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通信卫星

相关日志

分享 首次实现南海深海盆全覆盖监测。(20160905 《中国海洋报》
热度 32 silentdarkness 2016-9-23 14:41
海洋国家实验室突破深海潜标水动力学优化设计等关键技术 近日,来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圆满完成2016年南海潜标观测网作业任务航次凯旋。该航次共布放潜标38套,回收潜标42套,进一步完成了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区域海洋潜标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的维护及扩充,首次实现对南海深海盆的完整全覆盖监测,部分潜标观测数据已经通过通信卫星传回。 专家表示,实现“透明南海”是认识南海、经略南海的物理基础,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但南海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匮乏,极大地制约了对南海海洋科学研究及海洋环境安全的保障。 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布放系列深海长期观测潜标259套次,成功率达100%。南海潜标网目前在位潜标34套,并于本航次首次实现全面覆盖南海深海盆的深海多尺度动力过程长期连续观测,是目前国际上针对区域海洋组网规模最大的潜标观测网。 南海潜标观测网的建成与运行,标志着“透明南海”工程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为我国构建“透明两洋一海”观测网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这也标志着海洋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与国防安全”重大战略任务已全面展开,下一步将在现有潜标观测网基础上,拓展以水下机器人观测为主要平台、以卫星及无人机为载体的三维立体实时观测体系。
204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ZT -- 中国首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
热度 11 jerf71 2014-11-5 16:43
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合制 中国首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 2014年10月28日 (北京综合讯)中国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昨日共同宣布,双方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实验,实现了中国首颗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重大突破。 信威集团董事长王靖是福布斯名列224位的中国富豪,身家61亿美元(77.84亿新元)。他行事低调,但去年因为投资400亿美元,承接了开挖尼加拉瓜运河工程而成为媒体报道焦点。 《星期日泰晤士报》前日报道,由于征地问题,大运河估计在今年底动工,但工程已经激怒不少当地农民。当年尼加拉瓜现任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率领的左翼革命武装“桑地诺解放阵线”的一些游击队员表示,如果奥尔特加政府坚持允许中国公司建设运河,他们将“再次革命”。 据《新京报》报道,由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卫星于9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搭载发射,重量约130公斤,运行在高度约为8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通信覆盖区直径约2400公里;电磁频谱监测区域直径1000公里,实现了覆盖区内卫星手持终端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指标优于国际上现有的低轨移动通信在轨卫星的最好水平。 报道称,该卫星采用星载智能天线、星上处理与交换、天地一体化组网、小卫星一体化集成设计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验证了北斗定位授时等业务。 王靖表示,公司和清华大学希望通过三年实现“一箭四星”;在2019年初步建成中国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的星座通信系统。届时,中国的星座通信系统将覆盖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各个角落。 清华大学—信威通信空天信息网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华说,目前中国80%以上陆地面积、95%以上海洋面积的通信网络覆盖仍然面对难题。渔民出海、远洋航行、山区林区作业尚无廉价而有效的通信手段;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中国自主可控、低成本小卫星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后续开展小卫星通信新技术和新方法试验提供了创新平台。 现在有点佩服这个王靖了,粗活(运河)可以,细活(卫星)也行,有商业头脑,参看“中国攻破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技术”, http://www.aswetalk.org/bbs/home.php?mod=spaceuid=14531do=blogid=45793cid=613401goto=new#comment_613401_li 顺便鄙视《星期日泰晤士报》,NND,“再次革命”和“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都可以扯在一起。 @ 晨枫 @东湖珞珈
72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ZT -- 中国首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
热度 1 jerf71 2014-11-5 16:40
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合制 中国首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 2014年10月28日 (北京综合讯)中国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昨日共同宣布,双方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实验,实现了中国首颗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重大突破。 信威集团董事长王靖是福布斯名列224位的中国富豪,身家61亿美元(77.84亿新元)。他行事低调,但去年因为投资400亿美元,承接了开挖尼加拉瓜运河工程而成为媒体报道焦点。 《星期日泰晤士报》前日报道,由于征地问题,大运河估计在今年底动工,但工程已经激怒不少当地农民。当年尼加拉瓜现任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率领的左翼革命武装“桑地诺解放阵线”的一些游击队员表示,如果奥尔特加政府坚持允许中国公司建设运河,他们将“再次革命”。 据《新京报》报道,由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卫星于9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搭载发射,重量约130公斤,运行在高度约为8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通信覆盖区直径约2400公里;电磁频谱监测区域直径1000公里,实现了覆盖区内卫星手持终端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指标优于国际上现有的低轨移动通信在轨卫星的最好水平。 报道称,该卫星采用星载智能天线、星上处理与交换、天地一体化组网、小卫星一体化集成设计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验证了北斗定位授时等业务。 王靖表示,公司和清华大学希望通过三年实现“一箭四星”;在2019年初步建成中国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的星座通信系统。届时,中国的星座通信系统将覆盖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各个角落。 清华大学—信威通信空天信息网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华说,目前中国80%以上陆地面积、95%以上海洋面积的通信网络覆盖仍然面对难题。渔民出海、远洋航行、山区林区作业尚无廉价而有效的通信手段;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中国自主可控、低成本小卫星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后续开展小卫星通信新技术和新方法试验提供了创新平台。 现在有点佩服这个王靖了,粗活(运河)可以,细活(卫星)也行,有商业头脑,参看“中国攻破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技术”, 东湖珞珈
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 中国首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
jerf71 2014-11-5 16:39
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合制 中国首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测试 2014年10月28日 (北京综合讯)中国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昨日共同宣布,双方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实验,实现了中国首颗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重大突破。 信威集团董事长王靖是福布斯名列224位的中国富豪,身家61亿美元(77.84亿新元)。他行事低调,但去年因为投资400亿美元,承接了开挖尼加拉瓜运河工程而成为媒体报道焦点。 《星期日泰晤士报》前日报道,由于征地问题,大运河估计在今年底动工,但工程已经激怒不少当地农民。当年尼加拉瓜现任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率领的左翼革命武装“桑地诺解放阵线”的一些游击队员表示,如果奥尔特加政府坚持允许中国公司建设运河,他们将“再次革命”。 据《新京报》报道,由信威集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灵巧通信卫星于9月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搭载发射,重量约130公斤,运行在高度约为8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通信覆盖区直径约2400公里;电磁频谱监测区域直径1000公里,实现了覆盖区内卫星手持终端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指标优于国际上现有的低轨移动通信在轨卫星的最好水平。 报道称,该卫星采用星载智能天线、星上处理与交换、天地一体化组网、小卫星一体化集成设计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验证了北斗定位授时等业务。 王靖表示,公司和清华大学希望通过三年实现“一箭四星”;在2019年初步建成中国自主可控、可持续发展的星座通信系统。届时,中国的星座通信系统将覆盖除南北极之外的全球各个角落。 清华大学—信威通信空天信息网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华说,目前中国80%以上陆地面积、95%以上海洋面积的通信网络覆盖仍然面对难题。渔民出海、远洋航行、山区林区作业尚无廉价而有效的通信手段;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中国自主可控、低成本小卫星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后续开展小卫星通信新技术和新方法试验提供了创新平台。 现在有点佩服这个王靖了,粗活(运河)可以,细活(卫星)也行,有商业头脑,参看“中国攻破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核心技术”, @ 东湖珞珈 @晨枫
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 中国将在2030年建成全球化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热度 6 jerf71 2014-11-4 15:15
中国将在2030年建成全球化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记者2日在此间召开的“2014量子通信、测量和计算国际学术大会”(简称国际量子学术大会)上获悉,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目前进展顺利。中国将在第一颗卫星工程顺利发射后,进一步开展研究,到2030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介绍,基于在中国青海湖等地进行的多项成功实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主要技术攻关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建造卫星的工作,项目整体稳步推进。 量子通信首席科学家 潘建伟教授 1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物理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引领国际的重大前沿突破,量子通信更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尖端技术。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能确保两地之间密钥分配的绝对安全性,从而保证通信的绝对安全。在国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2012年初,以潘建伟团队为核心的技术队伍,在安徽省合肥市建成了国际上首个规模化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节点数达到了46个,远远超过国际上已有的同类网络,标志着大容量的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取得了关键突破。 “量子保密通信在城域网上的使用已经基本成熟,”潘建伟说, 但要实现广域的量子保密通信,还需要借助卫星。 潘建伟团队牵头实施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中国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在2014国际量子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中国还将开展一系列研究,在首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发射多颗卫星, 到2020年实现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届时联接亚洲与欧洲的洲际量子通信网也将建成。到2030年左右,则将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4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6 09:36 , Processed in 0.02335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