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2 23:0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穆都 于 2013-12-13 00:28 编辑
4 r1 t8 `4 R* T, H+ \
; z2 N, t ~8 |' Y5 A) T穿甲vs高爆
& F5 i3 [ {0 c* ?$ Q& H' ^
1 B" A' \4 h% D+ d, l" l: l/ Y自从下濑搞出高纯度三硝基苯酚之后,日本在TNP上的研究就基本停止了。如果这个成果拿给法国人特平去看,估计人家也就是个撇撇嘴。下濑搞出来的这玩意儿,人家十年前就知道了,这是实验室产品,没有实用价值的,不信把它装到手雷里试试,立马就能把自己给炸死。找不到钝化剂,那东西就只能在实验室的玻璃试管里趴着。; G1 {9 @6 E' ]" P; ]: x
, `1 Z& I! ` j8 t+ _
可日本海军为什么会满足于下濑这么个实验室产品呢?我觉得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_# u* l+ _1 ^/ M N. O" [( A
! c% g) f. z- x' Z7 d) S, x
一是小国心态在作崇。1888年,按日本历是明治21年,也就是明治维新开始后的第21年。这一年日本和墨西哥建交。那位说了墨西哥又不是什么强国,和他建交算什么大事呢?可是对日本来说这就是件大事,这是明治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签订的所有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除了没有割地赔款,大清国“享受”的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日本一样也不少。就象司马辽太郎在他的名著《坂上云》中说的一样,“一介小国,正准备迎接开化的曙光。”这就是当时日本的真实写照。所以当下濑报告新式炸药研制成功,而且比melinite威力更大的时候,海军高层那得多心动呀。比世界最新型的melinite威力还大,太期待了!可是究竟因为什么威力更大,谁也没弄明白,包括下濑雅允本人,估计也没有完全搞懂,这个不是我瞎猜,以后会告诉大伙为什么,现在嘛先卖个关子,您就忍着点儿,心痒痒一会儿吧。6 R0 C+ ]$ @% @2 i" Q5 J* O
" F7 k+ D" R" _, ]5 W二是科技力量有限,如果当时日本有真正够得上化学家,而且懂英语的人才,那么TNP这个问题应该不算难题。TNP确实是法国人特平首先实用化的,但是在特平之前,德国人Hermann Sprengel已经出过关于三硝基苯酚特性的论文,特平也是在Hermann Sprengel的论文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所以如果日本有人看过Hermann Sprengel的论文,下濑那一年半的研制时间基本上是不需要的。既然说到了科技就顺便提一句,日本的第一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也是1888年诞生的。
, e/ m( V/ d" y: b% B) [: Z7 C7 n2 | | O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新型炸药的用途。这一点决定了欧洲人从一开始就不会使用高纯度的三硝基苯酚。& D+ `1 x' \% u, o$ [4 m7 v" W2 I
: T: t! J, D4 L `/ N5 y欧洲各国或者说除了日本之外的所有其他国家,对新型火药用途的定义首先是穿甲,高稳定,强穿甲这两点必须满足。他们的研制工作也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 [& j" D" A+ p& m! F
3 s) ` _% t/ S! h( {/ D+ o
对于海战来说强穿甲意味着可以最快速度的把对方战舰击沉,对于陆战来说则意味着可以有效破坏对方的坚固防线,这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最便捷方式,所以说欧洲人来得很直接啊!- r! d* W0 U$ L# A2 T g" ]
- ]: ~( y2 F1 i6 ~. |7 o$ @
而高纯度的三硝基苯酚这两点都不满足。稳定性已经反复说了很多次就不重复了。现在说说穿甲性。笔者前面曾提到日本驻法武官伊东义五郎大尉的报告,伊东在报告中称法军最先应用melinite的是16英寸以及24英寸岸防炮弹和攻城炮弹。这两种炮弹都属穿甲弹。穿甲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先穿透,等炮弹钻进去之后才能爆炸。当然这个动作主要是由延时引信来完成的,不过炮弹如果换装了TNP炸药,那么即便装上延时引信,也无法穿甲。为什么呢?问题根源还是三硝基苯酚自身。在遇到非常强烈的撞击的时候,无论有无钝化剂,三硝基苯酚依然会自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平在他的melinite里面又加了几种化学物质,来抑制这种误爆。伊东大尉偷得的样品里面想来应该是有这几种物质的,不过日本技师虽然能分析出成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添加它。这就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最后当杂质去掉了。
7 W! e7 p) a% t- G* ~& E6 h- T2 B/ O# n- ^% h: C6 S( ~; T
其实法国人的保密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主要成分虽然公开了,不过这几种关键的添加剂谁也没告诉,不仅日本人不知道,连英国人都不知道,英国人的配方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的,和法国的配方完全不同。
9 l% R( r- Y4 n _, @
( J; E8 B3 V7 V$ [+ b5 h再说说美国,美国人玩得更绝,根本就没有去考虑往三硝基苯酚里面加什么东西,而是直接把三硝基苯酚氨化之后,用苦味酸氨做炸药了,这个东西就是所谓的D炸药。& Y$ |- o! K7 D0 }( j3 W7 V
$ f% B% i: s/ m+ p; s: Q5 Z" f4 v
最后是真正的高手 -- 德国人出场,当其他国家还在咋咋呼呼的玩儿TNP的时候,德国人已经一声不吭,蔫了吧唧的去玩TNT了。7 m& u( L. F. O) O( V) g% G$ }- E. H
; N! o M; D2 ]: E7 D; z
(喝茶,喝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