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脸上被不知名毒虫叮了,肿起半个手掌大的一块,下午去医院验血,白血球很高,只能挂水。。。
7 N. B% x) y4 o3 _0 r4 ? 9 x6 A/ p, @& |3 }6 F5 S3 H. o& a
1.不和谐的开始4 L& l c/ u+ {( j# z+ y
日本的军用航空草创于明治末年(小猫曾在之前的帖子中提到过日本最初的军用航空发展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日星大碰撞——诺门罕的空中作战(二)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日星大碰撞——诺门罕的空中作战(补)),即便是到了大正年间,日本的军用机绝大多数也是自欧美等地买回来的洋货,其上的各种装备和武器自然也是响当当的进口原品,如假包换。# J# v, x i; u- d) I" G
4 ^5 C7 g4 S# }2 N; ]
所谓战斗机,简而言之就是一架飞行的射击工事,所以枪炮就是战斗机的命根子,日本的军用航空界想在国产战斗机上面搞出名堂,先要造的出日产“航空机关铳”。当然,没有葫芦谁也不知道瓢啥样,所以还得先从洋大人那请几尊“榜样”回来。在仔细对比了当时各国的航空武器后,日本陆海军同时盯上了维克斯公司的7.7毫米航空机枪,准备将其作为日本战斗机的标准航空机枪。
0 s* ]' @9 \3 }步兵用的水冷型维克斯机枪
# h" p; N7 |8 L) j 这也难怪,日本陆军最初装备的甲式三型和甲式四型战斗机,均以法国纽波特-德拉热(Nieuport-Delage)飞机公司的战斗机为蓝本,甲式三型Nakajima Ko-3 的原型是纽波特17的后续型纽波特24,不过鬼子属于违规盗版,而后来的中岛甲式四型战斗机(Nakajima Ko-4 )就属于授权生产的NiD-29合法仿制型了。而法国战斗机从一战开始就大规模使用了维克斯航空机枪。/ E* d9 v0 c5 K1 w
中岛甲式四型战斗机(Nakajima Ko-4 )
: B; v/ V- M, g: r4 i0 N* T 日本海军比陆军还猛,最初的舰上机Mitsubishi 1MF三菱十式舰战是由英国飞机设计师Herbert Smith哈波特史密斯设计的。哈波特史密斯是谁?一战著名的英制骆驼、索普威斯三翼机还有世界最初的舰载战斗机斗犬都是史密斯的杰作,可以说一战后全世界没有人比史密斯更懂得设计舰载战斗机。而维克斯航空机枪也是史密斯家乡的土产,他当然就顺手也给三菱十式舰战装上了。+ v2 R! \0 g: e) X
三菱十式舰战 0 U) N' F2 e/ C8 O: G3 n6 S2 x' X
三菱十式战一共有128架的产量,而中岛甲式四战更生产了654架之多,这么多的战斗机虽然号称日本国产,但由于日本尚未有生产维克斯航空机枪的能力,因此只能跑去维克斯公司采购。被英国人温柔一刀痛宰一笔的日本军界立刻分头开始加快航空机枪国产化进程。当然,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差异再次在国产航空机枪的问题上体现出来。陆军比较着急,决定采用授权生产的方式,直接买图纸那些,赶紧上马赶紧装备。; L7 I5 X( U; W d+ [; n
+ \- t; Y' |3 o' i3 J
日本陆军总是不太信得过洋人,加上吝啬,不准备引进英国人的.303英寸凸缘弹(7.7mm×56R),而是决定采用陆军在1920年便开始设计的八九式7.7毫米半凸缘弹八九式実包7.7×58 mmSR(算是三八式6.5毫米半凸缘弹的放大版)。! q* Z4 D/ A/ q6 p& j [
日本制的.303英寸凸缘弹(7.7mm×56R) , o' W0 R* b x, `1 C
1920年的日本陆军是相当寒酸的,但是相对于后来的脑残,这时候的日本陆军在技术上还是有点感觉的。SR半凸缘弹可以说兼顾了凸缘和无缘的主要优点,也规避了两者的弱点。凸缘弹是老弹种,便于抽壳,而且弹壳的强度也较好,加工容易,但是据说对弹膛加工水平要求很高。. ?' g% i0 X3 T. A
三八式6.5毫米SR半凸缘弹
. V8 \6 t" v: M" { 而无缘弹虽然如今成为绝对主流,但是在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对中日等金属和机械加工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弹壳在接近弹底处容易出现断裂,而且德式抽壳系统在加工上对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高。不过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八九式7.7毫米半凸缘弹性能不如英制的.303凸缘弹,而且陆军对于在国产仿制维克斯机枪上使用独有弹种心里也没底。
3 P4 Z d! O; H3 S0 k {
% S( J* J# s/ \& O/ j 所以1927年陆军在向维克斯购买了E型机枪的生产许可证之后,在陆军明野飞行学校进行了一年多的实弹射击实验,期间不断对弹药和机枪做出修改,至1929年正式为日产维克斯E型航空机枪命名为“八九式固定機関銃”,而八九式7.7毫米枪弹“八九式普通実包”要到第二年才被正式作为制式航空机枪子弹投入大规模量产。
" U( h/ C& r% Y: U O( i陆军的“八九式固定機関銃”
$ x- y7 _" Z4 g% B0 X2 \$ z/ H 日本海军在技术上,则倾向于先撒大网,边用边学,边用边挑的方式。作为日本的立国根本,海军在财政上比抠抠搜搜的陆军要好很多,因此在军购上手笔也大,不过似乎黑幕也多。1920年到1937年,日本海军共采购地面用的水冷维克斯C型 220挺,空用的气冷维克斯E型1674挺,并且派出吴港海军工厂的人员赴英国维克斯厂考察,学习制造技术。
' R5 I8 ?$ L/ F5 I4 d3 Z
! m5 r; N% n' o4 @ 同时海军也没有一棵树上吊死,也引进了另一种著名的航空机枪,伯明翰轻武器工厂BSA的刘易斯轻机枪Lewis Gun,这种使用弹盘的轻机枪也分为地面型和航空型,地面型枪管外有一个巨大的散热筒,航空型则没有。4 L! @# j f: Z
刘易斯航空机枪,没有散热筒 “留式7.7mm機銃”/“九二式七粍七機銃”,刘易斯机枪的步兵用版
' ?, s: s) B1 I& s+ W( \ 日本海军的地面型刘易斯机枪基本装战舰上或者装备了海军陆战队,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就曾遭遇过这款相貌丑陋的机枪,日本海军对刘易斯机枪倒是还算满意,先以“留式7.7mm機銃”的名称装备,后又专门命名为“九二式七粍七機銃”,九六式舰战就装备过这款航空机枪。
- i8 h; S) o( y: ^# W% S6 w & f. f: ]2 f u: ?# S% F
考虑到维克斯E型航空机枪良好的性能,日本海军总是不忍放弃,待吴海军工厂能够量产维克斯航空机枪后,日本海军根据仿制原型的生产厂商将其命名为“毘式七粍七固定機銃”,总算结束了维克斯E型机枪在日本海军中大量装备却无名无份的尴尬情况。; q$ c5 t, ^' s5 Z* u+ C1 N" i
“毘式七粍七固定機銃”,维克斯E型的日本版 * {" v/ X( j% z+ i
此后维克斯E型继续在日本开枝散叶,先后衍生出,1型、2型、特2型,2型改2,3型改1等,其中3型改1改进了击发系统,对机匣等部分结构强度进行了增强,因此射速有所提高,海军决定将其制式化并命名为“九七式七粍七固定機銃”、
: p! e* W7 s q. z( ]- t, E“九七式七粍七固定機銃”,是对维克斯E型做了不少改进的变体
. d. l5 D, J; u* c T 据战后统计,毘式七粍七固定機銃和九七式大约生产了3万挺,部分九六舰战、二式水战、零战、强风、雷电、九九舰爆、彗星、零式水侦等军装备了这款航空机枪。
# z+ v% Q, d* o: [7 E: _/ D! {: P , u$ Q3 I* q# X; r' E
不过战后日本研究者对海军和陆军分别生产采用不同弹种的维克斯E型航空机枪大摇其头,这种完全不符合总体战逻辑的窝里斗行为造成了海军和陆军装备缺乏共同性互换性,对日本有限的工业生产能力浪费很大。究其原因,日本陆军的诡异思路要负主要责任,不用说和海军合作,增加弹药通用性,光是陆军自用的7.7毫米枪弹,就被生生搞出三个版本来,凸缘、半凸缘和无缘一个也不能少,步兵用的九二式机枪弹和九九式步枪弹都没法通用,除了吃饱了撑的小猫是在无法解释这种匪夷所思、没事找事的思维。" F8 p4 u* S, a2 ]- w( E3 z
$ V5 Y5 m& N6 G7 f$ r, {" K$ \
作为一款1912年便开始在战场上喷吐火舌的老枪,维克斯机枪的设计堪称经典,即便到了二战时期,其性能、实用性、勤务性都不算落后,这也难怪日本海军和空军一直到太平洋战争仍将其作为主力小口径航空机枪使用。, m* j' H. _6 `9 }: U( q7 `0 u) y
上图为日本海军的毘式七粍七固定機銃,下为日本陆军的八九式
6 l9 G- \- I1 {. G1 y# u" P: [5 n 但随着天空中出现越来越多防御力较强的欧洲和美苏制先进战斗机,日本军用航空界一致认为7.7毫米机枪的威力不足以消灭新锐敌机,海军和陆军分别走上追求大威力航空机枪的道路。
& R6 k6 k3 u, x% p+ `8 X2 z$ X' v" H1 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