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55|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的利与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2: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0:11 编辑 9 q9 ~, Z- G/ ?  B
' P3 A5 i( r% n* a$ x+ v6 G2 C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了。“高考一到,全民让道”。尽管高考的录取率已经上升到70%强,但考好大学、好专业依然使高考竞争十分激烈。高考的优劣也年复一年成为人们热辩的话题。索性我们也来辩一辩吧。赞同高考制度但认为需要改进的,可以提出改进方案;反对高考制度继续下去的,也请提出取代高考的方案。在时间上,不管是赞同高考还是反对高考,立刻取消高考肯定是不成的,要改革也要给10-20年的时间。& {. {2 r9 Y, y& r6 X# y: Y7 ~

结束时间: 2011-6-29 12:05

正方观点 (21)

在舞弊横行、信誉扫地的今天,高考是唯一敞开而且公平的上升通道。

反方观点 (4)

高考导致的应试教育已经把中国教育引入死胡同,中国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源在于此。

辩手:5 ( 加入 )
 
辩手:2 ( 加入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1:1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07:20 编辑 : M- ?! Y! ]/ ^% {

/ N0 O, i* D  J* P- V* g1 I" y% N$ c对于高考的眷恋不是来自于对公平竞争的肯定,而是对放弃已有秩序的恐惧。所谓高考是唯一公平竞争的象征,这是不对的。首先拥有不同资源的家庭拥有不同的上学、补习渠道,如果资质相同,一个北上广的富二代和一个穷乡僻壤的穷二代都属于在高考线上滑进滑出那种,毫无疑问,富二代有高得太多的可能,可以通过上好学校(不管是正当的还是塞钱的)、请好老师补习,最后得以进大学,甚至进不错的大学和专业;而穷二代的机会就要渺茫得多。
$ F( [& a6 I0 t+ ?2 K
6 z5 Y( E8 ]% C3 f高考的弊病在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和老师以追求标准答案为唯一教和学的目的,导致整个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化,缺乏主动性、独创性、批判精神、进取心。说中国学生彻底缺乏主动性、独创性、批判精神、进取心也不完全对,但主动性用到了拍马屁,独创性用到了作弊,批判精神用到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进取心用到事事比名次,这一切都是唯标准答案主义和唯名次主义的恶果。这种思想惯性还延续到政场、职场、商场,希望不是战场,是今日中国种种弊端的一大源泉。6 |$ K3 c' C3 |1 F$ x

- e/ _. E, f$ i$ Z4 Q, P$ z9 V今日中国有多少学生是为了追求知识在学习?有多少老师是为了传授知识在教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一切以“这部分考吗”为指挥棒。这样的教育不是误入歧途是什么?# U3 S. m: [* L8 h; _' v* t5 B, d! T0 c
( G: m0 V: I6 a5 q$ e
高考不可能一下子取消,但淡化乃至最终取消高考这是必然的道路。教育不能现代化,中国就谈不上崛起。
1 u1 z! I/ ]5 B) N# L; z2 \% D  N" q! I' t0 V
淡化乃至取消高考之后,用什么取代呢?高中是普及教育。按照法律,人人应该完成高中教育。如果现在法律还只规定义务初中教育,那应该修改到义务高中教育。高中毕业是,可以实行全国统考或者各省统考,这是高中毕业的统一标准,不管是不是上大学都需要。在统考基础上,结合面试加推荐,作为录取标准。这是西方通行的做法,现在在中国还有困难,但不应该一概拒绝。
% W8 x# E. S6 W0 Z1 E% j# s7 {+ H( I* R
全国统考有各省教育资源不均匀导致的不公平问题,这和现在的高考没有本质区别。但考虑到这是高中统考,可以容许各省统考。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由各省自己解决,省内大学和工作没有问题,跨省可能会有问题。
+ L+ D6 T, T$ E
  ^/ X0 s8 K, _省立大学偏向本省学生天经地义,国立大学面向全国,由学校自行掌握各省统考水平不均匀导致的差别。这和美国的州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没有实质性差别。不错,这会导致一定的任意性,但国立大学需要维持自身标准,不以学习而不当偏向特定群体的学生最终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至于舞弊,说到底这是一个对人的信任问题。中国社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建立信任,否则什么和谐都是空谈。法律不能保证公正,法律只能避免不公正,只有道义才能实现公正。今日中国大学已经不是洁净之地,但相对来说还是最后受到污染之地,清洁相对容易。在自身长远利益和舆论(包括网络舆论)监督下,是有可能做到廉洁的。
3 O3 y# v; {2 D3 @. }& I. u+ i! d% |8 {5 r
这可能还是地平线上的画饼,遥远得很。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不是对革命胜利的坚信,红军长征根本不可能胜利,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 z- g9 _# V9 Y3 h; Z; o, q8 \  j7 v
现在立刻放弃高考是不现实的,但永远拘泥在高考的死路上危害更大,危害最大的是更本不像离开这条死路。2 f7 W3 p8 w& _$ {0 }& O

+ F" q" n$ I% t3 T: ^2 U% d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否与房奴、孩奴没有关系,中国中产阶级的难产不在于有多少财产,而在于有多少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批判思考是critical thinking,不是nagative thinking,后者正是今日中国太多的)。中产阶级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定义,以财产界定中产是一种十分有害的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2:5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08:58 编辑 7 a# m$ r3 m# @% T

4 V; Y0 h5 r& j% E! [2 u回复 赫然 的帖子
: G/ F; [' ]9 p9 Q" S+ g- `& f' }" d) x! m5 p
你把应试教育和leadership的培养完全混淆了。应试教育的根本在于: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之外的世界根本不存在。leadership的培养正是要求培养开拓精神,it is open ended。GPA在加拿大的重要性远不及中国,比如说,公司录用人员从来不是单看GPA的,医学院不光不单看GPA,MCAT也只是一个参考分数。你要说换一个跑道也可以,但这已经不是跑道,而是整个竞技场了。只要不能做到无限资源,就永远有竞争。与其所有人都只竞争100米短跑,不如竞争十项全能。考试费用、面试费用,这些和现行高考补课没有本质差别,你说的一切问题在两个体制中都存在。经济发达了,面试、考试费用可以由国家或者组织补贴,但取消补课就根本不可能了。钢琴10级、奥数、各种竞赛、社区活动为什么不能作为高考参考成绩?如果说钢琴还和家庭条件有关,知识竞赛、社区活动相对对全社会公开。不是总抱怨高分低能吗?为什么又叶公好龙呢?高考有其历史意义,就像科举有其历史意义一样,但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造成的社会代价越来越不可承受。高考不可能一下子取消,但不能永远不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09:10 编辑 ( u9 q( h* [" |0 c4 X
% p9 s& l6 {3 F3 ]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9 _) N0 q0 x: ?0 n( T8 E; e7 h+ {) F- C$ Z
高考对于思维定势的形成远远超过高考本身和大学阶段。事实上,多少大学生(和大学老师)问的是同样的问题:“这部分考吗?”这考可以是期末大考,也可以是考研。要比较高考和非高考大学生的创造性,现在只能比较中国大学生和欧美大学生,相信结论不难得出。如果这也不能直接比较,就比较中国大学生出国到欧美读研和留在国内读研。延伸到生活中:多少人对于求职、恋爱、做生意……狂求葵花宝典?这还是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思路。2 e' ^& s% ^9 L! f3 I/ Z, K

* G3 A6 n' p. L! z& y! M2 e: V# p至于高考和吃饭睡觉,这是不当比较。类似的不当比较还有:大家都是吃饭睡觉的,不能说腐败、戾气是吃饭睡觉造成的吧?一样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4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g% p1 E0 k' r9 d8 y. K

8 b2 I$ X" ]1 ]8 u中国教育问题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于高考的过错,但高考作为最大的指挥棒,责任难逃。取消高考不会自动解决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但是一个有力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3: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赫然 的帖子4 x$ q$ K" n, f
( z' ^2 Y5 ?3 B2 E+ N2 c6 {
有道理,把时间界定在10-20年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0: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赫然 的帖子
8 {+ X( B. ?& x- z
9 }! ^5 x7 A; L9 H. I' ~1 z好,我把10-20年的时间框架放进去,但扩大题目的话,那就是完全不同的辩论了,先不扩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0:1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0:40 编辑
& F4 d! b, d4 c
# Z8 s& t# V5 u9 q- D' A; P: B回复 瓦斯 的帖子* W6 P0 U7 u4 [( |' d: |! o$ p; X0 {

1 `' Q; I4 w' U高考是中国教育这条大蛇的七寸,不从这里开始改革,一切都是徒劳的。高校教育改革,首先要问,高校教育是怎么走到现在这地步的?只改高教,不改中教和初教,有用吗?坚持高考不可取消,最后会和“稳定压倒一切”一样,走向异化。希望从高教改革来避免中国教育的弊端,且不说高教依然只是部分人的事情,单从高教入手,就和指望单靠党内监督就可以实现政治清明和反腐一样不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1:0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1:02 编辑
5 x% ~1 L$ B6 }- I; H7 f
4 B3 Z# j9 q& R1 l- d8 f& d' g回复 瓦斯 的帖子
( I9 F# C( H8 U3 r1 D! X& j5 F6 s* ^) ~! K) h# J! r
七寸说法过于夸张了。

$ B: S! x& Z4 E, ^8 m( q不夸张。初教中教已经成为升学教育,最终指向高考,所以高考是整个教改的关键点。3 c, {0 j$ t7 ]: k1 u
# E  X2 F- i2 _; J* C0 a7 x+ L) }) q
谁是高考的受益者,谁将是谁害者,
- _- U6 |: T* G: _- W0 O) X
这个简单,整个社会都是受益者,也都是受害者。
  X5 a9 @: u) s; |& E) M  }' o5 _9 w3 P0 H) F1 z# t! A
过去认为,扩大高教大门,让更多的人能上大学,问题就解决了。现在高校扩招,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多的问题。但这是更大的问题,牵涉到受教育的目的,就不扯远了。
$ p% V. o/ `' ~' ^8 ?. Q0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11-6-9 01:42:3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教育要宽进严出。应该象美国学习,SAT作为一个参考,同时衡量学生的其它方面。. ~2 w% @5 [  d
    1 B* b, R% m. u& k: {& k
    目前的高考科目还是太多。完全没有必要。要学能用的基本技能。我看就考两个,语文和数学。语文分阅读和写作,再加点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2: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L0 r1 {. X& R
    6 d. Q! H& T# `
    富贵阶层之所以富贵,是因为有更大的人口群体在为他们创造财富和权力。把富贵阶层和平民阶层割裂是说不通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3: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3:21 编辑
    & ]' l* l; y" k+ t
    9 K3 O+ h8 _2 q2 T4 X$ b3 `回复 瓦斯 的帖子
    & r9 e' y+ }6 \9 J+ d/ B0 h5 [2 f7 U4 U9 r# Y6 N: \9 l
    与高考连不上了。。。

    6 ]2 f8 ^% J  C: \8 ?所以还是应该回到高考改革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4:05:13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1-6-8 13:47 $ d2 Q' l: S  @4 N5 s& v- \& O% `4 K1 O7 I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t9 B' p7 u+ P$ Q& A; I

    7 B( i/ l6 b7 ~( ~不能说高考是唯一敞开而且公平的一条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条可行的路 ...

    ( e  ?, r9 A' T& Z$ l你把高考和上大学混为一谈了。高考改革正是为了更多有才有志青年能够上大学,高考现在是进大学的唯一通道,改革高考正是为了开拓通道,不是为了堵塞通道。借用欧美的例子,大学不是贵族富贾子女的专有领地。

    点评

    你把现状和努力方向混为一谈了。不能因为现状不适合,就不努力。记得“稳定压倒一切”是怎么从稳定变成不稳定的吗?  发表于 2011-6-9 08:03
    欧洲公立高校基本都差不多,和中国完全不同  发表于 2011-6-9 07: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6:15:13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1-6-8 14:40 ) B; C. O# |8 g/ c, z
    没明白你的意思。你要把高考跟上大学分开来?像科举一样?还是说,有的专门的人才可以不通过高考上大学? ...
    . O) T$ c3 |+ c
    是呀,高考是上大学的入学考试,上大学是上大学,这两个不是等同的啊。淡化或者取消高考不是说不要上大学了,而是不通过高考上大学。理想情况是在高中统考基础上,结合面试和推荐,就像欧美一样。不光特殊人才不需要高考可以上大学,普通人也应该不通过高考上大学,这才是我的想法。像前面所说,不可能一下子就取消高考,但应该把这作为目标,逐步朝那个方向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P* ^) F) [) N+ I  W4 w  @
    2 _7 \, \4 n- d9 s' ]
    我也同意欧美高校录取体制在现在的中国不可能立刻实现,但这应该是一个方向。最可怕的是因为眼下不能实现,就全盘否定这样的改革方向。这就和“稳定压倒一切”一样,到后来稳定没有了,时机也丢了。9 \) {( g. z; W" I
    $ G5 H0 U3 o5 K8 U
    用体育比赛做例子,现在的高考体制就是只比100米短跑,但从体魄角度来说,比十项全能更加合理,甚至用比赛成绩加平时成绩。“千军万马过统考”的问题是不存在的,高中毕业本来就应该有统考,不管是不是上大学。推荐的可靠性和社会的信用是相连的,一样道理,这也应该是一个方向。信用卡、支票、合同,这些也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不能因为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向这些方向努力。) H' k. Z4 \5 X" `0 q

    : h9 j. b& ^, _, a" M9 X* @& v% X面试也不是问题。不是所有申请人都要面试,大学有权根据成绩加推荐初选,对于信誉不好的地区和学校的成绩有权“鄙视”,只有有希望的候选人才有资格面试。美国的常春藤学校也是这样的,哈佛怎么可能面试所有申请的人?老师、校长胡乱推荐?自己就把自己上黑名单了。如果大学之间互通这样的黑名单,谁还敢乱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辛常诚 的帖子- p* a. \5 U; n8 l. P( O; M
    6 f5 R2 f3 p" n0 [
    敢于自毁招牌的都是因为社会上还是有足够的需求,缺乏真正的竞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和温州、石狮的假货一样。但这不等于改革的方向错了。高考的路越走越窄,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抱怨了。一定要走到死胡同见底了,才肯换方向,到时候是要付更大代价的。你说的这些理由,在废除科举的时候都用过,科举最后还是废除了,连那个时代一起被废除了。
    # `& H7 r, S$ S. P4 M4 v- N  U  j) C0 u2 M* D% o* {  n
    等社会体制先变化了再谈这个高教体制改革才算合理

    3 x' h8 ]% z# |" ]# e: E, z3 [* Z* G. P- z% y/ r3 X8 F
    要这么等的话,只有等来一场革命。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渐进的变化避免剧烈的动荡,但要是因为渐进的变化出现了问题,而不改革了,河水还是要流的,只有决堤,那就是革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2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8 18:29 编辑
    : r$ a1 l- }% d1 D5 J4 C( w
    辛常诚 发表于 2011-6-8 18:21
    0 x- v+ g: O; h4 H7 o$ E回复 晨枫 的帖子8 i, \1 X7 [. g

    3 w4 T" V3 D% }9 [/ h$ V% W社会体制的变化未必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在改良中同样也有变化。不错,现在高教的问题就是 ...
    9 S- [# f- a! o) t: R- e  X* {
    社会体制的改革未必需要通过革命,但对必要的改革无限制地拖下去,错过了时机,最后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积聚起爆发,这就是革命了。
    ( p0 p; w8 J' n# d. @7 u+ f9 n$ V
    7 b# N' V* W" J7 A, M+ w, a我也明白现在不是取消高考的时候,但很担心这个”现在“会永久化,而这正是很多反对高考改革的人的想法:以国情为由,根本否认高考改革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5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6 T3 Y# d! l7 a+ e
    . N# {- k: f' f# s' L
    科举是和那个时代一起走的,还记得那个时代是怎么走的吗?伴随这那个时代的”走“,中国经受了过去150年的屈辱和落后。科举的”功劳“不可没!科举在历史上有过积极作用,历史上中国的兴旺和这个分不开,因为科举打开了平民的上升通道。但科举后来把知识和思维程式化了,抹杀了自主思考,早就了一代又一代擅长精巧但无聊文字、唯教条是从的庸官。在科举时代,寒门学子也不是抱怨的主体,但这不改变科举的落后性和腐朽性。高考的目的是什么?是在有限教育资源的情况下,选择最有潜质的青年上大学。高考是实现这种选择的最好方式吗?这才是辩论的焦点。高考把一个人的才华和潜质浓缩成几个数字,但一个人是几个数字就能反映的吗?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这作为一个metaphor来说是不错,但绝不等于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数字的堆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9:07:42 | 只看该作者
    辛常诚 发表于 2011-6-8 19:02
    ; D4 R! D* n2 q8 q% f9 s' Z回复 晨枫 的帖子
    1 U1 j; |8 ~3 O9 O+ {" r( y5 w+ x, b% Y1 j  F/ h& ^; H# {
    我认为,高考改革是果而不是因。在政治体制实现公正透明公开之前,进行高考改革只会拉大 ...

    0 K/ d& P( {+ }社会是一个纠缠在一起的大整体,高考改革不可能独自进行,只能是社会改革的一部分,但这可以是先行的一步。等总是可以等的,等别的条件改革好了,再改这一摊,这是最容易的,但也是最可能流入大家都在等的状态。高考是牵动全社会但还相对干净的一个领域,如果知识分子都不能领导净化社会,那这个社会就真的完了,真的只有等革命把一切清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24 13:29 , Processed in 0.0438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