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书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吵架(一)
热度 12 潜了又潜 2016-6-1 11:15
========================================================================================================================================================================================================================================================================================================================================================================= 吵架(一) 我大概和平沙大夫有个共同的爱好,对于吵架,不爱参与但喜欢看热闹。当然不参与未必全靠隐忍,和自知之明也有关:缺乏战斗力和动力。观察吵 架多了,加上近来读了些有关思维的书籍,发现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吵架还是比较少的,这两方面破绽少是需要花些功夫的,除了美食,其它方面帖子 极少发,固然是水平有限,也因为懒。不愿为发帖多下工夫,而为了吵架花精力,想想也就作罢。剩下靠情绪做动力,持续是很难的。这么一耽搁, 一觉醒来,思维容易趋于正常,未必完全忘掉,但觉得值得的大概所剩无几了。就像火柴或许不缺乏,但柴火很少,掂量掂量或许火就不会点了,或 者从结果看,比较幸运火柴极少被擦着,也就没看到火。以往爱坛冷清,跑去西西河或其它论坛,吵架的事压根不用躲都能碰到,万一有火,跑去看 看更激烈的吵架,也有助于避免摩擦的发生。 思维方面的书籍的阅读,慢慢会改变一些观念,所谓“你以为你以为的是你以为的吗?”看着哪里不对,更倾向于找出其中问题的根源,思维方式层 面的。同时也接受阅读时的一个观点,发现别人的问题更容易些,这也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三省吾身没有大智慧,即便努力做到,效果未必很好 。假如了解到某些思维模式的缺陷,不光是个例,而是进化过程中大脑思考功能固有的特性,思维进化的过程大大落后于世界的变化,狩猎时代已经 足够的应对外界的思维方式,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常常玩不转了。违反生理本能的思维,加上反直觉的思考,在应对复杂不确定情况时,有时可能更 有效,这些显然只意识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的强化。通过观察,特别是典型问题的观察,有助于强化观念的改变,从而在清醒的情况下发现自 己类似的问题。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了意识,比完全没意识到,起码开了个头,持续性的强化,一些固有的观念会慢慢改变,新的更正确有 效的观念才会慢慢形成。 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有关思维方面的两位作者吵架的事,从表述来看,似乎双方都承认对方不是朋友,语气谈不上客气。而两位 的书我都读了,都有收获,其中一位更有名,他的书只读了一部分,发现吵架的事实后,开始找出另一位的,结果是更快地读完。阅读后发现,其实 争议的根源在于,两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而作为各自理论的原创者,这显然不同于只是接受他人的理论,所以很难调和,这大概是我当时的结论。 不过更有趣的是,在继续阅读前者的那本书时,发现这两位曾有过交集,同样不认为对方是朋友,但两位居然完成过一次合作。
个人分类: 闲的|3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转: 一帖在手,找书无忧,各类网盘书籍分享达人汇总帖
热度 23 小剪子 2016-6-1 10:44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74650047664271 感谢原作者及分享者,以下为原文内容,经整理后发布。 有感于未能及时保存苏菇莨的百度云盘分享,甚为痛惜,看到poiu12的建议,我觉得有必要将我长久以来的书籍网盘地址分享出来,并得到大家的更新。我其实很早之前就着手做这件事情,新浪爱问关闭前保存了数百位分享大神的地址,惜乎当时没有批量下载技术,只能一本本下,基本备份很少。当年新浪爱问书籍资源盛况远比当今各大网盘,各个大神分享出各个领域专业的书籍,我估计排除重复至少有50万册之多,一般省级图书馆排除重复有50万册已经很不错了。 有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用户是fateholder,她专精于心理图书制作,制作了大约四五百本最新也比较好的心理图书。俱往矣,如今网盘风声鹤唳,时不时就会被取消分享或者被判定为违规而再也下载不下来,书在有时直须下,莫待无书空叹气,希望各路大神能够多多提供线索,对电子书籍资源做抢救性的收集工作。 格式:分享者名称 分享特色专业 (备注)分享地址 转载时请保留:hi-pda dtgc编辑,以便后来者在此查新。 原文地址: http://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815180page=1extra=#pid35421619 ‍
个人分类: 胡说乱侃|14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网上资源这么多,如何找书籍资源?初、中、高级全攻略
热度 3 坚持到底 2016-3-26 22:55
加关注 串个门 加好友 发消息 0 关注 34 粉丝 内部工作人员 学科带头人 3% 还不是 VIP / 贵宾 - 威望 2 级论坛币 18622 个学术水平512 点热心指数613 点信用等级521 点经验36394 点帖子 537 精华 12 在线时间160 小时注册时间2015-5-15最后登录2016-3-26 楼主 iRolly 发表于 2016-3-4 23:23:25 | 只看作者 | 倒序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爱问微信好号“jgasker”好文共享与推荐,实时答疑服务,欢迎关注! 经常帮博友们查找各种书籍,也算是攒了一些经验。在此整理下我是如何找电子书籍的,准确来说,是找书籍的网站汇总。 本文借鉴了@陆浑戎, @设定控 @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等朋友的方法,在此表示感谢! 如以下内容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一、初级攻略 利用网盘检索工具进行检索 在此推荐几个我常用的网盘检索工具: 1、西林街 http://www.xilinjie.com/ 2、爱挖盘 http://www.iwapan.com/ 3、胖次 http://www.panc.cc/ 4、EV搜索 http://www.evsou.com/ 5、找文件 http://www.zhaofile.com/ 6、呆木瓜 http://www.daimugua.com/ 使用以上的网盘检索工具,常规的书籍,基本上都没啥问题,都能相应的电子版。 二、中级攻略 常用的一些电子书籍网站1特别推荐 1、苍梧书坊 http://cwsy.haotui.com/bbs.php 2、东里书斋 http://dlsz.haotui.com/ 3、钱氏藏书 http://qscs.haotui.com/?from^^uid=272 4、书林网 http://www.booksforest.com/ 5、大熊图书馆 http://dxlibrary.haotui.com/bbs.php 6、大众图书馆 http://dztsg.info/forum.php 2常用网站 1、中国国家图书馆 http://www.nlc.gov.cn/index.htm 2、超星·读书 http://book.chaoxing.com/ 3、书格 http://shuge.org/ 4、好读 http://haodoo.net/ 5、读远 http://www.readfar.com/ 6、E书联盟 http://www.book118.com/ 7、我有闲书库 http://www.woyouxian.com/index.html 3专业书籍 1、潇哥资源 http://www.staffempire.com/ 2、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 4电子杂志 1、VeryCD http://www.verycd.com/sto/datum/magazine/ 2、Bucee杂志馆 http://bucee.net/ 3、ZCOM http://online.zcom.com/ 5古籍类 1、古籍馆 http://www.zcom.com/ 2、瀚堂典藏 http://www.hytung.cn/ 3、汉川草庐 http://www.sidneyluo.net/index.html 4、中国哲学书籍电子化计划 http://ctext.org/zh 5、古籍善本网 http://www.gujibook.com/ 6外交书籍 1、Library Genesis http://gen.lib.rus.ec/ 2、BookZZ http://bookzz.org/ 3、BookFinder http://en.bookfi.org/ 4、bookboon http://bookboon.com/en 5、openlibrary https://openlibrary.org/ 6、manybooks http://manybooks.net/ 7、SnipFiles http://www.snipfiles.com/ 三、高级攻略 1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语法进行检索 例如使用格式限定,精确匹配--双引号“”和书名号《》等等。(更多高级语法请自行搜索) 2微博上的书籍分享达人 @PDF电子书分享 @书香可人 @千里送好书 @岂有此李 @月隐寒霜 @书格说 @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 (非完全统计,欢迎补充) 3@设定控 老师所整理的各类网盘达人 1、帝子青皇: 点击,音乐、小说、资料、游戏。 2、yoursuperman: 点击 ,文史类资料。 3、StDavion: 点击,技术宅论坛上的一位资源达人,各类型的书籍都有。 4、幻影_Devil: 点击,文史、政经居多。 5、chiaki999: 点击,新浪微博 @老阿姨看着你 的百度网盘,艺术、军事、历史为主。 6、电子书乡: 点击,近20万册电子书。 7、孤雁幽幽: 点击,主要分享各类高清PDF电子书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学习资料。电子书内容以摄影、后期、经管、程序设计和文学类的为主 8、史图吧公用网盘: 点击,各类历史地图、中国历史疆域方面书籍 9、久舞而凄: 点击 书格的百度网盘 全部请移步 @设定控 lofter, 地址 http://shedingkong.lofter.com/post/302b9d_d324ec 四、终极攻略 如以上三种攻略都搞不定的话,请到相关网站购买纸质书籍。 常用的买书网站,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提了。给大家推荐几个比较划算的书籍交易网站: 1、孔夫子旧书网 2、布衣书局 3、有路网 4、中国旧书网 5、天下旧书网 6、中国图书网
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的学生时代和当代最大的不同
gordon 2016-3-3 06:02
记得自己当学生的年代,资料书籍比较缺,并不象现今书籍、练习册满天飞,网络信息快捷丰富,各式各样,讲解细腻、解答详尽。 不少题没有答案或只给个结果,极个别难题才有简短的点提示。 嚼得太细太粹对思维成长并不益 。 ******************************************************************、 互联网时代,能把知识颗粒度搞的很细。只要你愿意知道。 ******************************************************************、 实际上,我学习的时代, 研究的太细的人,通常学习是不好的 。 这涉及到一个成本问题。 只能观其大略 ,把能抓分的题 “扣细”就行了。 ******************************************************************、 也就是存在一个技术困难,让你把事情搞清楚。 其实当年我们都是没搞清楚的 真 “钻牛角尖” 的人,还钻死了 注:互联网时代,这个成本低的多 ******************************************************************、 劳动换知识,你要做好多劳动的 ,还跟家庭条件有关。有钱也能购买一点劳动,学习效率更高一点。 所以那个时代,有人考不上北清,很正常。 有些要克服 家庭社会的思维定势,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太困难了。 说白了,就是 “鲤鱼跳龙门” , 能比你当下的状态好一点就行。 渴望 北清的人,一般考试结果都不会太好。 真正的经验是,第一选城市,到大地方走走。第二,选专业,因为要就业。其实你也不知道那个专业到底学啥。 实际上都是瞎猫碰死耗子,你不可能预测未来。 如果我早知道的话,我就报社科了。(当然报也可能不行,如果还是学的老知识的话) 报理工也没错,不吃亏。底下再说吧 ******************************************************************、 注:“秦皇汉武” 那种人,一般来说学习不是很好。当然也有非常好的。 那种人一般都爱走极端。 为啥学习不好?是心理学问题,因为它要在别人面前维持一个 “完美” 的假象。 人肉机器,必须经过多次练习,才有一个稳定度。 练习次数少,反而渴望一次就 “完美” ,我不就说了嘛,这是 “贫瘠社会综合症 ” ,穷嘛 资源匮乏,都是这样 (还想搞大的) 穷人很难翻身,你说, 他就这个想法,他怎么翻身啊 ******************************************************************、 整个接受的教育都是说不了那种。。。欣赏的都是那些“神”的作品 自生自灭吧 注: 俺这种都是被你们殴打的 。当然要是女生打我,我也不介意。 党培养的女生,还是挺好看的。坚贞不屈,挺有那股味儿,有气质嘛 呵呵 那个谁说,自带“攻”嘛 ******************************************************************************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6ec847741756f2374786bbdce6c45766/v.swf
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雁过拔毛——仙人藏书拍卖
热度 22 hanhan 2014-3-12 14:58
雁过拔毛——仙人藏书拍卖
坛子里有朋友说,对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和《美国总统的警卫工作》两本书感兴趣。 理由是前者是专业书籍 ,后一本是八卦 。随手翻了翻这两本小册子。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著。薛定谔大名鼎鼎,他家的喵星人更是有名。这本《生命是什么?》难道是对喵星人的生命进行探讨的吗? 翻开目录看看: 古典物理学家对这个主题的探讨 遗传机制 突变 量子力学 对德尔勃留克模型的讨论和检验 有序、无序和熵 生命是以物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吗? 。。。。。。。。。 额 ,这整个一个生物学的读本,一个物理学家居然对生物有这么深刻的分析和判断,而且到今天,这个小册子中的每一张节都独立成为一部砖头般的专著 ,甚至成为一个学科。人家一个100页不到的小册子居然能够充分凝练这么多内容 。让我这个曾经为毕业论文灌水的人大为汗颜 。 然后,然后我就起了不良之心,既然书在手中。。。。。嘿嘿 当然是一朝书在手便把印来行啦!思考半秒钟,毅然决然——copy去 ! 好在小册子不厚一共一百页。扫描!打印! 电子版!复印版! 搞定!! 花了一个中午,看看工作成果,满意!下一本继续,嘻嘻! 封面是这个样子的 看看目录 看看正文: 两者对比:
个人分类: 图书拍卖|161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关于借爱坛拍卖部分书籍的几件事
热度 44 抱朴仙人 2014-3-5 08:01
关于借爱坛拍卖部分书籍的几件事
一、这些书我读过了,希望有别人读,所以出让; 二、借此筹集整理以前收集古代契约的经费,所以拍卖而不赠送; 三、本次拍卖活动可以为爱坛增加手续费收入,也探索一下在爱坛平台上朋友们互通有无的道路,所以拍卖仅限于爱坛朋友参加,只收吱票,不接受其他途径的其他支付方式; 四、拍卖结束后,剩余书籍将全部捐给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乡村图书馆(声语小朋友可以去当图书管理员 ); 五、我本人因为最近要常驻云南一段时间,而且是遵照指示不住宾馆,搭板房住一线工地现场,所以没时间参与拍卖。拍卖事宜全部委托hanhan同学代理,需要走后门的同学请直接找她。 六、陆陆续续又找到一些缺失的杂志书籍,比如《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全六册其实是不缺的,《读书》杂志也找到不少缺失部分。 -------------------------------------------- 最后做个广告: 大东书局那套绿皮黄皮的史学论文集很有价值,当时找来不易。几乎是从全国主要城市的古旧书店慢慢凑齐的,现在绝没有全部买齐的可能。希望有人整体拿走,以免分拆后可惜了。 这套书的价值可以举个例:《中国画论丛》第一集的山水画论文,看看目录,各篇论文的题目和作者自然显示其价值。
1052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关于 “ 产生人才 ” 经验的方法 —— 我不是麦克斯韦
gordon 2013-12-16 04:36
经常有人在思考,人才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博客或者书适合入门看? 说说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啦,当然我也不是什么高手,不过多听听没有什么坏处。 我不是一开始看博客或者书籍入门的,我是首先抓住原始数据,不知道怎么搞了,然后现学滴。。不懂就找人问,然后各种捣鼓,实验,从实验中找感觉。 ×××××××××××××××××××××××××××××××××××××××××××××××××××××××××××× 成功的真正秘密,就是做,做就好了。 你会把所有的东西串起来的,给出一个瞎解释的。 好了,你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命题,具体这个命题是真的是假的,这个有大量从学校出来的廉价劳动力,可以由他们去做。 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给他们点活儿。 ×××××××××××××××××××××××××××××××××××××××××××××××××××××××××××× 大嘴巴、胡说八道,不代表不是天才。 当年美国人都是这样弄的,他们大多数都是发明家,和欧洲的学者很不相同。 欧洲学者有点神学的底子,很严谨,但不挣什么钱。 你是关心钱啊,还是关心知识啊 看了下论文,然后动手写个小实验,进行理解。都是这,兄弟。 ×××××××××××××××××××××××××××××××××××××××××××××××××××××××××××× 再多解释一点,教学也是如此。 都是动手做小实验的,因为叠加再叠加,已经不能从最初的想法,找到线索了。 让历史主义学习方法走开,还有从文化上搞的。 这个只能作为一个课下的休闲读物,谁信这个谁傻冒。 其实我们真正要学的是这个方法。 ×××××××××××××××××××××××××××××××××××××××××××××××××××××××××××× 发现 我现在状态很好,创造力的一个小高潮,打疯了
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女士品茶》作为统计学史的入门书籍其实是不合适的 ... ... ... ... ... ... . ...
热度 7 gordon 2013-7-1 08:01
《女士品茶:20世纪统计怎样变革了科学》作为统计学史的入门书籍其实是不合适的,萨尔斯伯格的序言 写的不错,但很多东西他并没有讲出来,讲透。 国内的教科书大多是从数学的角度,而不是从统计的角度讲这个问题,开头就是讲赌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探索性数据分析》陈希儒老先生写的序,有人说写的很好,我看过以后,还是不开窍。(也许陈先生把数学忘了,可能会写的清楚点)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世纪初之前,误差分析和统计学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统计学的产生最初与“编制国情报告”有关,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 统计学面对的是统计数据,是对多个不同对象的测量;而误差分析研究的是观测数据,是对同一个对象的多次测量。因此观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在当时被认为两种不同行为获取得到的数据 ,适用于观测数据的规律未必适用于统计数据。19世纪的统计数据分析处于一个很落后的状态,和概率论没有多少结合。而概率论的产生主要和赌博相关,发展过程中与误差分析紧密联系,而与当时的统计学交集非常小。 将统计学与概率论真正结合起来推动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便是我们的统计学巨星凯特勒Adolphe Quetelet (1796-1874) 。 1831年,凯特勒参与主持新建比利时统计总局的工作。他开始从事有关人口问题的统计学研究。在这种研究中,凯特勒发现,以往被人们认为杂乱无章的、偶然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现象一样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凯特勒搜集了大量关于人体生理测量的数据,如体重、身高与胸围等,并使用概率统计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当时的统计分析方法遭到了社会学家的质疑,社会学家们的反对意见主要在于:社会问题与科学实验不同,其数据一般由观察得到,无法控制且经常不了解其异质因素,这样数据的同质性连带其分析结果往往就有了问题,于是社会统计工作者就面临一个如何判断数据同质性的问题。凯特勒大胆地提出: 【把一批数据是否能很好地拟合正态分布,作为判断该批数据同质的标准。】 凯特勒提出了一个使用正态曲线拟合数据的方法,并广泛的使用正态分布去拟合各种类型的数据。由此,凯特勒为正态分布的应用拓展了广阔的舞台。正态分布如同一把屠龙刀,在他的带领下,学者们挥舞着这把宝刀在各个领域披荆斩棘,攻陷了人口、领土、政治、农业、工业、商业、道德等社会领域,并进一步攻占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统计学及气象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正态分布的下一个推动力来自生物学家高尔顿,当正态分布与生物学联姻时,近代统计学迎来了一次大发展。受凯特勒的启发,他对正态分布怀有浓厚的兴趣,开始使用正态分布去拟合人的身高、胸围、以至考试成绩等各类数据,发现正态分布拟合得非常好。他因此相信正态曲线是适用于无数情况的一般法则。 The gathering of anything that might be called social statistics is often dated from John Graunt(1662) 约翰•格朗特 analysis of the London Bills of Mortality, which tabulated birth and death data collected by London parishes. The beginnings of the systematic collection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now called demography) occurred in the mid-18th century, often attributed to Johann Peter Süssmilch in 1741. Data on moral variables began to be collected and disseminated by various state agencies (most notably in France and Britain)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nd were widely used in debates about social reform. 亲,把威廉配第先放一边去吧。我们来讨论一下 “道德统计学”。 最狭义的道德统计学通常是指反映社会病理学的(social pathology in groups of people)统计数值数据。 例子包括对 犯罪 crimes (against persons and property) ,文盲, 自杀 ,非婚生子,流产,离婚,卖淫,往往被称为19世纪的贫困化的经济学的情形。 比利时的Adolphe Quetelet (1796-1874),一位通才,建立了”道德统计“这个概念(Moralstatistik,wikipedia上都没有,法语是statistique morale)将人们的特征属性和社会行为用数字统计表达出来。在对人口的研究中加入数学的成分(比如犯罪率的计算),使用概率和多变量表格,并提出”一般人“的概念(根据各种统计特征的平均值)。总的来说,就是将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事实用数字总结出来 “道德统计学”中还有一位很特殊的人物。前面说过,约翰•格朗特 的代表著作是《关于死亡表的自然与政治的观察》(1662),在格朗脱工作的影响下,德国牧师约翰·彼得·苏斯密尔希(Johann Peter Süssmilch,1707~1767)继续研究人口数据中的规律,写了一本书叫做《神的秩序》(1741)。他在这本书中比格朗脱进了一步,明确提出,数据中隐藏的规律(他称之为“神定的秩序”)必须在大量的数据中才能揭示出来。所以统计史公认他是明确倡导大量观察法的第一人。有人说他是军队牧师,我暂时没有找到资料。 到这里,教材就很好写了, 由于资产阶级制度日趋腐朽堕落,社会里出了很多变态,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发现变态是有规律的 ,不拉不拉不拉。 《Mind on statistics 》 一书中说,Mathematics as to statistics is something like hammer, nails, wood as to a house, it's just the material and tools but not the house itself。 概率论和统计应该分开来讲,其实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美国统计协会(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和美国数学学会(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n)的联合课程委员会就曾建议,任何统计的入门课程,都应该“强调如何去做统计思考”而且内容应该“多一些数据和观念,少一点公式和推导过程”。 1992年11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GB/T14745-92 《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统计学与数学、经济学等学科并列上升为一级学科,把包括原属社会学科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统计学归并为一门统计学。 按萨维奇(L.J.Savage)的说法: 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靠研究其他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这不是对统计学表示轻视,这是因为对很多寄主来说,如果没有寄生虫就会死。对有的动物来说,如果没有寄生虫就不能消化它们的食物。 这就是我关于统计的一点粗浅思考。 参考资料: 科学松鼠会 《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 注:这篇文章作为入门文章是我所见的最好的。 大场景描述最好的是这本书《The Taming of chance 》(中文名:驯服偶然),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并没有参看这本书,我写完以后才发现的。之所以推荐,毕竟人家是科班出身的,哈金教授任教于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史系,撰写此书花了十年并且有基金会资助。俺就是一个体户,“道德统计学”主要发展在法国、德国、比利时,很多资料都很陈旧了,资料不好找,语言也是障碍。有哈金教授的书,当然很好啊。 ××××××××××××××××××××××××××××××××××××××××××××××× 人口统计 CENSUS 这个词本身源于拉丁语 CENSERE,指税金。罗马的人口统计是有第6世罗马王 图利乌斯(S.Tullius,公元前578~ 前534)建立的,当时称之为监察官(CENSORS)的罗马官吏为了课税和决定能参战的男子人数,每5年负责做一次人口和财产的登记。 统计学 STATISTICS 这个术语的词根,在拉丁语中是 STATUS(国家)的意思。 State(城邦)一词来自拉丁文status一词,按照政治学的说法,伦理学和政治学是密不可分的。 统计学一直被认为是作为国家权术的一种科学,其作用就是成为政府的耳目。19世纪上半叶,随着欧洲社会急剧的工业化,民众的关心开始集中在与人们社会境况有关的问题上,这期间,特别是1830~1850年间,一些国家创立了统计学会,而且“为了说明一个社会的状况与繁荣富裕程度,以收集数据并整理发表”为目的,很多国家还设置了统计办公室。法国于1800年创设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统计局。 然而,原始数据通常是含有杂质并让人感到混淆的,要使其具有易懂的解释并能用于各种政治决策,就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归纳整理。最先进行这种尝试的是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 1620~1674)。 第一本对概率论与统计学作广泛充分讨论的著作,是1713年由伯努利(Jacob Bernoulli)出版的《猜度术》(Ars Conjectandi)。 这本书分成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讨论排列、组合和流行的赌博游戏之概率理论。在第四个部分,伯努利陈述了这些数学概念在例如政治、经济或死亡率等领域有更严肃及更有价值的应用。然则我们必须收集多少数据,才能合理地相信从数据所做出结论是正确的? (例如,为了要正确预测选举的结果,我们需对多少公民进行民意调查)?伯努利证明了:样本愈大,结论正确的可能性愈高。而这,正是现在称之为「大数法则」的著名定理。 中国文献中比较有名的文章有: 《管子》第二十四篇《问第》,一口气提出了60多个要进行调查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商君书·去强篇》说:“强国知十三数:境内仓廪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靠谋利为生的商人)之数,马、牛、刍稾(饲料)之数。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原文: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 陈希孺先生1934年2月11日出生于长沙市北湘江之滨的一个农民家庭(今属望城县),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8日21点5分在北京肿瘤医院逝世,享年71岁。
849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最简单的社科书籍入门书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热度 3 gordon 2012-4-25 20:04
我的社科类书籍入门说来好笑,就是这本被批倒批臭的《人口原理》,体谅一下民科水平低下,不要笑哦。 为了凑分数把片片也贴上。
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可思议的书籍雕刻作品
热度 19 流水无情 2012-4-14 10:55
不可思议的书籍雕刻作品
83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又开始看股票书籍了
热度 3 游泳 2012-3-4 22:23
哈哈,股市回暖又对股票书感兴趣了。从现在开始每天读点。
个人分类: 股票|54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wxmang 提及或推荐书籍一览 》
热度 28 不感冒 2012-1-17 15:48
wxmang 提及或推荐书籍一览 上午无心工作,于是整理了一下忙总在西西河以及丰言曾经提及或推荐的书籍一览,取名为《WXMANG提及书籍一览》,主要内容是从忙总与网友在2009年 7月8日至201​2年1月16日这一期间的讨论内容中提及书籍的帖子中抽选而来,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没有完全还原全部讨论内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 请灵活运用百度或google检索,​可以精确定位到该主题贴涉及到书籍的内容。 (例如,在google 检索栏输入【《现代投资银行全书》 site in http://www.fengyanforum.org 】 即可精确定位到丰言论坛相关帖子。) 如有遗漏也请各位补充,俺再进一步完善。 弄了两个版本PDF,一个A4大小,一个A6大小(手机),内容都一样。 下载链接 WXMANG-TuiJianShuJi-A6.pdf WXMANG-TuiJianShuJi-A4.pdf 感谢忙总和各位参与提问讨论的网友!
个人分类: 计划|1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关于《纳米级设计的静态时序分析》
北府刘牢之 2011-11-29 16:55
关于《纳米级设计的静态时序分析》
最近我系统地看了一本技术书籍《纳米级设计的静态时序分析》。 我从今天开始通过日志系统记录该书的读书笔记。 以下关于该书的一些信息. http://www.amazon.com/Static-Timing-Analysis-Nanometer-Designs/dp/1441947159/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22556803sr=1-1 封面
个人分类: STA|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22:58 , Processed in 0.04077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