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k- K% h* e F1 c* B3 I现在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博士研究生了。在这个时候,一般都应该有1-2篇论文发表。有些厉害的甚至有4-5篇论文发表。按照系里的规定,博士毕业至少需要2篇SCI论文而且至少一篇发表在国外期刊。不过如果是影响因子超过3的话,一篇顶2篇。我觉得这个规定实属狗屁,把攻读学位的行为演变成菜市场的市井动作。可是环境如此,只能适应。文博士已经发表了一篇国外期刊的文章,正在写第二篇。如期毕业应该不会有问题。而卧的情况就很危险了。我现在一篇文章都没发表,甚至连可以写文章的数据都没有。整整2年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失败,尝试,在失败,再尝试中度过。我曾经和同学开玩笑,如果不是仗着周星驰的电影和BBS这2样东西,我早就崩溃了。压力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我的问题是对自己追求的东西不远轻易放弃。也就是说,我把攻读学位的行为看做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行为。但是现在,几乎清醒的人都知道,这样做绝大部分会死掉。大家都是尽量选择容易出文章的方向,遇到困难就迅速调整方向。孙武师兄就是如此,在做超临界体系遇到困难时,马上改变方向,做以前导师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方向,写2篇论文毕业。而卧在当初的选择上就比较理想化,选择了一个课题组几乎没有基础的新发向,结果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