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点评

相关日志

分享 孔和尚谈88……
热度 1 大卫 2014-6-8 21:1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oS9Z8Gk5yI Utube
10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不可迷信点评网啊
热度 21 一无所之 2013-3-17 19:15
话说自打有了点评网之后,本吃货经常以此为指南。按网索骥,无往而不利啊 可是也有失手的时候。话说一次,突发奇想,搜了一下我家附近两公里一条街道的食肆。基本上都是熟悉的店,除了一家,点评很好,分数很高,可是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看看附加的点评,好像还有不少好评嘛。 于是,等到后面两天在路过的时候,就在这条街上开始找了,找啊找啊找,我把这条长度1公里的街道,走了两遍没找到 ,电话过去,永远占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不是虚假信息么??? 话说,昨天,我出去玩,按照往常习惯,又要找饭辙了。还是老习惯,在出没区域附近用点评搜吧~~结果没想到,我又中奖了。问旁边的店家,人家说那家店早就关门了。可是可是~~点评网上昨天还有他家店的好几条点评更新啊,最近一周就更是多了~~ 这3.15为啥没曝光它呢~~~
58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留几手一周社会热点点评
热度 15 小剪子 2013-1-28 21:26
留几手一周社会热点点评
你们感受下!
个人分类: 胡说乱侃|92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舌尖作品《060_思乡糍》诗文赏析
热度 25 齐若散 2013-1-19 00:27
新鲜出炉的舌尖作品 《060_思乡糍》 (点击进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风格,看似简单的一道美食附上一首特制的诗就好像一道家常菜被装饰了一个专门的雕刻,身价立即显得不同了。 作者递交作业时给这道美食取的名字是“乡下糍粑”,连带同时递交的其它作业都是乡土气息浓郁,这样的菜名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我知道作者本人是个很文艺的人,不仅能歌善舞,像吟诗作画这些都只是小事一桩。所以我便将这道菜改名为“思乡糍”,一来“思乡”俩字反映了作者本来的关于家乡美食的思念情结,二来也通过搭配“糍”与“词”的谐音折射出一点文艺范儿,使得一道看似普通的菜名也能传递一种感人的情怀。 我通知作者说未经她同意而擅自更改了菜名,希望她以“思乡糍”写一首诗。没有什么过多的说明,兰心蕙质的她马上心领神会,不久后就递交了一首新诗,这里我不妨再从帖子里摘抄下来我们一同品尝: 《思乡糍 》 把一枚一枚的思念轻沾, 把一新一旧的流年搅拌, 用冬季最寂寥的红炉白雪 熬至涂糜缠绵 借月儿的弯弯 切成一格一扇 等窗外的新春闻风一探: 哦, 这滋味儿 真的很江南 一行一句描述了做糍粑过程中的主要动作,但特别选用的词以及美妙的搭配却又赋予了它文艺的灵魂,好似不疾不徐的慢行突然给变成了清风扶柳的婀娜多姿。 跟国内很多地方一样,作者家乡的传统也是逢年过节时才做糍粑的,除了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外,更是以此作为召唤外出游子回家团聚的纽带。所以就是将“一枚一枚的思念轻沾”,又将“一新一旧的流年搅拌”,所有时光飞逝的岁月、所有不绝如缕的思念都揉进糍粑里,等待回归的亲人品尝。 游子奔波在外,家中留守的老人常年孤独,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照,所以他们燃烧的炉火就是寂寥但充满希望的,带着主人感情的火苗会透过锅底将热量渗进糯米,同时也将期待融进糯米,形成一种附有情感的缠绵。 后半部分对糍粑成型的描写,对春风拟人的刻画,以及名词“江南”的形容词运用都很有特点,读来很有意味。 很喜欢这首诗,每一行,每一字。 奇思异想:如果图中方盘子上的字就是作者的诗文,那就太完美了。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064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点评8号:香菇素肉干
热度 24 齐若散 2012-12-26 12:31
这位MM匠心独运,做出来的成品确实当得起创意美食。看似不起眼的边角废料经这么一折腾,立马既有看相,又有胃口了。 无论是新鲜还是泡发后的香菇,其茎都显得有点柴,咬起来颇有韧劲,与菇帽的爽滑弹口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要做一道精致菜,又或者食用之人比较讲究,菇腿和菇帽是要分离的,而菇腿则很可能被丢弃了。这个MM平时做菜应该很讲究,不过她又不是个随便浪费财物的人,这才有了这种创意的做法。 这道菜的做法也非常简单,简单说了就是放喜欢的调料然后用微波炉打个几分钟,也是一款很不错的懒人食品哦。再加上做的这么好看,哎呀呀,怎么能一个作品将舌尖活动的三个类别都占全了呢。 虽然我平时做菇类的菜时,菇腿从来是一起入菜的,从没打算弃之不用。不过,经MM这么一提醒,也许以后什么时候会模而仿之。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25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点评7号:葱肉饼
热度 17 齐若散 2012-12-26 12:01
从说明中可以看出,这个同学是相当地认真,不仅做事认真,而且传帮带也非常认真。一步一步既有说明,还有自己的心得在里面,唯恐其他同学走了弯路。翔实的解说配以写实的过程图片,看起来非常简单易学。 从其馅材料的挑选和拌馅的操作来看,刚出锅的成品应该是汁多味鲜,咬一口会口舌生香。当然,其领导也是严格要求滴,居然认为里层厚了点。不亲自操作也许不知道困难,四层面三层馅仅靠边沿捏实的一圈得力,擀时稍有不慎便是肚破馅流,到时再补救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当然,如果擀成那张园皮时就十分到位,既圆整又薄匀,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再按这个同学所示的方法操作起来,注意力就可以主要集中在捏实边沿而不用再擀了,成品的看相层次方面会好很多。 这个作品与其作为色相美食不如作为创意美食,个人观点。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823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点评6号:泰式椒麻鸡
热度 18 齐若散 2012-12-23 13:38
泰式椒麻鸡 其实就是麻辣味道里面加了柠檬酸,当然不加酸味的麻辣是不是川味那种呢,那就没必要考证了。 从几张图片以及步骤说明里看,这个MM是个做事井井有条的人,从调料的形状可以看出她的心细,从说明里可以看出她是个有条理的人,从菜式可以看出她是有创意的人,但她自认为这是一道懒人菜,则又表明她还是个有从众心理的人。 今天好几人在精灵妹妹的帖子里讨论了懒人菜的标准,这个是见仁见智的事。如果要我说的话,给我说了一道菜怎么做,或者我看了一个说明教如何做,如果我闭上眼睛想一想觉得容易,那就是容易了,而不在乎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或者到底用了多少调料,以及使用什么手段。这个主观性太强了,求同存异。 问题是我也觉得这道菜似乎麻烦了一点,如果不是请客的话我是不会亲手做这道菜的。 从最后的成像来看,这道菜成色很好,荤素搭配、口味搭配、色彩搭配都很不错,尝一尝的话应该是一款很愿意吃、很想再吃的菜。 https://www.box.com/embed/8ve1bpya1fqosie.swf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94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点评5号:蒸鱼锅仔
热度 26 齐若散 2012-12-22 11:15
食材是鳜鱼,好东西啊,小时候最爱吃这种鱼了。我吃鱼怕刺,尤其不喜欢喜头鱼(鲫鱼),虽然肉甜,但小刺太多。鳜鱼则不同,个大肉多且细腻,基本没刺,无论是蒸、煮、烧,还是做汤都好吃得紧。 大多数关于鱼的菜肴需要趁热吃,5号作品中“老夫”做的是鳜鱼版的 蒸鱼锅仔 就很好地维持了这个热,等你吃到只剩骨头渣的时候它还是热的,整个享受过程就一直觉得鲜美。再看那调料、色相,无不引人垂涎欲滴,难怪那么多人直呼好吃。再看帖子中说到的做法,一点也不难,而且也没进油锅,按感觉上的标准来说的确是个懒人菜。 https://www.box.com/embed/ll6gslyyat78gek.swf 看着这么热闹的一个菜,居然是懒人菜,这是典型的藏巧于拙。做鱼的菜肴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收拾鱼鳞、肠肚、鱼鳃什么的,对于懒人来说这可要了卿命了;那么多的图片、那么丰富内容的帖子、那么花哨的武器装备,无非就是个障眼法,让你注意不到准备过程花了多少时间,烹饪过程消耗掉多少调料,让你忽略主人的装饰和刀功。 比如说大蒜吧,懒人是整粒的丢进去,或者直接用刀拍一下拉倒,但这位老夫切的大蒜几乎等厚,而且还是连刀的哦,拿一片起来其余的也会跟着起的;再看葱,虽然长短不一,可是他们却是按长短顺序摆的哦,懒人哪里舍得花时间做这些。 https://www.box.com/embed/k7atol9u7cki4jb.swf 这道菜吧,是煮夫主妇中的懒人菜,但却是懒人中的功夫菜。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01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点评4号:蘑菇豆皮肉片
热度 24 齐若散 2012-12-22 00:01
作者自报的懒人作品 蘑菇豆皮肉片 ,做法简单,材料普通,耗时25分钟也不长,应该可以算是懒人菜吧。 但真要细究起来,懒得根本不够:肉成型好后还事先腌一下,这点算勤快的,换我会直接把肉片(或条)放热油锅里,等它表面泛白时烹料酒和酱油,可以省了腌的时间;这个帅哥是将蘑菇(我怎么看着是泡发的香菇)分开切的,可见做事比较仔细,哪里懒了?豆皮切条、大葱切丝,刀功看起来不错,更说明是装懒。 这位帅哥炒成的菜看着比较有食欲,是比较下饭的一种,放在能直接看到的窗口出卖的话,应该是很快会卖空那个品种之一吧。不过照相确实不行,相比厨娘的照相效果那是差远了。下面一张图片是茉莉克隆他的作品的成型照,不管菜的品相如何,照相技术立见分晓。 帅哥的这道菜推出后,我感到最欢乐的还是在众人的评点竞猜中有几个人猜是猫元帅的手艺,看得我直乐。猫元帅的菜肴虽然照出来不好看,但他的主辅材料和调料的搭配还是有原则的哦,虽然他的搭配原则跟大家通常的做法不同。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151 次阅读|31 个评论
分享 点评3号:白素珍她妈
热度 27 齐若散 2012-12-21 00:24
猛一看到这个菜名,还以为某童鞋的注册ID是“ 白素珍她妈 ”呢,看下来才发觉不是,原来“白素”和“珍她妈”是有来历的。好吧,算你有文化。 豆腐是有名的植物蛋白代表,它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带子则是高蛋白低脂肪,食之对降低人体内胆固醇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道菜又可以被看作是食药。不过,帖子中的说明讲到“也很适合小朋友吃”,这点存疑。豆腐虽然软、嫩,易入口,但不一定是易消化的代名词,最主要的是在肾病医生的词典里它是产生肾结石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帖子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愿意在厨房里动脑子的人,既要吃的美味,又要有营养,还得做起来不费事,在选材和做工上是花了一点心思的。作者在做法中关于收汁那段的见解映射出他是个比较讲究的人,虽然递交的是懒人美食作品,说明他具有丰富的掌勺经验和善于观察、勤于归纳的能力。 这道菜如果在调味料色彩或者装饰上再花点功夫就更好了,当然,那也就远离了“懒”的宗旨。 小声嘀咕一下,容易会不会又认为我突击发日志想拉开和她的距离呢?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033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点评2号:小鸡炖蘑菇
热度 21 齐若散 2012-12-20 22:20
小鸡嫩,蘑菇鲜,传统的小鸡炖蘑菇是一款极能勾起食欲的菜肴,想当年西西河的坠儿就做过一次小鸡炖蘑菇,让千年坑王萨苏念叨了好久,还怕念叨不够,将其写入签名里到处招摇。 现在爱坛的这位帅哥也做起了 小鸡炖蘑菇 ,只不过为了懒人美食计,他改变了材料,用鸡腿代替了小鸡,用鲜香菇代替了猴头菇,主材料变了,口感、口味自然也变了。 小鸡剁块再慢火细炖时,连接关节的筋、断骨里的髓,以及皮里的脂肪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析出,并被蘑菇吸收,本来就能出鲜的蘑菇品尝起来就更鲜了,是一种融合了植物和动物的鲜,而连着筋骨的小鸡块也颇有嚼头。 这两样食材若是改鸡脯肉切片、鲜香菇切片,将鸡肉片溜一下再与预先翻炒后的香菇片汇合,口感则完全不同,这时候的鸡肉片是嫩,而香菇片是韧和滑,照样可以吃得齿颊留香。 这位帅哥的刀功不错,鲜香菇软、滑,但帅哥还能把它切得那么平整和均匀,想必也是经常鏖战厨房的主。
个人分类: 舌尖上的爱坛|1058 次阅读|9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23:51 , Processed in 0.02923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