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规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问题出在 “住房贷款” 上
gordon 2017-4-1 12:12
我国货币供应量M2有 158.29 万亿,但同时社会融资规模高达 160.73 万亿,两者几乎相当,我们不考虑部分未统计的影子债,也忽略部分有钱但不还债的少量为维护资金链运作的流动资金。我们这个社会上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的人和机构, 一部分有很多钱,另一部分有很多债! 早前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有过一次针对存款规模的统计调查,据说各银行超过 50 万元存款的账户只占 0.37% ,也就说低于 50 万存款的账户覆盖了 99.63% 的户头。这个可以说明,大量的货币储蓄,是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中的,严重的贫富分化,会抑制货币的流速导致经济减速。 —— 因为只有货币的持有者,才有资格和能力成为社会经济交易活动中的买方! ******************************************************************** 过去 5 年即使各类货币供应巨幅增长, 5 年里超过了前面数十年的货币供应规模,但是 CPI 却始终在 0.8-3.4% 之间徘徊,以平均年 CPI 涨幅 2.1% 计算, 5 年来 CPI 累计涨幅仅 11% 。远低于货币供应的增长幅度。 也就是平均来说,我们口袋里的货币财富大大增加了,但物价上涨幅度并没有跟上货币的增长幅度,因此,虽然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了,但是我们口袋里的整体够买能力却是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富在快速累积。 可是,以上是理论上的逻辑上的平均主义来说。 ******************************************************************** 经济社会中,只有货币的持有者,才有资格和能力成为社会经济交易活动中的买方! 一旦中债危机爆发,信用创造枯竭,融资消失,那么社会中大量负债的这类人将失去作为买方出现的地位。因此经济将萎缩。他们只有可能作为卖方而出现抛售资产套现去杠杆。 买方消失会产生买方市场令资产价格下跌,卖方加大供应也会产生买方市场令资产价格下跌,两因素加倍同时作用,将导致更严重的买方市场出现,资产价格雪崩! 因此,未来中债危机爆发,不是会导致通缩现象,而是会导致大通缩现象。 ******************************************************************** 陈云搞的 “伊拉克蜜枣” ,本来是用来吸收 货币的 “住房贷款” 把它变成了一个 “派生信用” 的工具了 ******************************************************************** 还得搞成 “全款买房” 解铃还须 “系铃人” 这个不当蜜枣,啥当蜜枣啊 ******************************************************************** 穷人借了一大笔钱,买房 富人不消费
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的“常态化” (转)
热度 1 gordon 2017-1-6 01:55
今天跟一位朋友谈日本过去20年是“失去”还是“没有失去”的问题,我觉得“没有失去”,只是进入“常态化”。 泡沫经济崩溃后20余年,GDP几乎为零增 长,但国家没乱,人民依然过得不错。这说明,日本和其他国家一样有经济的自愈与创新能力,只不过日本企业大多是自主创新,因此政府省事。 还有一点, 日本大 多企业即使遭遇寒冬,手中还有大量现金留存,可以笃悠悠搞研发 ,他们追求“技术立国”,而非“规模立国”。所以做企业,“常态化”心态很要紧。 ********************************************************************** 实际上,每一个民族都会遇见停滞期 “跟随策略” 也挺好的,没有必要一直领导 ********************************************************************** 中国当下的有些创新就是从日本来的 具体是什么就不说了 傻子 “傻一点” 比较好
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人类历史上 最大规模的未富先老
热度 23 樱木花道 2016-3-28 09:37
。。 时间节点应该是2022年, 都不敢仔细想, 这酸爽。
87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大略计算了下,印度的制造业规模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六分之一。 ...
热度 29 燕庐敕 2016-2-15 10:57
印度经济体量大约为中国三分之一,印度制造业占比为中国同类数据的一半。 以此推断,印度制造业规模大体约为中国制造业规模的六分之一。至于门类这些的先不算。 印度总理莫迪: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2016年02月15日09:03 环球时报 印度总理莫迪: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分享 8   原标题:莫迪誓将印度发展为中国式全球制造和出口大国   【环球网综合报道】英国《金融时报》2月15日文章称,印度总理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誓言重振其“印度制造”旗舰政策,将该国发展为一个中国式的全球制造和出口大国,这是巩固印度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地位的努力的一部分。   印度仿照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在其金融中心孟买推出了为期一周的制造业博览会。莫迪在博览会开幕前夕发表的讲话中誓言加倍努力改革,吸引全球制造商到印度投资设厂,承诺改善外国公司的税收待遇,改善该国复杂得出名的商业环境。   莫迪表示:“我们希望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我们正在全方位注重‘改善营商环境’……我们也在简化营业执照、安全和环境审批等流程。”   在莫迪的“印度制造”周上,预计可以看到全球工业集团的一系列承诺。上周六,在伦敦上市的韦丹塔(Vedanta)承诺斥资100亿美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印度首家LCD制造工厂,同时还有其他企业陆续做出一些规模较小的承诺。   莫迪还在税收问题上安抚了外国投资者。印度官员们重启的回溯性税收纠纷让受到冲击的沃达丰(Vodafone)和凯恩(Cairn)等公司感到不安。   莫迪表示:“我们将不会付诸回溯性税收;我们正在让我们的税收体制透明、稳定和可预见。”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莫迪努力创造亟需的就业机会之际,扩大印度制造业部门的规模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印度累积了大量的失业人口,而且估计每年还有1200万名毕业生进入社会寻找工作。   去年一则招聘办公室茶水男孩和夜间保安的广告吸引了232万应聘者,突显出印度面临的严峻局面。   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印度的制造业部门贡献了大约17%的GDP。这远低于中国35%的比例以及印度政府的短期目标。莫迪在上周六的演讲中表示:“我们希望制造业在GDP中的份额在不久的将来上升至25%。”
995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随手记 不舒服要坚持2
热度 7 范进中举 2015-5-14 10:43
昨天发的那个“累,并快乐着”可以不要看了。 中国发展极快,这种规模人群的城市化、工业化是空前的,后面能比肩的大概是印度和非洲黑哥们了,目前来说他们还没有可能性。 因为我们规模极其巨大,超巨型社会的崛起,又是后发,所以想象这么一副图景 ------------------------------------------------------------------- 三峡大坝垮了,上游洪水加库容大规模的水量奔泻而出,流速快,浪大,还是沿着两边的山峰碰撞前进,局部看混乱,波涛汹涌,水混的很,沉渣泛起。有那么一艘万吨轮,在这惊涛骇浪中顺流而下,船上的上下颠簸,幅度是空前的,人肯定不行了吗,呕吐眩晕各种不舒服吗,船上的有些实在受不了的,就下船吗,到岸上歇歇,养好了再回吗,下去了就回不去了,为甚,流速太快。下去再回去,就下一班船,不落后的话就要更加的颠簸,上的船要抄前面的不仅仅是对付水流的问题、暗礁的问题、还要加快速度,想象一下波涛汹涌的大洪水里面的摩托快艇,更不安全更不舒服,没办法!你说我要上岸坐高铁,对不起,真没有。 坐船上的,不舒服要坚持,到了一马平川的武汉就好了。被甩下去的,三种选择,一种找个更快的快艇上去,更加不安全更加不舒服,还不知道油够不够,没关系下去再找,只要没给淹死,兴许能赶上大船或者超过大船。 另外一种,后面找个船或者木头跟着浪走,反正到了武汉就平稳了,当然永远上不了大船了,跑太远了。 第三种,留岸边山上的,抓耳挠腮、登高远望的,就是下不了决心下水的,对不起,留在深山听猴叫吧,修身养性挺好吗。 对于大船上的,真不容易,水流快,暗礁多,虽然船大撞一下没啥,不过船控制不好,毁了还是出问题,更何况前面的船还往后面扔水雷。 当然水流快,前面离得近的船扔的水雷吧被水冲过去把边上本来在前面的船给炸了。 ----------------------------------------------------- 借昨天日子的两个例子。 易趣当年也算第一批上船,无奈丈人和奶奶先后离开就跳船,其实主要还是当年船小,风高浪急自己没有信心捞一票赶紧下船吧。结果呢下去了就回不去,要回去参考第二种选择,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选的。人性而已 李泽楷属于更那个,他属于坐飞机的,投了一个小小部队去小船,各种风高浪急,到站了就把小小部队撤出了,400万美金对于李少爷算个屁啊,结果是他下船了,连人都不在船上,你怕个屁啊。结果是这笔投资成就了接盘的MIH,1900万美金接盘,投资增长1500倍,这种业绩也就软银比得上。这就是人性,A 20%可能啥都没有,80%可能无限大,B 100%5倍回报,选择B 的多数。当然大多数人是被留在岸上听猴叫的。
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ZT汇金立方的私募投资
热度 9 坚持到底 2015-3-13 09:20
2008年,“王诚”开始进入私募圈,成为私募机构汇金立方的董事长,管理超过20亿元规模的资金。汇金立方在私募圈并不算体量庞大,但仅有的几次投资都带来了超高额回报。 汇金立方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为向乐视网(300104.SZ)前身乐视传媒,公司成立3个月后,即向乐视传媒增资2000万元,持股6.06%位列第三大股东。两年后,乐视上市,汇金立方在2011年8月到2011年12月,曾减持乐视网300多万股。而乐视网最新的表态称,目前汇金立方已经全部清空该公司股票。以其持股时间内的最低股价做保守计算,汇金立方的收益超过2.2亿元。 在大笔投资乐视后的13天,汇金立方再度出资2000万元注资东方日升(300118.SZ),占股2%,次年4月26日,汇金立方持股增至3.167%,2010年9月,东方日升上市。最新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汇金立方仍持有909.73万股流通A股,持股比例1.62%,位于十大股东的第四位。仅仅目前仍持有的股份,账面价值已经达到9000万元,而减持1.5%的股份的收益,若选择在股价高点(最高达到60元)抛售,收益将数倍于目前仍持有的股份价值。 汇金立方最为神秘的一次精准投资,是入股神州泰岳(300002.SZ)。2009年5月18日,汇金立方以3564万元认购神州泰岳270万股,成为第11大股东。5个月后,神州泰岳登陆创业板,当天收盘价102.9元。2010年,神州泰岳股价一度超过230元。仅仅5个月,这笔投资给汇金立方带来的账面收益超过5亿元。由于汇金立方未能进入神州泰岳的前十大股东,最新的财报未有其持股数据,无法估算可能存在的减持收益。 2009年12月,汇金立方以2000万元认购500万股海南瑞泽(002596.SZ),占增资后海南瑞泽总股本的5%,2011年7月,海南瑞泽上市,汇金立方当时获得3.04倍的账面投资回报。汇金立方也未能进入十大股东,无法估算实际减持收益。 有迹可循的汇金立方最后的一次大手笔投资是在2010年11月。汇金立方出资2500万元投资腾信股份(300392.SZ),持股6.25%。2014年9月10日,腾信股份上市,尚处于禁售期的300万股股份,价值已经达到3.9亿元,这笔投资的账面收益近15倍。 《棱镜》在近期实地探访了汇金立方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办公室,该公司大门紧闭,室内幽暗,仅有少数几位职员。工作人员表示,在此前“王总有时候会来公司”。 原本,“王诚”和他的汇金立方可以继续低调地维持这样的投资回报故事。但2014年10月23日,因为乐视网CEO贾跃亭的回应,“王诚”的名字一下跳出了科技创投圈,被更大范围熟悉。第二天,好奇的网友为其真名更新了百科词条,采用了一张他以央视高球频道副总监的身份出席一场高尔夫球锦标赛的照片,这下,人人知道“王诚”热爱高尔夫了。
6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我的小儿科作品!
热度 63 graceusa 2015-2-1 12:29
圣诞假期,和几个年轻朋友一起玩了一把艺术。 如此讲,有夸大其词之嫌。实际情况是我们一起去了一家陶艺馆,每人选一件陶器,用画笔给陶器穿上美丽的衣裳! 尽管可供选择的陶器数不胜收,但我知道自己的美术天分几乎为零。所以选了一件最不具挑战性的Hello Kitty. 我偏爱淡雅颜色,胡乱搭配之后出来的成品是这个样子的。 拿回家给葛公看,他说:太小儿科了吧?!还没有女儿小学时的作品有创意。 经他一说,我想起来了。在Palo Alto的California Ave 上有一家规模不大的陶艺馆,小葛七、八岁的时候带她去过。 她用了半天时间画了这只碗。配色和画法严重不符她的年龄。太成熟了。 老朋友都知道小葛蛮喜欢画画的。不过上高中学业重了以后她就没碰过画笔。 这次寒假,不晓得那根神经搭牢了,她居然画了两幅画。
143 次阅读|34 个评论
分享 满满的恶意——《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热度 51 晨池 2014-11-20 21:10
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增设超大城市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4_11_20_301146.shtml 《通知》明确,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如此比较一下,还好鹤壁前几年有先见之明建设了新区,人口凑够了四十万,虽然是小城市,不过也是I型小城市,要不然,说不准就给划入II型小城市了,更没有出头之日{:soso_e127:} 继续往下看: 三是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 什么?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鹤壁市掏光了老本拼掉了老命折腾一个新区出来,本来是打算着这下人口超过了四十万,两倍小城市的标准,妥妥的成为中等城市,活活! 这一纸通知下来,瞬间就被踢回到小城市了, 顿时感到了满满的恶意,来自国务院。。。 中等城市还没当几天呢!
1300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17.9% 工业领域显著回暖
热度 6 silentdarkness 2014-7-28 22:58
与 连续上升的PMI 一样,国家统计局昨天(7月27日)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领域正在普遍回暖。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649.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5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实现利润总额5880.8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5月份大幅提高9个百分点。
615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韩国克服危机的经验
热度 1 gordon 2014-4-30 09:53
韩国金融高官曾告诫中国:有学识和有道德往往是不残忍的,这样的人从事监管工作往往是不合适的。韩国金融自由化同样是市场倒逼的。其对倒逼的认识:由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和市场机制效能的逐步体现,政府主导式的经济发展效率明显下降。知错就改:韩国体制和金融市场均优于日本。 ××××××××××××××××××××××××××××××××××××××××××××××××××××××××××××××××× 4月29日下午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报告称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同业、表外、理财等业务潜在风险应予关注,对于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央行称,“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助长了道德风险,也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 俏皮话: 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通俗点说是,孙悟空打妖怪,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打死了 ××××××××××××××××××××××××××××××××××××××××××××××××××××××××××××××××× 其实我只想说一句,犯错的人觉不是善良之辈。
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法国或将发售全球最大规模垃圾债84亿欧元
gordon 2014-4-24 16:08
【法国或将发售全球最大规模垃圾债84亿欧元】法国第三大网络公司Numericable宣布将于4月23日发售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垃圾债。筹 资84亿欧元资金(约116亿美元)。这比原先计划发行规模高出20亿欧元。此次债券的发行也将打破2013年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发行的65亿美 元垃圾债的纪录。 在欧洲版货币宽松预期越来越浓的时候,欧洲的债券市场突然火爆了起来。除了希腊顺利发行了30亿欧元的国债,本周法国电信及移动运营商Numericable要发行全球史上规模最大的垃圾债。该债券的拟发规模是84亿欧元,发行票面利率在5%至6.5%之间。 这有啥说的,债市火爆就发债呗。 欧版QE或9月出炉 近期对新发高利率债券的追捧,与市场关于欧央行将实施大规模购债计划的预期 不无关系,而这个预期正是从4月的IMF春季会议上变得非常明确,当时欧央行执行理事会成员Benoit Coeure表示,欧央行可能购买相对大范围的资产,到期时间可以长达10年。这是迄今为止欧版QE最详细的描述。 之前,德国央行和欧央行都分别表达了不排除货币宽松可能性的意愿,使得欧央行要推行欧版QE的预期逐渐发酵。而债券市场的风险转向也刚好发生在4月的这次会议之后,标志性事件就是希腊国债的顺利发行。 如果欧央行债券购买计划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会令债券的发行利率下行, 这种下行预期使得投资者希望在计划推出前夕锁定较高的利率,于是抢着申购新发的高利率债券。 注:赶快熬过去吧。 【欧洲央行暗助葡萄牙重回债券市场】本周三葡萄牙成功发售国债,继爱尔兰和希腊以后,最后一只接受救助的“欧猪”国家也成功发债了。虽然不能否认葡萄牙自身改革的贡献,但欧洲央行“及时”调整合格抵押品规则可能才是葡萄牙成功发债的关键。 注:俺觉得欧央行肯定宽松的,不然的话,这些债怎么赖掉啊。
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图解美国债务规模
热度 24 然后203 2014-4-18 22:46
107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央行首度公布了各省市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
热度 13 然后203 2014-2-25 23:28
中国的金融系统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实体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是向银行借款,占比几乎达到100%,而当前这一比例的降幅超过了50%。 同样惊人的变化还体现在表外融资方面,其中 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是社会总融资中最接近影子银行的类别,因缺乏足够的监管,这几项业务增长迅猛。在2013年,这些业务的融资规模占到了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30%,达到创纪录的新高。 该数据显示中国地方政府对影子银行的风险分布并不平均,某些省市格外突出。非盈利研究机构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将接近影子银行的社会融资类别 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相加汇总,画出了中国不同省市(港澳台除外)对银子银行的风险敞口地图,具体如下图所示,红色、黄色、绿色所代表风险程度依次递减。 这些数据揭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金融风险,包括西藏、云南、贵州和黑龙江在内的一些内陆省份的风险敞口都比较大,类似的还包括河北、山东、福建、江西和湖北。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上海、北京和重庆属于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所以这些地方的风险不一定像数据显示的那么高。 随着很多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的到期,风险敞口较大的省市可能会更容易出现违约和财政困境,为应对危机的出现,地方政府可能会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审查力度。 如果想知道地方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一个有意思的做法是将上面提到的这些数据与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对比,来看看哪些省市最有能力为金融机构提供救助。下面这张图显示了不同省市的情况,其中蓝色代表地方债务与GDP的比例,红色代表地方政府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敞口。
90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杨小凯 批 规模经济理论
热度 3 gordon 2014-1-1 13:36
现实背景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打破了生产与消费的统一,出现了煤、铁路、纺织、钢铁、汽车、橡胶、机床制造等传统工业,其特征是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低,劳动作业重复,高度集中控制和产品标准化。整个世界的微观经济生产由一个概念主宰,即“大量生产”,大量生产背后的经济概念就是“规模经济”,低价格、大市场、高产量是微观企业的经营法则。自1945年第一个原子弹爆炸,科学技术取得了无以计数的重大突破,时至今日,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差距以更多的方式逐渐拉近,消费者比过去更直接的介人生产过程中,更加趋向于高附加值、差别化甚至完全定做的产品需求。 1980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加速,信息及网络技术冲击原有的经济格局和发展路径,经济结构不断更新,经济制度创新活跃,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对这些新经济成分和因素日渐解释乏力。2000年,廖伯伟和杨小凯在《经济行为和组织学报》上发表了“厂商规模无关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质疑;2003年张永生所著的《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通过对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的统计数据分析,明确提出了厂商规模无关论的观点。 厂商规模无关论者认为,规模经济理论之所以对当代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是由于它所依托的新古典框架在研究对象和方向上,偏离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建立在专业化和分工前提下的理论,使专业化经济被规模经济所取代,这种偏离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种种致命的缺陷。 注:日本就在这一块没有跳出来。 ××××××××××××××××××××××××××××××××××××××××××××××××××××××××××××××××××××××× 厂商规模无关论 杨小凯 澳洲莫纳什大学讲座教授 (2001年4月4日) 上世纪末克鲁格曼等人大力推动规模报酬递增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名燥一时。这类模型的原创始人是笛克斯,克鲁格曼在理论上并无大建树,但他将这类 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地理经济学和城市化理论却很成功,被人们称为这种理论模型的最佳推销员。 经济学家将这类模型用于贸易理论,发现贸易的好处可以来 自于规模经济。即使没有外生比较利益,只要有规模经济,也会有贸易,而且差别不大的发达国(它们之间没有很多外生比较利益)之间的贸易额会大大多于发达国 与落后国(它们之间有很多外生比较利益)。 经济学家将这种模型用于研究工业化和二元经济现象,发现它比传统的无规模经济的模型有高得多的解释力。例如,它可以解释各产业部门之间投入产出网络产生的 网络效果及各产业部门决策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与工业部门收入比重增加等工业化现象。它也可以不需要传统二元经济模型中的劳动市场中的非 均衡概念来分析资源从农业向工业部门的移动。经济学家将这种模型用于城市经济学,可以用一般均衡模型解释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鸡生蛋、蛋生鸡"的相互依赖 关系。 但是,最近这种红极一时的模型受到严重挑战。廖伯伟和杨小凯2000年在经济行为和组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厂商规模无关论"的文章,他们指出迪克思和克鲁 格曼模型预见四类规模效果(Scale effect)。第一类规模效果意味着,生产力当且仅当企业规模扩大时才上升。 第二类规模效果意味着工业化程度(工业部门占收入比重)与厂商平均规模之间呈正相关。第三类规模效果意味着城市化程度(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厂商平均 规模之间的正相关。 第四类规模效果意味着厂商平均规模、生产力,以及人均收入随人口增加而上升。 但是经验观察与这些理论预期不相符合。首先香港中文大学的廖伯伟教授发现各国数据(包括台湾、香港、各发达国家)显示,在1970年代前,厂商平均规模是上升的,而此后,厂商平均规模是下降的,而同期这些国家生产力、人均真实收入都在不断上升。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永生从OECD国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以及中国的数据中也发现,厂商平均规模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总体则呈 倒U型变化趋势。厂商平均规模与人均GDP、城市化及工业化水平之间既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他在即将出版的新著《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 中,还发现并解释了更多同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矛盾的有趣现象。比如,OECD等国家的大企业人均效率高于中小企业,但它们的中小企业比重却反而持续上升就是 这些有趣现象之一。新古典理论由于给定企业先天就存在,不仅无法解释企业平均规模缩小的现象,更无从解释大企业在效率高于中小企业的情况下比重还会不断下 降的现象。因为在新古典框架下, 如果大企业效率高,就意味着其必然会在竞争中胜出,其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 这些经验研究都证明,迪克思和克鲁格曼模型与经验观察不相容。廖伯伟和杨小凯用超边际分析将斯蒂格勒(Stigler)、科斯(Coase)、 杨格(Allyn Young)和张五常等人的厂商规模无关论发展为全部均衡模型。这个模型证明,如果劳动分工在企业内发展,则企业平均规模和生产力同时上升,而如果劳动分 工在企业之间发展,则企业平均规模下降,而生产力上升。 原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所的孙广振在澳洲莫纳什大学做博士论文时用超边际分析证明,企业平均规模与城市化程度之间既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他与台湾中山 大学的刘孟奇博士及澳洲莫纳什大学的史鹤凌博士用超边际分析证明,企业平均规模与工业化程度既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而廖伯伟和张永生的经验研究证实 了这些理论模型,推翻了迪克思和克鲁格曼的理论模型。 最近的新经济中一些新的商业实践进一步支持上述结论。这些新现象是:外包(Contracting out)、 特许连锁(Franchising)、外购中间服务或中间产品(outsourcing与中国的来料加工有关)、缩减企业规模(down- sizing)、贴牌生产(OEM)、企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拆分企业(Disintegration)。这些现象都说明随着新交易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和 产权制度的演进,分工的加深不是在工厂内发展,而是在越来越专业化和越来越小的企业之间发展。 因此 分工加深的同时,生产力上升,但平均厂商规模却下降 。很 多过去大而全的大公司,现在都将其很多业务外包给专业小公司,例如以前大公司有自己的车队,现在却依赖专业运输公司或租车公司,以前大公司有自己的宾馆、 招待所,现在却完全依赖市场上的专业旅馆业。 特许连锁是新经济的最显著的组织特点之一。每个特许连锁网内总部专业于计划和管理,分店专业于提供有形服务,而总部与分店之间的关系不是企业内的雇佣关 系,而是企业之间的市场合约关系。当然这种合约涉及无形知识财产的买卖,比一般劳务和商品买卖合约要复杂得多。例如笔者在介绍特许连锁的文章中提到的人质 机制,就是改进无形知识财产交易效率的一种复杂而巧妙方法。当无形知识产权的交易效率通过这种人质机制大大提高时,总部和分店之间采用特许连锁的方式进行 分工,就要比采用传统企业组织方式进行分工的效率高得多。 最后,自198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经验证据否定了人口规模与生产率(或人均收入)及厂商规之间的单调正相关关系。很多人口规模大的国家(改革前的印度, 中国,一些非州国家),生产力低,人均收入低,平均厂商规模小,而很多人口规模小的国家(新西兰,澳洲,英国,香港,新加坡),人均收入高,生产力高。这 些经验证据之所以完全否定迪克思和克鲁格曼的模型,而支持 厂商规模无关论,是因为前者使用规模经济概念,而后者使用劳动力分工网络效果概念。 注:杨的意思是,和厂商规模无关,和劳动力分工网络相关。 古典经济学家从不使用规模经济概念,他们一般用分工和专业化的效果概念。亚当·斯密早就认识到分工的经济效果是网络效果。他虽不知道网络效果这个词,但在 他有名的斯密定理里,他就指出, 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容量。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能从专业化分工得益依赖于参加分工网络的人数。如果所有人都不专业化,而自 给自足,你一个人是不能专业化的,也不可能有分工。 因为如果你专于生产粮食,你可能因买不到衣服而冻死(其他所有人都自给自足不卖衣服)。如果你专业生产 衣服,你可能因买不到食物而饿死。所以 一个人能不能专业化依赖于其他人是否专业化,而一个人参加分工的好处依赖于所有参加分工的人数(市场容量),正象一 部电话机的用处依赖于所有用电话的人数一样。如果世界上只有一部电话是毫无用处的。用电话的人越多,每部电话的使用价值就越大。这正是当代经济学网络效果 这个概念的意思。 注:网络经济就是这个特点。 但是分工网络的大小(市场大小和参加分工的人数)又是由所有人是否专业化的决策决定的。所以分工网络大小与每个人的专业化决策,与鸡生蛋,蛋生鸡的相互依赖关系类似,而当代一般均衡理论中的不动点定理正是研究决定所以互相依赖的变量之机制的有力武器。 伟大的美国经济学家杨格(Allyn Young,1928)将斯密定理发展为杨格定理,他声称 不但分工水平依赖市场容量,反过来市场是由所有人是否参加分工的决策决定 ,所以它又由分工水平决 定。杨格定理清楚地指出了分工经济效果是网络效果,与一般均衡机制中所有变量的相互依赖有关。 他明确指出,用规模经济概念代表分工的网络效果是误入歧途。 一个工厂规模的大小可能与工厂内的分工水平无关 ,一个大而全的工厂,可能工厂内每个工人都从事 很多专业,因而工厂内分工水平可能很低。而多个小而专的工厂却可能与社会的高分工水平有关。因此分工需要用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全社会专业多样化程度,和 生产迂回链条长度等多个变量来描述。今天经济学家已知道分工需用一个全社会劳动分配矩阵和人际商业关系矩阵来描述,这个矩阵可以用矩阵的谱 (Spectrum)来代表,而谱包括极多变量(与矩阵的大小有关),其中一些变量与每人的专业化水平有关,有些变量与全社会专业种类多样化程度有关,有 些变量与分工网络中的核心专业和边沿专业之间的非对称程度有关。 但是当马歇尔于19世纪末试图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来描述分工的网络效果时,他不了解这网络效果是不可能用一个单一变量来描述的,他以为用工厂规模或部门 规模经济就代表分工的网络效果。 其实他后来也认识到规模经济概念不足以描述分工的经济效果.所以他试图区分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和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他说前者与工厂规模有关,而后者与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有关但杨格指出,这种区分不但没有澄清误导人的规模经济概念,反而使人更加糊涂.  杨小凯的新书《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Economics:New Clasical Versus Neoclassical Frameworks,2001,Blackwell)全面综述了以规模经济概念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与以分工的网络效果概念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之间 的异同.此书被匿名审稿人称为"盖世杰作"(remarkable tour de force)。 另一位评审人称"他(作者)正在对经济学的根基进行重新梳理,为经济学教学提供一个崭新的方法。我敢预见,人们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趣将迅速兴起,我认为 它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潮流"。 杨小凯与张永生的中文新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提供了一个非数学的对这一领域的通俗介绍。一旦我们了解了分工的网络效 果特性,我们就不难理解,如果分工通过劳动市场在企业内发展,每个工厂就会雇越来越多的人,因此生产力和厂商规模会同时增加。但是如果分工通过产品和服务 市场在工厂之间发展,则每个工厂越来越专业化,不同专业的工厂种类增加,工厂规模缩小,而生产力上升。这就是为什么经验数据强有力地支持厂商规模无关论, 而否定四种规模效果.厂商规模无关论意味着,如果劳动的交易效率改进得比产品交易效率慢,则厂商平均规模随分工发展和生产力进步而变小。日本人 Murakam,Otsuka及刘德强(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年用中国数据验证了这一假说。
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基于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替代策略
热度 6 gordon 2013-12-31 17:57
前文说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来源于 新贸易理论,但这一模式面临老龄化的挑战(储蓄减少),那么有没有一种增长的替代策略呢? 报酬递增理论研究的展开基本上是沿着两条思路进行的,一是以Smith 和 Young 为代表的基于分工的报酬递增,二是以DS 模型为基础的基于规模经济的报酬递增。 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基本上是沿着第二条思路进行的,沿第一条思路进行的研究中既涉及贸易理论又涉及增长理论的文献的发展,主要是Yang 和 Ng、杨小凯的研究。 虽然基于DS 模型的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是传统贸易理论的扩展,但杨小凯认为,基于DS 模型的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是传统贸易理论的重要扩展,但杨小凯认为,基于DS 模型的新贸易理论不能内生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仍是外生贸易模型。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化了个人专业化,将个人专业化视为动态比较优势的来源。 内生个人专业化、动态比较优势与国际分工模式 阿吉翁和霍依特认为,基本的熊彼特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都有一个最主要的局限,即对制度和交易成本缺乏研究。而杨小凯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成功地将交易费用纳入贸易理论的研究之中。与新贸易理论不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强调, 即使没有外生比较优势,但只要每个人选择不同专业,就会形成内生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首先就是动态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形成了动态的、内生的比较优势,即将斯密的“个人生产率之间的差异是分工的结果,而不是分工的原因”的观点进行了形式化。 杨小凯构建了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斯密模型,说明了分工经济的存在,即分工状态下两个人的生产总转换曲线高于自给自足时两个人的生产总转换曲线的部分。与这种分工经济相对应的是源于选择不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一方面使得从事专业化分工的个人活动范围缩小,另一方面使得工厂的活动范围扩大。从这个角度来看, 个人专业化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内涵是一致的。当个人专业化于某一行业是,在“干中学”效应的作用下,他就会比外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 ;但同时随着专业种类数的增加,交易费用可能上升。杨小凯以交易效率的提高来折中这一两难:随着交易效率不断地改进,劳动分工演进会发生,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等现象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内生比较优势来源于个人专业化,或者说,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的专业化经济,但他并没有排斥外生比较优势,而是将这两者综合起来分析动态比较优势对贸易模式和发展的影响。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新贸易理论的扩展 ,内生化了个人专业化水平,并从交易效率的角度考察了贸易模式、经济增长与发展和分工演进之间的内生关系,将一系列共生经济现象(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经济内生增长和发展)视为交易效率改进和分工水平提高的不同侧面。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虽然将内生专业化和内生商品种类数联系起来了,但并不是象内生增长理论那样将新产品种类数增加视为研发投资导致的内生技术进步,而是将它视为分工网络规模扩大的结果,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是交易效率提高的结果,仅仅进行研发投资是不能保证新产品和相关新生产技术的出现的。 这个可以通过经验证实,科技的应用是需求拉动,而不是技术推动。 原文: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所成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 杨小凯形象把斯密定理总结为这么几句话,“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市场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 ××××××××××××××××××××××××××××××××××××××××××××××××××××××××××××××××× 斯密《国富论》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    有些业务,那怕是最普通的业务,也只能在大都市经营。 例如搬运工人,就只能在大都市生活。小村落固不待言;即普通墟市,亦嫌过小,不能给他以不断的工 作。散布在荒凉的苏格兰高地一带的人迹稀少的小乡村的农夫,不论是谁,也不能不为自己的家属兼充屠户、烙面师乃至酿酒人。在那种地方,要在二十哩内找到二 个铁匠、木匠或泥水匠,也不容易。 离这班工匠至少有八九哩之遙的零星散居人家,只好亲自动手作许多小事情 ;在人口众多的地方,那些小事情一定会雇请专业工 人帮忙。 农村工人几乎到处都是一个人兼营几种性质很类似因而使用同一材料的行业 。农村木匠要制造一切木制的物品;农村铁匠要制作一切铁制的物品。 农村木匠 不仅是木匠,同时又是细工木匠,家具师、雕刻师、车轮制造者、耕犁制造者,乃至二轮四轮运货车制造者。 木匠的工作如此繁杂,铁匠的工作还更繁杂。 在苏格兰 高地那样僻远内地,无论如何,总维持不了一个专门造铁钉的工人。因为他即使一日只能制钉一千枚,一年只劳动三百日,也每年能制钉三十万枚。但在那里,一年 也销不了他一日的制造额,就是说销不了一千枚。   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所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这种改良往往经过许久以后才慢慢普及到内 地。现在,以御者二人马八匹,驾广辐四轮运货车一辆,载重约四吨货物,往返伦敦和爱丁堡间,计需六星期日程。然而,由六人或八人驾驶船一艘,载重二百吨货 物,往返伦敦和利斯间,也只需同样日程。所以需一百人,四百匹马和五十辆四轮运货车搬运的货物,可借水运之便,由六人或八人搬运。而且, 把二百吨货物由伦 敦运往爱丁堡,依最低陆运费计算,亦需负担一百人三个星期的生活费和四百匹马五十辆四轮运货车的维持费,以及和维持费几乎相等的消耗。若由水运,所应负担 的,充其量也不过是六人至八人的生活费,载重二百吨货船的消耗费,和较大的保险费 ,即水运保险费与陆运保险费之间的差额。所以, 假若在这两都市间,除陆运 外,没有其他交通方法,那末除了那些重量不大而价格很高的货物而外,便没有什么商品能由一地运至另一地了 。 这样,两地间的商业,就只有现今的一小部分 ,而 这两地相互间对产业发展提供的刺激,也只有现今的一小部分。假使世界上只有陆运,则各僻远地区间的商业,一定会无法进行。 有什么货物,负担得起由伦敦至加 尔各答的陆上运费呢 ,即使有这种货物,又有什么输送方法能使货物安然通过介在两地间的许多野蛮民族的领土呢,然而,现今这两个都市,相互进行大规模的贸 易,相互提供市场,并对彼此的产业发展,相互给与很大的鼓励。   由于水运有这么大的便利,所以工艺和产业的改良,都自然发初在水运便利的地方。这种改良总要隔许久以后才能普及到内地。由于与河海隔离,内地在长期间 内,只能在邻近地方,而不能在其他地方,销售其大部分生产物。所只,它的货品销量,在长时间内,必定和邻近地方的财富与人口成比例。结果,它的改良进步总 落在邻近地方的后面。我国殖民北美所开发的大种植园,都沿着海岸和河岸,很少扩展到离此很远的地区。 注: 铁路就是陆地替代轮船的东东, 高铁好像天生就是为中国人发明的 ,呵呵。 40多年来,全世界投入运营的高速轮轨铁路约4800公里,其中 除日本东海道一线因有1.3亿人的年运量及与飞机票价持平的高票价尚可盈利外,其余全部亏损。 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工商业基础较好的东京至大阪一带很快成为带动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连接这些地区的东海道铁路线占日本铁路总长的3%,却承担 日本全国运输量的25%。 落后的交通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运输需求。 其它国家没有这么大的运输量。
21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教育规模与质量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生路径分析(转)
热度 4 gordon 2013-11-15 09:43
注:关于教育的资料非常少,不好找。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情况: 创造性毁灭起主导作用和资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 。 意识形态教育跟以前的德育类似 ,其消亡过程,可以用“创造性毁灭”来理解。 “资本化”是指符合条件的相关费用支出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管理。说白了,就是 支出改变了一种形态,以资本的方式存了起来 。就像水变成水蒸气消散,或者变成冰存了起来。 几个结论: 1、教育在有些国家对经济增长起正的作用,而在有些国家不起作用, 甚至是起负的作用。根据本文的模型分析, 不起作用或起负的作用的原因可能是高等教育有所过度, 也有可能是由于创造性毁灭的效应过强。 2、教育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在有些国家较大, 而在有些国家则较小。起较大作用的原因是资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 而起较小的作用则是创造性毁灭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3、对于一个特定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言, 不同层次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的分析对象是高等教育, 而参数λd 可以反映初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如此, 本文模型也涉及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还要与物质资本保持一定的比例。本文模型显示, 高等教育不能过度, 这隐含着高等教育的规模要与其他因素相匹配, 而高等教育与其他因素相匹配的具体关系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对中国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只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力结构才能最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 我国现阶段应大力普及9年义务教育; 转变人们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 积极发展技术教育 ; 适度投资高等教育。使得初中等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与资本的组合最能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 以便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当经济水平上升到更高台阶后, 方可推进12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化, 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否则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教育成本浪费, 形成就业难题, 反而不利于国家稳定及经济发展。 地区差异:教育的生产性作用在东部体现得较为明显 , 教育的信号作用主要在西部体现。 即使在东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效果都不太明显 ,教育产业每增长1%而经济发展只提高0.16%。 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格局和竞争程度的不同, 造成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具体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 1)教育的生产性作用在东部体现得较为明显, 教育提升了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教育的信号作用主要在西部体现, 通过教育筛选出劳动生产率本身较高的劳动者。( 2)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业, 与此相适应的 初等教育以下劳动力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较大 。( 3)西部地区多在垄断性较强的采矿业发展, 劳动力进入门坎限制使得受到 中等教育的劳动力与经济增长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 2001 至2009 的十年间,政府虽依然是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绝对主体,但投资的比例已开始下降,社会投资的比率也渐呈下降趋势,相反,个人投资的比例则由2001 年的近四分之一上升为2009 年的近三分之一,一举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主体。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D·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 高等教育投资的原则主要依据两个原则 :一是受益原则,即 谁受益谁负担 ,获益多者多负担;二是能力原则,即根据利益获得者的付款能力来确定负担程度,从理论上说,谁占有国民收入多,谁就应多负担。 中国目前的创造性毁灭作用大于资本化效应 , 一是由于 生产单位采纳新技术的概率比较低, 致使资本化效应比较薄弱, 经济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不强 ; 二是由于中国劳动者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匹配速度是比较慢的, 不仅因为中国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不是很高, 还因为中国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机制比较僵硬。如果人们接受教育的水平提高, 对提高匹配速度和技术更新会有促进作用, 这有助于增强资本化效应。当资本化效应增强到起主导作用时, 教育规模提升经济增长的幅度会加大, 如“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模型( Ⅱ) ”所示。 ×××××××××××××××××××××××××××××××××××××××××××××××××××××××××××××××××× 普通居民没有什么投资渠道 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符合货币泛滥和金融管制这两个条件,几乎都会发生传销大案。人们如果只是对传销人员实施打击,是不足以制止的,因为根子在于政府把钱发多了,又 没有足够的投资机会让人们把钱放出去 ,这样硬捂着造成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会让人们产生恐慌,四处寻找钱生钱的机会以图保值,这样,靠许诺赚大钱来蛊惑人心的传销也就应运而生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钱多的没地方搁能怎么弄。教育该投还得投,没啥用也投。毕竟这是素质嘛,呵呵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规模与质量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生路径分析》 《教育对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 《教育发展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结构合理吗_基于2001_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数据》
305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ZT>6月17日,棱镜哥与卫报读者在线问答
热度 9 hotmen 2013-6-18 09:48
问:关于公开辩论,目前事态发展是否如你所料? 答:刚开始我很受鼓舞,但现在主流媒体似乎对我在17岁说了什么,我女朋友长什么样更感兴趣,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无故监控反而不是那么关心。 问:“你想对那些可以泄漏机密情报以提高公众对美国情报部门认知度的人说什么?你有什么证据可以否认国家安全局在未获得外国情报监视机构命令,无法窃听电话内容的说法? 答:美国是一个值得为它而死的国家。 问:你是否已把美国机密卖给中国换取庇护? 答:这是诽谤,美国媒体会对任何涉及香港或中国的东西作出“红色中国”的下意识反应,这是为让人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对美国政府不当行为的关注上。若我是中国间谍,我为什么不直接飞往北京?现在就住在宫殿里,抚摸凤凰了。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 ... files-whistleblower http://lt.cjdby.net/thread-1661515-1-1.html
932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武装执法 动武规模有理有节
热度 16 2012-5-11 10:12
  《人民日报》文章提出了“黄岩岛模式”。多维新闻此前就指出,中国一旦对菲动武,将结合索马里打海盗的经验,体现为“警察武装执法”模式。而且,很可能开始中国以大型渔政船打先锋,对菲律宾方面予以“挤压”,一旦菲律宾军舰或人员挑衅、反抗,附近的海军舰艇便会“有理有利有节”地投入战斗。这一方面可以让敌人失去道义,另一方面也使动武更反映出“执法”特性。其后还可以扩大战果,夺回岛礁。以中菲军力对比之悬殊,结束战斗甚至不需要2小时。 红字是引文,貌似聪明,实则愚蠢至极。捍卫领土是要靠战争!这种愚蠢的见解,正是菲方所希望得到的。要动用武力,就直接宣战好了,甚至不宣而战。如果中国只是为了争回这个岛,菲律宾可以先撤退,日后再骚扰。那样对中国的牵制岂不太大。要做,就要彻底废除菲律宾的野心,那样才符合战争原则。美国当年可以用导弹打击卡扎非,理由只是发现了一个可能是利比亚制造的炸弹和当年要用来炸老布什的炸弹相似。中国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吗?
763 次阅读|9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4 11:41 , Processed in 0.04876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