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纪念碑

相关日志

分享 【整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里的玄机
热度 46 duanjian 2017-1-1 16:06
【整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里的玄机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里的玄机 抱朴仙人 ----------------------------------------------------------- 说到写作技术,讲究含蓄不尽,言简意赅,好文章一唱三叹,极尽曲折之妙。这方面要好好学习毛泽东的文章,比如那篇人人都知道但没几个人读通的超级短文《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一百个字刚出头,其中还有四十来个字是重复的,这一点点篇幅,说了些什么事呢? 定性质,明正朔。 先说定性质: 第一段,“三年以来……”明确声明三年来的内战,是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华民族,历来最多的就是内乱和党争。“兄弟阋于墙”,中国传统文化也最瞧不起这个。那么,刚赶走了日本人,人民尚未喘口气,国共两党就大打出手,从塞北打到岭南,血流漂杵,算是怎么回事?就算失败者不用去理它,胜利者也要有个说法,对人民有所交待,对历史有所交待。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就明确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并非党派之争,而是人民解放,是人民革命,是人民反对封建、殖民、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斗争,共产党只不过是这场斗争的领导者而已。 隐含的意思:我是代表人民的! 所以这三年的战争,正式的名称,就叫做“解放战争”,什么内战之类的话,认真起来,都是政治错误。共产党从来就没有把国民党当作兄弟,这是阶级斗争!阋什么墙啊?偶尔称兄道弟,您可千万不能当真,呵呵。F 中国古代,对付这种情况,是自称“吊民伐罪”,意思差不多。 第二段,“三十年以来……”,是把人民解放战争的时段向上推,至少要包括土地革命。可是1949年写这篇文章,三十年前是1919年,连共产党都还没出世呢,怎么个解放法?这不是文不对题吗? 纪念碑下方基座腰部的浮雕解开了这个谜。 八块浮雕中,有一块是辛亥革命,描绘武昌起义的。据此,文章中的“三十年以来”,应该是上溯到1911年。武昌起义,应该是被定性为“人民革命”,南昌起义之后,才算“人民解放战争”。 为什么要这样定性?这就要说到“明正朔”。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正统和传承,这玩艺也常常被叫做“名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要做大事,先要抢到名分,然后居高临下,就开始“剿匪”了。 任何一个王朝坐稳了江山,或者一帮土匪扯旗造反,都要先干这个活。满清入关,多尔衮要说是你们把我请来打李自成的,“自来得位,未有如我朝之正者”,吴三桂在云南造反,也要说“我太祖高皇帝首称吴国”什么的。说清楚屁股底下这个宝座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这是最重要的事,孙悟空大闹天宫,要让玉皇大帝让座,自己也有个说法,后来被如来佛拿下,告诉他根本不配坐那个位置,也有个说法。像李逵那样,直接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不过是个基层劳改农场管教干部的水准,上不得台面。 这个人民英雄纪念碑,实质上是个太庙性质的祖宗牌位。把辛亥革命的英烈混在这个碑里纪念一番,就等于直接自认为是他们的后人。辛亥革命的正宗传人不是在台湾吗?辛亥革命既然是人民革命,我是当代代表和领导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我自然是正宗传人,我既然是正宗传人,那台湾那伙人自然就不是正宗了。 这个技术,就叫做“明正朔”,台湾那伙人的遭遇,就叫做“夺其正朔”了。 八块浮雕中,另有一块以五四运动为主题的,尽管五四运动中也有国民党参与领导,这块浮雕一立,也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第三段是第一二段在逻辑上的自然延伸,还是要“明正朔”。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年是鸦片战争,也算是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的开端,尽管那时清王朝尚未灭亡,但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祖宗已经在奋斗了。他们是谁?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也就是说,110年以来,一切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民英雄都是我的前辈,我是他们的后裔。他们的旗号,现在都属于我;他们的使命,现在都属于我;他们的功绩……,嘿嘿,不好意思,那也不例外。 这里边还有一层意思,我既然把自己上溯到清朝后期去了,自然就不提“中华民国”这个阶段,这里边有拒绝承认中华民国法统的含意。那就是隐隐约约地影射,这个所谓中华民国,压根就不合法! 什么叫敲钉转脚,这就是了。这几句话一说,不仅仅是要活埋了民国政府,甚至根本就不承认他们的人格,不承认他们合法存在过! 树碑立传,不但为谁树碑很重要,谁以什么身份树这块碑也很重要。所以碑文之道,另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落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落款同样大有玄机,也同样被绝大多数朋友所忽视。 落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为1949年9月30日。 为什么不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落款?为什么抢在建国前一天用人民政协落款?毕竟再过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建立了。 这一天之差,玄妙之极! 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这时候,谁能代表中国人民立这块碑?凭什么? 这一天,是人民政协而不是民国政府代表中国。这就再次表明了不承认民国政府法统的立场。而人民政协可以代表全国人民甚至代表国民党,是因为它与基于《双十协定》成立的旧政协有着明确的传承关系。费那么大劲搜罗旧政协委员来参会,岂是无因? 一百来个字的文章写得这么言简意深,强横霸道,古来难寻啊。 话说回来,毛泽东的文章,那是在大白话里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他老人家有时候也直接抄,但是也抄得巧。八大开幕词里有一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传诵至今,大伙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是你把“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看看是句什么话?
804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看水利工程之荆江分洪纪念碑
热度 16 njyd 2016-8-21 21:13
看水利工程之荆江分洪纪念碑
一共有三座,外形一样题字不一样,百度导航上能搜到的是江北沙市大堤上的那座,这个说明牌上说南闸有一座,如果有的话是四座了,不过我去没看见,不知是否在南闸纪念公园内。 北闸有两座,闸南北各有一座,离闸门950米和530米,北边的在长江大堤上,南边的在虎渡河堤上。 以前一直以为荆江分洪区既然要引入长江水,那么闸门肯定是在长江边与江堤走向一致。实际上它与长江干流大约成五十度角,更多地对着长江支流虎渡河。 闸外是江滩,平时种地,长江涨水时才会淹没。江滩标高与闸门底板基本相同,41米左右,今年沙市只有七月份的两天水位稍超过41米。(这说明今年武汉的洪水主要是内涝,汉口的高水位主要来自洞庭湖,但也没达到保证水位29.73米。) 两座纪念碑的位置在两图的箭头指处。 北边这座 上面英模的姓名已经看不清。 南边这座 南边的这座字迹还相当清楚,两座碑除了题词其他部分是一样的。 南纪念碑旁河堤上的断头路,就是因为这断头路,我差点陷在里面等救援。(右边平台上就是纪念碑处)
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作者:刘贤冰 改编:左旗 朗诵:飘雨 ... ...
热度 4 飘雨 2012-7-6 09:39
http://k005.kiwi6.com/hotlink/85oq8a3c38/%E5%9F%8E%E5%B8%82%E6%98%AF%E4%B9%A1%E6%9D%91%E7%9A%84%E7%BA%AA%E5%BF%B5%E7%A2%91_%E6%9C%80%E7%BB%88%E9%A3%98%E9%9B%A8.mp3 很久没有回家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 想必是 山野 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在城里呆 多久 ,一些散漫的 野性 也难以消除。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经成了我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说,它 更 像是一种间歇的疼痛,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 频繁 起来。 这种想念,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想念一个 人 ,还可以有些 凭据 ,所谓“睹物思人”,至少 情感 还能找到点 依托 。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 村庄 ,就好比笼中的鸟想念山林,除了被割裂的 天空 ,一草一木 都难以接近。 有时,我会和家乡的亲人通个电话,可是,村庄对于我,不仅是一个集合概念,更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史,一根电话线,又怎能排遣心底无尽的思念呢? 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着偶尔掠过的鸟影,或满是灰尘的树木,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 蛛丝马迹 。我 始终 不肯相信,城市已经把村庄彻底掩埋,彻底抹去了。 直到有一天,当我无意中看到一块公交汽车的站牌,忽然 呆住了 。在那块儿不起眼的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 村庄 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那些地方虽然我并不熟悉,却感到一阵来自内心的颤栗和激动。 回到家,我急忙打开城市的地图,惊讶地 发现 , 这城市的每一个街区,甚至每一条马路,都能看到 村庄 的名字。城里的人们,每天 也都在 念叨 着这些名字。实际上,整个城市,正是由一个个曾经的村庄 连接而成。虽然农舍和田野早已消失,但村庄的 名字 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地图上,他们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鲜活灵动、栩栩如生! 那一刻,我确信,自己 终于 找到了!一块小小的站牌,让我找到了过去的村庄,找到了历史,找到了一些不应该被忘记的东西。而我们这个城市,就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它矗立在 乡村 的土地上,祭奠着那些 被它掩埋的村庄。
22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4 21:20 , Processed in 0.02615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