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13 04:19 |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
闲下来的这些天,除了正常生活、旅游、码字之外,一直在整理父母的遗物,其中包括大量的信件。
0 A* P" i5 ?8 o6 s 父母的心很细,保留着几乎所有外界给他们的来信,有数百封吧。按亲疏分门别类,细小的绳子捆好。同事的、朋友的、亲属的、子女的,后期还有退休后才联系上的老战友的,最后就是一小捆各地寄来的讣告了。1 j5 q9 p/ {1 A/ r B
仔细或粗略的读着这些信,想像着父母当年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体会着父母的亲情、友情,特别是对子女的关爱,回味着当年收到父母来信时的喜悦,自然不免感慨万分。* K% g; p# S- O
信的内容柴米油盐多些,家事、国事也不少,自然不足为外人道。: }* i: r6 \$ H- m- U
这里想说的是从信封、信纸看时代的变迁。
: `6 u/ Q ~ z; a5 N7 Q, r6 i0 }1 O- l% a" n8 Y! [. ]3 E9 ^
五十年代初,建国伊始,信封、信纸还保留着旧时代的痕迹。 R6 f' b8 `: a
1.那时候的信封信纸还是竖版的' \. E& q: L4 K: ~
![]()
; q4 V" j l E6 }
" _8 m, T- G/ a$ X2 E2.民国信纸,右下印有中华民国新民会字样6 H$ M9 n! k: s9 I
![]()
. K1 x8 G0 i* O: ` w2 j纸很薄,也很脆,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道林纸。
3 m8 N( y/ Q) y9 I% {4 G: E+ ~# S9 m
3.印有国父头像的民国明信片,虽注明“作废”,但仍可使用。中国人民邮政明显印在了原“中华民国”的字上,第一个中干脆就直接用了。
7 E0 a' r) q& { Y0 b; t4 }# V$ i " k' P2 e) O2 g2 D4 f/ u
) S, M( Q$ W" b5 S4 H4 U
注:平原省,旧省名,仅存三年。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通令成立平原省,8月20日,平原省正式成立,驻新乡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原省由中央直接领导。辖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等6专区。共辖56县、1矿区、5城关镇。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建制撤销,将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划归河南省;菏泽、聊城、湖西3专区划归山东省。: i/ m- f" P) P1 h. g- r4 R K& @
8 z9 w& q* W: m( j' H5.人们还保留着在信的落款处加盖自己印章的传统3 m8 j2 ?2 Y7 i
% E! M. z, R, ^9 r( H1 ?- N6 Y
7 `% U) L# V* a8 m+ h! c
6.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百废待兴,到处都在建设,信封上都体现了这一点。
5 i( t/ F9 {3 v+ B! Y, q![]()
1 Q) o3 p. v4 V% c看后面印字,当时的信件分发还是挺细致的。
' ?8 J& l7 U& l2 k
# ]0 R+ x9 B* T7.困难时期再生纸信封8 q8 f' I/ E/ C, O0 d) D# s2 K
( E8 g1 Z+ o3 U1 O# F! N
记得当年的作业本都是再生纸的,蓝的、灰的,铅笔字写在上面都看不清楚。这三个依次是59、61、62年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1960年的。. B& ` C0 S+ T8 l( d: Y
# y3 A' o3 {) Z9 a0 ~, n
8.不同时期的信封: n4 `! I# z3 n! y; D
![]()
) I W4 R$ k/ K% V6 ?0 q4 W) q虽然生活还很艰苦,但人们乐观向上,建设热情高涨。
) [8 C/ F1 Z2 `3 y9 q" {& g3 B# w- {: @
9.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W( t* s# N* b
$ I% S8 r, I# r' V( J) g; f ]
还记得吗?是否也有保留、收藏?
( O& C; [) C' N- W% C' j
+ {% c( i1 e) a% y4 ?3 A9 {) W10.不仅仅是信封,信纸,甚至内容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9 v: A+ n6 o0 y9 N$ M3 N B$ F8 d1 k2 Y) T' `6 G2 b& \
可笑吗?可悲呼?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们的历史。8 m) v- L) o/ i; q$ K o, x9 ?: L1 X6 f
B( y" ?: H$ x' k- }4 X 相信虽着互联网的到来,电话的普及,手机的出现,MSN、QQ网络聊天的时髦,很多人已经不写信了。就算写,大概也是打印出来的了。+ J) O9 n8 Q4 ]- Y' _
好怀念撕开信封、抽出信纸展开,一字一字阅读亲人、朋友亲笔信的喜悦;鸿雁传书的浪漫,家书抵万金的惊喜恐怕已成传说。
: k' Z N) B- y0 z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