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说明前述的一以贯之的精神的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实践的过程,这里举两个例子。0 R4 ^. b8 R$ l, d
第一个,就是著名的红旗渠。如果是70后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下相关的纪录片,了解一下情况。另外,CCTV10的“百家讲坛”,也有通俗生动的讲述。这里就不多言了。
$ E3 r+ ^( ?/ E+ g' R1 l( U需要注意的是,漳河是在山西省的。是因为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后来的农业部长陶鲁笳在抗日战争阶段曾经在林县打游击。经历过当年的武装斗争的老共产党人,都清楚一个道理:没有当地人民的支持,很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所以,陶鲁笳是对林县人民有着特殊的血肉联系的深情的。因此,林县可以不经过河南省委与山西省委协调,直接打了一个报告,交给了陶鲁笳,就得到了支持。
S' b2 {" k& Z可以说,没有陶鲁笳的渊源,没有那一代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不可能有把山西省的漳河水引到河南省的林县的机会。没有林县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就不可能有“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壮举。没有红旗渠精神的普遍启发性意义,也不会得到中央的支持。因此,红旗渠精神的概括,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 a3 c# j! n5 G% e$ ^
这种精神,是近千年来人与命运的抗争,意志与岩石的较量的积淀的结果。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使人民群众的这种信念和能量得到凝聚和升华。$ S" d) Q# r4 |+ J' d% r
这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81人牺牲,108人伤残。从60年代初到今天,从林县到林州市,从当年的十万大军战太行,到改革开放后的十万大军出太行,到90年代的十万大军富太行,一直到新世纪的十万大军美太行。当地的党员干部,始终带头体现中华民族最可贵的核心价值:哪怕是处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也不等不靠,不贪不怨,而是以一代一代的不懈的奋斗,改造山河,追求美好的生活。! [3 ?& }% j2 j4 _( Z' X1 G g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种精神的一个生动体现,就是大垴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当80年代初,许存山从西藏部队复员回乡后,被委以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财务有三枚硬币,九分钱的资产,却有一万八千余元的债务。作为全县海拔最高的村,不通水电路,温饱不能解决。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存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写下了励志诗:人生若许年,壮志立肝胆。心怀人民苦,誓把大山搬。
8 A d3 I# \3 u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大垴村通电通路,解决了吃水,实现了温饱。但是,还没有实现富裕的目标。但是,许存山却豪情满怀:
8 O( x0 ^' o R“我就认准了一条真理:在人世间不相信奇迹会发生的人,他永远不会创造出奇迹来。有红旗渠的精神,还没有我们干不出来的事业和不配我们享有的东西。红旗渠精神,就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低头”。
' }) J7 F. H5 u4 R7 [( I. s8 z' l) c. ~1 N, `6 r9 @
歌曲《我的祖国》的第二段歌词是:
) ~$ @5 K6 i/ x/ q- f;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 p5 T1 t6 F! M5 e" Z3 d& j小伙心胸多宽广
+ m( {2 W$ C3 M" E为了开辟新天地
& I& T3 b" @& Z* r4 e. {" b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L3 g+ P2 P4 P: Y% {+ O S8 J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 b5 u4 C0 V( r这是英雄的祖国
2 X6 o( \3 |" ^( _$ k' @" I6 R是我生长的地方" ] }& S& V8 Q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k. R; g! P% E+ H& \ ?3 j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S/ F2 ]1 L( V, t6 b
7 T* I- b) l2 f" A7 ^) q/ s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唤醒沉睡的高山,让河流改道的伟大成就。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是共产党唤醒和凝聚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性,改变了人民的精神面貌。于是,就实现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历史新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