国家衰落的标志。
而世家衰落之后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中国人能办到了,那就是“礼失,求诸野”,当整个社会的高门大姓都没落时,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崩溃,而在社会的崩溃中就会从草根层出来那种军事强人,重新整合社会,重而再形成新的世家。
为什么中国人能够办到,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灵魂,它所包含的家国概念就其它文明所不具有的。
回复 魔术师 2012-11-6 09:31
KryptonHelium: 谁的专制?专制的定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你自己回答就好了。
回复 魔术师 2012-11-6 09:33
河蚌: 如何加强民众的监督权,如何加强决策的参与权,这些口号要如何落到实处?这才是现代政治制度要考虑的东西,只有这些口号,就是街头政治和剧院政治的混和。 ...
现状不就是在喊口号吗?当权的人有几个真心愿意推进这些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2 23:50 , Processed in 0.02915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