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2-16 14:50 |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
本帖最后由 雪个 于 2011-12-9 16:00 编辑 & l6 P4 P+ C) t( H K
8 D, i# |/ C, W+ A4 b) f
+ N7 p/ `* E' s$ K9 H/ Y* f6 G5 e6 O. I$ L/ k
(这是06年回国采购的书单,当时发在新浪博客上了,先晒一晒吧,其他的以后再晒)' J$ \) ` C" i* L7 s- d
7 R m7 O( c9 Q" U; U最近读过或买到的书- H# n! m$ l6 g1 L) X% x5 P
应朋友要求写写这个。
* c, }3 y P% A# n' ^7 ~
( Z$ p9 @/ S N) f4 h/ t" x就说说回国这两个月的战果吧。' A5 \$ i) k' y/ I; ` x7 e: k0 W
3 W! q7 `+ Q- y, W9 d0 I( N
一开始先在北京停了两天。姐姐家里的书是每次都看不完的,架上太多想看的,而北京又偏偏太多事,实在没什么时间,遗憾得很。这两天里主要读的是商务印书馆几十年前出版的一本《印度早期佛教思想溯源》,大感兴趣。以前对印度佛学没什么研究,这下开了眼。
+ ^2 H' p% X! n# S, O; Y) U* S! h- [4 J
然后就到了长沙。在哥哥家里读了三四本唐宋笔记,就是中华书局出的那一套里的。有一些挺有意思,当时还发短信给朋友议论来着,但没看着太吸引人的,不如去年回去读的明代笔记《夜航船》。这套书实在太多,虽然我有电子版的,没敢开看,还是每年回去随手抽几本读的好。8 c/ m5 ^6 E% X* o) X. n
4 J+ a' S5 k; \* @. x; M, X5 d其他时间因为太热,很少出门,只好天天躺在竹椅上看书。读的都是这次回去新买的,列如下:. `2 s2 o! P* |
' z- _) E) k9 s, k. z) K* ^梁启超著《佛学研究十八篇》" R5 o3 j; n" {
这真是一本让人赞叹不已的好书。说实话读过那么多书,很少有象梁启超这样让我感觉到作者无比聪明,思路异常清晰的。很多书读过之后脑子里是一锅浆糊,必须埋头整理一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先觉得是自己不了解书中内容或者不够聪明的缘故,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作者写得不清楚,也许他自己本身就糊涂。总之,梁启超这书写得清楚明白,虽然存在错误,但仍值得一阅。呵呵,我就不止一阅,而是阅了两阅。9 O" C8 `8 m- F( ]% a) T5 R
8 W6 i0 h( q- z0 j# B5 R# ~$ C. t夏志清著《文学的前途》9 c U+ z6 s3 J+ j. [4 ~
这书由好几篇短文组成。第一篇《文学革命》主要谈论民国初年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这个年代是我的半盲区,正好近一年来读了不少那时候的人物传记以及他们的作品,印证一下夏的文章,觉得格外有意思。可惜其他几篇就不过尔尔,让我有点失望。读完后我跟朋友说,这书对我有所启发,可惜不够深刻。朋友笑答:“你这话能把夏志清气死。”呵呵。
: }5 w8 l# H8 F# b6 c( u& C/ f8 J) Z% m
李芽著《中国历代妆饰》% W' Q* P; ~1 d* S5 W% _
这书在上海买的。我对服饰一向有兴趣,看这书封面清新可爱,就买了。实际上它的内容无甚新奇之处,里面的插图倒是不错。我有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书自然不能望其项背,但是侧重面略有不同,对发饰和面饰讲述较多,还是可以收起来当参考的。- R6 C; ?/ s$ ^/ C9 V
3 q" Z! l" H; N, F/ v
李玫著《音乐之河》
4 f) k; B' R* ~) W! f2 X大致沿着两条线:中国的和外国的,讲述了音乐的发展历程。本来这类书看得够多,只是它里面涉及到一些非西方国家,不免动心买了下来。基本上是一本没什么新意的书。
' L& T, u# {0 | S" `& m1 D3 T
& V6 H4 l& r; D# K魏迎春著《敦煌菩萨漫谈》
0 D. i) l( ^3 ^5 j上海买的。这书的最后一页有我的总结性批语:“此书过浅,看完收获不大。今日一下午阅毕,该系列可以休矣--2006.8.27.”
5 G: f9 \/ ^! _' E5 P, l附带说一句,这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往事文丛》系列。
$ R: X3 L. V& w" L. r
" U: s3 {+ U7 ]/ E* c8 ?陈泽泓著《南派禅宗创始人-慧能》4 g, E" A% M' a9 A. e: Z+ R# h! H; H9 O6 h
8月23日购于上海。. W0 d/ ~$ X" A% a- T
最后一页上的批语是:“读完,有所得,惜不够深入。感觉六祖真得道之人,后世禅师则多走偏锋,入了邪道。这几日读书,觉自己乃小乘思想,但有禅宗之意。以前所看禅学多为外道,也许该好好研习禅经才是--2006.8.28上午11时10分.”
& c& r5 _/ B# a2 `3 a4 `- S/ ?, `看得够快的,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
2 H+ v$ P4 p% U5 N4 W$ Z q1 i; [0 Q
E+ s, o/ @& i6 t3 M ?方广錩著《道安评传》
/ T$ T/ L. y7 [2 I, s* m8月23日购于上海。
5 }; `6 J3 L% M4 Z! f) P2 A! K8 Z这是一本值得买的好书。作者明显有着很丰富的佛学功底,非一般滥人可比。书末有我很长的读后感,太私人,不录了。此书的附录及注释都有参考意义。
9 Y9 `( e( x: x感觉读完这本书,对道安的了解并不见得加深了多少,但是对佛教的了解却肯定要透彻多了。
_' p3 v& } A5 k: M8 o不过人也是叶公好龙的时候多,读这书时我打算通读一遍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后来我在琉璃厂看见了第一卷,一看那么厚,顿时就打了退堂鼓。太重了,带不动呀。。。以后在网上订购吧。6 d- f. b0 }& ~4 m8 ]7 X
0 [& z& X* t# k# Q& f& X
王敦煌著《吃主儿》4 T* W, E* ]# H6 v6 ]* d2 `
硬着头皮读完,不得不摇摇头,比起他老爹来,他可差得太远了。看看王世襄的《锦灰堆》,没法不概叹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上山下乡的一代人里,还指望能出那样的玩家吗?
! h5 Y( v; w J# v0 N0 G0 R# K% S; x8 g; K
北京古籍出版社《故宫珍藏书画精粹》
( m9 s1 I g3 }# i* |* F9 F这书我一翻开后就没舍得出手,架上只有一本,生怕放回去就被人拿走。画册买过不少,做得这么精致的可没见过。所以,虽然一般画册至少是五折才会买,这本虽然九折也抱走了。5 E' w8 s( D. b! H
幸亏买了这本画册,在我没有新书可看的无数个无聊的日子里,我就是翻来覆去覆去翻来地看它,一遍又一遍,从结构看到皴法,最后就只好研究上面的印了。
4 y& u0 R, c/ H2 M说起来我虽然喜欢国画,却从未对印有过兴趣,虽然在看齐白石和吴昌硕的时候会捎带着喽一眼他们刻的印。这次一感兴趣就发现这方面知识的贫乏,跟朋友大诉苦水,于是,得到两本这方面的书(将列于后)。
+ u1 A4 I5 i, F8 I( P9 t回过头来再说这画册。我对它唯一不满的就是选图,清代的太多了。。。! S2 D2 }! A! ?+ V! X- y
$ D) I, {, n2 G$ l8 I: }" Q& T郑逸梅著《珍闻与雅玩》8 S; t* Q( K' A5 J
挺厚的一本,以为会是我最喜欢的那类东西。没想到读了之后大失所望,或许,是因为不是圈内人的缘故吧。至少,这不是一本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书。9 {' c$ f& U" O$ v
- Q9 E- c8 Q) H1 i
书就只看了这么些,其他的是带过来了还没读的:1 {, n/ }3 @3 u7 D; H! K4 j4 C# y
' H2 C4 k5 g0 l/ j$ l6 R江晓原《紫金山天文台史稿》
7 y' Z0 k6 N7 E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
4 v( Q" L1 b! x+ A: q. p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8 r3 q; W& y0 y% ]西泠印社《费名瑶印痕》(后来读了)$ d4 W7 s( @: b" S9 \1 t9 ?0 p
邓散木《篆刻学》(后来读了)
5 b/ h$ o9 K; z5 S; } M《汉魏六朝书画论》(后来读了): V, p: I- q) f5 Y* }
王子今《趣味考据》(后来读了)
; j R5 y7 ~! p3 R, U, U印度某人(名字太长)《印度哲学》(后来读了) p# @8 t5 _. c+ E* G
姚卫群《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后来读了)5 {1 x1 {! k2 I* n. p
樊锦诗《灿烂佛宫》(后来读了)
- Y2 w' Y- V* c8 M- q6 ~唐徽《天下湘军》(后来读了)
- n% Z+ X# q* \$ A3 x9 n《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0 A7 d8 \9 W9 D郑婕《中国古代人体装饰》
3 J- l' j. o; A* t
# i$ {. t- |8 F: g; K* I/ q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