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正态分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抑郁是一种能力(转)
gordon 2017-3-15 05:12
“抑郁”也可能是一种能力,并非“你”有问题,而是“环境”问题 每个人都不一样,比如有一些人比较特立独行,喜欢创新;而另一些人则喜欢很固定的生活、喜欢维持在某个稳定的状态里。 这两种人就好像是一个坐标横轴上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大部分人可能是在坐标轴的中间部分,即都渴望一定的安全感,也渴望一定的新鲜感,在两者之间。 用统计学来说,就像这个正态分布图,抛物线的拱起部分(在正负两个标准差之内)内囊括了大多数人。 而社会人群中,一定有少数人是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比较极端的人,他们一般会(在正负两个标准差之外分布)特别追求新鲜感或安稳感。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因为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会更容易在心理上有更大的压力,或者说更容易出现心理波动。 然而,往往真正的“创新分子或精英”也只可能是极少数人,对他们来说,也许“特立独行”、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就是在社会“创新”进程里,人群中必须付出的一些代价。 能“抑郁”,代表有接受现实的能力 有很多比较大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大师,比如说温尼科特曾提到 “抑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能力”。 它的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悲伤、无助,感觉到自己的目标无法达成”等能力的话,就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比较“自我中心”。 比 如 如果ta遇到挫折,ta很简单的反应可能就是“愤怒”,即“我不接受,我不接受现实,现实不可以这样”,他会持续地表现不能接受的状态 。但是 “抑郁”之 所以是一种能力,是因为它背后隐含着一种对现实清醒的“认识”和无奈的“接受” ,虽然并不是“完全接受”——在“抑郁”的背后,人认清了客观“这是一个无 法改变的现实,不管我多么不愿意,这是一个存在着的现实,我得去面对它。” 比起接受“我做不到”这个现实,我们现在的社会过于强调“快乐”和“做事”,而过少地重视人有时候会有一种“悲伤”和“反省” ,或者说是一种“空”,即“人不一定要做事,也可以处在沉闷一点的状态中整理自己”。 现在社会好像太强调“自我”了,而不太强调这种“空”。 感到抑郁,是因为人知道“我朝这个方向再去努力,也没有办法,就撞墙了,然后我就撤回来”;“撤回来”,然后等待和整理新的目标。 所以, 它是一种在人的适应生存上本来就有的能量保持机制 。 *********************************************************** “抑郁”状态中有一个“转换遗憾”的过程 “抑郁”和“焦虑”可能不一样。“焦虑”是处在“抑郁”之前的状态,是——我调动我的力量去做充分的“搏斗”。但是当我“搏斗”后,发现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就“撤回”这种能量。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而这种“明智的做法”,实际上是一个潜意识的、习惯性的反应 ,而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反应。 之所以是习惯性的,是因为 不光是人,所有的动物都会“习得性无助” ,它是自然而然地在某个阶段,就会有的一些生理平衡的基础机制,即 某种能量调动到一定程度了,人不可能无限度地去调动 ,于是就自然进行一些状态“转换”。 “抑郁”的背后就有一种“遗憾地放弃”这种感觉,而且其中有一个“渡过”的过程 —— 就是说 看清楚现实之后,我仍然能够看到我还拥有什么东西,我知道还能做什么 ,比如我还能吃饭、呼吸,然后我还能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就从 从这个低 点再慢慢地恢复 ,由一种心情不好,但是勉强能做一些事情,再慢慢地恢复到做了这点事情、并感觉到一点点成就感和意义,再使心情好一点;然后做做一点事 情……直到慢慢地滚动回来。在这个过程中间, 原来那个“遗憾”可能就不再成为“注意的焦点” 。 因为人是很容易把“丧失”当成焦点的 ,无论是“亲密关系的丧失”、“成就感的丧失”或者是“理想的丧失”,“丧失”往往无法消化,而 “心理创伤”指的其实就是一种“无法消化”的事情,它哽在这里,让你的注意力黏着其上 。 如果这个人没有做新的事情,那么就会停止在这里,平均来说,这个状态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就需要心理干预了 ,因为半年以上的很多事情没有“消化”的话就认为是“病态性”的,是 需要有一个外在的力量来协助来支持,然后从这里慢慢地滚动出来 。 所谓“常模标准”和“精英标准” 心理健康最常用的标准叫“常模标准”。“常模标准”就是指你和这个世界上80%的人一样,那你就比较健康。 我们一般做很多心理测验的时候,用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标准。 比如大多数测试如果超出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就需要注意一下;如果你超出两个标准差之外,那很可能就是有较大的问题。 比如人的性格测试中比如“内向”和“外向”,或者说一个人在社交方面的风格标签“主动”、“被动”,“热情过火”等,这些都是跟80%的多数人比较后、从“中庸”的参考标准来给出的评价。 但是,这个“标准”它事实上有一点点“问题”。 它的问题在于, 首先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 即它不是一个心理学家真正研究出来说“怎样的程度叫心理健康”; 它实质就是一种“数据驱动”, 或者说,其实它有一点点“民主的暴力”,就是说谁占据了最主流,那你就需要去和这个主流比较接近,就认为是健康的。 而不是说专家经过大量研究,确认这样才叫“健康”,所以“常模标准”最大的问题就是—— 假如这个时代有问题,或整个文化中间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它就不能说明问题了。 比如说一个时代中,人们都很“躁动”或者都很“保守”,那么这个所谓的“常模标准”,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评估人的标准, 并不是越和别人一样就越健康 。 所以,专家们还提出来另外一个标准 ,与“常模标准”对应的是 “精英标准” ,因为通常它符合的人比较少。 比如说人本主义学者像马斯洛,他提出来“自我实现的人”的14个标准,就是典型的“精英标准”。 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者的14条标准: 1. 良好的现实知觉 2. 全面接受自然、他人与自己 3. 自发、坦率、真实 4. 以工作、事业为中心 5. 有独处和自立的需要 6. 功能发挥自主 7. 愉快体验常新 8. 有神秘的高峰体验 9. 社会兴趣强烈 10. 人际关系深刻 11. 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 12. 处事幽默、风趣 13. 富有创造力 14. 反对盲目遵从 在这些指标里面,你会发现 其中有一些和“常模标准”有一点点矛盾 ,比如说在个人对社会文化适应的程度这点上。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即心理健康非常好的人,ta对社会文化并不是完全遵从和适应的。 很 大程度上,虽然ta可能不会不断地去诉讼、投诉、反抗,带领很多人去反抗、 成为和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直接对抗的力量 ;但是ta在内心里面并不完全认同 “现有的社会文化的现象和标准,大家都认为是好的,ta就认为一定是好的”,ta可能眼光会更远,能看到人类所处的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差 异。 丑小鸭只是没发现自己的“美” 但不是“丑” 很多我们以为是很绝对的事情,换一个时空,就不一定是那么绝对 。我们现在时代觉得这个人是个“缺陷”的事情,换一个时空,它就不是。 就拿我刚才提到内外向这件事情来说。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看来,很长时间是强调人比较内敛的,修炼成比较无形于色的,然后不特别张扬,而且一成功我们就会说“满招损”。 但 是现在受到这种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也不见得始终是这样),只是在现代、尤其像美国的文化中,它就很强调外向,就觉得整个孩子都需要外向,员工都需要 外向,如果你没有外向的话就会打个问号,就觉得你这是一个“缺陷”。但是其实我们知道,人类的“内外向”是有一定的分布的,而且这种分布,它的意义就在于 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下分别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你过于偏向于哪一种都不是简单的好坏可以判定的。 很喜欢《安徒生童话》里那个丑小鸭的故事,我觉得它有很深的 “心理意味” 。 我 们的自我概念、对自我的判断在小的时候一定是受到周围人影响的。没有人天生就“心理强大”到认为“我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尤其是人会受到养育环境和周 遭的环境评价,当别人给你一个标签“你特别如何”,不管这个标签是好是坏,都会慢慢地影响到你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接受还是不接受等。 所以,我们研究一个人,他的性格中会有一些先天的因素,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偶然的因素。 比如如果自己的性格和父母的性格,两者的匹配程度比较高的话,父母和ta的关系来说就比较好,养育上的支持能被接收得比较好,但是如果相似程度很低,比如说父母很内向,ta很外向或者在其他维度上偏差比较大的时候,这个孩子越不能够接收得到父母的支持。 父母的那些不利的养育方式, 有时候给人感觉就是“频道”不太一样 。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和自己频道不太一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感觉自己很“奇怪”。 比如ta自己很自发想做的事情,环境就对ta说,“你怎么这么特别?你口味怎么那么特别?你审美怎么那么特别?你喜欢的东西怎么那么特别?”这就自然会是一种压力。 就像丑小鸭一样,直到它找到了真正属于它归属的那个群体,它才会意识到自己是“美”的。 它身上并没有一个莫名其妙,就是“丑”的烙印,问题只在于“人和环境”的“匹配”。 当人和环境不匹配的时候 人到底是调整自己还是换一个环境? 这虽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但是, 我们现代社会一个优点就是你还是有选择的权利 。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你有更多的自由。 根据荣格的性格类型说,后人编制的测验大概把人分成16种,就是心理专业测验会用MBTI或 者16PF的量表去测量人的性格。你会发现,各个性格类型之间,他做事情的方式差异很大,思考问题感受的方式很大。但是,当我们人没有学习到人格理论、有 科学的了解作为背景支持的时候;当人们也没有意愿去付出努力去了解别人的时候, 人有一个倾向——就是“简单化”。 为 了维护自我感觉良好,人们会把“和我不一样的”,看成是“不好的”,就会“鄙视”别人。但是,当我们愿意花一点力量去了解别人;当我们有能力对人的复杂性 有了解 ;当我们知道各种人格类型之间真的有时候会呈现相反的状态,并且每种状态都是“有用的”、“在不同环境下都有价值”的时候……当有了这些“知晓”之 后,人与人之间才会更好地沟通和减少偏见。 **********************************************************************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榜样 : 又见倪萍上镜,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她说过,姥姥告诉她一句,也是我喜欢的话,“出多大名,现多大眼”, 她用这句话在火的时候告诫自己。 倪萍,不容易。 今天,她又说了她姥姥的一句,我们很多心理学人都不一定真的懂,不一定做到;“你要不倒谁都推不倒你,你要 不想起来,谁都扶不起你”,听,多么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啊!想想,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现在的问题,推给我们父母,听听姥姥说的,真的应该惭愧~ 倪萍姥姥是生活中真的“心理专家”。 ********************************************************************** 注:其实他们的问题,我都知道,但 问题在于,你没办法把问题推给他们 。
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同心圆结构” 3 —— 贫富差距的根源:随机性和涌现(转) ...
gordon 2016-5-2 08:13
注:摘自 《大糖帝国》 ,作者-淮夷 国家诞生之初(最顶端的图表),财富在国民间的分配很均匀,基本可算一个平等主义的社会。极富者和赤贫者皆很少,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差别很有限,即使最富有的人也不过拥有30个单位的糖量。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自组织社会的财富分布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最底下的图表,显示大糖帝国的晚期,最右侧出现极少数的超级富豪,人均糖量高达270个单位。超级富豪的左侧是数量有限的上流阶层,再左侧是不断萎缩的中产阶层,最左边则是人数极为庞大的底层低收入者。 这种分化趋势其实在人类真实历史中已经重现过无数次了。您不妨把上面的图表换成1949-2012的中国,中国贫富分化在过去60年的演进路线与大糖帝国简直如出一辙。 事实上早在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就发现,一个国家的个人收入并不遵循正态分布,而遵循80/20的幂律分布。意思是,20%的人占有全社会80%的财富。帕累托的发现被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数据得到了验证。所谓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种“马太效应”在中国和西方都可算是一个普遍发生而又极难解决的问题。 此处我并不想专门谈论公平正义的话题,反而,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源头问题是, 贫富分化为何一定会发生? 能不能不发生? 很多人将贫富的鸿沟归结于资本主义、权贵腐败、或者自己命苦。左派说,富人剥削造成人民穷困。右派则说,你穷只因为自己又笨又懒。有趣的是,大糖帝国也许能给人们一些新思路。 在计算机程序中,你可随意调整各种初始参数,瞧瞧到底哪个参数导致了贫富分化。例如一个可能的分化成因是每人的禀赋不同。计算机模型中, 有的糖人视力6倍好于同类,能看到更大的棋盘,更易找到高糖点 。类似地, 有的人新陈代谢4倍低于同类,更易于积蓄余糖,抵御饥荒 。是否此等优秀人种最终演变成了富人? 答案是No。 盖因个人能力差异是计算机随机分配的。理论上,最终财富的分布也应该近似于均匀的随机状态,亦即,富人、中产和穷人的各自人群数差不多。显然模拟结果并非如此。另 一个可能的成因也许是天生的资源差异。例如模型里, 有的人降生于糖山,毫不费力就可大吃特吃,瞬间致富。有的人生在贫瘠之地,历尽辛酸找到含糖区算是命大,有的糖人甚或中途就被饿死 。 这听来也挺像真实的人类世界:老百姓劳作终生,不过是一场穷忙,不如我爸是李刚来得管用。好在,计算机模拟结果并不支持“出身决定一切”的模式。 要知道,一个糖人占有资源的优劣也是计算机自动给予的,诞于糖山或诞于荒漠,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假如资源差异造成经济分化,最终贫富人数也应均匀分布才对。看起来,任何模型变量都无法单独解释贫富鸿沟为何越来越深。“天生聪明”不是决定性的,“我爸李刚”也不是决定性的。 其实 答案关键在于,大糖帝国本身即是一个复杂性系统 ,于是人们很难追踪一个事件链(人们由贫转富)的全部前因后果。您不妨设想有两个糖人,A和B。程序开始时,两人的视力、新陈代谢、出生地的含糖资源,各方面条件都一样。或者说,两个标准的中产人士。 A向四处张望,见其他糖人已在东、西、南三个方向活动,而北方尚余空地。于是它偶然的向北移动。凑巧,走到了东北角的糖山。又凑巧,发现一个没人占领的格子。于是它占住那个区域,开始晋身巨富阶层。B同样四处张望。 出于偶然,它向南移动了一步,结果渐渐走进一名贫糖区。当它意识到这个方向错误,其它糖人早已围满了通往北方糖山的路径。它再无机会,只得四处漫游,积蓄耗光,变成赤贫。 于是两个天生条件差不多的人,最终社会地位出现天壤之别,这种情况也被经济学家称作”horizontal inequality”。这反映出,一些细小的和偶然的差异,足以在系统里造成巨大的后果,这正是复杂性系统的特征之一。 ************************************************************************** 复杂性系统的另一个特征是所谓的“涌现”(emergence)。2009年英国物理学家Neil Johnson写的《Simply Complexity》一书,我读到很多类似现象,譬如鸟群复杂的飞行队列、蚁群的精密筑巢、股市的波动周期,这些活动表面上皆有隐藏的秩序,实际上往往 只是个体活动的涌现而成,不需要任何复杂设计和高等智力引导。 仍以糖人世界来说。糖人并没长着脑子,被规则管的死死的。它们不能彼此商量下一步的共同策略,人群里也没有一个司令官。但是,这些个体简单行为聚合起来,最终产生了一种“自组织”的贫富分化。你可以无数次的重启糖人程序,但是每一次都看到贫富分化的重现。 在此意义上,人类贫富的两级分化很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也许只会日益严重。就算您管理的只是大糖帝国这样的虚拟小国(250个人口,高度简化的游戏规则),你也很难为糖人们的贫困问题设计一个真正管用的解决方案。
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某公司风险官论文的几个问题(转)
gordon 2015-12-26 07:37
李祥林的论文,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其一是没有说明使用正态分布Copula的合理性;其二是没有说明相关性的时变性的严重程度。而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可以说是后来模型和市场实际表现脱节的主要原因: 虽然李祥林列出了几种Copula,但正态Copula是其中最容易被理解和计算的。李祥林给的例子也是使用正态Copula。因此,后来交易员和评级公司基本上是使用正态Copula。 2、相关性的时变性是指相关性并不是静态的,而会随着时间和市场变化。这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2008年的次贷危机证明,当某些产品出现危机时,其它 产品与它们的相关性会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某些衍生品的风险大大增加。在计算日度和周度风险时,不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变动是连续的,可以预期几天之内 变化不大。但如果要进行长期和全周期评估时,相关性的时变性必须考虑在内。要么说明时变性不重要;要么在模型里面加入时变性。但在李祥林这篇论文里,这两 点都没有被提到。 ******************************************************************************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先验的认为是 正态分布的。
0 个评论
分享 幂律和正态分布的不同
热度 1 gordon 2014-5-17 08:44
正态分布针对真实的或貌似的随机事件,幂律则针对彼此互动或存在积累的事件。前者对非生物现象更适用,后者则针对生物现象。基因复制机制保存和积累好设 计,下一代在此基础上开始。 设计和积累是观察生命和社会现象的主要视角。 分子在海洋随机游荡亿万年与特定分子自我复制极为不同。 寻找盈利模式很重要,找到这一模式以后的积累就是幂律分布。 随机游走 和 时间累积,这是不同的概念。 注:傻乎乎的人生其实是 随机游走,服从正态分布。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就类似幂律 ,虽然这一套东西是从日本学来的。
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25 14:18 , Processed in 0.02686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