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随想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投资随想录(2016年4-12月)
热度 17 范适安 2016-12-15 09:39
2016年大半年的思想碎片都在这里了。这一年的机会在大宗商品上,在黑色系上。一如2014年黑色系的下跌。《圣经》里说:那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必将在前。放在黑色系上,可谓点睛! 1、要学会跳出产业看产业。要保持独立性,要学习产业但不要被产业同化。 4月14日 09:22 2、一季度数据很有意思。美偏差、中偏好;美元弱、人民币强、大宗商品强。似乎国际资本流向一夜之间发生了逆转,由追捧美元资产到重新回流新兴市场。这是阶段现象还是趋势现象,值得研究。 4月19日 10:00 3、国内数据好,是稳增长政策的结果、并非来自经济的内在驱动。国内调结构的根本方向没变;美元资产外流,主要是美对货币政策的迟疑和不确定造成。就对待通胀的态度来说,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对通缩都是不待见的,更多是欢迎所谓可以管控的通胀。就这个层面来说,大宗商品可以说是进入了脱离底部的波动。 4月19日 10:01 4、豆类油脂资产配置是买养殖业股票,在预期利润见顶前换饲料类股,实际上是一种利润传递和资产轮动的配置策略。供需两个方面潜在利多都存在,但阶段消化库存以及北半球播种初期还有消化利空的因素,如果在脱离底部后能再有新的整固,未来天气市应该还有发挥余地。 4月19日 10:02 5、国内比之美豆贴水大主要还是南美上市因素还有库存不缺。国内总是甩尾行情强,这是销区特征往往价格传导滞后决定的。 4月29日 11:10 6、美国更需要一位识时务的总统。 4月29日 11:16 7、美大选值得关注。竞选总统的述求及民意指向对美适应新的全球环境、制定新的全球政策或可见一斑。联储的几届掌门同会及奥巴马会见耶伦都说明了在美大选期间美保持一个相对平衡政经局面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为此,耶伦也明确提出高美元对美经济的负面作用。这可以说是近期美元接连走低的一个注脚。 5月3日 09:19 8、大宗商品的强劲反弹有超跌博弈的成分,也有库存周期的成分。是否反映了经济面的改善?应该说有一些正向因素。但通胀乃至滞涨或者通缩都不是健康经济的表现。滞涨和通缩的转换是否对经济有正向推动,主要看转换的内涵在哪里。就大的经济格局看,此轮大宗商品上涨,可以看做是下跌几年来的一次修正.。 5月3日 09:19 9、豆类从低价圈波动,到因南美天气的反弹,南美因素尚未结束。巴西雷亚尔因巴西政局动荡的升值、阿根廷的三分之一大豆还泡在水里,还得不到定产的数据。是减300万还是500万都待定。看5月美月度报告会怎样平衡数据。如果南美减产比较大,加上未来几个月中国养殖需求恢复,市场对北半球天气就会敏感。 5月3日 09:20 10、行情演绎就像做文章,也是凤头豹尾草包肚。 5月3日 09:23 ...... 内容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2wyj3.html
1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投资随想录(2015年)
热度 17 范适安 2016-4-12 12:47
2015年于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是动荡的一年。检索这一年的只语片言,有些只是随性而发,有些却也值得记取。整理出来,以便回溯。 1、如果美瞄准了中俄在石油和天然气上有长协绑定,那么拉低油价除了打击俄,也间接损及中,并使得中俄利益出现冲突,即便眼睁睁看到低油价中国因以前长协牵制也难得其惠。待俄供应渠道因利益及政治被掐断,再将价格涨回来,重新划分政经版图。 2、经济的边际效应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实力。就像一家豆腐坊,只能满足本村的需求其经济效益是有限的,如果变成苏果超市,那么它的效益可以覆盖到一个省。为什么阿里巴巴定价那么高?因为理论上电商可以连接全世界。一带一路是有形的,而电商是无形的,与之配套和完善的服务还可以有很多。 3、被别人需要就是你存在的理由;别人离不开你就是你发展的根基。这就是浅显的商业逻辑。 4、现在我们做大宗商品要看美元的脸色,说白了就是老美想不想剪羊毛。其他币值强了,对老美才是制约。 5、中国老说争夺定价权,没有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储备份额,怎么能谈得上争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6、人民币有的阶段需要贬值,争取出口有利些;有的阶段需要升值,好吸引国际资本。老美讲“巧实力”,中国何尝不是?路还很长,过程也很曲折。 7、当前中国的问题很复杂。都穷的时候还比较容易一致。有点富裕了,利益集团的博弈就来了。中国要解决的是如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方法、是如何共同把“馅饼”做的更大,真正做到惠及全民。而不是利益集团的忙于切割,甚至为了切割不惜走回头路。 8、主观交易,客观风控。 9、托房地产、延地方债使得系统风险后移但并未消失;对冲传统领域风险需要新的更有质量和可持续的经济引擎。如果后者没来,所有都未美梦成真。希望在前,唯有行动。 10、中国股市要走的更长远,就需要夯实台阶,步步为营。那种一飞冲天的透支概念,只会适得其反。 11、你信仰什么,就在什么里收获。那种你不信的,必然别扭。别扭你就走不快,也走不长。 12、长期政府由印钞票改为印股票的逻辑会走许多年。只是这个节奏的确透支了许多了。除非大家都持股不套现,这种投机性一旦引发套现效应,多杀多的动荡是必然的。如果你相信这个,就耐心等杀跌时再加仓。 13、研究结构、交易节奏。 14、对股市的眼光,不能仅停留在10年20年的中国股市样本里看问题。美国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牛市可谓波澜壮阔,这是美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价值所在。中国股市要谋求长牛首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要领先于世界,这样你实现的价值就不是一国的价值而是地区的价值乃至全球的价值。不断的价值提升才是长期牛市的源泉。 15、现在看美三项主要指标就业不错,但经济增长数据和通胀数据都不佳。这给加息时点带来不确定。如果反过来看美必须加息,那么通胀至少要达到2,这也是原油的反弹基础。 16、近期一些商品的反弹主要来自供应端因价格跌破成本后的收缩所致,但持续的上涨需要需求端进入补库周期,显然现在还不具备,如黑色。所以就一些商品来说筑底可期,但展开需要供应端的收缩加上需求端的扩张互动——这需要时间。 17、全球都这样:印票子太简单了,就好像带上了“魔戒”。从政府到民众宁愿看到维持一个虚幻的繁荣,也不愿意面对因结构修整带来的停滞。我们习惯于让矛盾展期再展期,我们相信我们的后代都是“超人”! 18、中国股市对经济大盘来说还是小众市场,象征意义更多。就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股市还有大的成长空间,应该真的做到把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 19、投机之风让人们只想到处找风口而不思让劳动创造价值。 20、中国经济维持调结构的特征。但作为政府,只要坚持制度创新、市场开放和走出去战略,重新找到增长的引擎,只是时间问题。尽管矛盾重重,但仍不失希望。 21、大宗商品研究员的研究目的就是搞清楚价格和供求之间互动的逻辑关系。价格是如何平衡供求的;供求是如何驱动价格的。因你研究而导出的预期是被证实还是证伪,说明了你研究的有效性。供求的边际在哪里?在人心。在人的贪婪和恐惧。 22、现在讲宏观经济无异于1938年讲抗战形势。如果到45年,当然大家都知道,抗战必胜,这是好的结果,但中间的凶险和牺牲,是有目共睹的。就信心来说,我们应该坚定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但过程的复杂和凶险也许并不亚于8年抗战。如此,也会经历战略撤退、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这三个阶段。调结构减库存去产能减速度是战略撤退、增亮点稳增长转方式是第二阶段、经济升级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足是第三阶段。难的是第一第二阶段,盲目乐观和悲观都不可取,唯有放下包袱奋勇向前。 23、政府应该着力制度开放和创新、加大市场化增加经济活力、应对内部经济滞涩及老龄化影响只有走出去战略才可奏效。现实看经济数据还处于下行中,宏观处于左侧运行,还没有证据表明经济已触底,右侧已来临。 24、我们希望能看到虚拟经济能发挥引领作用,能带动宏观探底及微观改善,这是企业迎来补库周期的基础,否则大宗商品的上涨大多只能来自供应收缩的超跌反弹,需求推动的延续性难以跟进。所以投资热点回归大宗商品的前提是宏观触底和微观改善,也许现在处于这个过程中,但我们需要数据证据。 25、数据库,产销存;产业链,问对人。勤跟踪,多思考;重逻辑,找传导。 26、实体跟不上虚拟。背离太大更不利实体,只会助长投机。 27、风险溢价矫正了,预期也走了一段了,该到回头看看实体能否跟上的时候了。 28、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表观数据下行未能通过新经济及政策刺激拉动有所企稳,这也是虚拟热实体冷在股市上的矛盾所在,尽管诸多因素需要中国股市走牛。这些矛盾给股市现阶段带来的就是波动增加和板块分化。 29、金融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策略也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具有多样性。所以如果不了解具体投资者的现状,是很难回答具体问题的。比如涨了你说多单出不出,也许今天出是对的,但三个月后看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个案的问题只能具体对待。 30、理性永远不会缺位,尽管姗姗来迟了一些。只有健康才能行稳致远。 31、股市有点清凉,非牛非熊彷徨;成竹已然在胸,何须杀跌追涨? 32、期货波动大于现货,正是保值作用的结果,有利熨平现货波动,这也是推出期货工具的初衷。如果想通过抑制期货来达到所谓“救市”的目的,往往适得其反,使得只有做空现货才能停止损失。 33、股市超跌才有价值。做好策略比预测点位更重要。 34、投资的游戏就是价格跌下来了比钱多;价格涨上去了比货多。循环往复,适者生存。 35、不说巴菲特所谓看十年。你只要是做三年打算,跌倒这个份上也不该恐惧了。持你亏得起的筹码,该干嘛干嘛,不要为每日涨跌担心。把国家建设好了股市自然就涨了。赚朴实逻辑的钱,富足长寿! 36、说实话,杠杆使用是投资最难的环节,我做20多年期货了,对使用杠杆还慎之又慎。有些没做几天投资的就拿着高杠杆在市场里抡,如不控制,还不知道要有几刀韭菜待割。管理层为此做适应性过滤是必要的。 37、我上周在北京和投资人谈,你如果在投资市场还没有自己的信仰,我劝你不要做投资,否则死活都是听天由命,就是赌明天。如果你有自己的投资信仰,就遵循你的信仰吧。这样才能百折不回。如当年共产党闹革命,不惜命,有未来。 38、投资是个系统工程,你很难找到满意的指导。告诉涨跌也没用。对市场没有深厚的了解,不能把了解转化为正确的投资行为,都很难成功。几笔单做的好也没用。没有稳定长期的盈利模式一样很难胜出。 39、就自己来说,是内涵驱动的投资模式。一个属于生命里的机会要等很久。比如股市,我09年就看好,但条件感觉欠缺,到去年底才觉得成熟。比如豆,10年4月准备,到7月才成熟,就在3800买了一次,到4800平出。这一年就没什么可做了。现在也在机会上,条件是一步步浮现的,我不敢讲会最终胜出。 40、研究员必须培养自己的三种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启发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在调研中学习的能力;二是研究能力。包括归纳与演绎及多手段多角度研究方法;三是报告能力。包括书面报告能力和口头报告能力。 41、当年罗杰斯1999年就看好大宗商品了,但市场启动拖到2002年初。把看法变成投资策略还有大段路走。也不是普通投资者能做到的。 42、如果资金不多,做做固定收益,找一份踏实工作,也是一种成功。 43、我在投资最顺的时候也没想过放弃工作,因为我知道暴利不是常态,大多都是等待。所以越在市场待就越知道一份支撑平常日子工作的重要性。守住平常,才能等来卓越。 44、融资必然激励短炒,因为资金成本高,获利压力大。券商因有一杯羹,所以也当做创新业务来鼓励。 45、如果没有系统性风险,3000以下可以算公允价。长资金布局应该倾向公允价以下逐步建仓。对股市来说,实体经济才是牛鼻子。 46、对价值投资来说,市场在一个恐慌的极端里倒是选股良机,没人跟你抢。可以慢慢挑仔细选。 47、只要股市下跌,就有人指责期货。仿佛又回到了90年代初对期货的讨论:期货是通胀的发动机还是加速器?期货就是一种避险工具,其波动通常大于现货,长期看有平复现货波动的功能,这正是对现货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散的功能体现。如果说股市存在非理性风险恰恰反映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发挥不够,宜加强非削弱。 48、股市不要搞什么“万点不是梦”的口号式群众运动。这很危险。股市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并努力给投资者创造合理回报。如果股市能匹配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创造价值,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就是奖励良币,对那些狂热的靠价差交易加杠杆的劣币就是一种挤出。 49、股指期货的休克疗法令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大宗商品大批关停及九八年的绿豆期货。本想2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期货市场的理解和宽容应有进阶,但现实竟如此不堪。股指期货,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困难只是个过渡。 50、学习阶段做加法;实践阶段做减法。什么意思?就是在学习入门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学习和市场相关的内容,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都要学习知晓。有如如果是10扇门,有8扇都是假的,只有两扇是真的,你必须假的真的都知晓才能在运用时鉴别。而实践中做减法就是抽丝剥茧,把握确定。 51、什么叫确定性机会?就是内涵指向明确的机会。而什么是不确定?不确定具有随机性。随机性就是回撤是30%?50%?还是60%?这个真的只有天知道。如果你把交易建立在不确定上必定是捡芝麻丢西瓜的买卖。简而化之,把筹码放在确定上就好了,只是放多少而已,这时需要把不确定考虑进去以控制风险。 52、根据楼继伟的说法,如果未来5年调结构是共识,那么所有政策资源都应该向促进调整和调的更好倾斜。并且尽可能在转型过程中不伤及民生。 53、三尺讲台,耳提面命启顽愚;两袖清风,树人立德开智慧。——为教师节撰联 54、关于投资系统:对投资标的的认知(品种宏观背景和中微观涉及产业链的长期观察跟踪);对投资标的的机会推测、逻辑推演;在研究报告基础上的策略拟定(符合投资或避险风险偏好的计划安排);遵循计划范围内的建立头寸(部位、基础仓、动态增减);投资周期内的连续跟踪、要素整理和风险评估;了结、总结。 55、金融投资专业和不专业的分野就在于计划性和随意性。 56、要学习成功者怎么成功的而不要学没成功的人怎么抱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也没有完事。成功就是包容缺陷和把困难踩在脚下。 57、挫折历练人;困难成就人。 58、第二产业的确该调的。只是为了维稳,搞的量化宽松资金到不了实体,在空转或去搞投机推高资产就不好了。钱缺吗?不缺。但银行传统都是投国企投大企业,一些小企业却嗷嗷待哺。这就是结构性问题。 59、为什么依托安全边际建仓要倒推风险承受能力?因为价值投资都是左侧建仓,当右侧未来表示市场尚未对你的想法投赞成票,所以左侧建仓一定要结合风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右侧来临,风向已经转为有利,这时是抓钱的好时候,就是顺风扯足帆的时候,赚钱比较快要敢于建仓,长短结合,长仓要拿住。 60、豆类产量和需求齐升所以价格才会进入低价圈。从分析的角度,天气是价格能否突出低价圈的关键。从投资的角度就是好的安全边际加事件推动行情展开。所以分析是因有了价格再分析推动价格的原因而投资是在风险可控的部位等待事件发生。如果没有准备的等待,事件发生了,商机也就过去了。 61、中国西进,是谋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项。这或多或少削弱了欧美之间固有的意识形态。东南突围,中国除了海权声索,海空军事力量与美差距较大。这次美舰进入中国岛礁12海里之内绝非偶然,也许会形成常态。中国除了据理力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可能难免。 62、投资如人生,不止取决于你在峰巅的态度,关键是长长的两峰之间,甚至深深的低谷,你如何度过。 63、大宗商品研究就是供需边际研究,理论边际和市场边际总有差异,但逻辑链总将它们交合在同一范畴里。 64、左侧重防守;右侧重进攻。会风控的人才有机会进攻! 65、努力是最好的资源。 66、历史上美加息于股市的关系短期看资金收紧利空股市,但长期收紧资金也是对经济的自信,所以调整后再涨的概率大。加息和美元的关系是预期加息时美元涨,实际加息时美元跌,这些都有过往资料佐证,可以研究。 67、中国经济好不好要找准角度去看。对钢铁前期有观点说往下看10%,往上看30%。不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如果往上走30%,那大家又活了,产能也不用去了。所以现在看价格不如看去产能程度,产能去够了,价格见底就会水到渠成。 68、年报必须要有价格分析,但价格分析不是拍脑袋。通常静态分析对低价支撑看成本;对高价抑制看替代。所以就当下大宗商品普遍处于低价圈来看成本分析是评估低位支撑因素的关键。成本分析重成本构成、成本动态分析、成本对供应边际的抑制和需求边际的拉动等。 69、成本分析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所以如果有一个相对界定,对价格评估的依据性会增强。比如原油,成本分部在25-80,现在的条件我们显然不能用80做依据。那么不同的成本区间会有对应的产出,价格越低产出越少,再对应需求,找到大致平衡,就是有效成本。 70、因为我们做报告必须要给出价格区间。读者会问,你给的价格区间依据是什么?所以,要做静态成本分析才能对应相对价格。你给出的价格参考才有说服力。 71、用了解建立信心;用原则管控风险。 72、库存像个锚。锚重涨不高;锚轻跌不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2whk1.html
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投资随想录(2016.1-2016.4)
热度 22 范适安 2016-4-8 12:36
投资随想录(2016.1-2016.4) 1、只有提高研究向策略的转化率、提高策略的正确率才能保证投资的成功率。做好这“三率”,是研究向投顾转化的必由之路。要做好“三率”转换,只有紧盯目标,不断实践,不怕犯错,在积极积累中提高。 2、从冷战到苏联解体到美绝对的领导力到多级化。世界正在深刻改变。旧有的逻辑已无法解释未来的新格局。就像前年我们说的,对经济的评估体系应该改变了,否则很多东西都无法理解,现在看,我们是走在前面的。 3、兼听则明。我们都要向市场学习,包括向不同意见甚至有缺陷的理论学习。严格讲没有一种理论是绝对对或错,只是放在正确的时间和地方罢了。 4、中国经济要回到有质地的时代最终股市必定是业绩牛。 5、人民币汇率其实就是双刃剑。贬,有人说不好;不贬,也有人说不好。因为有人靠说话赚钱,这是职业,可理解。 6、根本还是需要业绩牛,水牛毕竟短命。改革牛也是预期,预期最终需要接受业绩的检验。业绩好估值就低投资价值就高,这才是良性循环。大国经济,没有捷径。 7、美国虽然还是老大,但911后独大局面有所削弱。政治上单级向多级演变、经济上难以重回扩张、军事上不能同时支撑两个局部的战争。也许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全球多级化将在摩擦和对抗中终究重新认清合作的意义。 8、就房地产去库存与过剩产业去产能来看,我觉得去产能会来的容易些,去产能的去,你可以理解为减少,也可以理解为转移。去年钢铁出口创新高是一种“去”法,如果管理、技术、资本也能够走出去,这种产能转移将大大有利于国内出清。但房地产不一样,房地产出不去,只能降价销售,降到一二线的退休人员或不想就业的有房者卖掉房子买二三线的房子做寓公,或可对房地产的结构性去库存有些帮助。 9、所有的正确加在一起就是不正确;所有的不正确加在一起就是正确。——这就是金融市场。 10、成功不是因为赚钱造就的,而是没赚钱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赚钱的素养,市场用机会来验证一下而已。 11、市场的价值在于多元。我们不必因自己一时的成功而乐于复制。市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东西,必然效率尽失,机会全无。如果市场条件是你的菜,你就坚持自己好了,要坚信信仰的力量。人人都是巴菲特就太可怕了,我们回到计划经济好了。 12、我现在不试图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理念。我对交易只有六个字:信仰、耐心和方法。能彼此欣赏和接受需要缘分。不同意见不同流派或不同水平才是保持市场活力的基础。这个市场的生存逻辑就是完善系统、保持特色、把自己做好! 13、内部看容易改的都改了,难改的所谓硬骨头就是国企本身了。这个很难,手术刀要往自己身上使了。从何入手?还是小火慢炖?要经历一个滞涨、通缩、再滞涨、再通缩的过程。只有反复倒逼,才能真正见底。这是未来若干年的持久战。 14、2016对国企改革才是真正的险滩。要找准改的突破口。朱镕基时代股市为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股民分担了多少改革成本?从这个角度看,股市还是可以拿来利用的工具,只是现在股民也学乖了不少。 15、股市的结构性矛盾没变。低估值的大多偏传统;而高估值的偏新经济,有故事成分。偏传统的问题是如何升级提价值;偏新经济的问题是如何以点带面形成影响力。股市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当下中国经济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两股力量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可以相对冲抵周期性下行的压力,用时间换空间。 16、实际上周期性问题也是结构性问题。结构性问题是周期性问题的原因,周期性问题是结构性问题的结果。所谓一招不能用到老。但人性的懒惰非要倒逼才能做出改变。所以周期就是奖励先进惩罚懒惰的。 17、2020-2021年或许会进入一个新时代。是80后的真正机会。年轻的还不够懂;年老的追求淡了。那时是80后的时代了。赚得多固然重要。但懂得周期轮回、因时而动才会明白,活得久才更重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2wh61.html
185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20:12 , Processed in 0.025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