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东南亚纪行(七):槟城(1)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1: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6-29 11:32 编辑

槟城(Penang)其实不是城,是整个地区,中心城市是乔治城(George Town)。

不知道为什么,一到兰卡威,脑海里想到的就是《望乡》,想到阿崎婆在夏子走后撕心裂胆的失声痛哭,尽管夏子在痛哭中坦诚来找阿崎婆是为了自己的写作,欺骗了阿崎婆的信任,老人还反过来劝慰女孩子,说她们的故事应该有人写下来。

南洋的华人故事一样值得写下来。

南洋华人历史的著作应该很多,不敢冒充有研究,只是听说大批华人到达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关。英国式殖民主义用以夷制夷,在马来半岛,就是用华人和印度人制马来人。华人勤劳,印度人听话;华人主商,印度人主专业领域(医生、律师等),至今依然如此。

马来西亚的华人抱团,这个很自然,但据说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喜欢跟华人抱团,什么事都跟着华人圈子,上华校,连华人节日他们也跟着过。华人和印度人通婚的也多。早年华人(主要是男苦力)和马来女子结婚的很多,因为南洋华人中男多女少。他们的后代称为娘惹,并形成独特的文化和餐饮。后来马来西亚法律规定,与马来人通婚必须改信伊斯兰教,华人就不再与马来人通婚了。

华人在南洋的地位一言难尽。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下南洋和闯关东是一样的,打出去、求生存是主要的,发财改命是次要的。但对于马来人来说,华人组织性强,技能好,成为英国人之下、马来人之上的二等公民,与殖民者同罪。

在某种意义上,南洋华人就像欧洲犹太人一样,成为悬浮在半空的特殊阶层。他们勤劳、聪明、善赚钱,他们认为马来人懒散、愚钝、胡吃海花,看不起马来人,自然也容易在民族主义反弹中成为牺牲品。新加坡华人密度高,趁英国撤出,谋到自己的独立。槟城、马六甲华人没有那么幸运,但毕竟聚居密度高,抱团,最后争取到自己的权力。印度尼西亚华人就惨了,在苏哈托以清共名义排华中,家破人亡的很多,以至于至今印尼华人都没有存在感。

槟城、马六甲、新加坡是马来半岛面向安达曼海的三大港口,聚集了最多的华人,至今如此。英国人撤走时,新加坡成为独立国家,马六甲和槟城留在马来西亚。

今天槟城依然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据说人口里高达70%都是华人,只有20%为马来人,其他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的人。因此,槟城遍地中文,大部分店家和Grab司机都说中文,甚至都没有太重的南洋腔,比广东、福建的口音还淡。

他们说,从小都上华校,这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权力。确实有一段时间,法律规定禁止华校,但后来还是批准恢复了。

南洋华人也坚持中国传统,很多在国内已经失传的东西在这里反而得到保留,尤其是以宗亲为纽带和各种仪式感,新闻上广东两个村在调解下终于消除清末以来就因为结仇而互不来往的传统,在这里反而“不稀奇”。

南洋华人的中国传统也对大陆中国人形成特殊吸引力,在这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许与英国人喜欢到前殖民地旅游很相似:重圆一个遥远的梦。没错,槟城、新加坡、马六甲这些地方有点华人殖民地的意思,尽管华人并未以武力占领和殖民这些地方。

突然想到前同事Lin。她是马来西亚华人,据说祖先来自福建,应该是客家人,但她已经不会说中文了。她这一代正好是禁止华校的时代。她在加拿大学化工毕业后,成为我的同事。

新毕业的小姑娘,安安静静的,但很拼。在工厂里,工人们会欺负新工程师,就像在军队里士兵会欺负新排长一样。但大家都挺尊重、配合她,大概谁都不忍心欺负认真、能干、勤快的小姑娘。我也跟她有很多交集,算半个徒弟。她很好学。

就在她工作上渐入佳境,她辞职了,回马来西亚结婚去了。大家都替她惋惜,为什么不能把男朋友接过来,为什么不能在加拿大找个男朋友。她只是笑笑,也不多解释,大概觉得不好解释。突然觉得,她正是很传统的南洋华人女孩。

后来没有了联系,希望她回到马来西亚能继续专业工作,她行的,马来西亚也需要她这样的工程师。

有意思的是,槟城恰恰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老城(乔治城)很传统,现在也是旅游为主。新城在机场和老城之间,高楼林立,工厂遍地,以ICT为主,英特尔、AMD、Micon、三星等都有大型工厂,主产传统芯片和相关的ICT下游产品。本来向中国大量出口,但现在也受到美国限制令的影响,英特尔一个新工厂建设完了,但没开工就搁置了,因为产品不准卖中国了。马来西亚人对美国挺恼火。

新工业区也带来了新居民区。这里和中国遍地都是的高楼居民区一个样子,年轻人也喜欢住在这里,不喜欢老城区那些有味道但不舒适的老破小。

但旅游者到槟城来,不是来看新兴工业区的,还就是直奔老破小而去。





离开兰卡威了


是不是很像Phuket和下龙湾?


到槟城了,看见跨海大桥了


这里其实是槟城的新城




除了清真寺的金色穹顶,这样的样子在中国三四线小县城都随处可见,但在东南亚,出了首都圈,还真是罕见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28 学识 +2 收起 理由
老票 + 16 + 2
方恨少 + 12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006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欢就捧捧场 于 2025-6-29 14:09 编辑

    想起大马现役女双乐蒂组合了,蒂娜可以熟练地说中文,赛场外教练用中文做指导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的耳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nei 于 2025-6-30 04:03 编辑

    当年马来亚(没有那个“西”字)独立时,李光耀心心念念要当马来亚总理,而且几乎胜劵在握,因为当时华人人口在马来亚占有优势。没想到马来人玩了个鬼花招,把华人最集中的新加坡踢了出去。剩下的各州组成了马来西亚,马来人变成了多数。新加坡只好独立成国。李光耀在电视台上宣布建国时,当场洒泪,心有不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6-29 14:05 编辑
    yanei 发表于 2025-6-29 13:55
    当年马来亚(没有那个“西”字)独立时,李光耀心心念念要当马来亚总理,而且几乎胜算在握,因为当时华人人 ...


    确实有这个传说,但和新加坡的官方历史不符,也与我看到的新马现实不符。马来西亚人口是新加坡的六倍,主要在西马,从来就没有华人人口在整个马来亚占多数的时候。

    新加坡是要求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正是因为担心华人作为少数族裔会收到马来人的多数族裔的压迫,而不是马来西亚把新加坡踢出去。

    李光耀或许想当整个马来西亚的总理,但依然是少数族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027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昨天 04:49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现在新加坡的官方历史是怎么说的。用李光耀当年的话说,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的,独立时老李感到非常悲愤和无助,不知弹丸之地新加坡会有什么样的前途。90年代我在新加坡待了四年,直到那时(96年)李光耀还在谋求新马重新合并,被马方拒绝。

    我离开新加坡时,前公司的项目经理送我一本当时新出版的李光耀回忆录留念。当时只出版了上册,最后的章节刚好是李光耀对马来西亚最后驱逐新加坡过程的痛苦回忆。几年后下册出版,我又托人买下合二为一。下册的开头继续回忆独立之初的艰难,下面选贴几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027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昨天 04:50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学识 +2 收起 理由
    老票 + 10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027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昨天 04:52 | 只看该作者

    李光耀当年谈及独立时潸然泪下: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昨天 0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昨天 05:0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5-6-30 04:04
    确实有这个传说,但和新加坡的官方历史不符,也与我看到的新马现实不符。马来西亚人口是新加坡的六倍,主 ...

    维基上说的,新加坡先是自治领,后来与马来亚等合并成马来西亚,后来又被踢了出去,独立建国。李光耀为此在电视上洒泪。维基说是因为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但新加坡华人认为是种族原因,至少是重要因素。

    另外大概查了一下,1960年左右,马来西亚人口约800万,其中华人约300万;新加坡人口约165万,其中华人约125万。两者相加,华人虽然没到半数,但超过马来人是有可能的。因为那里别的种族比如印度人也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3 00:05
  • 签到天数: 1130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昨天 10:39 | 只看该作者
    从加拿大回马来生活,其他不好说,收入绝对膝盖斩起

    现在槟城有很多中资机构的外包和办事处,工资水平大概是国内的一半到七成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 15:39 , Processed in 0.03755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