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4-4-12 08:38 编辑 3 j' V3 O7 i% Y, k
: K- D* _: ^6 j& A& b0 }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欧亚族群和东亚族群的分界线在中蒙俄哈交界的阿尔泰山脉。 * |* a, j$ s0 C# b3 N( V- n# X: m
2 q" m- Z6 Z L9 _" B1 v4 F8 O) l* I* @阿尔泰山以东, 是东亚族群的天下。
' L- M; d/ H: |9 y
8 q0 h e* y4 \' c7 ~! q) t阿尔泰山以西,完全是西欧亚族群的天地。- O$ J, x5 a! S3 M( g. c4 O
" c7 y2 Y" }. F8 n, V8 e; A M
从母系线粒体的分布来看, 这个泾渭分明的东西分界线一直延续到青铜器时代。
4 [0 B1 |% u3 k
2 t* H, | r; I" x* e! n. V; Y0 q但这个局面在铁器时代突然被打破了。. R$ _8 x, f5 X. B* d
2 u0 o" d; c4 ~2 L1 j/ I% m
下面第一张图是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东亚族群的母系线粒体分布图。9 C: x' d2 N3 o0 r% H. b
; V7 T; h3 P( J. {' m7 M" F4 R
第二张图是铁器时代的代表东亚族群的母系线粒体分布图。
0 ^6 q! @6 u0 S8 H; W" g7 A% P; a5 d( L) ^# O$ u
![]()
2 J1 [; Z( j; Y1 b, h6 p
2 S; U& R3 G B& ]& y& K4 E很明显, 东亚族群的母系线粒体突然突破了阿尔泰山一线,分布去了中亚。
# r+ J% ]; O7 o/ u, Z1 g8 T6 @- O5 Q6 D% U
当然拥有东亚族群母系线粒体,并不是说明这个族群就是东亚族群, 而只能说明这个族群的母系先祖来自于东亚族群。
8 j* h+ ^% k( X3 x' H
: _ q. j6 t( w4 h( l比如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4000年前的小河遗址中的古尸,母系线粒体大多数是东亚族群的C。但父系男性染色体确是清一色的典型西欧亚族群,被认为和印欧语族群所联系的R1a1a。) p, Q; e9 y4 A
# O7 Z3 y0 [, i/ p# t# O5 L! {
很明显,早在4000年前,小河的居民就是东西结合产物。
( I$ Q# ]) {- S6 Y3 ]2 c7 U; y6 P1 z; N
不过男性染色体往往通过征服而转播很广很远,更改也很频繁, 而母系线粒体的浮动性相对比较小。母系线粒体的变化意味着大规模的族群迁移。
& z; e' q0 ~! f7 l3 v! h+ d) s, b. }, j' i, s; }
加勒比海上的美国领土波多黎各, 是哥伦布当年最早到达的美洲岛屿之一,也是西班牙最早殖民的地方之一。
$ q* M7 X& t; s8 J+ I q0 f
7 r; G1 H1 ?0 L现代波多黎各的基因测试显示, 男性染色体80% 来自欧洲, 20% 来自非洲。 母系线粒体60% 来自美洲土著, 20% 来自欧洲, 20%来自非洲。
5 C) l5 r* u* _3 C0 I1 l3 F
! L, |1 ]! S f* Q# l* F6 i美洲土著的男性染色体基本没有被流传下来!) w; d5 N4 j6 i, `2 f# U
* a4 I. W7 T6 p$ U% K5 H1 r在铁器时代,东亚族群的母系线粒体突然向西走向了更遥远的草原。
( c, P) L! b8 w; D) P O, ?2 X6 f' d+ S) k) `' }3 B/ ~, C+ [2 ^; W3 G; ?
这个变化, 先按下不谈,9 I# I4 \) |9 G# {) Q4 D
5 H8 D: v. r6 j6 T让一直让草蜢很困惑不解的是, 到底是神马原因造成泾渭分明的阿尔泰山分界线,隔离开西欧亚族群和东亚族群呢? 一直要等到铁器时代才被打破?
6 m& a8 ^) \9 H( w, k2 B; x E9 z' ?4 n
因为阿尔泰山不是像喜马拉雅山脉这样的障碍, 对于以后的草原帝国,形同虚设。
- n6 Z, y7 M+ _0 ?4 ?3 X. [8 V' T. J* P, G o5 L
然后,今天我看到了这幅图,这是最后一次大冰期冰川分布的最大图。& w" v7 r7 l0 B, E8 N% Z
4 I2 i2 Q/ J X) \0 _, z4 W
一目了然。有些眉目了。' V6 S2 |, O9 f8 X( C8 ?% l
; v6 o, u* F6 |- J" h: G $ z8 W' j0 _$ Z3 P" m( E
! k0 m5 @" A8 a$ @* K3 n/ q4 M6 C# J+ T5 Q
) W7 Q+ V, W* p
, C- K/ |$ e% P, t2 q* w; [
: |3 }0 a' l" Y3 N4 O) y* o
' U& f& y0 G' Q, d: G3 f& Q
4 p$ p1 l- w. k1 s: E
8 N1 n& h) P* p2 E4 }9 F(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