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 ]9 u0 v! l
“An eye for an eye”出自旧约,源于汉谟拉比法典,和以牙还牙一样,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不仅用于民事纠纷上,而且用于医疗管理上,在此基础上,巴比伦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官方进行医疗管理的文明。' p+ Z: N/ ~7 `6 m9 i5 w0 ?& J: ?
r0 Y- ^0 J7 F- Y- r$ Y$ w, e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巴比伦人个个都是业余医生,因为其风俗是生病之后躺在大街上,过往行人根据自己的心得为病人提出治疗方案,因此在巴比伦生病,享受的是全社会大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希罗多德大大贬低了巴比伦人的医学成就,巴比伦有正式的医生,虽然不是祭司,但也在神庙开业,因为他们认为生病是触犯神灵的结果,医生的处方中少不了拜神的内容。除了拜神之外,还是有实质内容的,而且医生还分科。
# l* W! b( }% A+ z+ C' a% _( M% N9 p, q
巴比伦医疗管理首先由国家制定价格,不许医生乱收费,价格的标准是承受能力。规定医生如果救活一名上流社会的病人的话,可以收银10谢克尔,如果救活一位平民的话,收银5谢克尔,如果救活一名奴隶的话,主人出银2谢克尔。# b. O; O$ Q' A$ }+ ~5 r% @
( D, c( s* D4 [% h* q: }, Z" C这样一来,医生们肯定愿意治富人,富人多出钱,享受好的医疗服务。会不会出现奴隶生病没人看的问题?
$ e( A# n$ p5 v, O8 {
+ |$ W/ o6 ~, d. I% v6 a巴比伦的智者考虑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以眼还眼。救活病人可以收钱,救不活病人就要赔偿。如果治死一名上流社会病人或者平民病人、或者闹瞎病人一只眼的话,就剁掉一根手指。
- p6 ~' ]5 ?+ i2 {2 ^& Q
1 B" W5 L1 _& D所以在巴比伦很容易区分医生的好坏:把手伸出来!
. J3 K x" Z& p7 t
8 ?8 X1 P) c8 E7 S! Y如果治死一名奴隶,就按身价赔偿,如果闹瞎奴隶一只眼,就赔偿半个身价。看起来巴比伦的眼疾很厉害。
% H0 j+ g( Z, i% d5 w& c( ?, N1 `
6 [& U# I. y$ f3 i& I在巴比伦当医生真不容易,即便现在医生也做不到治一个活一个,这么一来用不了多久就不剩下手指头了,还有人当医生吗?
& v" P1 |$ b+ \9 p! q$ O
5 `: z+ ]- ` i# L7 A6 M有,因为高薪。一个劳力一年能挣8谢克尔,这样一来医生治四个奴隶就够了,治疗一位上流社会的病人,一年多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有这么高的诊金,才有那么多的缺指医生。% @: |7 e# u$ O6 G
! a* ]9 ^) S q5 X此外,巴比伦医疗管理还有安乐死的规定,如果病人治不好了,就不许医生再乱开高价药或者忽悠家属,不要再治疗了,让病人家属留下点财产过日子吧。
4 r$ s+ L7 J& [. s9 Z& m9 R O, q
$ b- w: f# H$ P: H+ C3 t* j最后这一条,是今日之鉴。
' M2 P; {( U2 U! [ n7 o0 _) Y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