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12-12 22:27 编辑 
 这个贴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俺2006年的一次七律(文中开玩笑说成‘驴’)习作的完成过程:
 http://www.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replyID=35521&id=35521&skin=0
 
 照顾国内的朋友,俺整理一下搬过来吧:
 =======================================
 
 [作业(1)] 九月感秋
 
 
 何叔出蹄,古师划稻;秋菱夜读,终于弄明白了什么是‘晦明格’。试着诌得两个律句,古老师说是用得,并且建议用做驴脖子。先写在这里,然后万福八方,广化善缘,好歹要养出一条驴交差: 1).
 2).
 3).
 4).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
 8).
 
 飞雪MM和文勖兄如果有兴趣,可以根据这两句的平仄,在纸上划拉一下,看能不能帮偶划出整首七律的平仄框架?
 
 
 ‘颠’字决定了此律的韵部,当用‘下平一先’。使用顶上‘重要帖子连接’的网上工具‘平仄显示’,查得此部的韵字: 
 第7部 平声 一先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地名)莲伶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新鲜)钱煎然延筵毡旃蝉缠廛联篇偏绵全镌穿川缘鸢旋船涎鞭专圆员乾(乾坤)虔愆权拳椽传焉嫣鞯褰搴铅舷跹鹃筌痊诠悛□禅婵躔颛燃涟琏便(安也)翩骈癫阗钿沿蜒胭芊_胼滇佃畋咽湮狷蠲蔫骞膻扇棉拴荃_砖挛儇欢璇卷(曲也)扁(扁舟)单(单于)溅(溅溅)犍 
 
 语言是活的,古韵书中许多字经过千年演化,读音已变。秋菱作诗,尽量使用今天读起来还押韵的。所以我会在这些韵字中寻找灵感:
 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地名)莲伶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新鲜)钱煎延筵联篇偏绵全缘旋涎鞭圆员乾(乾坤)权拳焉嫣舷跹鹃涟琏翩癫沿胭滇佃咽湮狷棉璇卷(曲也)扁(扁舟)溅(溅溅)
 (不认识不喜欢的字也扔了,反正这个韵宽得很)
 
 
 飞雪落花:
 秋菱姐我已打好,不知可对???
 
 1}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
 4}仄仄平平仄仄平
 5}仄仄平平平仄仄
 6}平平仄仄仄平平
 7}平平仄仄平平仄
 8}仄仄平平仄仄平
谢谢飞雪,对着呢!
 
 
 偶先凑末尾两句,不是太满意,按平仄弄出来,慢慢改:1). 2).
 3).
 4).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秋风既是从山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桃源有古田?仄仄平平仄仄平
 
 
 
 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地名)莲伶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新鲜)钱煎延筵联篇偏绵全缘旋涎鞭圆员乾(乾坤)权拳焉嫣舷跹鹃涟琏翩癫沿胭滇佃咽湮狷棉璇卷(曲也)扁(扁舟)溅(溅溅)
 
 
 以下是引用何满子的发言:
 怎么觉得秋菱的两句透着禅机啊
 
 附于萱草上应当是露啦, 孟德诗云"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可"白云颠"咋解?又,萱草本是忘忧草,您大可不必伤感啊.您这儿省事,先把三层楼架上了,谁来码底下两层,谁来封顶?
 
 您别全文‘打包’好不好~~~看着累,还浪费资源呢。 
 ‘白云颠’吗~~~哈,凑对啦~~~你想呀,要是来生能颠到白云顶上,那还用萱草吗? 
 这楼嘛,当然还得俺自己搭。不过咱化缘募捐的的闹点钱粮总行吧?检几块砖也成啊~~~ 
 嗯,先把第一句凑出来。第七句平仄对了,就是没诗味~~~偶想把那‘山’坐实喽,就是不记得‘桃源’是在哪个山了?哪位活辞典做做活雷锋?俺好省点时间多写点作业。
 
 
 
 ![]() ![]() ![]() 
 
 1).九月匆匆到眼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2).
 3).
 4).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秋风既是从山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桃源有古田?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下是引用仁的发言:
 我填上空就据据为己有 :)
 1).九月匆匆到眼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2).倏然来美已三年
 3).专研统计知洋话
 4).了解基督悟宗禅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秋风既是从山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桃源有古田?仄仄平平仄仄平
 
 赫赫~~~原来仁师开的头!哇,学的东西不少呀,也佩服一下!
 
 你这前后两半不搭轧呀~~~ 
  第一句俺改了,最后两句也得改~~~剩下三句比较头疼。颈联的‘感’和结联的收,按章法前面应该有所铺垫。第一句只点了一下秋(改后暗示了一下‘山’~~~咦?满子呢?我还等着桃源在什么山呀,唉,雷锋叔叔哪去啦?),那么第二句的负担就有点重:得让后面的抒情有个来由。颔联应该承以景色。可是秋天的景物太多太熟,反而难以取舍~~~自言自语思考中。 
 1).九月逡巡野径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2).
 3).
 4).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秋风既是从山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桃源有古田?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下是引用仁的发言:
 所以我把前后四句断开了:)不过,诗神也未必能连的好。我觉着问题是在后四句。讲句实话你别生气:如果不是大家在谈白露,谁能知道那颈联说的是什么呀!“去日无多萱草上”说蚂蚱更好啊:)看古板赞赏,我先头没敢说 :)“招峰引蝶蔓篱墙”用来“晦”花就很好吧?我们得向那样的句子努力:) 另外,我不赞成你先摆花瓶再建房子的吟诗方式。我想应该先清楚要表达什么,然后看适合什么体。。。我知道你不会怪我,但还觉说多了 :)
 
 以上文本借助www.InputKing.com在线中文输入法输入
 说得不够呀~~~ 
 我知道你知道我不会怪你就好高兴(噢,喘口气先),好话就如好菜,吃多了也没劲不是? 
 你不赞成我的笨法子很正常啊,昨天我还提醒文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要紧。目前这样做对我有效啊,等慢慢熟练也许就不需要这‘花瓶’了~~~我倒宁愿把它比作脚手架,房子建好就可以拆了。 
 我这两句并不全是说白露,放在颈联,只为一个‘感’字。感人生之短暂,叹理想之飘渺~~~ 我以为古文两位还有西游君是理解了我的诗意的。 
 写诗情感第一,但是立意最重要。我决定以此联为颈子时,便大致有了构想。接下去要做的便是挑选合适的景物组成意像,浇以情感之水,慢慢磨出有诗意的句子,运气好能得一二佳句便知足矣。 以后砸偶的诗词,不用犹豫~~~不过要戴好头盔,俺不会全盘照收的,先打个招呼喔
 
 
 
 ![]() ![]() ![]() ![]() 
 
 
 
 先编着,求对句:
 1).九月逡巡野径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2).一声雁叫上寒肩。仄平仄仄仄平平
 3).黄斑隐翠生离意,平平仄仄平平仄
 4).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秋风既是从山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桃源有古田?仄仄平平仄仄平
 
 
 
 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地名)莲伶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新鲜)钱煎延筵联篇偏绵全缘旋涎鞭圆员乾(乾坤)权拳焉嫣舷跹鹃涟琏翩癫沿胭滇佃咽湮狷棉璇卷(曲也)扁(扁舟)溅(溅溅)
 
 
 很多地方待改。我记住了那句话:七律是慢工出细活的东西。 欢迎帮忙!! 
 ![]() ![]() ![]() 
 
 
 以下是引用文勖的发言:
 借共同写诗来提高大家的写持与评诗的水平,这便是秋菱此举的禅机!
以下是引用飞雪落花的发言:
 文君说的不错,这是学习的好机会,谢秋菱姐的引领,太受用了,问好大家~~
西西,你们不知道喔~~~
 d.com
   偶出国前是教书匠,这不逮着机会就‘好为人师’一把吗 ![]() 不过也就敢在这里放肆啦,在别的地方都比较老实的~~~这点飞雪MM应该知道滴文兄过誉,谈不上什么‘禅机’啦。写出自己的学习方法,给你们作个参考而已。属笨办法,千万别照搬喔! 都是同学,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 ![]() ![]()  
 
 没人告诉俺桃源在哪座山,懒得查,只好换个地方了:
 
 
 1).九月逡巡野径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2).一声雁叫上寒肩。仄平仄仄仄平平
 3).黄斑隐翠生离意,平平仄仄平平仄
 4).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灵山袅袅秋风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蓬莱有谪仙?仄仄平平仄仄平
 
 
 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地名)莲伶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新鲜)钱煎延筵联篇偏绵全缘旋涎鞭圆员乾(乾坤)权拳焉嫣舷跹鹃涟琏翩癫沿胭滇佃咽湮狷棉璇卷(曲也)扁(扁舟)溅(溅溅)
 
 
 来源:清谈天地以下是引用仁的发言:
 先谢你不恼。我最喜欢坦率的交流。只施蜜剑不知护防就不是秋菱了 :) 不过我现在还是不看好这首,思绪有些乱。这样堆砌起来的东西恐怕不能表达你深邃的思想。我还是建议你从上到下写,然后再修改。另外,我觉着你太在意“合理的结构”了。实际上那些都是“文人”的总结,诗人从来不去考虑它的。
 
 
 
 
 坦诚交流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 
 不用客气,我们一起努力吧。 汗S~~~偶哪有什么‘深邃’的思想?只是突然发现,虽然久埋在现实的尘灰底下,那颗诗心还在。掸了掸,居然还能跳。诗心应该也是童心罢~~~忘了在哪儿读过一句话,大意是说:写诗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残存的最后一批拥有童心的人。虽然偏了点,也有些道理。
 
 
 我这里分享的是我做诗的过程。我想你也知道,做出一首合律的诗和写出一首好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都在实践中学习。请看我的初步定稿,接着砸哈。
 
 顺便谢谢淼MM的花!
 
 
 
 改不动了,交作业吧:
 
 
 先把原来的对句补上: 1).九月逡巡野径前,仄仄平平仄仄平
 2).一声雁叫上寒肩。仄平仄仄仄平平
 3).黄斑隐翠生离意,平平仄仄平平仄
 4).菊瓣团香抱宿缘。仄仄平平仄仄平
 5).去日无多萱草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6).来生有限白云颠。平平仄仄仄平平
 7).秋风既是从山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8).可见桃源有古田?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成这样了:
 
 九月逡巡野径偏,一声雁叫动残年。林梢减翠余孤迥,菊蕊团香结万缘。
 去日无多萱草上,来生有限白云颠。
 灵山袅袅秋风下,可见蓬瀛有谪仙?
 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地名)莲伶连田填巅鬈宣年颠牵妍研(研究)眠渊涓捐娟边编悬泉迁仙鲜(新鲜)钱煎延筵联篇偏绵全缘旋涎鞭圆员乾(乾坤)权拳焉嫣舷跹鹃涟琏翩癫沿胭滇佃咽湮狷棉璇卷(曲也)扁(扁舟)溅(溅溅)
 
 
 谢谢大家!!!
 
 
 
 
 以下是引用仁的发言:
 用“偏”比“前”真是好!“动残年”也比“上寒肩”好!改诗文的功力实在了得!
 
 !! 我可能会用“恸”替“动”。
 
 只是你最早摆在那儿的颈子仍然象移植来得 :)
 
 
 嗯,颈子问题嘛,就是功力问题了~~~这个却是急不得的。 
 这个思绪有点像新诗~~~跳跃。所以我试图用‘雁叫’来牵扯诗情和读者的目光: 先说诗情~~~雁点‘秋’,因此感:今年和人生剩下的时光都不多了。 
 希望读者的眼睛也先抬头看雁,雁去也,收回的目光落在开始发黄的树梢,然后是路边的菊花,菊花边上草;若能从草上的水珠想到蒸发~~~目光又回到天上~~~再从山顶收回~~~ 
 哈,看来不太成功,还只是一厢情愿的构思。说到改诗炼字,我发现这是最有FUN的部分,真是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