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0-1-4 13:01 |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合体
|
看到光纤光缆的窃听与反窃听一文,想起了和海底通讯缆相关的那些事。
* q) d }9 f6 ~; c2 U2 m" \& M8 _0 s5 A0 l4 f/ {# L# i
作为开发过通讯软件的工程师,无论是拿着工具钳给网线换个插头这样的简单事,还是看着网线里的数据包在监视屏上来来去去,想看那一段就看那一段(当然我看的都是研发实验室里的网线数据),来追查软件问题,都曾经是几年间的日常风景线。这段工作的后遗症是我很久都不开设网络银行业务,也从不在上班时间去随意看帖子,网络上也不愿放太多个人信息。这因特网的海量数据只要方法足够(当然高级别机密除外,那里是技术较量的场所),几乎对其他人是透明的。 d+ }2 }0 k/ r+ D% h: X0 I
7 H* K6 `- \$ K/ W, |4 M 4 k6 b" j1 i* d7 M
' `2 {; [0 R: ~) M3 a我们在浏览器上点开一个又一个窗口的同时,随之而起的大量的数据包们在周游世界。数据包们跑的是各种如公路一样的通道,现实的公路中有高速公路,有普通道路,也有专用道路,这些费用都是不同的,通讯网也是如此。由于数据包们默默无闻,大家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陆地上的网络容易架设四通八达,陆地与陆地之间的通讯光缆则只有实力雄厚的通讯公司能够分一瓢。; M6 B9 D+ D! p$ n
这是2013版世界海底光缆图:
! ?/ Q4 H1 R, E% M( a5 g4 C$ }, E& s$ `
/ b; E/ z9 g& f N. T
9 D; `9 Z( r+ v, I r- U2 \& G
图上绘出了世界各地通讯公司铺设的232根海底光缆。) }( {6 ]5 b F. ^
& U" J m2 C1 Q. o( K; F
这是张和我们日常息息相关,却意识不到的世界联络图。图下面还有1997年到2012年为止设置的全部海底光缆名称,以及全部海底光缆的通讯能力图。
) P/ r* C3 w- V
* J& F5 S8 ~' C比如:2010年连通美国和日本间的[Unity/EAC-Pacific]海底光缆,是谷歌出资开通的。据报道,铺设预算约3亿美元。
5 |/ w3 L# f* u5 C; c0 H6 }
, q) v' z4 B4 Y# c* e
$ O/ n6 k, W9 o, X不过海底通讯缆并不是网络时代才有的新事物。
, Z' X- r, `9 L" b! a b& r: T& |& Z* {2 c
清朝末年,当时的欧美各国就通过海底通信电缆来实现便利的跨洋通信了,
" A# F+ X# [8 c' Q$ L0 y' T, @7 l0 x# c; ~4 Y6 X1 t) S
这是1858年的大西洋海底的通信电缆网:. o& t# M. s* k
0 X# V1 @/ z* M0 W. k![]()
; d Y& I# A1 ~
8 j& ?( `, c8 l$ j在中国,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先后从日本长崎到上海和从厦门到香港铺设了海底电报电缆。英商大东电报公司先后从上海到福州和从福州到香港铺设了海底电报电缆,这是我国的早期海底通讯缆。不过这些网络在太平洋战争中全部被破坏了。
3 w! e1 T) |) S/ Y4 S9 X2 q$ V' X; l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通过香港连接的海外海底通讯缆来实现一部分海外通信业务。这局面持续到1976年,中国和日本KDD(现在的KDDI)共同铺设开通了第一条中日间海底通信电缆,从此开始了和海外联络的新一页。; ]3 H; _ V1 i
( ]! q) Y, P) b8 Z
让我们看一看2013年的中国海底光缆分布图:
! \* P; H) p' { : q6 P8 v) E% q( ?% T
" T. W+ J; A4 n
大陆通往海外的海底光缆比较集中,山东的青岛,上海,广东的汕头, 香港 是几个密集的出入中国点,所以这几个地方的网友,大概看海外网站处于比较有地利的地位。
- _, g3 n. m W: @" l
! ?9 M) p. o2 }, E台湾地区比较特别,周围被重重海底光缆包围,这一带却是活跃的地震带。台湾地震,往往不仅是台湾岛的事情,也是容易影响网络世界的大事。记得2007年那次台湾地震造成的史无前例的多条光缆破裂,使得亚太地区各国通讯严重拥塞,断绝,影响持续了几天时间。) Z* E3 X! E3 \4 i' X2 k3 R
当我们鼠标点击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别忘了这些数据包们的世界旅行图。
! h" B3 Z$ W: n- y9 Z* _) t% B! J
' w7 k3 q: D# N
+ ^1 h( \; e1 h. Q3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