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博士生

相关日志

分享 我的2016--收获的开始
热度 37 redbud 2017-1-23 06:37
正式进入40岁,以恋爱开始,以结婚结束。 也宣告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开始了。在前几年我就开始出现了进入中年危机的迷茫感,简单地说,就是突然没有了方向,然后自己花了1-2年的时间调整身体,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精力又回来啦。这是人生的一个新篇章,很开心地进入我人生的第二个40年,我打算活到120岁,所以才刚刚进入人生的2/3开始。 单身了那么多年,一切都快的不可思议。以前曾经被人笑过缺乏的家庭一面,突然都完全了。偶尔会想念单身的自由,但看看老公如此努力和积极,就会加油往前走。所有以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读的育儿书,婚姻书,都没有白费,对于我今天婚姻生活的幸福以及跟老公关系的建立,都突然变得非常有用。 在婚姻里包容、饶恕、接纳等等这些修炼过的功课,让我们的婚姻非常幸福。 同时收获博士生毕业生一个,3年带出来一个博士,从此回国被人称博导也不心虚了。同时又收获一个博士生奖学金名额,扩大招生。 同时又打开了很多年的研究思维的瓶颈,在工作上也开始得心应手。也能带领新人了,一回头发现自己居然是职场老人了。 有时候想起从28岁到39岁11年里所做的那些单身的日子,都在追寻上帝认识上帝的路上奔跑,也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了,用信仰的话语来说,就是献给了神,真的非常美好。在生活上是最苦的11年,在心灵上是最丰富的11年,从一个愚蠢幼稚的小姑娘到一个略微懂事的中年女子。如果用通俗的一张图来表示,就是这样的。用心理上上说,延迟满足,你的收获会更大。
个人分类: 人在英国|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从三线高中生到哥大博士生——.如果你的英语追不上core 3,那是正常现象 ...
gordon 2016-6-24 12:35
注:英语不好很正常,高中毕业小留,口语还是 “不很行” 。 反而说明,胡适的经历是真实的。 core 3 ,他们那一代人,从小用的就是英文教材,不能跟他们比。 但是因为生活 等等的原因(谋生),留学生不一定学术水平比国内学生高。 ********************************************************************************** 从三线高中生到哥大博士生—快速构建知识体系之路 文| 邝晓婷 哥伦比亚大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博士在读 本文是坦诚的成长自述:从10年前三线城市普通高中生到今天哥伦比亚大学认知科学教育学攻读博士,没有学霸的奇迹,只有辛苦的努力; 本文也是极有价值的经验分享:从最早英文跟不上,如何分步进阶,到今天能自主地在学科前沿发现新知识的踪迹; 本文还是以自己为对象的元认知解剖:以今天之我的学识,来为昨日之我的学习作复盘; 最后,本文更是一束重礼,文中每一节提到的书,都已捐入BetterRead英文书漂流计划。请打开今天推送的另一篇文章,进入 邝晓婷捐书专场,接受一位学习者的真诚馈赠。 ——BetterRead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而有效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是接近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本科/硕士/博士/工作专业都不重复的人,我阐述一下我对构建知识系统的思考。 阶段一目标:知识基础构建 【要诀】理解碎片化知识,减轻阅读和解题认知负担 十年前刚来美国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内三线城市的一般高中毕业生,我的 英语能力仅仅能应付高考 。英语词汇量,听力反应速度,口语和写作水平都无法应付大学学习。 虽然当时我很幸运地进了纽约市的公立大学,但是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尽管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讲师们的讲课伴随着丰富的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然而我听不懂关键词汇也就无从理解他们在讲什么。课堂上偶有爆笑,我只好连蒙带猜随着大伙笑,也不知道笑点猜对了没。阅读教课书是最打击人的,满眼都是陌生单词,以致我无法集中精神阅读英文篇章段落。那种阅读几篇相关文章、然后写批判性阅读分析论文的作业就更让人抓狂了。 在本科阶段, 为了保持良好成绩积分以便未来深造,我尽量选数理化生这些已经在国内打好基础的学科 ,所以本科的其中一个专业是生物化学。应付考试的策略是把教科书每个章节的总结回顾里提到的关键词,公式和解释,用中文翻译一遍,理解之后,就背诵其英语词汇和解释。在这个阶段,如滴水穿石、愚公移山般,一点一滴地累积基础的英语惯用词和学科专业词汇。 构建知识基础没有捷径,只能日日读写背诵、夜夜做题练习。在考试的时候能看懂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解题也就只是条件反应罢了。 【操作总结】 先把整块领域知识按照原来的学科结构碎片化(教科书的章节总结帮忙做了这一步),然后按顺序把一块一块知识碎片理解透,通过练习和考试检验自己对知识碎片的理解程度。 【认知科学原理】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只能在理解了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处理信息。我们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 决定我们的阅读流畅度和反应速度。 【BetterRead 漂流书籍】 在这一批捐出的书目里,有部分来自于本科阶段的教材,可以采用以上操作手法学会教科书里要表达的信息: 1.(生物学)The life of primates 2.(生物学)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uman body 3.(生物学)Ecology 阶段二目标:知识框架构建 【要诀】链接知识碎片,找出学科问题模式,理解学科逻辑 在大一大二专业入门课和通识课的时候,我尚且能靠死记硬背知识点和刷题拿下理想成绩。但从 本科高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做专题演讲和写文献综述 。大学教授的任务从“授鱼”过渡到“授渔”。课堂上不再是传统的学生听课被动输入信息模式,而是学生在教授的辅助下轮流进行课题演讲或者带领研讨会,回答其它学生提出的问题。 来美三年,我的口语还是讲得磕磕巴巴 。准备演讲的技巧无他,重复练上10遍以上就差不多了。演讲的时候, 有口音不算尴尬,全场气氛令人绝望地沉寂才是问题 。所以在演讲里穿插一些黑幽默和流行元素(提示,本季流行关于Trump的段子)来活跃气氛也是很重要的。 演讲技巧只是套路,内容才是演讲的灵魂。在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就是培养自己寻找、判断,管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比如,在一门发展心理学课里,我们抽中的演讲题目是元认知。假设我们和班上其他学生从来没接触过元认知这个概念,我们应该怎样准备这个演讲呢?我的做法是首先找一篇引用次数比较高的、关于元认知的综述文献读一遍,然后问自己以下问题: (what is it) 什么是元认知? (what is the relation) 元认知和其他心理学概念有什么关系? (why it is important)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元认知? (what is its function) 元认知有什么作用? (how to measure it) 怎样测量元认知能力? (how it develops) 元认知能力是怎样发展的?(按年龄分) (Are there differential levels) 元认知能力在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吗?(按人群分) …… 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里,我们把新学到的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先前学过的心理学知识链接起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间的联系。大部分学科都有其领域里特定的一套问题列表和逻辑。 比如,我们要学习神经干细胞的发展,可以从以下问题开始: (what is it)什么是神经干细胞? (what is the relation)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的关系是? (why it is important)为啥我们要研究神经干细胞? (what is its function)神经干细胞可以应用到那些疾病的治疗? (how to measure it)怎样观察和测量神经干细胞的发展? (how it develops)神经干细胞是怎样增殖和分化的? 至此为止,生物学的问题模式和心理学是相通的。这反映了在不同学科之间,他们的逻辑是有共性的。然后,关于生物学的特殊问题来了: (what factors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有什么因子控制神经干细胞的发展? (what is the mechanism between factors)这些因子之间的分子调控机制(制约或者辅助)是怎样的? (when they regulates)从哪个阶段,哪个因子主导调控进程? (what else)除了调控因子,还有别的因素控制神经干细胞发育吗?比如微环境? …… 如何知道一个学科的问题模式?看研究文献综述是最快捷的方式,总结一下文献重点回答的问题,去除具体细节提炼模式。靠着问问题理清学科逻辑之后,再套用到学科内其他分领域寻找答案,再寻找多方证据确认答案的可靠性。这个时候,专题演讲的内容准备也就基本完成了。 【操作总结】要学会问对的问题这一步至关重要,是理清学科逻辑的重要步骤。顺着学科的构建逻辑,把一块块知识碎片链接起来。不断把新学到的知识和先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 【认知科学原理】在认知科学理论,知识以表征(representation)储存在大脑里,基模(schema)是知识的构架。我们通过学习基模把不同的知识细节归纳到一个架构之内,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BetterRead 漂流书籍】在上次捐出的书籍里,很多读者反映说不知道怎样写读后感。请按照以上问题模式在书中寻找答案。也许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一直深入调查下去。希望这次领书的读者可以先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申请书籍。期望大家提交高质量的读书报告。 适合以研讨会问题模式使用的书目: 1.(生物学)The biology of cancer 2.(心理学)Current directions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3.(心理学)Marriage and families 4.(国际政治金融)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5.(理财)the citi commonsense money guide for real people 阶段三:发现新知识和知识的关系 【要诀】整合不同小领域的知识和问题模式,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掌握了学科问题模式之后,从大局来看细节,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甚至知识点缺失。现在的科技发展非常有限,在很多学科领域连研究工具都没有开发出来,给研究和发现新知识带来很多阻碍。我从小的愿望是研究“人的自我意识是什么”,所以本科的其中一个专业是神经科学,硕士阶段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发育。 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切了两年小鼠脑片之后,我觉得如果一直用生物手段来研究人脑的工作机制,那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都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了 ,所以我在博士换了专业读认知科学。我还在这个阶段修炼,并没有有说服力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只能谈谈有过的挣扎和思考。 这世界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太多,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缺无穷无尽,所以找对方向回答重要的问题是开始研究的第一步。 要辨别重要的问题,就需要接触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前人的研究里找出这个领域里大家共同的障碍。提炼出主要问题后,再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能回答问题的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确认结果证据是否支持假设。 这个套路说起来简单,每一步都有可能遇上意想不到的障碍。这里有可能是研究方法上的障碍, 也有可能是本来学科逻辑的缺失 。在这个阶段,不会再有老师辅助我们学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和技术,只能靠自己找资料自学。 这里的 好处是,我们可以完全跳出导师的知识界限 ,接触各个领域的信息,把适合的知识和研究模式融合到自己的研究里。纵观历史上的学术大师们,也是通过创造新的知识框架,从新的角度解释现象的规律和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开创了一个新学科派系。 找到足够证据支持每一个知识点的合理性都是不容易的。想到这,我会越发珍惜教材,因为教科书上面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是研究者精心设计实验的成果。 【操作总结】阅读大量文献,找出重要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博闻强记,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研究障碍。 【认知科学原理】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联结方式(例如,水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糅合不同学科框架来给知识点创建新的联结,有助于发现新知识。认知科学本身就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结合心理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来研究人类大脑是怎样处理信息。 【BetterRead 漂流书籍】在这批捐出的书籍里,除了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是一本研究方法论的教科书,其他三本都是在新理论框架联结知识的书籍。 1.(宗教学)The case for Islamo-Christian civilization 2.(心理学)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3.(医学)Decision making in health and medicine integrating evidence and value 4.(认知科学)The picoecononmics and neuroeconomics of disordered gambling —— economic theory and cognitive science 小结 在微信平台的一篇推文里阐述清楚以上概念有点困难。这篇文章内容涉及的认知科学理论和应用足以拓展成一本叫《怎样学习和思考》的书。 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可能是为了投资一个新行业,也可能只是为了好奇。如果我们创造了炫酷新技术,发现了新知识,构建各种知识系统却不能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那这些东西就没有意义了。我想,我们学习知识、开发科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地活着吧。
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爱坛幸福五百家
热度 47 老兵帅客 2016-3-15 03:04
众所周知,爱坛是所学校,而且学生从学龄前儿童一直到博士生,中间有博士后,然后教师则从助教一直到炸药奖得主。经过四年多不到五年的努力,爱坛目前已经是人才硕果累累,以至于你要想进入前五百名的话,最起码你得是个博士生了。 根据公开的资料,假使大家的积分都是最终积分,没有因为存钱到银行而减少积分的话,具体列表如下: 头衔,积分要求, 人数 博士生,4000,230 博士后,8000,133 助教,15000,88 副教授,30000,35 教授,60000,10 终身教授,100000,4 根据这张表,再根据我上一篇《集团圈钱大法》,最佳圈钱方案应该是不同的阶级分级别再分组进行,以保证自己收益的最大化。 也许,咱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群组,里面分成若干个类别,形成网络上的各个小屋,分小屋每天圈钱玩。 当然了,为了各位的利益,这个群组的加入条件是起码博士后以上,否则你要是没有加分权的话,对别人也不公平,是吧。然后各个阶级按照本阶级的每天最大加分总额,每次最大加分总额,以及算出来的每天最多加分次数,来算出自己所属小组的最佳组合。 各位意下如何? 这个想法的最大问题,就是各位博士后以上的优秀分子,每天在挣够了爱元以后,还有兴趣发帖挣那点小钱嘛。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美国现在的根本问题,当优秀分子们在华尔街、军火集团和石油集团挣够了钱以后,谁还会在意那些屁民,尽管各个嘴头上正确无比。 顺便说一下,俺不是川普。
13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ZT: 一个台湾政治学博士生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观点
热度 9 Pipilu 2014-3-22 10:26
这是一篇一个学政治的台湾博士生发在他的facebook上的。我本身不是学经济或政治的,转过来给大家参考一下。 ------------------------------------------- 有鑒於許多親朋好友的詢問,以及國際政治經濟是我的主要研究領域,恰逢我的博士論文其中一章就是研究服務貿易中所談論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 (Intra-company transfer),即WTO所定義之General Agree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Mode 4 (自然人之跨國移動提供服務),以下從美國最新研究發展,簡單說明目前網路、媒體論述上的問題。 1. 自由貿易協定底下的贏家和輸家並非媒體所述如此清晰、簡單。貿易理論裡關於解釋自由貿易所帶來之利益分配效應主要有三大派(依照理論發展時間排序):Stopler-Samuelson model (SS), Ricardo-Viner model (RV), Melitz Model. (1) 簡單來說,最早期的SS model (1941) 預測自由貿易底下的贏家、輸家會以生產要素(勞力、資本、土地)為界限,也是當下台灣媒體中比較有理論基礎的論述所引用之理論。簡單來說,若中國相較於台灣勞力充沛,但台灣相較於中國資本密集,兩岸自由貿易後,台灣的輸家是勞工,贏家是資本 。 (2) RV model (1971)則預測自由貿易底下的贏家、輸家會以產業(進口、出口)為界限,即兩岸自由貿易之下,台灣出口業是贏家,進口業是輸家。此派之所以崛起,是因為SS model的預測後來很難找到實證研究支持。舉例而言,自由貿易下,在出口業上班的勞工很可能是贏家,而在進口業上班的勞工可能是輸家,而並非因為他們都身為勞工(他們共同的生產要素)而成為輸家。 兩派理論最大的差別,即SS model假設生產要素可以自由移動於不同產業之間,RV model則不同意此假設。原因很簡單,從事農業的勞工很難轉行到電子科技業,生產麵包的機器也很難轉變成生產汽車的機器,這代表生產要素要移動到別的產業有一定的成本,而這個成本在不同國家或年代也很可能不同。政治經濟學的一大突破,就是Michael Hiscox 於2000左右發表一系列期刊,解決兩派的爭議。簡單來說,他的證據顯示,SS model及其預測(生產要素為分配界限)只適用於生產要素俱有高移動力的情況(國家、年代),若一國的生產要素移動力低,RV model 及其預測(產業為分配界限)比較適用。 套用在兩岸的情況,若台灣當下的生產要素移動力低,則RV model比較適用,因此自由貿易下,台灣贏家會是出口業,台灣輸家會是進口業。假若台灣當下生產要素移動力高,則SS model 比較適用,因此自由貿易下,台灣贏家可能是資本家,台灣輸家可能是勞工。關鍵點就在於評估台灣生產要素移動力之高低。 (3) Melitz model (2003) 是當下貿易理論的主流,新的廠商層級資料(firm-level data)推翻上述兩派的理論,顯示自由貿易下的利益分配主要出現在廠商之間,而鮮少於生產要素或產業之間。也就是說,此理論預測自由貿易底下的贏家、輸家是以更細的廠商為界限,舉例來說,既使是同一產業中,大型或俱有高度競爭力的廠商是贏家,較小型或競爭力差的廠商是輸家。在此大型廠商上班的勞工可能是贏家,在同一產業中小型廠商上班的勞工可能是輸家。因此,輸贏跟你的生產要素或在什麼產業沒有太大的關係。 綜合以上所述,目前台灣媒體上的討論,頂多只提到SS model的預測。然而,貿易理論研究不僅顯示SS 或RV model 的適用情形,倚賴一國生產要素移動力的程度,最新主流的Melitz model更已經推翻此架構,而點出主要的贏家輸家是在於廠商之間。 2. 上述貿易理論都是針對物品跨國的自由移動(free flow of goods)所造成的贏家、輸家之預測。然而服務貿易獨特之處,在於Mode 4,人的跨國移動。對於人的跨國移動所造成的贏家輸家,我認為政治經濟學裡的相關移民理論(migration theory)比貿易理論更適用。移民底下的贏家和輸家主要有三個面向的討論:勞工市場、財政、社會。 (1) 從勞工市場的角度來說,國內的人民會偏好技術等級和種類與其互補的移民者,而反對與其替代的移民者,因為互補能提高稱產力,而替代將提高所面對的競爭。舉例而言,若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人員是管理階級、高技術的人員,則贏家將是相對低技術的國民,輸家則是直接跟他們競爭的管理階級或高技術國民。 (2) 從財政系統而言,假設移民者比較貧窮,輸家將是國內有錢的人,因為他們可能面對更高的財政負擔。此外,國內的貧窮者也可能是輸家,因為他們必須跟新的貧窮移民者競爭社會福利資源。然而,若這些移民者同時比較年輕,贏家可能是已退休或將退休的國民,因為這些移民者將能夠長期貢獻稅金,有助於許多已開發國的退休金系統。當下的服務貿易,主要論及高技術性的人員,因此財政面向的討論比較不適用。 (3) 從社會的面向討論,移民者帶有特定的國家、種族、價值,因此服務貿易下,贏家通常是國內支持種族、價值多元化的國民,輸家就是支持國(民)族主義的國民。套用於兩岸的關係,由於過去兩岸的衝突,贏家輸家大致會跟國民的統獨立場相繫。服務貿易下,偏向統一的國民是贏家,偏向獨立的國民是輸家。對無特定立場的國民而言,則此面向對其比較不重要。 當然,此三面向並無法切割討論,也不是對每個國民而言都同等重要。一個低技術性偏向獨立的台灣人,從勞工市場而言是贏家,因為大陸高技術性的移民者可以互補其能力,提高其生產力。然而從社會的面向而言,他可能是輸家,因為大陸高技術性的移民者,同時代表這中共的國家認同與價值。若今天服務貿易是與美國、日本、泰國、越南簽署,此社會面向的重要性及敏感性可能相較之下就不及勞工市場的考量。 最後,我認為服貿下的贏家、輸家並非一看條文(或看懶人包)就能輕易得知。更進一步,每個人在不同面向上可能同時是贏家或輸家。當今的討論需要的是對跨國物品和人的移動(貿易和移民)所造成的效果作更有系統性的了解和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已經累積非常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指引。希望我在此的討論能改善當今一些毫無理論研究根據的論述,亦或是引用過時或不適用理論的論述。
9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老话说得对:横财要早点花掉
热度 14 heinsect 2013-11-22 11:02
黄梁梦醒了,回到博士生。前事点 此处 要是俺当时把所有的爱元都拿来买勋章、道具什么的,买到只剩1爱元,阿达民会怎么扣俺的钱? 有人这么干嘛?
个人分类: 闲聊|71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被降级,木有钱了
热度 20 martian 2013-11-22 10:37
后台积分奖惩 爱元 -3090 后台积分奖惩操作 2013-11-22 10:16 17 分钟前 您的用户组升级为 博士生 看看我能做什么 有跌回博士生了
44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发现系统一条虫
热度 28 夏翁 2013-11-16 01:13
原来自己也是不识数党人,发红包前算了半天觉得自己不会降级,发完一看 您的用户组升级为 博士生 看看我能做什么 › 喀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是降级好不好! 所有人都在升级,就我一个降级,这是什么世道。。。哼哼哼。。。
62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升级博士生喽
热度 14 大胖子 2013-9-20 07:55
451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混成博士生
热度 18 qiuwen777 2013-7-23 16:32
中午发了记录,发现自己成博士生了。时间匆匆,有点感慨。 记得是12年9月注册的,刚刚查了一下,2012-9-14 15:58,10个月了。知道爱坛,要说还是虎大了,剑鱼行动,中国A股的位置,看得人热血沸腾,于是知道了西西河,于是又知道了爱吱声。果然应正了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坦白说,来爱坛,就是想着能够懂点经济学,或者更直接一点,能够从股市中争点钱。 初入爱坛,一方面景仰于虎大及各位大大的学识,一方面作为新人的谨慎以及对于爱坛的非灌水坛的考虑,3~4个月,埋头学习,不怎么发言。后来,有一位TX说,因为不爱吱声,所以才来爱吱声网。吱声,成了一段历练。这也成为我在爱坛的动力。 混成博士,其实惭愧,除了发点日志,基本上靠发些水贴,摇运气,抢红包来混出来。开始,只知道进黑虎帮,大把的专业词汇专业知识,让人眼晃晃。跟着虎大,买三一,去年十二月到今年1月,也争了点买菜钱。后来在茅台上没有坚持住,所以只给券商争去一点手续费。5月以来,在三一上损失比较大,这一来也想起1~2月份活跃在窟窿帮的nova。其实投资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当然也希望真正有挣钱的能力,老虎的筹码分布的文章,还是让人很有收获。。 黑虎帮的人气虽然还在,但论坛的质量有所下降,水贴开始加多。我也开始发日志,发现其实爱坛范围很宽广,如与河蚌交流部门管理,听词曲板块韦红雪等TX的干净声线,在体育看台排排阵容,甚至google reader这样的小众软件,在爱坛中都有比较多的用户。当然,映像最深的,或者说膜拜的,是夏翁的小说叙事,holycow的飞机记录,让人十分佩服。或许,这才是真的爱坛。 早期见到老兵帅客, 燕庐敕 这样经常上发帖之星,一天可以发20~30贴,佩服不以。后来某天也见到自己中了一个星,才知道,回帖也是发帖的一种,即使是水贴。 现在基本上都形成了习惯,每天上坛摇摇。呵呵,不知道是真习惯,还是好习惯。
71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转>博士生自杀 —— 人生的展现不是靠专业知识,而是靠基本修养来支撑的。 ... ... . ...
热度 1 gordon 2013-2-7 20:34
现代技术将人群进行的不可逆的分工,由此使人丧失了成为"人"的权利,而被迫成了某项技术的奴仆,成为一个脑力劳动者,所有的愿望和精明,在利益的催动 下转变成重复、枯燥的劳动。 你要明白,你得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工人。当然,有另一种观点是,你要先是一个工人,再是一个人。 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存在了,当然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一路走好。 其实你之所以会去读博士,是想有一个好的前程,人性要求有自我发展的愿望。只是最后被技术异化了,反被自己追求的东西所奴役,这样的人生真是可悲。 ××××××××××××××××××××××××××××××××××××××××××××××××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因为工作时间长,至少要保证不自杀,你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工人。 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懂得抽象很重要。 技能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工作时间相对脑力劳动者较短,当然自由劳动者的时间长一点。 脑力劳动者较长的劳动时间唯一可以安慰的是 8小时以外的劳动自己可以自由支配。
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无内容
热度 7 zouhl123 2012-11-10 19:13
因为发了这个日志,正好过了博士生的门槛 。
622 次阅读|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5 22:45 , Processed in 0.03187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