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外汇储备

相关日志

分享 卡塔尔事件预测美国股市要大涨
热度 16 东海后学 2017-6-6 10:55
北非乱了,南美乱了,欧洲乱了,,中东乱了,还要继续在中国周边(朝鲜半岛、东海钓鱼岛、台湾海峡、南海)搞事,一圈下来,美国最好,资本自然回流,推高美元回流。从沙特等国外汇储备下降就可以看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资本在回流美国,提高美国股市。等各国汇率大跌后,美元再流出来抄底。 今天 美国道琼斯指数是: 21184.17 美元指数是: 96.6005 查自新浪财经。
8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离岸人民币利率飙升的原因(转)
热度 3 gordon 2016-1-5 00:22
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离岸人民币利率飙升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上人民币少了。、 可是,如果贬值大家都去卖掉CNH,市场上不应该有很多CNH吗,怎么反而流动性会紧张呢?这就要从银行的外汇交易说起了。 大家都在卖CNH买USD,这个不错,但只说对了一半儿。举个例子,一个客户跑到商业银行将他的人民币换成了美元,商业银行会拿着人民币吗?他的美元从哪儿来?不会,商行的外汇交易是要管理外汇敞口的,给客户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同时他也要做一个反向的交易,否则就是美元空头了。商行之间卖来卖去,最后卖给谁呢?只能卖给央行了。就这样人民币从客户手里流到了商行,又从商行流到了央行手里,这就意味着 流出了市场,市场上人民币就少了 。故事还没有完,央行不愿看到人民币大幅贬值,于是动用外汇储备,往市场上砸美元,供求道理很简单嘛,美元多了自然就便宜了。 在砸美元的同时,央行收回了人民币,人民币又少了 。 以上虽然是讲故事,但是市场就是这样运行的。当客户将人民币换为外币,客户的人民币一般存款就减少了,银行通过信贷创造的货币都是建立在一般存款的基础上,所以存款减少人民币资金流动性就紧张。 人民币并没有蒸发,只是从市场留回了货币当局 。此外,一些做空人民币的机构需要融CNH后再卖掉CNH买USD,等到人民币被砸得继续贬值时再反向平盘,这也造成了市场上人民币紧张。 ************************************************************************************** 三篇文连着看,是一个系列 1、日元和美元(转)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55669 2、日元套息与A股 (转)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55679 3、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导致离岸人民币利率飙升的原因(转) 注:它的逻辑是,美债危机导致日元升值,日元升值导致人民币贬值,影响 日元人民币套息,导致 “ 境内银行间市场” 利率价格走高。
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如果希腊被逐出欧元区,会对希腊有什么影响吗?
热度 3 猫元帅 2015-7-5 08:34
没收希腊的外汇储备?大规模通货膨胀,买盒火柴都要用车拉钱?政府停摆?民不聊生?民间自动恢复金本位?旅游业受到重创?塞浦路斯希腊势力坚持不住?
6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耶伦和李中堂:一人在忙活 一人在等待 (转)
gordon 2014-7-5 16:31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接近四万亿,美元指数依旧在80的位置持续盘整。 中国还在保杠杆,很多人会说,中堂大人上任以来一直就没有谈论过房地产,但是,我告诉大家,房地产一直是中堂大人挥之不去的,做梦的时候他都在想。 中国的房地产,无疑已经是总体过剩行业,而且十分严重,唯一的支撑是人们收入的增长,当收入继续增长的时候,这种过剩显示的比较温柔,也是中堂追求的软着陆。当收入无法增长的时候,这种总体过剩就会显示出凶猛的一面,硬着陆。所以,中堂即便使尽吃奶的力气也要保增长。 可是,对于这种保的思路,我一样不会认同,当投资收益率下降到极低的位置后,虽然可以用浪费性质的投资保增长,保收入;但是,无法保投资不亏损,投资亏损以后,债务就会急剧上涨。 为什么现代社会的危机总是债务危机?在美联储成立以前,世界各地的危机五花八门,美国的铁路危机,清朝两次股市危机,英国的南海泡沫,荷兰的 郁金香泡沫破裂,都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美联储成立以后,所有的危机都是债务危机。这是因为,央行成立以后,具有救助的职能和能力,将所有其他的危机都化 解到最小化,可是,不断化解这些危机的过程,就是主权不断负债增长的过程,所以,现代社会的危机毫无疑问都是债务危机。用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来形容,还是可以的。 再回来,现在的中堂就是用债务的增长,保楼市泡沫不快速破裂。 当进行无效投资的时候,债务是快速上升的,很显然,如果投入100元,年收益率是10%,那么,不仅不会增加债务负担,还会创造效益;当收益率是零的时 候,今年100元的债务,明年就变成了106.55(按年利率6.55计算),债务是放大了。中国的投资收益率已经很低,前面说过,所以,中堂现在干的是 100块钱的债务变成100多块钱债务的事情。最终,就是无数的违约。 什么时候加不上去了,就是杠杆不可持续的时候,所以,这是中堂大人之路。 耶伦在看什么?美元确实很焦灼,我也一直在思考,焦灼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两点: 第一点,中国的杠杆什么时候越加越短的时候。刚才说了100元变成106.55元的事情,可是银行不那么傻,当它大面积的发现这种情形的时候,就会强制抽 贷,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不过还不太明显。比如,当房地产价格向下的趋势确立,银行就会重估抵押物,如果抵押物不足贷款额,要么还钱,要么增加抵押物。本来 中堂希望加杠杆,却原来杠杆越加越短,那时,中堂会大骂,NND,怎么越加越短了哪。这就是节点,我认为耶伦在观察这个点。 第二,美元走强,很可能不仅仅取决于量化宽松的缩减和加息的预期,还要取决于中国的接近四万亿外汇储备。换句话说,如果今天美元指数涨到了100(假 设),中国手中有4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ZF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了(相对于欧洲亚洲等等),似乎耶伦不喜欢这样吧。所以,耶伦在等,等中国不得不抛售美 国国债缓解自身美元流动性紧缺的时候,比如, 中国有史以来吸引的外商投资大约3万多亿美元,这些年的经营过程实现的收益,再加上汇兑收益,不会少于4万亿 美元,甚至更多,当外资开始冲击的时候,美元的流动性就会出现紧张,只能抛售美债 ;其次,中国现在的缓冲地带在外贸顺差,顺差可以实现美元收入,当耶伦看 到顺差彻底逆转的时候,就是耶伦的观察点。 耶伦缩减量化宽松,现在不会考虑美国经济。只考虑两点,第一点是美国自身的通胀,如果美国通胀向上加速的趋势开始的时候,中国抛售美元,将对美国造成很大 的打击,所以,这轮中美之间的博弈,并不是毫无悬念,耶伦有很多顾忌;第二,如何让中国抛出四万亿,美元是主权货币,当别的国家大量的持有你自身的主权货 币的时候,威胁巨大,当中国的杠杆大规模断裂的时候和外贸彻底逆转的时候,就是耶伦希望看到的。 中堂在加杠杆,保房子。耶伦在等,等债务拐点,当债务拐点彻底爆发的时候,资本汹涌外流,杠杆断了,中国就会出现美元流动性的危机,美债回去美国了,美元也从中国走了;同时在等外贸顺差的最终拐点,这时中国将失去最终的缓冲带。 所以,李中堂在忙活,耶伦在等,手中拿着一把巨大的剪刀。忙活的当然未必能赢;但等待的也不是高枕无忧,忧的是美国自身的通胀。 所有的东西都会改变,但美联储要剪中国的羊毛这点是不变的,羊毛就是那四万亿美元和美国国债。不知道李中堂能否躲过那一剪刀。
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3.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VS 为四万元现金自杀的村妇
热度 16 樱木花道 2012-4-10 20:53
链接一 http://cd.qq.com/a/20120410/000032.htm 在儿子15岁生日前,黄福英喝了半瓶农药,结束了自己39岁的生命。4月6日晚上6时许,在新都区宝光大道北段,黄福英骑电瓶车回家途中,一名73岁的太婆为了躲避摩托车,撞到了她的电瓶车上,随后倒地受重伤。事发后,黄福英垫付了4500元医药费,但无力负担更多的费用。4月7日晚上6时许,黄福英在家中喝农药自杀身亡。6个小时后,受伤的老人也离开了人世。 链 接二 http://forex.cnfol.com/120326/134,1513,12051735,00.shtml 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达3.18万亿美元,外储规模居各国之首。在国内围绕外汇储备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对于为何应将外汇储备 投资 海外而非用于国内表示质疑。但包括易纲在内的央行官员一再表示,若将外汇储备兑换成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将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从而加剧通胀压力。、 (不晓得 易大人是否考虑过拿点外汇在海外直接采购物资 分给国内的p民) ps:外汇储备没有动 白菜已经从05年的四毛涨到现在的2元了。 一方面是动不动 8% 9% 10%的GDP增速, 一边是1 万元现金都拿不出来的老百姓。而且 这些老百姓不是好吃懒做的人。(黄福英家住新都茶店子村,在一家玻璃厂上班) 原来听党校教授摆龙门阵,说现在的中国社会 自杀率超过60 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 差别是 那时候死的名人,现在死的村妇,连报纸的中缝都不配上。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补充链接: http://cd.qq.com/a/20120331/000002.htm#p=1 达州留守妈妈因养孩子太累 带三个宝宝自杀
694 次阅读|1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1:14 , Processed in 0.0255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