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观察者

相关日志

分享 房宁:特朗普的真面目,终于慢慢看清了
热度 11 得大自在 2017-2-5 22:15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在美国掀起了另一波街头抗议潮。自特朗普当选,围绕他的反对声就不曾停止,全球舆论对特朗普政府未来执政方向也议论纷纷。这之中,不乏对他政策确定性和执政稳定性的质疑。观察者网在就职典礼后对话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分析“特朗普时代”,道来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位“话题总统”未来的政策走向。以下为专访文字整理。】 观察者网:特朗普刚刚宣誓就职,外界对他的评论很多,对他执政的稳定性、政见都有许多说法。您对目前这些舆论怎么看? 房宁: 美国大选确实值得人们关注。去年以来,随美国选情起伏,中国舆论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前几天特朗普就职典礼也吸引了众多眼球。因为大家不是做专门研究工作的,对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新政府还只是一个表面印象,自然会对很多问题有些不太准确看法和评价。 比如说,舆论普遍对特朗普的就职演说感到意外,甚至调侃说他“拿错了稿子”。其实,他就职演讲是他从2015年参选以来历次公开辩论和重要竞选演说的集大成。他就职演说中的观点和语言都是以前反复讲过的并不新奇。那天他只是把一贯想法和主张集中起来做了全面表述。很多舆论对此表示讶异,说明大家还是不太了解他。这两天我们做了一些数据性分析,结果表明就职演讲与特朗普一贯的语言和逻辑是高度吻合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特朗普未来执政有很大不确定性。这显然是不对的。特朗普当选并已任职是非常确定的事实,况且他是个意志坚强,甚至是个非常顽固执着的人。他的当选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贯彻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和主张,只是他能做到多少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他一定会按照他既定的方针来改变一些什么,改变美国,改变世界。这是非常确定的,怎么能说不确定呢?!美国新政府的执政方向,或者按特朗普说的那个“运动”的方向是十分确定的。说不确定,那只是你不了解罢了,可不是特朗普不确定。 目前的舆论场上,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没有做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发表了许多议论,这倒是很不靠谱、很主观的,有的离事实很远。这种情况不好,不利于我国舆论界和公众为美国政府更迭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转变,特别是对我国的国际环境、中美关系即将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做一些社会心理方面的准备。所以,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呼吁我们的专家、学者们,多做一些研究,通过我们严肃的研究和认识,引导舆论对即将来到的变化做好准备。 观察者网:有一些声音说,目前的抗议非常多。担心特朗普不能坐满自己四年的任期,您怎么看? 房宁: 是吗?为什么会这么看?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我看来特朗普做不满4年或8年的更大风险可能来自他的身体,毕竟他也有70多岁了。美国总统可不是一份轻松工作。特朗普当选确实有很大的争议。2016年的大选是多年来美国少有的激烈竞争。如此激烈的选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分歧。其实这种分歧乃至极化,从2000年大选时就已经明显地出现了,这个趋势持续了16年。 对于特朗普胜选美国人的态度非常对立,有人欢心鼓舞充满了希望,有人非常气愤非常沮丧。据我们所知,很多美国家庭连圣诞节都没过好,因为即使是朋友、家人都可能对特朗普当选有不同的看法。这次我们研究团队有人在现场观察,注意到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的观众比以往有所减少。21日还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女权示威,尽管不是直接针对特朗普的,但是很多人也是出于对他的不满而参加这个游行的。 但是,特朗普当选在美国引起的争议,并不意味着他领导的会是一个弱势政府,而他会是一个弱势总统。相反,特朗普现在十分强势。他执政后,是有基本条件来推行他的政策的。 首先,特朗普作为一个所谓的“政治素人”,确实缺乏华盛顿权力系统也就是他总在批评的“建制派”的支持。也可以说特朗普他从参加竞选开始就打破了许多规矩,是一次非典型的竞选。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说明特朗普在美国社会有非常强大和稳定的支持。 根据我们的研究,特朗普支持者的坚定性、强烈性是大大超过对手阵营的。也就是说,在美国凡是支持特朗普的,大都是非常认同他的政策的,对他本人也是抱有很大期待。 这次大选结果大大出乎民主党人的意料。原来民主党认为可以拿回执政权,同时可以拿回参议院的多数,进而可以在现在4比4保守和自由倾向的联邦法院大法官的任命上,再添一位倾向自由主义的大法官。这本来是民主党的如意算盘。但现在实际情况是,除了特朗普当选以外,参众两院都是共和党保持多数。这也意味着特朗普会很快任命一个新的保守派大法官。(观察者网注: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月31日晚,特朗普用个人推特账号公布,提名保守派法官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再有就是美国州的层面上也是共和党占优。这些情况与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形成鲜明对照,也就是说特朗普不是一个“跛脚鸭”,现在美国的制度体系比较有利于他。况且特朗普本人是一个非常精明、善于运用策略的人物,他的个人能力要胜于奥巴马和小布什。 特朗普 奥巴马和小布什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主义者。我们在美国调研的时候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说奥巴马是一个“哲学家”,不是个政治家。所谓“哲学家”是说他更多凭借一种理想和主张在做事。而政治家是非常现实的,是计算条件和成本的,政治家是凭借“工具理性”推进工作的。奥巴马,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小布什,他们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特朗普应该说在这个意义上是个典型的政治家。他非常精明,既有坚定的目标,也有非常灵活的手段,是不能被低估的。大家不应该被特朗普表面的个人风格所迷惑。 谈到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非常精明抑或说狡诈的商人,他不仅勤于实践还善于总结,他很早就有营商的畅销书。很显然他是一个策略大师,他从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善于处理各种关系。批评他的人说他是个con artist玩家(街头变戏法游戏)。从经商的角度看,特朗普远不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但一直以来他十分善于利用和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善于声东击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纵横捭阖,化被动为主动。这是他的个人风格。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您的团队用“新民粹”这个新概念来解释特朗普的当选,也由此推断他未来的政策走向,请您具体展开谈谈。 房宁: 对特朗普执政的美国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调整我们的心态,这个是很必要的。 16年来,美国政府出于种种原因吧,并没有把中国真正当做对手。2001年小布什上台伊始就提出“对手论”,但不久就发生了9·11,美国转向了。8年后奥巴马上台,提出所谓“重返亚洲”、“亚洲再平衡”等战略,当时的希拉里国务卿还提出了“巧实力”。我认为这些都是主要针对中国的。但我们知道,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非欧洲裔血统的总统,这就触及了美国政治最隐秘、最深层次的问题——美国的那个“永远的痛”。奥巴马当政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种阻击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他本人而非他的政策的。十分遗憾,奥巴马这8年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成。他自己也很是沮丧。过去16年的国际环境给中国创造了很大的机会,我们称之为“战略机遇期”。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情况会有很大的变化,这可要引起我们的警觉。现在大家很关心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但如何靠谱地分析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准确、深入认识特朗普上台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了解特朗普如何胜选的,就并能不了解他的政治基础和社会背景,进而也就很难了解和理解他的行为和未来政策。换言之,正确认识特朗普胜选的原因是预测其行为和政策的基础。 我们的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美国,关注美国选举。这是很复杂的问题,为了讲得通俗简单,我们想用“新民粹”作为解释美国发生的变化以及特朗普现象的核心概念。 至少从2000年以来,美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日益明显,主要的特征是美国社会中原来的主流人群,即白人中间阶层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工业化立国的,过去有个说法,说“美国是一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1960年代,每四个工人中就有一个和汽车及相关产业有关。随着各种结构性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原来在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所谓中间阶层利益受到了损失。他们即当年尼克松在莫斯科美国展览会上向赫鲁晓夫炫耀的美国工人家庭,由此还引发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但进入新世纪,曾经引以为傲的,代表了“美国梦”并吸引了世界目光的美国中间阶层陨落了,被大大地边缘化了。这是后现代美国社会乃至西方世界发生的最大变化。轮不到我多说,特朗普在大选中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过反复的、震撼人心的讨论。 1930年代,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人们 今天美国“锈带”的衰败景象 我只是想顺带说一句,有一个情况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即所谓“1% vs 99%”问题,国内很多人还在沿用过去观点看这个事情,说这反映了美国的阶级对立。这话看似有道理,其实不对。如果是传统的所谓“阶级对立”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问题,那绝对不会是1% vs 99%。美国传统工人运动、民权运动的最高潮都要向华盛顿进军。马丁·路德·金发表《我的梦想》演说是在林肯纪念堂前。这次抗议的人们为什么去纽约百老汇边上一个小小的广场上安营扎寨?1% vs 99% 不是过去意义上的阶级对立,其背景是经济金融化,是金融垄断集团控制了整个经济活动,成了经济活动最大的受益者,从而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反对,甚至也包括特朗普这样的人。 很多人会认为特朗普是大老板,他是1%。其实不见得,在我看来他恰恰不是1%,而是99%。他激烈地抨击华尔街,他本人不是一个金融大鳄。他想振兴的还是美国的产业包括工商业,他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化持不同看法,他要做出某种纠正。 美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再用过去形成的那些概念剪裁现实,许多概念和认识已经过时了。囿于成见,现实反而是荒诞不经的。特朗普很懂得美国原有社会主流被边缘化的现实,很懂得适应和借助新的社会情绪。支持特朗普的重要社会群体是那些所谓的“愤怒选民”——欧洲裔的工人、中老年男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住在“锈带”、“圣经带”上的人们。 我们姑且把这种社会趋势及群体称为“新民粹”。“民粹”过去一般是指社会下层、底层、收入低的那些人。但特朗普的力量更多来自原来的社会主流,更多是被边缘化的白人群体。他们被全球化、金融化浪潮冲击,被大量的外来移民、大量的外来商品冲击。虽然他们从标准意义上并不属于贫困阶层,不是社会底层,但是他们被边缘化后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挫折感和对抗情绪,他们反抗趋势,反抗权威,反抗上层,反抗1%,抵制全球化,抵制金融化。我们称之为“新民粹”。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代言了这样一种社会情绪及其背后的利益群体。我认为这是导致特朗普当选的深层次原因。当然这还不是全部的、直接的原因。 认识了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和社会背景,进而可以透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科学地来判断美国新政权的未来政策。 观察者网:您说的社会底层、收入低下的,包括外来移民在内的美国人,恰是奥巴马执政期间很大的关注点。特朗普执政后会怎样处理奥巴马留下的政治遗产?会推行怎样的政策,来服务于他的支持者,那些美国原来的社会主流? 房宁: 奥巴马上台后做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是他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小布什总统发动战争的地方进行了战略收缩。我认为这应该是他的主要政绩,特朗普在这些方面大致还会延续他的政策。特朗普和他的主要政策区别,应该还是在国内方面。 回头说奥巴马,有人讲他是一个“欧洲的社会主义者”。上次大选时,美国有一个论调,说那是一场“欧洲社会主义”和“美国资本主义”之争。奥巴马非常强调所谓的平等、自由、人权等在美国属于政治正确的概念,这背后实际的政策内容是强调社会福利,强调开放,也就是更加宽松的移民政策。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上,奥巴马做了大量工作。最典型的就是用他名字命名的、他希望能成为他政治遗产的平价医疗体系“Obama Care”,他倾注大量心血。但这些方面特朗普肯定是与之相对的。 相关研究还在进行,现在还说不太具体。但从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和背景看,我们认为,特朗普新政府将有三层“政策圈”,也就是特朗普执政的首要目标、其次目标和再次目标。这是指政策体系而不是某项具体的政策。 特朗普要代表美国传统主流,也就是欧洲裔美国人。那么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改变移民政策。这是他一定要做的,他要阻止至少是延缓非欧洲裔美国人增长的趋势。他肯定要收紧移民政策,比如说会进一步控制美国边境,防止非法移民的进入,对合法移民也会有更加严格的审查。还可以设想,他会驱逐一部分所谓的非法移民,甚至会修改长期以来出生在美国自然成为美国公民的法律。 去年年初我到美国考察中期选举时,一位美国工业城市的市长跟我们谈到一个数字。他说美国2015年秋季开学入学的小学生中,有色人种第一次超过了欧洲裔美国人,这是历史性的变化。当时我们就意识到了,如火如荼进行的选举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了。这是特朗普的使命,他一定筑起他的那道“墙”,无论是什么形态。 第二个“政策圈”,我认为是减少社会福利。我们常说:2016年的大选是“政治正确性之争”。什么是“政治正确”?什么是特朗普每每批评的“政治正确”?核心是两个——非歧视和照顾。特朗时常抨击美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批评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他认为这降低了美国的竞争性。慷慨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国的下层、有色人种。2012年大选投票日后,我在华盛顿的一个小店里和一个缅甸移民聊天,她告诉我,她移民美国11年了,她说奥巴马是一个好人,他让移民在美国生活得更好,让她的孩子上得了学。 而特朗普认为过多的平等与保护,影响了美国的核心竞争力,违反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特朗普经常表现出对弱者的蔑视,总把loser挂在嘴边。一次接受CNN采访,他公然说,根本就不同情那些弱者,他说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命运只能靠自己奋斗。一天睡八个钟头,不汗流满面地拼命工作,怎么能进入上流社会呢?!在特朗普的观念里,美国不是被照顾出来的,美国是打拼出来的。美国是一个生存竞争立国的国家,这是美国的基本精神。奥巴马的社会福利政策会惯坏美国,必须加以改变。在具体的政策上,他会努力推动减税,放松监管,减少福利,包括改变Obama care。当然,在这些方面特朗普也会受到阻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个“政策圈”,我想是振兴美国工商业,特别是制造业。在这些方面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社会后果,比如,会影响到环保政策,国际贸易,美国的国际战略也会因此而受到关联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会体现在与这个政策圈有关政策调整中,比如说他经常谈到来自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等。 观察者网:目前有一个现象,不管是特朗普赞同者还是他的反对者,都想要绕开现行的体制去反对他。此前,美国的《Prospect Magzine》1月份刊发布了弗朗西斯·福山的论点,认为美国已经是一个“failed state”,他说出了“对美国的体制并不乐观”这样的话。从现在的局势看,可不可以说目前美国人对体制的信任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房宁: 我觉得好像还不是这样。这里有一个理论性的东西。我也注意到我们国内有很多有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议论。我们要意识到世界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人类是根据概念来认识社会的,而概念和理论都来自实践。现在实践变了,现实变了,我们还用过去的概念就不一定合适了。 从政治体系观察特朗普现象,推测特朗普政权的走向,就要涉及政治体系的结构问题。在我们看来,政治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表层的“宪政体制”,也就是宪法法律机构,包括按美国说法的“直接决策者”,包括总统啊、议员啊、政府高官啊,这是政治体系最表面的层次。往下是权力结构,美国人爱说“权势阶层”,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实质性地掌握在这个阶层手中。而这个权势阶层与宪政体制中“直接决策者”还有所区别,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隐蔽的,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过去有本很有名的书叫《谁掌管美国》,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米尔斯一直致力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美国的智库学者认为,当代美国的权力结构主要是5个“圈子”,他们是:工商共和党人、宗教共和党人、军工体共和党人和劳工民主党人、加利福尼亚高科技民主党人。再往下,就是利益结构,也可以说是美国的社会结构。美国社会结构可以有许多维度进行划分,比如:种族、性别、宗教、收入、职业、年龄、教育以及居住地等等。 特朗普现在的确面临一个问题,他尽管有“新民粹”的支持,但他也因此受到民主党人和知识阶层的抵制,同时在共和党内部也有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怎么样顺利执政,怎样推行他的政策?他确实有很大阻力。 特朗普与其支持者 现在来看有一种可能,在历史上也有先例,或者说政治上有这样的机制。政治体系中的三个层次一般情况下是联动的,也就是在利益结构中的主流一般也是权力结构的主流,权力结构的主流一定会形成宪政体制的主流。这是政治体系的常态。 但也有一种非常态,就是宪政体制中的主流和权力结构中主流有矛盾的情况下,宪政体制的主流可能越过权力结构直接诉诸利益结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民粹主义政治”。 在我看来,特朗普从竞选以来一直传递的,甚至在他就职演讲中也强烈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这种民粹主义政治。现在他在权力结构中遭遇阻力,他所痛恨的“建制派”不同意他,抵制他。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诉诸他的群众、他的社会基础,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正确。他在这次大选中,张口闭口批判美国的政治正确性,实际上是认为过去的政治正确性过时了,这同时意味他将塑造一种新的政治正确性。比如我们谈到的,特朗普追求的是崇尚竞争,崇尚强者,崇尚成功的美国资本主义。特朗普直接地向美国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他在就职典礼频频提到的“美国人民”!在美国当下的语境里,在特朗普的话语里的“美国人民”,和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美国人民显然不是一回事。我们就不要再望文生义啦! 特朗普正在动员美国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原主流群体,凝聚起他们意志和力量来改变美国。特朗普会利用在大选中逐步阐释出来的,被他的胜选巩固了的新的政治正确性,挟持权力结构中的建制派,推进他所期待的那场改变美国与世界的“运动”,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8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香港寻求成为美国海外殖民地
热度 45 莳萝 2016-5-9 14:57
据观察者网报道,香港“本土派”成员杨继昌自称钦佩台湾的民进党成功发展本土主张,创立香港民进党以期整合泛民派。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德意】台湾“东森新闻云”5月7日报道称,香港“本土派”于去年底创立的“民主进步党”(又称“香港民进党”) 6日中午举办记者会时叫嚣称,香港“自决”除“独立建国”的选项外,还包括“加入中华民国成为一个县市”、“成为美国一海外属地”等。而香港民建联主席当天在出席一研讨会时表示,“港独”、“自决”是死路一条;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则称,鼓动者若为选票而做乃其心可诛。 香港民进党干事长杨继昌声称,该党主张香港“自决”,而“自决”的选项可以是“港独”、“加入中华民国成为一县”或“加入美国成为海外属地”,“与两广(广东、广西省)合组联盟”等选项,重点都是要香港市民一人一票来决定。 香港“星岛环球网”称,对于有组织提出“港独”和“自决”的问题,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6日在出席一研讨会时表示,有政党提出“港独”、“自决”,是将香港前途“摆上枱”,非常不智,“如果是为选票而做,真是其心可诛”。叶刘淑仪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社会环境不稳定,楼市、股市大跌,而强调一国两制、《基本法》扫除了这些不稳定因素,是最好的安排,促不要庸人自扰,挑起不安情绪。 同场的香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港独”、“自决”等主张只是死路一条。李慧琼说,香港社会变了,年轻人变得躁动,动辄就“大声闹人”,现象如“传染病”。她批评立法会有议员“掟蕉”等行为“教坏年青人”。 据悉,香港激进反对派人士、前“社民连”成员杨继昌于2015年12月13日宣布在香港成立“民主进步党”。香港时事评论员朱家健此前对《环球时报》表示,“港版民进党”以本土为招牌,刻意与“勇武”分割,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属于另类“港独”。 真是蠢死蠢死蠢到死啊啊啊啊啊啊!
个人分类: 心情物语|110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我又用力过猛
热度 60 草蜢 2016-4-1 13:19
前天观察者美女小编约稿,我一兴奋就写了阳阳撒撒一大篇。结果观察者网不专一另外一个小编约稿相同话题抢先出炉。撞车了!我只好硬着头皮改写。但觉得先前写的一大篇砍掉太可惜。于是我就把那部分写成长微博贴到俺微博上了。名字就叫《CIA大战五角大楼》:我微博ID是@浪舞草蜢nbsp;文章链接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230418eb2802be0102w7xeamp;from=1063193010amp;wm=3333_2001amp;ip=45.48.48.226 今天我的第二篇稿子又在观察者网发表了《叙利亚停火背后的交易》nbsp;所以看一送一,童叟无欺。本来想放果女照在此。但还没有发现如何用手机在此发片片
1119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为毛毛熊撤兵叙利亚,只因蚂蚱勤劳
热度 46 草蜢 2016-3-17 01:21
昨天我做了勤劳的蚂蚱, 继土鸡爆炸,马上又写了一篇分析为毛毛熊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还差点被和谐。 因为我又有一句提到了某冻土营在基地组织攻打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重镇吉斯尔舒古尔(Jisr_al-Shughur)空军基地时,打头阵。 写成Word.doc发给小编,结果小编没收到。 删了冻土那句描写,马上小编就收到了。 我不晓得是观察者网内部邮箱的自动过滤,还是国内网络的自动过滤, 反正肯定用了敏感词了。 估计因为我用了真名”图掘世坛译世蓝档“ 以后,劳资用中国籍偷渡客! 就像今天观察者网用”印尼警方击毙两名中国籍极端分子“一样, 反正大家都晓得咋回事。 废话少说, 我的最新观察者网文章在此: 从叙利亚撤军,普京打得一手好算盘 我微博在此: http://weibo.com/caomeng5 或用昵称 @浪舞草蜢
504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火箭军春节演练东风-21D打航母 数小时内发射两波导弹
热度 26 坚持到底 2016-2-15 10:02
发表时间:2016-02-15 07:18:26 2月12日,中央电视台7套《军事报道》节目报道,春节期间,我火箭军某导弹旅随即抽点发射营和相关保障要素,进行春节战备演练。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装备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部队。报道提到了该发射营的演习情况,称其在跨昼夜条件下进行了两波次火力打击。这段新闻证明东风-21D导弹具备野外快速装填,迅速进行第二波次打击能力。 东风-21D导弹发射营配属的装填车,注意起重吊臂 正利用山中土路机动的东风-21D导弹三用发射车,10*8驱动方式的万山2500底盘表现出了强大的越野能力 中央电视台报道提到,演习中动用发射营十多辆车辆,在雾气弥漫、天雨路滑的复杂路况下紧急机动,快速占领阵地,起竖导弹,多发导弹在各点位模拟发射,完成第一波次火力打击。夜幕降临,发射营快速转换部署地域,快速占领发射阵地,开始了第二波次火力打击。导演部设置的卫星侦察监视,敌特袭扰等特情如影随形。逼着各导弹发射单元查短板,找弱项。火箭军某旅战备值班指挥长陈志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练组织指挥,连技术战术,练特情处置,就是要让部队始终保持箭在弦上,随时待发的战备状态。”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美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中认为,中国目前有十个装备东风-21系列导弹的发射旅,其中两个装备有东风-21D型,每个旅有6个发射营,每个发射营有2辆机动式储运、起竖、发射三用车,一个发射旅可能装备有96发导弹。 发射车进入预设发射阵地,从地面土层颜色可以判断这个发射旅位于中国南方地区 东风-21D导弹起竖,发射筒后部整体式橡胶减震器是其主要识别特征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么解放军如果使用东风-21D导弹对海上的航母编队实施打击,一波打击就是12发东风-21D(两个发射旅部署位置在国土的南北两侧,分别应对不同的作战方向)导弹。 而如中央电视台新闻内容,东风-21D导弹具备在野战条件下快速再装填,数小时内实施第二次打击的能力。如果按照备弹96发计算,每个发射旅将可实施8个波次的攻击。换言之,即使海上的舰队拥有了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也需要装备大量反导拦截弹才能有希望将其全部拦截。 据美国2016年国会授权法案,到2020财年,美国海军将装备292发“标准3”系列反导拦截弹,按照两发拦截弹截击1枚来袭导弹计算,只能击落不到150枚来袭导弹。而现在中国两个发射旅按照美国方面的估算装备的导弹数量也已经接近200枚,到2020年,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数量显然还要远超过这个数字。换言之,美国海军即使将所有标准3导弹集中起来使用,且拦截成功率为100%,也无法拦截所有反舰弹道导弹。
98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我的处女作
热度 63 草蜢 2015-12-1 13:25
想歪的人自己面壁去! 我的处女作在观察者网发表了。 大家去看看吧 竟然是灰狼!电视镜头惊现神秘组织身影
3422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转贴:《观察者网》王冠中脱稿回应安倍不点名对华攻击:你还不如直接讲出来 ...
热度 20 天狼星 2014-6-1 14:23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4_06_01_234224.shtml 6月1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脱稿演讲,就安倍和哈格尔昨日在香会上无端攻击中国的言论作出回应。王冠中在其脱稿演讲中表示,美日在香会上一唱一和联手挑起事端,增加脱稿演讲是被迫的、最低限度的回应。王冠中还表示,相比于哈格尔的坦率,安倍与其旁敲侧击地不点名攻击中国,“还不如有话直接讲出来”。 5月31日,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召开。在对话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发表演讲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辩护,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为日本谋求解禁集体自卫权撑腰打气,并公开指责中国“破坏南海地区的稳定”,警告称如果国际秩序受到威胁,华盛顿不会无动于衷,王冠中当时就予以了针锋相对的回应。而在当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在会上发表演讲,他虽未点名中国,但字里行间一再渲染“中国威胁论”,并鼓吹日本为和平做贡献的形象。 王冠中在脱稿演讲中表示,安倍和哈格尔的发言是对中国的一种挑衅,在香会这一个场合对中国做出如此无端指责,真是不可想象。中国从来没有主动挑起争端。都是别人挑起争端后,中国才采取应对措施,“这次是谁主动挑起纷争。我想大家很清楚。” 王冠中脱稿演讲的全文如下: 我想离开的我的演讲稿,就会议期间安倍和哈格尔的演讲谈一些我的看法。我本来没有准备我下面要说的,你们一会可以看到,在我的演讲稿的英文版上面没有这段话。我原来只是想说出中国的主张和力量,我的稿子里并没有我要说的一些话。但是,会议期间,我听了安倍和哈格尔的演讲以后,迫使我不得不离开演讲稿说几句话。 安倍演讲以后,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对我说:“你要保持冷静啊。”哈格尔演讲以后,那个外国朋友又对我说:“你要继续保持冷静啊”。 他跟我我说,一个国家今后的结果如何,不是看言辞,要看实际行动。我觉得我的这位朋友非常关心我,也关心中国,特别是他说的“一个国家今后的结果如何,不是看言辞,要看实际行动”。我认为他讲的非常好,非常正确。但是我今天要对这个朋友表示一点歉意,虽然你对我有两次建议,我还是要讲几句话。我这几句话非常少,不像安倍和哈格尔那样用演讲的主要篇幅来指责中国。为什么要讲几句话呢,我有两点考虑。一个是中国有句俗语: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二,我也考虑到这次香格里拉会议叫做对话会,对话会就是大家相互讨论,你说你的看法,我说我的看法。我们互相交流,真理会在讨论中显现出来。既然安倍和哈格尔说了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我也说一下对他们两位发言的看法。 王冠中回答记者提问(资料图) 我认为,我们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都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很多外国朋友也有一样的感觉。就是安倍和哈格尔的发言是对中国的一种挑衅。有的外国朋友跟我说,安倍作为一个首相,哈格尔作为一个国防部长,在这样一个场合对中国做出这样的无端指责,真是不可想象。我这位朋友说的对,完全超出我的预想。 安倍和哈格尔的演讲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一唱一和的。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舞,利用他们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首先发言这样的优势向中国发起挑衅。安倍的发言重点针对中国,不管他有没有点名,如何包装,我相信所有听众都听得出来针对中国。哈格尔的演讲重点也是针对中国,所有听众都能感觉到。 安倍是明里暗里、点名不点名、直接、旁敲侧击地攻击中国。哈格尔比较坦率,他直接、公开、武断地指责中国。两个人的方式态度,我倒比较赞成哈格尔的方式,你有话还不如直接讲出来。 安倍作为一个首相,香会主办方邀请他来做演讲,本来应该本着大会的宗旨来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和安全,提出建设性的看法。可是,安倍违背了香会的宗旨,在香会挑起争端和事端。我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不符合对话会的精神。 在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左一)的陪伴下,哈格尔携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左二)等待即将演讲的安倍 哈格尔的演讲非常坦率,他坦率的程度超出了我的预见,我个人感到,哈格尔的演讲是一篇充满了霸权主义的演讲、是一篇充满了威胁恐吓的演讲、是一篇主动怂恿亚太不安全因素出来挑事闹事的演讲,是一篇充满着非建设性意见的演讲。从安倍和哈格尔的演讲并联想到他们的一些实际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主动挑事闹事,挑起争端。中国从来没有主动挑起争端。都是别人挑起争端后,中国才采取应对措施。在多边场合更加没有。这次是谁主动挑起纷争。我想大家很清楚。 第二,从安倍的演讲,我们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咄咄逼人。是美国和日本联起手来咄咄逼人。我今天增加这一段演讲,是被迫的、最低限度的回应。 王冠中脱稿演讲视频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4_06_01_234224.shtml
859 次阅读|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29 19:53 , Processed in 0.03316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