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0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克兰何处去(9)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6:5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3-6 22:40 编辑

乌克兰的局势从风云激变开始,到扑朔迷离,现在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俄罗斯已经完成对克里米亚的事实占领,欧盟显示的是语言和行动的割裂,基辅过渡政府则是力不从心,只有美国很起劲,捣鼓各式制裁。美国已经宣布对部分乌克兰和俄罗斯官员实行旅行限制(不准入境),还取消了部分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签证,但对于谁在名单上秘而不宣,有人说实际上是一个空白名单。因为最应该制裁的应该是普京及他的高级官员,但这不仅关闭了所有外交渠道,实际上也无法运作。普京不会用旅游签证或者投资移民到美国来,他要来一定是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邀请,禁止普京入境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外交惯例。所以美国的这些制裁的真实作用很可疑。

有用的应该是经济制裁,但在这个领域,美国遇到老欧洲的悄悄的抵制。德国的能源进口有1/3来自俄罗斯,切断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将有立竿见影的负面效果。法国的价值12亿美元的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已经到了关键时候,第一艘“符拉迪沃斯托克”号正在海试,预订2014年底交付俄罗斯;第二艘已经开建,但是更绝,舰名就叫“塞瓦斯托波尔”号。在法国军工嗷嗷待哺的现在,这笔订单非同小可,法国绝无热情参加制裁。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时,美国把4艘驱逐舰扣了下来,拒绝交付,转而交付给美国海军,这就是4艘“基德”级的来历。从美国海军退役后,现在台湾发挥余热。但要是法国加入制裁的话,法国海军没有胃口吃下这4艘两栖攻击舰,没有这个钱哪,那样的话,谁出钱给造船厂呢?那可不是想退货就可以退货的。BBC公布了有人抓拍到的正在赶赴唐宁街10号开会的政府官员手中文件,表明英国现在不打算加入制裁。英国与俄罗斯的直接贸易并不算太多,但俄罗斯市场依然是英国汽车在欧盟之外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英国汽车可不只是劳斯莱斯或者本特利,这也是欧洲福特、日产、Vauxhaul/Opel的主要生产基地。英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金融化了,英国向俄罗斯提供的金融服务每年达20亿美元以上,这还不算俄罗斯在英国的投资。

相比之下,美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占欧盟与俄罗斯贸易的7%,自然说话要轻巧得多。更重要的是,在几次被指责为缺乏领导能力和软弱之后,奥巴马当局急于在外交上显示出“我还是老大”的范儿,总统没有当上的克里现在主管美国外交,更是急于显示“要是我当总统……”。事实上,奥巴马的两任国务卿都是曾经竞选总统而落选的人,这在国务卿历史上好像是先例,但似乎是并不成功的先例。他们热衷于软实力,但似乎都是口气比力气大,忘记了软实力成功的两大要素:1、有硬实力做后盾,2、目标是双赢。第一点还容易看见,但第二点似乎不大有人记得。要是达不到双赢,结果是你死我活,另一方为什么要在没有硬拼试试运气之前就举手投降呢?克里在巴黎要俄罗斯撤出克里米亚,承认基辅过渡政府,但对俄罗斯没有任何让步,或者对俄罗斯利益有任何保证,拉夫洛夫除了坚决顶回去,难道还有别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美欧态度的差别或许反应了美国试图重新主导欧洲事务的想法。冷战之后,美国一方面从欧洲事务中抽身,另一方面继续试图主导欧洲事务。这是矛盾的,但也是自然的。在“欧洲无大事”的时候,这可能还是行得通的。但2008年之后,欧洲事务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的伦敦-巴黎“决策轴心”似乎向柏林倾斜了。在过去,伦敦和巴黎会出于各自的战略计算,争吵不休,但一旦形成共识,这差不多就是欧洲的政策基线了。2008年之后,巴黎的声音小了很多,不是巴黎突然好脾气了,而是巴黎的声音没人听了。伦敦的声音也小多了。声音不大但说话算话的柏林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欧洲的实际决策中心,尤其是需要用钱袋子支持的政策决定。恰巧,在2008年后,欧洲还有人当回事的决定几乎没有不需要钱袋子撑腰的。有说法,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通过战争没有从欧洲得到的东西,在2008年后欧洲拱手交给德国了。这种水落石出式的悄悄崛起是原霸主最担忧的。这是草根式崛起,是坚实的、甚至有点被动的崛起,不是从原霸主那里抢来的地盘,而是自己打造的地盘,所以几乎是不可阻挡的。从某种意义上,中国也是这样的情况,但这是题外话了。

但德国对与俄罗斯敌对并无热情。冷战结束后,德国经济获得了第二春,主要来自于在东欧作为低成本制造基地和新兴市场的因素。德国希望把乌克兰也纳入这个圈子,并最终把俄罗斯也纳入。从某种程度上说,现在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有几分像70-80年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历史的怨结当然还在,但现实中合作的互惠好处也是显然的。在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中,德国占了大头。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向俄罗斯的汽车、机电、化工出口,都是德国占大头。另一方面,在冷战时代,德国是冷战前沿,为了国防付出很大的代价。再次与俄罗斯冷战的话,虽然前线推进到前东欧国家了,但那只是“可以放弃”的缓冲地带,真正的前沿回到了德国东部边境。这是德国不愿意看到的。不知道这是不是默克尔的算计,但默克尔对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事态的表态是最低调的。而欧盟规定,所有重大决定必须全体一致通过,没有德国坚决支持的重大决定几乎是不可能通过的。

德国的小算盘不符合美国利益。在欧洲,只有英国“当家”才能使美国放心。一个悄悄崛起并事实统一欧洲的德国是一个值得美国警惕的。美国上窜下跳不乏捣鼓起新冷战的因素,不仅提醒欧洲美国的重要性和领导地位,也适当抑制德国的重新崛起。不过美国上窜下跳过度的话,也会引起新的麻烦:这要求美国把战略重点重新拉回欧洲,而这不符合当前美国的战略基线。

美国或许还有另一个考虑。在欧盟和北约内部,东欧尤其是波兰坚决要求对俄罗斯态度强硬,似乎对充当新冷战前线很起劲。在波兰-立陶宛公国势力被俄罗斯打回去之前,乌克兰曾经是波兰的势力范围,说不定波兰对乌克兰还有韩国对长白山那样的情节。但即使排除这样的因素,波兰与俄罗斯的宿怨促使波兰急需把美国及整个西欧拉上波兰的战车,只有这样,波兰才能有足够的安全保证。波兰作为北约盟国,一旦遭到入侵,北约当然有义务协助包围。但战场是有核心阵地和外围阵地的,波兰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这是外围阵地。一旦爆发与俄罗斯的战争,这里是消耗俄罗斯实力的地方,而收复波兰国土并不一定是北约的头号目标。这当然不是波兰所希望的。通过提升与俄罗斯的对抗,强化前沿防御,波兰有望“升级”为核心阵地,就像冷战时代的西德一样。美国当然不一定会上这个当,但是,在这样的要紧关头,如果美国不对转向西方的乌克兰祈求西方提供安全保障不做一点姿态(象征性的,不是实质性的),会对美国的“国际公信力”造成损害。这应该也是美国的政策考虑。

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克里米亚。俄罗斯现在已经进入静观其变的阶段。对于俄罗斯来说,现在平静下来,静静地消化局势,造成既成事实,这是最有利的。但克里米亚议会要求并入俄罗斯,并在10天内举行公投,这是一个新的变数。有意思的是,基辅过渡政府宣布这不合宪法,要逮捕克里米亚新总理和议会领袖,且不说这个逮捕令如何执行,基辅过渡政府最不应该提的就是宪法过程和合法性问题。在法理上自相矛盾,发布强硬但无法执行的命令,这是政治智商低下的突出表现。不过基辅过渡政府缺乏政治智商已经不是新闻了,不说也罢。

欧安会派观察员是一个阴招。如果观察员发现俄罗斯裔没有收到迫害(这几乎是肯定的,事实上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的俄罗斯族裔确实也没有收到迫害,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还没有蠢到现在就跑到克里米亚或者东乌克兰讨打),那就可以指责俄罗斯出兵没有理由。联合国中东和平特使也是一个意思。问题是欧安会观察员是基辅邀请的,联合国特使也是不亲自到,克里米亚的“自卫队”挡驾,只要一点脾气也没有。怪俄罗斯都不成,俄罗斯没有出兵啊,这些都是地方自卫队的人啊。俄罗斯坚持不与基辅过渡政府谈判也是对的,要是谈了,就承认对方了,就真的成分裂乌克兰了。现在装傻,视而不见,还不好拿俄罗斯怎么办。

问题是克里米亚公投。克里米亚人口有58%是俄罗斯裔,他们在苏联解体是就要求回归俄罗斯,这20多年来这个问题始终不消停,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如果不出意料,公投决定回归俄罗斯,这基本上是肯定的。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首先,克里米亚公投的宪法合法性问题是一个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问题,如果克里米亚决议要脱离乌克兰,一纸宪法是阻挡不了的。要么基辅过渡政府有强力手段制止,要么莫斯科不要,否则没有人能挡住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

其次,克里米亚议会的动作不一定是普京的主意,但几乎不可能没有得到普京的赞同。普京的打算现在是一个迷。个人估计,普京在静观西方和基辅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来决定进一步的行动。把公投时间从5月提前到3月,就是要压缩西方和基辅的对策时间,不给他们时间兴风作浪。

那普京有什么选择呢?即使克里米亚公投决定回归俄罗斯,普京依然可以“与国际社会合作,以保存乌克兰主权完整为重,给以克里米亚高度自治(实际上除了国旗、国歌和宣战权,差不多统统自治了),但不并入俄罗斯”。当然,普京也可以克里米亚人民意志为由,“他们哭着喊着要回归俄罗斯,我不能阻挡。”

如果西方和基辅能满足克里米亚高度自治的条件,确保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利益,具体来说,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不加入排除俄罗斯的经济联盟,确保东乌克兰俄罗斯族裔的权益,那普京就可能选择高度自治。如果西方和基辅继续强硬,那就以强硬回击强硬。

据说英国人想出一个新主意:如果塞瓦斯托波尔是普京最看重的,劝说乌克兰像关塔纳摩或者香港新界一样,以“合理价格”租借给俄罗斯99年。不过黑海舰队基地可能只是普京关注的一部分。黑海舰队的历史意义对俄罗斯非同小可,这是俄罗斯海军的“龙兴之地”。但在现代,黑海舰队的战略意义已经大大降低。黑海 才多大?博斯普鲁士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一掐,黑海舰队就是瓮中之鳖。难怪黑海舰队在装备和实力上都是俄罗斯几个舰队中较差的,远远不及北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但控制了克里米亚就控制了黑海,实力甚至可以投射到巴尔干。另外,捏住了克里米亚,也就捏住敖德萨,捏住了乌克兰的出海口。不管基辅往哪里倒,给门上加一把锁总是没错的。

实际上,基辛格说的对,对于乌克兰来说,最好的出路不是倒向西方或者倒向俄罗斯,而是芬兰化。也就是说,在主权上坚决不退让;但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结盟上,坚持中立,绝不与俄罗斯敌对。事实上,这对于大多数东欧国家都是一样,但波兰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选择走与俄罗斯敌对的道路,历史可能会证明这并不明智。在强国的夹缝中,不要自愿成为前线,因为强国的利益与你的利益永远不可能完全重合,在需要牺牲的时候,第一个被牺牲的永远是你,而不是强国自己的利益。

其次,乌克兰作为一个准帝国(指非单一民族而是多民族,而不是帝国主义行为),重要的是民族融合与重建民族精神。这不是以主体民族“吃掉”少数民族,而是打造共同家园,打造民族熔炉,建立大写的乌克兰民族精神。在这一点上,基辅过渡政府的做法十分愚蠢,上台没几天就废除俄语的法定语言地位,无端挑起民族纠纷,给俄罗斯以保护俄罗斯族裔的借口,弄成今天的局面。

树欲静而风不止,乌克兰的事情看来还没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2爱元 +54 收起 理由
山远空寒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雪个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MacArthur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农民家的狗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蓦然回首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4-3-19 16:15:54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18 18:42
芬兰化

基辛格的总结

芬兰化的前提是芬兰打退过苏联的进攻,同时芬兰内部统一
而乌克兰有大量的俄裔居民并且族群分裂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4-3-18 18:42:28 | 只看该作者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4-3-18 17:59
一个正常的乌克兰就是一个“纸面上的大国”,实际的小国,在俄欧之间他必须选边站队 ...

芬兰化

基辛格的总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3 18:2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35#
    发表于 2014-3-18 18:18:39 | 只看该作者
    natasa 发表于 2014-3-17 11:50
    当地时间3月16日清晨,美欧对即将举行的脱乌入俄公民投票声色俱厉,而克里米亚当地却几无紧张气氛。据媒体 ...

    不患寡,患不均。苏联时代还好点,总能挤出点贪剩下的财富分一分,一独立,胃口更大了,连渣子都不想漏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4-3-18 17:59:59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13 18:52
    错了,我说的情况是对欧盟、俄罗斯和正常的乌克兰都有好处的解决办法

    现在的趋势只能是强迫俄罗斯与欧盟 ...

    一个正常的乌克兰就是一个“纸面上的大国”,实际的小国,在俄欧之间他必须选边站队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23 00:00
  • 签到天数: 2232 天

    [LV.Master]无

    33#
    发表于 2014-3-17 12:50:19 | 只看该作者
    投完了,意见也表明了。就看两个大东家发话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2#
    发表于 2014-3-17 12:28:38 | 只看该作者
    清流宰 发表于 2014-3-17 12:09
    “我服兵役整整23年了,乌克兰政府什么也没有给我们。我得与妻子和21岁的儿子住在这房间里,儿子被迫睡沙 ...

    最后说的那段才是核心,如果只是穷一点还能忍忍,因为乌克兰在很多人眼里就不是一个国家,在这个框架下没有前途的话自然就相着依靠外力来解决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1 07:58
  •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合体

    31#
    发表于 2014-3-17 12:09:51 | 只看该作者
    natasa 发表于 2014-3-17 11:50
    当地时间3月16日清晨,美欧对即将举行的脱乌入俄公民投票声色俱厉,而克里米亚当地却几无紧张气氛。据媒体 ...

    “我服兵役整整23年了,乌克兰政府什么也没有给我们。我得与妻子和21岁的儿子住在这房间里,儿子被迫睡沙发。我希望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后,我们能过上至少有尊严的生活。”
    这帮人怎么都这样啊, 克里米亚等着回归俄罗斯后俄罗斯俄给他们提供尊严的生活,乌克兰等着加入欧盟后欧盟给他们提供尊严的生活。
    听着都令人担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0#
    发表于 2014-3-17 11:50:51 | 只看该作者
    当地时间3月16日清晨,美欧对即将举行的脱乌入俄公民投票声色俱厉,而克里米亚当地却几无紧张气氛。据媒体报道,除了能看到市区街道两侧的“与俄罗斯在一起”的标语外,其它与公投有关宣传并不多见,而且部分的标语牌被泼了油漆,“俄罗斯”的字眼被改成“与乌克兰在一起”的字样。
    陪同媒体记者的当地居民麦克称:“虽说投票8点就开始,但在10点前到各投票点是看不到什么的,还是晚一点出去转悠比较好。”麦克特别提醒记者在投票点采访或者拍照时“还是要小心点”,因为“乌克兰军队前段时间丢了些武器,包括冲锋枪什么的,民间有传闻,投票那天或许有不支持俄罗斯的乌克兰极端分子要对投票站进行破坏。”

    除了有可能发生“极端分子的破坏外”,外界颇为关注公投的结果是否会引发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对此,不论从莫斯科赶来的杜马议员,专程从纽约回国投票的亚历山大,还是陪同记者采访的麦克都非常自信地说:“不可能。”他们对美欧媒体有关“俄乌双方军队在边境开挖战壕”的传闻很是不宵。“当然,我们得提防美国人搞破坏,比如说派出侦察机来克里米亚。”麦克特别提及俄罗斯俘获一架驻德美军MQ-5B无人侦察机的说法:“那架无人机就是在克里米亚境内俘获的,它有7米长,能在5500米高空连续飞22个小时。一周前,美军刚刚宣布把专门负责侦察的驻德美陆军第66旅通过C-130运输机运到波兰和邻近的国家,接着克里米亚上空就发出了美军的无人机,这总不能说是阴谋吧。”据称克里米亚当地政府为了戳穿美国五角大楼15日对无人机消息的否定,克里米亚有关方面打算近日向各国媒体展示这架俘获的美军无人机。
    在媒体记者下榻的辛菲罗波尔火车站附近,有一个由数幢3层旧楼组成的住宅小区。如果不是当地人特别指点,媒体无从知晓这就是驻克里米亚乌军司令部的“家属楼”。49岁的尤里•赛木年科把记者引进他家那套一居室的公寓时,都不好意思说他的军衔是上校:“我服兵役整整23年了,乌克兰政府什么也没有给我们。我得与妻子和21岁的儿子住在这房间里,儿子被迫睡沙发。我希望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后,我们能过上至少有尊严的生活。”
    尤里上校是乌克兰族,但他支持儿子投加入俄联邦的票。已经服役15年的乌克兰现役军官安德烈中校也站在俄罗斯一边:“除了永远也等不到的分配军官住房外,你如果想获得提级,就得向上级军官行贿。更可怕的是,我们部队的一个弹药库居然只有一名18岁的义务兵看管。现在好了,俄军特种部队接管了这个乌军的弹药库,我至少不担心安全出问题了。”
    50岁的伊万-奥林尼克上校刚刚退休。这位在前苏联和乌克兰服役了22年的军官很苦楚地对记者说:“我1984年就上了分房的排队名单,可现在都没有得到房子。除非我能活到100岁,不然这辈子分房子是没有希望了。”这三名乌克兰军官都向媒体记者承认,身为军人,面临着外来武装力量时,是不应该这样消极地表态。但其中伊万上校的感受很有代表性:“现在没有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战斗!我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因为当我刚参军入伍时,我加入的是苏军,我当时的感受时,我保卫的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人民。可当它变成乌克兰之后,我觉得我不过是遵守命令,根本没有觉得乌克兰是一个国家。”


    乌克兰独立之后就没把国民拢起来过,这么看被撕裂不是没有原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4-3-13 22:35:10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4-3-13 20:19
    最后是欧盟、俄罗斯、乌克兰三输的局面,倒是打酱油的TG和白头鹰占点小便宜。 ...

    目前米国就是在干这个事情,中国也乐见其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03 天

    [LV.Master]无

    28#
    发表于 2014-3-13 22:14:30 | 只看该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4-3-13 07:19
    最后是欧盟、俄罗斯、乌克兰三输的局面,倒是打酱油的TG和白头鹰占点小便宜。 ...

    这很可能是最终结果。

    这是中美最乐意见到的结果。从经济和政治实力而言,中美最强。中美的运作最终会落到这样轨道上。美国力保欧洲不退,中国力保俄国不缩。乌克兰保持混乱。

    事件发展到这个地步,只能说老欧洲真的不行了。被新纳粹轻松绑架。什么事儿!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4-3-13 21:55:30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13 18:52
    错了,我说的情况是对欧盟、俄罗斯和正常的乌克兰都有好处的解决办法

    现在的趋势只能是强迫俄罗斯与欧盟 ...

    再乱点,乱的时间再长点,欧洲,乌克兰,俄罗斯三输,欧洲经济衰弱,乌克兰移民投奔美加加强白人的力量,俄罗斯失去一块重要屏障和外围势力,这对英美系国家来说都是好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26#
    发表于 2014-3-13 20:19:18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13 18:52
    错了,我说的情况是对欧盟、俄罗斯和正常的乌克兰都有好处的解决办法

    现在的趋势只能是强迫俄罗斯与欧盟 ...

    最后是欧盟、俄罗斯、乌克兰三输的局面,倒是打酱油的TG和白头鹰占点小便宜。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4-3-13 18:52:14 | 只看该作者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4-3-13 18:44
    乌克兰族群分裂已成事实
    你的想法只利好莫斯科
    乌克兰境内的亲俄派完全成了俄罗斯控制乌克兰局势的一枚棋 ...

    错了,我说的情况是对欧盟、俄罗斯和正常的乌克兰都有好处的解决办法

    现在的趋势只能是强迫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紧张,最终俄罗斯与欧盟经济大伤不说,乌克兰也必然得承担所有政治和经济后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4-3-13 18:44:26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8 01:21
    普京现在也处于很痛苦的状态中

    收回克里米亚只是在暂时振奋了民心,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但从长远看,俄罗斯 ...

    乌克兰族群分裂已成事实
    你的想法只利好莫斯科
    乌克兰境内的亲俄派完全成了俄罗斯控制乌克兰局势的一枚棋子
    对于乌克兰反对派临时政府来说,最理想的结局显然是"地留下,(亲俄派)人滚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19 10:59
  • 签到天数: 416 天

    [LV.9]渡劫

    23#
    发表于 2014-3-10 07:14:1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公知领袖想起了孙文,看到了克里米亚,想起了一战后的青岛。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4-3-8 01:21:52 | 只看该作者
    普京现在也处于很痛苦的状态中

    收回克里米亚只是在暂时振奋了民心,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但从长远看,俄罗斯需要的还是一个相对友善的乌克兰。只有这样一个乌克兰,才能成政治和安全缓冲区,为俄罗斯融入欧洲统一体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俄罗斯才有一个可行的未来方向。

    所以普京最期望的,还是现在的基辅头脑正常化,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和莫斯科合作。否则象目前这样对峙下去,俄罗斯虽然声称不怕制裁,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实力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

    对于美国来说,目前的局面虽然紧张,但基本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考虑黑马的个人影响力的话。假如米国的某些行动能刺激俄罗斯与欧洲保持敌对关系,甚至只与乌克兰有敌对关系,那么俄欧的经济实际上都受到了影响,即使他们之间没有断绝经济往来。

    我不明白欧洲为什么不考虑其他手段帮基辅换个头脑。很明显从召唤寂寞出国看,欧洲很正确地预计到了现在的走向。

    点评

    不能同意更多!  发表于 2014-3-8 01: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4-3-7 15:39:35 | 只看该作者
    zilewang 发表于 2014-3-7 11:50
    倒是蛮好奇美国的态度变化,事态刚开始,软不拉叽。等事态刚要平静下来,俄欧有意愿和谈时,突然强硬起来, ...

    我还是那个观点,现在就像几头狼过冬,大家互相都盯着。谁先倒下,别的狼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然后,冬天就过去了。万幸,我们似乎不是最弱的那个。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1 21: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0#
    发表于 2014-3-7 14:42:42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3-7 10:55
    俄罗斯自己开出的也是这个条件:

    不排俄,允许克里米亚公投

    一帮子公知上台,除了害人害民族还能如何。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1-26 07:18
  • 签到天数: 126 天

    [LV.7]分神

    19#
    发表于 2014-3-7 14:34:10 | 只看该作者
    爱看这句:
    这种水落石出式的悄悄崛起是原霸主最担忧的。这是草根式崛起,是坚实的、甚至有点被动的崛起,不是从原霸主那里抢来的地盘,而是自己打造的地盘,所以几乎是不可阻挡的。从某种意义上,中国也是这样的情况,但这是题外话了。


    晨大好好休息,千万不要太劳累!不能写伤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3 08:54 , Processed in 0.05222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