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 什么是有效的绩效考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9:2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u7 G9 C, v! f. G: q4 _/ `$ a4 `1 W7 K  M4 o5 ^+ s
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在魏国创建了一支新型的军队——武卒,它不同于以往征发民兵的形式,而以严格的标准招募职业军人,当时魏国武卒的考核标准是:全副三层甲胃(上身甲、股甲、胫甲),着胄(青铜头盔),操十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荷戈,带剑,裹三日之粮,负重奔跑,由拂晓至日中,能奔跑一百里者(大约 41.5公里,相当于一个全程马拉松)才能录用。凭借这只优秀的军队,魏国在与秦、赵、韩等国的战争中连战连胜,一举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2 r) L3 Q0 X4 _

4 q' L' p+ b+ }# H1 T魏国的武卒开启了战国时代职业化军队的先河,各国都纷纷仿效魏国的武卒建立了各自国家的职业化军队,齐国称技击、秦国称锐士、韩国称材士、赵国称百金之士、楚国称选练之士,都是战斗力极强的精兵强将。3 x% p" T- y+ X# e* N3 U

' Y6 L+ T3 v, o古人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各国的精兵放在一起较量,谁是王中之王呢?时人云:“齐之技击不可敌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敌秦之锐士”。
3 g# v8 x% I* }7 _2 H% w3 r' y8 ~: C, u8 X' ^! V
那么原因何在呢?( l. b+ |& Z6 v5 H5 y7 K' l* t& J

* ?6 [4 E7 t! R齐国的技击拿的是基本工资+计件奖金,杀敌一人,所得赏金为八两,再无其他赏赐。% l5 d, w$ X) D% U5 D
( [; W3 |5 v7 {4 g; F
魏国的武卒拿的是固定工资+固定福利,入伍后国家赐给其田宅,定期发工资,并免去其全家的徭役赋税,待遇直至其死亡一直不变。
. a- q: D* B5 J0 X' k5 }( i3 q$ t3 c* z' M! _% w/ Q
秦国的锐士拿的是绩效工资+福利分红,战前每个小队有杀敌指标,超过有奖,达不到罚,普通士兵,斩敌人一枚首级,赐爵一级,同时奖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并有资格做俸禄五十石的官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并有资格为百石之官。对于军官,100人以下的作战编制单位如果能够斩敌33个首级,就计为“满功”,带队军官可以晋爵一级。大兵团在攻城战役中斩首8000级以上、在野战中斩首2000级以上,也计为“满功”,各级军官都晋爵一级,其中战功卓著者可以晋爵三级。
! ^. O1 X0 p# f% ^; p' a5 n" L) |2 ^1 e, a
秦国自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始,设20级爵位,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甚至衣服、饮食的等次,无爵位不可以为官,无军功不可以授爵,即便是秦国的宗室,未立军功者亦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因此形成了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彪悍民风,“布衣将相满堂”政治格局(名将白起、王翦是平民,李斯是郡小吏,张仪、范睢、蔡泽等不是鄙人就是贫民),使得秦国最终得以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3 k6 m) c3 ^% [% U6 q7 a
, j0 H% o+ d: `) U" V. j很多管理者都非常强调绩效考核,很多管理者曾尝试过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但真正符合实际情况的绩效有多少?客观、公正而又便于操作的考核有多少?而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实在工资待遇上的又有多少呢?当一场轰轰烈烈的绩效考核运动草草结束的时候,想想秦国人,想想商鞅变法,也许对管理者会有所帮助。
8 v; h1 s! k9 P4 g% t
* m" P1 q4 {6 ?5 G, }# J, w8 K顺便说一句:人的颈椎是很硬的,脑袋是轻易砍不下来的,当时士兵使用的基本是青铜武器,只适合刺而不是砍,青铜斧钺才能砍,但只在刑场上用。所以,战场上忙于厮杀的秦军是来不及去切掉敌人的脑袋的,只是把敌人杀死后割其左耳朵作为领赏的依据。: D- e  m1 I2 A) e  p0 T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30 10:47 , Processed in 0.03574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