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62|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属镂之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12:4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履虎尾 于 2011-5-26 12:42 编辑 7 M% u5 Q7 y  m- ]# ?

! o! N3 F% Y8 F1 I; S. r
     属镂之剑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宝剑。在讲述春秋五霸时,俺给二流虎尾讲到了这口属镂之剑。此剑之有名,不在其削金断玉,锋利无比,而是因为此剑之下,缠绕着两缕忠魂。
   
    第一位死在此剑之下的是忠臣伍员伍子胥。伍员辅佐两代吴王,进专诸,荐孙武,破大楚,败强越,然而,在接纳越国投降的问题上同吴王夫差产生不同主张。最后,夫差将属镂之剑赐于伍员,武员含愤而死。临死前,伍子胥对左右说道: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挂在吴国的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军是怎样打进吴国的。等伍员死后,夫差将其尸体斩为数段,装在皮口袋(鸱夷)之中,抛入钱塘江。

3 r6 O' R/ V1 A0 B) J
   
    第二位死在此剑之下的是越国忠臣文种。越王句践会稽败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决心报仇。句践有两个得力助手,一个是范蠡,另一个就是文种。在文种范蠡的帮助下,终于灭掉强吴。灭吴后,范蠡对文种说:“我们大王只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你我兄弟不如功成身退,弃官逃走,免得遭遇不幸也。”文种说:“不可!灭吴虽然成功,但大王的称霸大业还没有完成,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岂可此时弃大王而去耶?”范蠡见文种如此,只好只身出走。范蠡隐姓埋名,逃到陶地,自称朱公,人称之为陶朱公,十年之内,三致千金。而范蠡出走不久,越王句践果然不出所料,将一口宝剑赐与文种。文种接剑在手,仔细端详,认得正是吴国忠臣伍员自裁之属镂之剑。文种明白了越王句践的意思,于是,从容自裁。
     
    俺讲到此处,问曰:“伍员、文种是一类人,范蠡是又一类人,二流虎尾们,我们应该学习哪一种人捏?”
     
    二流虎尾们齐声曰:“当然是学习范蠡也!”
     
    俺曰:“错!扣十分。范蠡所为,乃是一种临阵脱逃,不可学习也!要学习伍员、文种,这就叫忠臣不怕死也。”
     
    二流虎尾齐声大叫,曰:“什么,什么?先生难道是想让我每去白白送死耶?”
     
    俺曰:“并不是白白送死也,此乃司马迁所说的重于泰山啊。”
     
    一个二流虎尾站起身来,曰:“先生,吴王夫差,越王句践,将属镂之剑赐给忠臣,明明是昏君,难道伍员、文种就应该为昏君卖命吗?范蠡逃走,又有什么该受谴责者也?”

2 s7 p8 S/ j& t- K
  
    俺曰:“俺并不是说,大家都应该为昏君去死。而是说,应该学习伍员、文种,以及龙逢、比干、屈原、岳飞、于谦等忠于国家,为自己认定的事业献身的精神也。”
     
    站着的二流虎尾曰:“我看范蠡的出走没有错,正如俗语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
   
    众二流虎尾皆曰:“是也,是也!”
     
    俺曰:“非也,非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典型的叛徒哲学,范蠡是典型的临阵脱逃,决不可学习也!”
9 r# S0 R5 f5 Z( M
   全体二流虎尾齐声曰:“我等宁死不做伍员、文种!定要学习范蠡也!”

0 F: O3 U4 Z7 Y# C( |# }
    俺曰:“呵呵,也许这就是代沟吧。好罢,俺也退一步,尔等欲效仿范蠡,也由得你们。不过,尔等一定要知道,范蠡的做法已经探到了底线,此底线不可逾越,一旦逾越,则堕入万劫不复之境地也。”
$ {" Q4 {: \1 Q+ L
    二流虎尾们面面相觑,一阵寂寞(俺当然知道——他们心中并不服气)。过了一会儿,一雌性二流虎尾怯生生地问曰:“先生,如果越过了呢?又将是怎样耶?”
     
    俺曰:“不可逾越,万万不可!因为,因为,一旦越过此条底线,那便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11-5-26 13:10:51 | 只看该作者
    我杂觉得陶朱公那是功成身退呢,虽然也算是在事业的巩固期吧,好歹没背叛投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1-5-26 13:39:45 | 只看该作者
    哎呀,俺也赞同芒哥的看法,陶朱公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左拥右抱,红袖添香,腰缠万贯,软玉满怀,醉生梦死,淫诗作画,风流~涕淌,何其的潇洒啊,何其的羡慕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21 00:29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地板
    发表于 2011-5-26 13:5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9 @' q$ h, p, M9 E, A
    我等宁死不做伍员、文种!定要学习范蠡也!
    ) X  y8 `8 p! K8 r8 j, p

    3 E1 H1 E( L3 m伍员、文种赴死,范蠡取生。虎老师的学生们宁死也不学伍员、文种去死,这个逻辑上有问题啊。

    点评

    +2  发表于 2011-7-22 22:18
    +1  发表于 2011-6-6 11:50
    +1  发表于 2011-5-29 10:0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1-5-26 13: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_  O% g' X: k9 i1 J/ E

    4 V; k5 H, u" i7 W6 N$ s在现在这个年代,还谈什么理想什么精神。。。难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5-26 14:00:26 | 只看该作者
    不列颠古语云:留得北海在,不怕没鱼打。生死关头,只要不是与异族火拼与阶敌血斗,眼瞅着要不明不白滴挂在自己人手中,换我肯定是跑了个咪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19 11:00
  • 签到天数: 1825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1-5-26 18:36:47 | 只看该作者
    夫差似乎挺喜欢造剑的,很多省份都有他的剑出土,甚至还从废品收购站里找到过。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11-5-26 23:2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1-5-26 10:22 编辑 6 r- J/ V; o, P" A( {( b
    1 Y+ V+ x" n' H' e# Y' N" N) R9 _# W
    虎老师啊,忠君与爱国应该分开滴。国是要爱滴,君则是能则辅之,不能则去之。愚忠赴死,安能重于泰山涅?当然廖,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肯定能重于“泰山”滴。

    点评

    诸葛亮是当权派啊。基本上他就是君了。  发表于 2011-5-29 00:12
    那诸葛亮呢?  发表于 2011-5-28 18:45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5-27 09:03:1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乍一看“老范”“老范”的,还以为是范跑跑哪

    点评

    老范跑跑!这是他们的家风啊——  发表于 2011-5-27 09:1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2-15 18:10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元婴

    10#
    发表于 2011-5-28 18:12:26 | 只看该作者
    春秋战国时期,功成没身退的,没一个有好下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1-5-28 18:58:46 | 只看该作者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9 s8 q# G1 `: j2 j
    ! k5 ?1 L- S0 Z虎老师这句: “俺并不是说,大家都应该为昏君去死。而是说,应该学习伍员、文种,以及龙逢、比干、屈原、岳飞、于谦等忠于国家,为自己认定的事业献身的精神也。”这里面的”“认定的事业”,如果我在课堂上,很有可能会问,认定的“事业”和认定的“君主”就此是一回事么?
    : `, L. {# e, g1 L; e/ _* T6 z! p9 K) |% ?  w8 D7 I  [- x
    把事业寄托在一人身上,其下场往往不太妙。

    点评

    君臣如u结婚。什么时候离都有个人选择。勇之一字难!忍之一字更难  发表于 2011-6-29 08:42
    +1  发表于 2011-6-6 11:52
    +1  发表于 2011-5-30 03:42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2#
    发表于 2011-5-29 00:14: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1-5-28 11:15 编辑
    ) N- K5 e0 Z1 j( d. j! N* I  f0 P( I3 y. ~- W1 B( M
    回复 的帖子8 a3 f& u% h9 Q+ a. u9 k

    # _7 x8 H5 j9 }4 K: `$ f
    那诸葛亮呢?
      z5 Z7 R9 y& |* v8 x) L# L# m) Q, O
    诸葛亮是当权派啊。一手遮天,基本上他就是君了。刘禅时期,诸葛亮其实和曹操很像,不过做得冠冕堂皇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 00:0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3#
    发表于 2011-5-29 10:15:56 | 只看该作者
    虎老师,有一点想商榷一下。若说忠于国家的话,好象伍子胥的经历说服力不够。

    点评

    管仲  发表于 2011-5-29 15:20
    就事论事!!!这一类的人物还有:贾诩,张辽,姜维,魏征,杨业,李定国,施琅等等。  发表于 2011-5-29 12:2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 00:0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4#
    发表于 2011-5-30 10:48:53 | 只看该作者
    虎老师,觉得您对范蠡的评价可能与俺的有所不同。在俺看来,范蠡能在危难时佐君王成其霸业,在越国强盛时急流勇退。这样的人道德上并无太多可以指责之处。这样的人被说成是做人的底线的话,可能大多数人都无法认同。
    ( D3 B+ {6 W. c& B+ D* o3 b做人的底线如果设置太高会使得道德变得高不可攀,那样,并不一定是好事。另外,今日的情形与两千年前截然不同,现代人的选择比以前更多样化,如果我坐在您的课堂上的话,我会说我不会在其中做选择,后世有更多好的榜样可以选择,无论是否舍生取义。当然,俺并不是菲薄伍子胥和文种,他们是可敬之人,只是要今人学他们,容易造成观念上的困惑。
    . \% h6 g% R8 n: z# I+ h俺的文史知识很浅薄,只是对这个例子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
    , a/ Y2 K. x' w/ G3 u. Q: Q3 W) {; _( [: m/ V+ P7 W& N0 X- N. Z  x4 ]
    另:俺比较同意穿越和非的看法,忘了这是特区,用了蚂蚁党的标记,有灌水之嫌,这里道个不是,下不为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3:2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乡间小径 的帖子0 X2 {& N2 ^* ]7 h6 @6 s
    # V& y7 g% |. }2 ]- s0 P; k
    小径兄,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是范蠡的身份。他不是个一般的参与者,而是决策者。正如同船在海上沉没,船上的其他人都可以逃生,唯有船长不可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 00:0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6#
    发表于 2011-5-31 00:2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乡间小径 于 2011-5-31 00:21 编辑 ' \' z5 s8 t5 {5 `7 |! M

      T) [6 y0 q) s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7 r5 [4 r$ N; l6 D' Q) G3 B2 ^) D1 ^

    8 k  G) @" s# x3 _  Q范蠡于越国,是在越国处于羸弱时鼎力相助,使其由弱转强,一举吞并吴国。他归隐时,越国内外皆无大患,是应该享受成果的时候,并不是处于沉船的境地。他相当于一个船长经历了惊涛骇浪,将船驶抵平静的港湾,在众人欢庆时,选择悄然离去。所以,范蠡并非临阵脱逃。
    ' A, ~  P2 @' i: c对于相当于董事长的越王勾践来讲,范蠡并不是最高决策者,而是政策的筹划者和执行者之一。范蠡这个总经理之于越王此时已不重要,没有范蠡对他最重要。 被砍头和归隐都是消失的方式。范蠡此时退出决策圈,对于越王巩固自己的势力有好处,功高盖主,是任何君王都不愿意看到的。历史上政权更替后,功臣名将有很多选择还乡归隐,避免被杀的风险,而在国家危难时,再出山相助。这应该算是明智之举。

    点评

    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1-6-6 11:58
    从头看下来,每次俺想说的都被您说了,只有+1  发表于 2011-6-6 11:55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1-5-31 03:36:56 | 只看该作者
    乡间小径 发表于 2011-5-31 00:20 * }  E! t0 I1 H% T& V3 F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1 a, J5 j& w! t
    $ ?3 J* v3 s$ ]/ v: Y
    范蠡于越国,是在越国处于羸弱时鼎力相助,使其由弱转强,一举吞并吴国。他归隐时,越 ...

    $ B) B1 J. z2 a不错,我也是这么认为。这个船长的比喻尤其好。我也不认为范蠡是临阵脱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9:4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的帖子6 Q$ y/ ^  g1 p
    " F( w2 S* Z, [& \$ o7 N
    彼众我寡,说不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19#
    发表于 2011-6-23 23: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履虎尾 的帖子# x9 M) B7 n1 K% w
    ! P4 i( o. v; y$ F4 X" j
    这就是所谓民族大义是碰不得的底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20#
    发表于 2011-6-23 23:2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穿越 的帖子/ ?( A5 o$ x( t

    : s6 q6 E5 [% D& G2 u这就是学生的不可置信的威胁。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21:51 , Processed in 0.04821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